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情能力的演員,自然不會有觀眾緣

2021-01-08 嚼瓜小八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綜藝裡,藍盈瑩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明星,她在節目裡的表現出來的樣子好像不太討喜,很多人就很疑惑,為什麼藍盈瑩這麼沒有觀眾緣呢?有網友分析,可能是因為她在節目裡表現出來的樣子太沒有人情味。明明是演員,卻缺少共情能力,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她就太不考慮別人而是只考慮自己,就很不討喜。

節目裡有一段很明顯,藍盈瑩說看到其他姐姐們哭,她一點感覺都沒有。

藍盈瑩對身邊的其他姐姐們說:「我特別想跟姐姐們探討一個問題,我回去想了好久,我覺得我好冷血,就那天姐姐們全哭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結束了以後,我也跟我工作人員聊了好久,我是覺得說,我是不是太冷血了,就是周圍的姐姐哭倒一片,我就……」

這個時候其他姐姐就跟藍盈瑩分享自己的感受。鄭希怡說,「我有點心疼其他人」、白冰說,「我也是」。鄭希怡很誠懇地說了自己當時內心的感受大概是這樣:「我就覺得大家都不容易,然後在那麼多人面前,這樣說她,我覺得我突然間那一刻,我感受到她的心情,我覺得會很難受。」

藍盈瑩說:「所以我覺得我要向各位姐姐學習,就是你們感同身受的能力,這是我自己很欠缺的。」

對此,有一位網友做出分析:

【感受力/共情力

如果,藍盈瑩說的「內心一點感覺都沒有」是指「內心一點觸動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她們要哭」的程度,作為演員的她,【感受力】水平較低真的是一個很大的短板,甚至會阻礙她的演員進階之路。如果是在辦公室的職場氛圍裡,藍盈瑩真的是那種能拿高薪的成功職場女高管,可惜她是在演員行業。

搞藝術的就這麼殘酷吧,真的需要天賦。比如天賦型選手周迅的情感就很細膩。看周迅的訪談有個印象深刻的細節:有一次去非洲旅行,爬上樹看風景,記住了那種感覺,後來演戲的時候就用上那種感覺。

「感不感覺得到」的是一種天賦,「演戲時(感覺)能用上」就是一種技巧了。很多演員靠一部又一部劇磨出自己的技巧表達,但止步於自己「天賦」——感受力不足。比如某位著名女演員在演一部很細膩的文藝電影的採訪時說過:「我就是感受不到」。

生活中也遇到過另一種人,就是天生「鈍感」的人,你和他掰細掰細的講述一種情感,事情的開頭、發生、經過,極盡辭藻的描繪這種情感,對方還是一臉的茫然:「什麼東西?」

藍盈瑩好像不是這種天生的「鈍感」的人,更像是自己自主選擇的結果。聽組裡的朋友說藍盈瑩好像平時讀書都是偏「成功學」,她選擇的做事的方式也是傾向投入可以量化產出結果的事情。情緒波動一種消耗,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將精力更多消耗在追求其他的「成功」上,較少的注意力放在周圍人的情緒變化上。】

而她之所以會沒有多少觀眾緣,大多由於此,她本身的表演和表現力都沒有達到不需要傾注感情的高度,她沒有那種技術,就仍然需要以情動人。可是,她連自己都打動不了,如何打動觀眾?無法讓觀眾動情,當然也不會有所謂的觀眾緣。而且她太自負了,她有很高的自我欣賞能力,所以也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反而認為觀眾不喜歡她是觀眾有問題。這也是共情能力差和感受力差的體現。

如果她只是一個普通人,這種自負能保護自己,但作為演員作為明星,面對觀眾自負,又沒有能撐得起的實力,那麼成為一個有爭議的明星也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您好這是小八的每日嘮叨: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

點讚、

收藏、

分享、

然後關注我。支持小八,看更多最熱八卦,謝謝您!】

相關焦點

  • 「都說我冷漠,其實只是不會愛」丨缺乏共情能力背後是怕受傷
    —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不久前,《我就是演員》第一期播出,李宇春重新飾演的《無名之輩》中的殘疾人馬嘉祺看哭了很多評委和觀眾,有關李宇春演技的討論也衝上了微博熱搜。在採訪中,李宇春說她運用了共情的手法,理解了角色癱瘓後的孤獨感後,她回憶自己最孤獨的那段時間,把這種感受用在了表演上。
  • 鄧倫是一個演員,他唱歌感情充沛,共情能力強於專業技巧的演員
    鄧倫的郝澤宇很真實,也許有很多缺點,但那正是和小人物相貼合的。如果說鄧倫之前的角色演的是故事,那郝澤宇就是人生。鄧倫演香蜜沉沉鳳旭多好看那,太好看了,多拍多拍一些這樣片子不好嗎?導演,這裡有導演嗎?鄧倫演技太棒了,越看越帥氣,希望多多讓鄧論演戲,鄧論要多演古裝戲最好看,和張若昀比賽,看誰演最好。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你需要「共情能力」
    男:……其實你和你的伴侶很多次爭吵的原因,是你只在意自己的情緒,而沒有跟對方共情導致的。大部分男人喜歡在跟對方交流的時候擺事實,講道理,大部分女人則喜歡抒發情緒,聊憤怒。共情力這個東西,看似縹緲,實則在交流中無處不在。
  • 共情能力強的人沒有一個活得快樂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
  • 生活中共情能力強是好還是壞?你有共情能力嗎?
    共情能力,這個詞越來越流行。共情能力,指的是設身處地為感受他人的處境,從而理解他人感受或者情緒的一種能力。看到很多有共情能力的培養、共情能力的訓練,共情能力屬於一種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社交能力。所以共情能力強越來越重要。我們經常在很多場合裡會需要共情能力。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共情能力!先講一個身邊人的例子。之前在報社工作,總編輯是一個能力強、手段硬、脾氣大的人。脾氣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月四次的總編會,至少有一次,要罵哭一位副總編。就個人而言,一個人的任何能力,都可以在職場環境下,實現「資源交換」,比如你的專業技術能力、認知能力、邏輯能力、學習能力等等。「陌生人聚合」是前提,「利益最大化」是目的。那麼,要在陌生人聚合的情況下,實現利益最大化,除了以上進行「資源交換」對能力以外,最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共情能力。什麼是共情能力呢?一句話總結就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 孩子人緣差,對別人態度冷漠,可能是缺少「共情能力」
    1、人緣變差如果孩子沒有共情能力,那麼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會與別人保持距離,會給人留下一種特別冷漠的印象,孩子不拿出自己的真心,自然也就無法獲得別人的真心,導致孩子的人緣變得很差,大家都不願意和孩子交朋友。
  • 夫妻關係的甜蜜武器:「共情」能力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不禁要問我了:「什麼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英文:empathy ability。也叫「換位思考」,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人類天生自帶,只是有的人強,有的人弱。共情能力高的人,在處理任何人際關係時,會顯得遊刃有餘。共情能力低的人,很少能去感知別人的情緒。
  • 誰不喜歡有共情能力的人呢?
    共情能力在感情關係中彌足珍貴,但很多人沒有。何為共情能力?舉個例子:老婆對你說:【「老公,我今天逛街沒買到合適的衣服!」】大概會有如下幾個回答:1、展露決心:老婆我明天繼續陪你逛街吧!但是這幾個回答,都不是具有共情的回答。完美的答案很簡單,你只需要對她說:「老婆,我買不到想要的東西時也特別不爽!」什麼意思?其實就是我理解你了。這句【共情回答】有什麼深意?共情最基本的原理是:讓人感受到被理解,被重視!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別擔心,有我在。」對方好像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慰。類似的事情總有發生,她在情感上的「木訥」讓男朋友也感覺無奈,在一起時間久了,男朋友也變得不願意和她交流了:「算了,說了你也不懂。」朋友很苦惱,明明很愛對方明明想要關心對方,可就是沒辦法給到貼心的安慰。
  • 綜藝《演員請就位》,值得肯定的,是他對演員的幫助和指導
    綜藝《演員請就位》,值得肯定的,是他對演員的幫助和指導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綜藝《演員請就位》,抱著學習了解如何評價影視作品的態度來看這部節目。從這個目的來看,基本算是達成了。影視作品一方面是編劇寫劇本然後導演把控整體,另一方面是演員的演技。
  • 沒有共情能力,兩個人很難相處,一定要培養這種能力
    我以前還不是很理解,共情能力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能力。然後也不是很理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到後來看了很多解釋之後才終於明白,共情能力說的是兩個人在對待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大部分三觀一致有一樣的想法。完全可以和對方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會得到同樣的回應。
  • 缺乏共情能力有多可怕!
    近日,在山西太原,一位交警為體驗盲人生活,便扮作盲人帶導盲犬一起乘坐公交車,不料卻被公交車司機趕下車,車上的乘客均無動於衷,甚至有乘客指責體驗者。眾所周知,導盲犬是溫順聰明、訓練有素的工作犬,它們能夠幫助殘障人士正常出行,而且導盲犬並不會傷害別人。
  • 孩子「共情能力」較差,往往是由於家長沒有好好培養,該學習一下
    在卡爾·羅傑斯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的人在研究共情了,但是他們對共情並不理解。直到卡爾·羅傑斯在晚年時候寫的一篇文章中,在真正對共情有了一個很好的闡述:共情指的是理解另一個人的經歷,仿佛就像你自己一般,但你很清楚這個人不是你。
  • 二輪公演淘汰名單公布,藍盈瑩行為再引爭議,共情能力差只是藉口
    之後又因為無法感受隊友的情緒,在隊友因為情緒心情低落的時候,卻總認為是隊友困了累了,一點不能理解對方的情緒,甚至還在節目中直言,自己最後絕對不會哭,被網友批評共情能力差。在這些爭議還沒有平息的時候,在最新播出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節目中,藍盈瑩的又一行為遭到了網友的指責。
  • 《清平樂》被評高開低走不能共情,評價標準竟然是沒有甜甜的戀愛
    最近太多人都在討論《清平樂》的好壞,而且和很多古裝戲做起了比較來剖析為什麼《清平樂》會高開低走,其實這樣的評論並沒有多少的意義,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立足點就已經錯了。《清平樂》被評高開低走不能共情,評價標準竟然是沒有甜甜的戀愛。
  •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這就要講到在婚戀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共情能力。  02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常常會有一些這樣的人,在他人還非常痛苦、哭泣的時候,在旁邊談笑風生,講些毫無關係的事情。  但生活中有些人不只是極度缺乏共情能力,甚至已經達到了情感冷漠的程度了。  還有一些人,雖然沒有達到情感冷漠的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共情的能力,或者不會共情。  這對於情感關係的經營就是很危險的事。  03  人人都想有個會共情的愛人。
  • 「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一、「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 現在有很多育兒專家、父母都會提到「共情能力」,那麼「共情」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從字面上去理解它,就是「共同的情緒」,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他人遇到事情時,會跟他人有同樣的情緒,能感受到他人的感受。
  • 人的共情能力反而讓我自相矛盾了?
    很乖的狗狗一隻它好好的一條生命,就這樣沒了,我覺得它很可憐/很無辜,所以對它主人的行為也表示很痛斥。加上從小就養它,主人對它應該也是有感情的吧,所以才會選擇把它好好埋了。結合這隻狗以前做錯事時,主人都會教訓它,我猜想這次它做錯事,主人應該也只是想教訓它,可是不小心下手過重,才導致它的死亡吧。我甚至覺得主人事後還有些後悔。所以發現沒,站在狗的立場覺得狗狗很無辜,站在主人立場又覺得主人是過失,雖然也有責任,但起碼不是故意為之,這樣說起來主人也就沒那麼可惡。
  • 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隨著時間不斷生根發芽;善良是對生命的感恩,是一種至善至美的心靈境界;善良可以驅趕寒冷,用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生活就會處處明媚。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什麼時候是共情?所謂的共情,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感受。都說情商高的人,總是自帶光芒,而能夠決定高情商的一種品質,就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