《明星大偵探6》我能跟趙星兒共情,卻無法跟這兩案的兇手共情

2021-01-08 娛樂跟蹤小狗仔

《明偵6》我能跟趙星兒共情,卻無法跟這兩案的兇手共情

雖然說最近這2期的《明星大偵探6》,剛剛開篇就迎來了不錯的反響,很多高能的設置,直接讓《明星大偵探》第六季,成功上9分以上的評分。

但是,不得不說,這幾期的兇手作案的行為,卻讓人無法產生共情。

一樣是講酒店的案件,在玫瑰大酒店和雲霄大酒店,2個案件中的兇手行為,他們的作案動機,讓小編產生的想法是:我能跟趙星兒共情,卻無法跟這兩案的兇手共情。

楊蓉明星大偵探

玫瑰大酒店案件中的趙星兒,她選擇復仇的每一個人都是害過她的人,校園暴力的人、被迫做幫兇的鬼可雲以及想佔據她身體的郝甄珠。

鬼可雲是被逼的,所以只是讓她接受精神上的折磨。而對於郝甄珠,星兒也只是把她關起來。

趙星兒的每一步復仇計劃都能讓我感受到她的無奈,她雖然是為自己的事情在復仇,但是她明白冤有頭債有主,沒有牽連無辜的人,所以我能明白她是遭受了多大的痛苦,才不得不做出這些瘋狂的舉動,為她的命運感到惋惜。

撒貝寧明星大偵探

但是,回過頭啦,我們看「夜半酒店」的案件中,也就是《明星大偵探》第六季第2個案件,郝妹妹殺了那麼愛自己的白門童,雖然白門童的愛並不是她想要的,就該被殺嗎?

雖然,你們會說,那是郝妹妹誤殺,可是誤殺也是殺人!因為郝妹妹的做法,使得白門童永遠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他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愛的那個女孩蓉門童也愛著自己,他永遠也不會知道一直給自己下毒的人竟然是自己最疼愛的妹妹。

楊蓉明星大偵探

兇手先是傷害了所有對她好的哥哥。好,我算你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受傷了,所以要報復。然後為了自己的私慾,直接就把其中一個哥哥給殺了。

可是蒲和兇手什麼仇什麼怨?

蒲動物,是倒了八輩子黴被卷進這一場殺戮當中,失去了所有,連自己的身體都不再是自己的了。

還有所有愛郝妹妹的哥哥們,都因為郝妹妹受到了身體和心靈的傷害。

很想說,不管郝妹妹之前遭受了多大的苦難,她害了無辜的人是事實。

楊蓉明星大偵探

我們看到,楊蓉飾演的蓉門童為了逃出甄霄雲的魔爪而燒死了郝妹妹(在她的認知中)已經是既定的錯誤,結果呢?一錯再錯。

雖然之前,小編專門寫一篇文章同情蓉門童的遭遇《明星大偵探6》真敢拍!楊蓉哽咽失聲,回憶童年心酸往事!

但是,蓉門童為了掩蓋這一錯誤又殺死了知情的甄調查(實際是郝爸爸),讓我不能共情。

如果她真的是個善良的人,那麼她早就應該停手,但是她沒有,她選擇了一錯再錯。

所以說,這個「夜半酒店」的案件中,郝跟蓉的復仇方式都超出了我所能承受的底線,所以我沒辦法跟她們共情。

楊蓉明星大偵探

也許,郝妹妹跟蓉還有重來的機會,可是白跟郝爸爸卻再也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

其實,郝妹妹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劇情安排來突出立意,這麼設置的結果就導致會有一部分人,來討論被殺人者值不值得同情的問題。

畢竟,悲催的過往也不能成為傷害別人的理由,不是嗎?

小編(認準百家號:娛樂跟蹤小狗仔)還寫了很多有意思的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關注專門追電視劇、看電影的我喲!

《明星大偵探6》第3期劇照公布!撒貝寧盛世美顏,張若昀首當偵探

《有翡》周翡到底用壞多少把刀?原來是為了謝允這事,埋伏筆!

《街3》《陳情令》都沒get到王一博,《有翡》這部戲被他圈粉了

爛尾?意難平!為什麼《終極筆記》沒有拍大結局?可能沒有第二部

相關焦點

  • 孩子有情緒一定要共情?這4種情況就不適合共情,父母別搞錯
    鄰居一位媽媽這兩天為上幼兒園的兒子焦慮不已。她兒子已經中班,可是經過一個暑假不適應了,每天哭鬧。她早上上班前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小孩哭鬧得厲害,怎麼安撫也不管用,每次她都落個「倉皇而逃」。她還吐槽說:怎麼育兒文章裡學來的共情技巧都沒用?平時用著還有點用,現在關鍵時候卻失效,太氣人了。一聽她這話,我是非常有共鳴。
  • 反同理心(共情)
    如果地球上只剩我們兩個人,你感到痛苦,並且我可以幫助你讓你不再痛苦,這時我對你產生的共情使你獲得了幫助,它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現實世界並沒有這麼簡單。共情的缺陷在於它像一個聚光燈,它將你放大了。但是聚光燈只會照亮你指向的地方,所以說共情是存在偏見的。我很有可能對你這樣一個英俊的白人男子產生共情,但是我不會對我討厭的或者害怕的人產生共情。
  • 只有共情,不等於善良
    在英語裡,empathy(共情)這個詞最能描繪感受他人的感受的情況,而且比 sympathy(同情)和 pity(憐憫)都更合適。例如,如果你處於狂喜之中,我也因此而感受到這種強烈的愉悅,那麼我可以說自己在跟你共情,但如果說我很同情你或者憐憫你就會顯得非常奇怪。另外,同情和憐憫指的是對他人感受的回應,而不是鏡像反映出同樣的情感。
  • 明偵新一期立意深刻,楊蓉上節目哽咽被質疑,共情能力強也是錯?
    以第六季強勢回歸的《明星大偵探》一度陷入製作班底不如以前的爭議,而就在最新播出的新一期上,以兒童侵害為主題的立意上更是十分深刻,而其中楊蓉作為蓉門童的表現更是讓人驚喜連連,不光是節目中的表現,楊蓉在最後投票是說的那番話更是讓很多網友備受感動。
  • 夫妻關係的甜蜜武器:「共情」能力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不禁要問我了:「什麼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英文:empathy ability。也叫「換位思考」,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人類天生自帶,只是有的人強,有的人弱。共情能力高的人,在處理任何人際關係時,會顯得遊刃有餘。共情能力低的人,很少能去感知別人的情緒。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大家怕他怕成這樣,你能想像得到吧,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有一年,公司來了一名新編輯,就叫他小h吧。他是看起來平淡無奇的一個人,業務不突出,個性不突出,背景不突出。但他入職一個月後,就成了主編,三個月後當了新聞部的主任,半年後,成了分管廣告部的副總編。聽起來挺離奇的吧,其實,這都和那位「孤家寡人」有關。因為小h用半年時間,成了總編輯的心腹加密友。
  • 《明星大偵探6》:「靈魂」互換高能推理,撒撒再封神
    最喜歡看的國產綜藝就是《明星大偵探》,沒有之一。《夜半酒店Ⅱ》這期節目被很多明偵認為是六集top,是值得被載入明偵史冊的案件。這期節目不僅給觀眾朋友帶來了極其優越的觀感,也給了節目組一個很好的市場導向,以及給同行樹立了一個標杆:一個好的綜藝節目應該是怎樣的?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你需要「共情能力」
    男:"你說說這件事到底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你無理取鬧了!"女:「怎麼是我的錯了,我怎麼無理取鬧了,你不理解我,還大聲吼我!"男:……其實你和你的伴侶很多次爭吵的原因,是你只在意自己的情緒,而沒有跟對方共情導致的。
  • 總是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5個方法幫你緩解「共情疲勞」
    有段時間,我非常牴觸看到一個朋友的微信消息,甚至連那個小紅點都不想打開。我知道這是為什麼:每次跟她聊完天,我都很累。她幾乎每次找我都是在傾訴負面情緒,而我總是會非常投入地傾聽、試圖幫她解決問題。我覺得自己的疲憊感,甚至早已超過了她一開始的負面情緒。
  • 共情,是一個優秀父母最重要的「軟實力」
    「跟何老師做節目永遠也不用擔心,不管自己說錯什麼,他一定會兜住你。」何炅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感動全場: ▼哪有什麼高情商,不過是懂得「共情」。何為共情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是這麼定義共情的: ▼「所謂的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它意味著進入他人的私人認知世界,並完全紮根於此。」
  • 《明星大偵探》03期預告:無人島案真相大白,鄧倫鬼鬼回歸第三案
    《明星大偵探》小編是一直追著更新看的,第四季案件依然精彩,燒腦的案件小編後面都看不懂了,腦力值完全不夠用了。無人島上下兩期一共四個視頻,與上周更新的下部分比,上部的兩個視頻簡直是小兒科,下部是個案中案,最恐怖的操作是中間明明找到了何老師是兇手,導演居然安排何老師「自殺」,讓一群的參加者完全亂了分寸。
  • 不懂察言觀色的藍盈瑩,我開始同情你了,趕緊學會共情能力吧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藍盈瑩跟伊能靜談到,自己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看到姐姐們都哭,自己哭不出來。曾經看過藍盈瑩一個採訪,說她遇到朋友心情低落,只會勸人不要哭,振作起來。看到這樣勵志卻硬繃繃的藍盈瑩,我竟然開始同情她了。在幾期節目下來,就充分表現了她不會察言觀色的弊端。為搶到心儀的歌詞部分,她向鄭希怡撒嬌,誰知對方並不吃這一套。
  •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或者是,這些人感受不到別人的感受,不能理解別人的內心,這就是極度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現。  在我們跟愛人的相處過程當中,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愛人的內心世界,那當愛人內心痛苦的時候,就容易去尋求別人的理解。  這個時候婚外戀產生的概率就會非常的高。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你是否能輕易察覺別人喜怒哀樂的情緒?你能否能給別人的情緒以妥帖的照顧?我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就遇到了這方面的困擾,在戀愛中,她不太能察覺到男朋友的情緒變化,有時候讓對方不開心了,她卻總莫名其妙想不通原因。當男朋友的事業因為疫情影響面臨危機,終日情緒低沉,她能理解對方產生的焦慮情緒,但是卻不太能體會到那種感受。
  • 沒有共情能力的演員,自然不會有觀眾緣
    明明是演員,卻缺少共情能力,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她就太不考慮別人而是只考慮自己,就很不討喜。節目裡有一段很明顯,藍盈瑩說看到其他姐姐們哭,她一點感覺都沒有。藍盈瑩對身邊的其他姐姐們說:「我特別想跟姐姐們探討一個問題,我回去想了好久,我覺得我好冷血,就那天姐姐們全哭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 宇宙天氣預報6/3-6/9:共情之愛
    這的確不是一個好感受,疫情還沒結束,其他「節外生枝」頻頻出現,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像這樣讓人困擾。6月5日的大食相如一束鎂光燈,打在喧囂的世界舞臺上。這些你執我見,各種爭論,變得更加凸顯。還好水星巨蟹將與天王星形成支持相位,會給這場混沌帶來一絲突破。這個食相下,適合多問幾個why類的問題。為什麼事態會演變成這樣?
  • 「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一、「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 現在有很多育兒專家、父母都會提到「共情能力」,那麼「共情」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從字面上去理解它,就是「共同的情緒」,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他人遇到事情時,會跟他人有同樣的情緒,能感受到他人的感受。
  • 共情能力強的人沒有一個活得快樂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
  • 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而且,我不僅能感受到他們的情緒,還會深受這些情緒的影響。這是為什麼呢?」想對這位粉絲說,其實我周圍也有朋友,甚至包括我自己,有著和她一樣的困擾。對於這些人而言,生活中仿佛不僅需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額外肩負一份別人的情緒,有時想要視而不見,卻關不上自己異常敏銳的「雷達」。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他人的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深。
  • 你與孩子共情,他才會好好聽你說話
    為什麼總不相信我的選擇呢?我說沒問題就沒問題,我已經寫了名字作標記了。」我聽了,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於是當即抑制自己想繼續教育他的衝動,深呼吸,然後肯定了他的想法。我誠懇地跟他說:「兒子,我錯了,我不應該不相信你,你長大了,應該相信你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了。」趁勢再跟他探討,是不是他的作業也不用我督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