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綜藝裡,藍盈瑩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明星,她在節目裡的表現出來的樣子好像不太討喜,很多人就很疑惑,為什麼藍盈瑩這麼沒有觀眾緣呢?有網友分析,可能是因為她在節目裡表現出來的樣子太沒有人情味。明明是演員,卻缺少共情能力,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她就太不考慮別人而是只考慮自己,就很不討喜。
節目裡有一段很明顯,藍盈瑩說看到其他姐姐們哭,她一點感覺都沒有。
藍盈瑩對身邊的其他姐姐們說:「我特別想跟姐姐們探討一個問題,我回去想了好久,我覺得我好冷血,就那天姐姐們全哭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結束了以後,我也跟我工作人員聊了好久,我是覺得說,我是不是太冷血了,就是周圍的姐姐哭倒一片,我就……」
這個時候其他姐姐就跟藍盈瑩分享自己的感受。鄭希怡說,「我有點心疼其他人」、白冰說,「我也是」。鄭希怡很誠懇地說了自己當時內心的感受大概是這樣:「我就覺得大家都不容易,然後在那麼多人面前,這樣說她,我覺得我突然間那一刻,我感受到她的心情,我覺得會很難受。」
藍盈瑩說:「所以我覺得我要向各位姐姐學習,就是你們感同身受的能力,這是我自己很欠缺的。」
對此,有一位網友做出分析:
【感受力/共情力
如果,藍盈瑩說的「內心一點感覺都沒有」是指「內心一點觸動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她們要哭」的程度,作為演員的她,【感受力】水平較低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短板,甚至會阻礙她的演員進階之路。如果是在辦公室的職場氛圍裡,藍盈瑩真的是那種能拿高薪的成功職場女高管,可惜她是在演員行業。
搞藝術的就這麼殘酷吧,真的需要天賦。比如天賦型選手周迅的情感就很細膩。看周迅的訪談有個印象深刻的細節:有一次去非洲旅行,爬上樹看風景,記住了那種感覺,後來演戲的時候就用上那種感覺。
「感不感覺得到」的是一種天賦,「演戲時(感覺)能用上」就是一種技巧了。很多演員靠一部又一部劇磨出自己的技巧表達,但止步於自己「天賦」——感受力不足。比如某位著名女演員在演一部很細膩的文藝電影的採訪時說過:「我就是感受不到」。
生活中也遇到過另一種人,就是天生「鈍感」的人,你和他掰細掰細的講述一種情感,事情的開頭、發生、經過,極盡辭藻的描繪這種情感,對方還是一臉的茫然:「什麼東西?」
藍盈瑩好像不是這種天生的「鈍感」的人,更像是自己自主選擇的結果。聽組裡的朋友說藍盈瑩好像平時讀書都是偏「成功學」,她選擇的做事的方式也是傾向投入可以量化產出結果的事情。情緒波動一種消耗,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將精力更多消耗在追求其他的「成功」上,較少的注意力放在周圍人的情緒變化上。】
而她之所以會沒有多少觀眾緣,大多由於此,她本身的表演和表現力都沒有達到不需要傾注感情的高度,她沒有那種技術,就仍然需要以情動人。可是,她連自己都打動不了,如何打動觀眾?無法讓觀眾動情,當然也不會有所謂的觀眾緣。而且她太自負了,她有很高的自我欣賞能力,所以也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反而認為觀眾不喜歡她是觀眾有問題。這也是共情能力差和感受力差的體現。
如果她只是一個普通人,這種自負能保護自己,但作為演員作為明星,面對觀眾自負,又沒有能撐得起的實力,那麼成為一個有爭議的明星也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您好這是小八的每日嘮叨: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
點讚、
收藏、
分享、
然後關注我。支持小八,看更多最熱八卦,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