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用6個字,擊中成龍淚點: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共情」

2021-01-08 騰訊網

早年間,蔡康永在一檔節目中採訪成龍。當時成龍剛拍完了一部電影。

蔡康永問成龍的第一個問題是:「拍電影累不累呀?」

就是這麼一個輕描淡寫的問題,讓成龍在節目中哭了整整 15 分鐘。

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成龍,因為這樣一個直擊心底的問題,而情緒失控。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寫道:

「當你對他人表現出共情時,他們的防範意識會下降,積極的能量會取而代之。這意味著你可以用更有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共情,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的概念,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

1、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

2、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問題的實質;

3、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簡單地說,就是在了解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感覺到你不是站在他的對立面,而是站在他的身邊,你們是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的人。

共情溝通,是一種徵服人心的藝術。共情的深度,往往決定了你與對方的關係深度。

趙群輝,溝通達人,《365天溝通力訓練營》總策劃,致力於用共情溝通解決99%的個人問題,他的多檔課程成為喜馬拉雅、今日頭條等知識分享平臺的爆款,總播放量破億。他將自己多年來對「共情溝通」的理解,結合工作和生活經驗,總結成《共情溝通:徵服人心的藝術》一書。

這本書涉及多種溝通場合,比如初次自我介紹、同事爭執、尷尬、刁難、打圓場等,不同的場合下的共情溝通,遵循的是相似的底層邏輯。

共情式傾聽:我能夠理解你

共情式傾聽,不止是安靜聆聽那麼簡單。

舉個例子,朋友很鬱悶地說:」這份工作做了兩年,好煩啊,想辭職了。「

你回復他:「千萬別辭職,今年行情不好,辭了找不到工作更麻煩。」

這種回復是典型的「傾向性聆聽」。美國臨床心理學家亞瑟·橋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中提到,「傾向性聆聽指的是,在聽他人說話時,你已經有自己的想法,聽幾句話後你就開始用自己的經驗來填空,進而不再繼續聽那個還在不斷深入的故事。」

當你以你的經驗和標準,去評判對方的時候,你其實沒有聽到對方內心真正的想法:他為什麼要辭職?遇到了什麼瓶頸?

你也有可能拍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說:「我理解你。」

假如你有相同的經歷,你能夠和朋友分享你是如何厭倦工作,又是如何擺脫,那麼這句話就能夠起到作用。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不能做到感同身受。當你說出「我知道」「我懂你」的時候,對方反而會懷疑你的真心。

到底要如何做到共情式傾聽呢?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拋開自我,多問對方「為什麼」。

還是以上面為例,朋友表達了他對工作煩悶的情緒,他想要辭職的念頭。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些問題進行引導,比如「為什麼這麼想?」

深究下去,你可能會發現,朋友的負面情緒並不是針對工作,而是源自對自我的厭棄,自己一直用舊辦法來處理工作,能力沒有任何長進。

問題出在自己的做事方法上,而不是這份工作。

共情的核心在於「理解」。通過對對方進行深入提問,引導他把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欲望都表達出來,你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對方。

共情式表達:我不是想反駁你,我只想說服你

共情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感同身受。你和對方產生情感連接,是為了看到對方內心的「癥結」,通過溝通,幫助對方解開「癥結」。

如何良好地進行溝通?作者提到三種表達方式:

1、一開始就讓對方說「是」

黃曉明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有一句「明言」: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是共情溝通的反面教材。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廚師為了保證每一道菜都是國宴水準,出菜很慢。黃曉明作為餐廳店長,擔心出菜慢影響客戶用餐,於是屢屢指責廚師。

大廚考慮的出發點是,餐品質量。而黃曉明的出發點是,餐品數量。兩人各執己見,鬧得很不愉快。

當你和人交流的時候,總是在對方的話裡找到區別,那麼,你們之前的矛盾會陷入不可調和的狀態。你很難說服對方按照你的想法去改變。

正確的做法是,一開始要先迎合對方,讓他先做出肯定的答覆,降低他的防備心理。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位客戶要買100臺伺服器主機。銷售經理給客戶提供了兩臺機,免費體驗。

幾天後,客戶說:「你們的主機運轉溫度太高了,我要考慮考慮。」

銷售經理心想,這是遇到外行了。主機功率大,溫度高是自然的。他笑著對客戶說:「現在是夏天,您在兩臺運行的主機旁邊待著一定會不舒服吧?」

客戶回答:「是啊。」

經理說:「不過,業內有規定,主機溫度不能超高70度,是這樣的嗎?」

客戶想了想,點了點頭。

銷售經理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客戶連續說出幾個「是」,最終客戶和他籤了單。

2、巧用假設句式

當我們想說服對方,可以使用假設的句式。比如你和同事在工作中有了爭執,你可以這樣問:「我們都是為了這個項目著想,想要更多的用戶能夠看到,並且購買我們的產品,對嗎?」

先把對方拉到和自己同一陣線。這樣一來,對方的防備心就會降低一點。即便對方一開始有牴觸情緒,但我們的假設句式,會讓他的注意力聚焦在反思上,而不是放在和你針鋒相對上。

3、讓對方自行得出結論

這是一個「層層下套」的過程,你應該巧妙設法,讓對方覺得你的觀點,是由他自己想到的。對方在你設定的方向去思考,最後,對方得出的結論,其實正是你想要的結果。

有一位職業規劃師朋友曾經和我分享過一個案例。她有位客戶,做自由職業一年了,最近收入不好,一直猶豫著,不知道該去找份工作,還是繼續自由職業。

規劃師朋友沒有問客戶,自由職業這一年是怎麼過的,也沒有給出任何建議。他只是不停地提問。

規劃師朋友問:「你最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請你描述出那個畫面。」

客戶說:「在海邊一個木屋裡,電腦打開著,我在寫作。」

規劃師朋友又問:「那你覺得要實現這樣的生活,需要什麼條件呢?把所有的條件都列出來。」

客戶想了想,說:「第一,要有拆解文章的能力,對標寫作牛人,拆解他們的文章,模仿他們的套路。第二,要堅持,天天寫。第三,每天閱讀,多讀書才能寫得出東西。第四,要有錢,畢竟是在海邊,沒錢怎麼去。第五,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規劃師朋友說,「接下來,你分別給每一項打分。如果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你的每一項得分是多少。如果全職寫作,每一項得分是多少。先寫出各項分數,然後再算總分。「

客戶給出的得分表是這樣的:

規劃師問:「結果如何?」

客戶豁然開朗:「邊工作邊寫作,分數更高。我知道接下來,我該怎麼做了。」

生活是千瘡百孔的,職場如戰場,婚姻生活一地雞毛,人生起起落落。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至暗時刻。如果我們能夠懂一點共情溝通的能力,給黑暗中的朋友點一盞燈,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隨著時間不斷生根發芽;善良是對生命的感恩,是一種至善至美的心靈境界;善良可以驅趕寒冷,用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生活就會處處明媚。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什麼時候是共情?所謂的共情,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感受。都說情商高的人,總是自帶光芒,而能夠決定高情商的一種品質,就是善良。
  • 高情商的人,都是怎麼說話的?3個技巧,一學就會
    你是一個高情商的人嗎?不管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會說話太重要了。一句話可以讓人笑起來,也會讓人跳起來。在人際交往中,所謂高情商,就是會說話。 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和高情商的人打交道。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不會顧慮重重。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很放鬆,也會很舒服,在一起你會很開心。
  • 生存的智慧:人際關係中,高情商的人都有三種令人稱道的本領
    一個高情商的人,往往對他人的情緒察覺更為敏感,更懂得融入社會,這些良好的特質,讓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擁有良好的關注度與更好的人緣。一個高情商的人,深切地懂得去付出,更懂得去貢獻自己的價值,讓人與人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關係。俞敏洪講述自己讀大學的時候,幫助寢室的每個人經常提開水,就是這種服務的精神讓後來俞敏洪創業的時候得到了朋友的支持。俞敏洪是人際關係的高手,他用自己幫助他人的行動建立了自我的人情帳戶,在哪天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就得到了對方的響應。
  • 有種「口才」叫蔡康永的新角度,用不同的角度,說出不一樣的含義
    對於蔡康永的印象,我們都停留在他的溫聲細語的聲音當中,很多人都知道,蔡康永是一個智商高情商高口才還賊拉好的主持人,他說話很溫和,讓人忍不住停下來多聽他說幾句。同時,他對生活很勇敢,敢於表達自我,我們也能從他的言語當中感受到他所要表達的那股力量。
  • 高情商女人的經驗:共情,是走進異性心裡最好的辦法
    所以,每個女人即便嘴上不說,在心裡都是極度渴望愛情的。 但並非所有女人在情感裡都帶上了自己的腦子,很多時候她們只是在盲目地追尋,而忽略了技巧。 所以,你不妨聽一聽高情商女人的經驗:共情,是走進異性心裡最好的辦法。
  • 蔡康永:「金馬獎是我家,不是你家」,黃渤:從來沒見過馬騎人
    說起娛樂圈中高情商的人,就不得不提名我們的「壞叔叔」黃渤了,在娛樂圈中真正的巧舌如簧,連綜藝節目都紛紛邀請他來「鎮場」,而黃渤作為影帝級別的男演員,雖然他沒有出眾的外表和理想的身高,但是他擁有的東西是很多人都無法匹及的——高情商!
  • 共情,是一個優秀父母最重要的「軟實力」
    在娛樂圈因高情商被大家頻頻稱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黃渤(黃渤自帶「一齣好戲」,這樣高情商的男人,女人都想嫁);另一個就是何炅,作為綜藝界扛把子,他的高情商,是因為他可以第一時間敏銳察覺到每個人細微的情緒變化,再用自己的一些語言或是行為來化解其中的尷尬。「他是一個讓所有人都覺得很舒服的人。」
  • 黃渤說蔡康永「馬騎人」是怎麼回事?為何會贏得滿堂喝彩?
    隨後深知不是對手的鄭裕玲便不再刁難黃渤,閒聊幾句後將話題引到了蔡康永身上,蔡康永借勢先是對鄭裕玲表示感謝,隨後又像黃渤說了句:「黃渤,這是我家,不是你家」,蔡康永一邊說還一邊用手做劃線的動作。蔡康永說完這句話後臺下的多數嘉賓的表情都凝滯了,如劉德華、張曼玉、成龍等。
  • 從不發脾氣的人,不是高情商,是傻
    領導壓榨她,每回都給她安排很多工作,別的部門每天6點準時下班,可她就得忙到10點走。 同事一個個都欺負她,什麼打雜跑腿的粗活都交給她做,可到了吃飯的時候卻不願意帶她。 公司人事更是不好,原本應該他們替她弄的文件,最後卻是她自己請了假去弄好的。
  • 紅娘到家情感諮詢:高情商的人,都做到了這幾點
    >請人幫忙的時候,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是個伸手黨伸手黨的可恨之處,就在於把自己的問題交給別人,總想白嫖,這樣的人誰都不想理。假如你完全沒有頭緒,可以發個紅包,表示感謝。有時候說「不」是高情商的表現一件事情,你絕對不可能同意,那就拒絕,不要害怕得罪人,因為你既要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又絕對不能得罪人,那很可能你會變成一個爛好人。但是說的時候要有技巧,先拒絕,接著說出清晰的原因。
  • 3寸舌頭害了6尺身!蔡康永「不地道」背後,是高情商的巧言善辯?
    所以集臺灣節目主持人、作家、導演、編劇、設計師、演員等無數名銜集一身的蔡康永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因為不管在哪一方面,蔡康永都有或多或少的涉足,也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娛樂雜家」。果真是技多不壓身?父親望子成龍的心願看來實現了大半。在蔡康永多次將話題刻意牽扯到劉德華身上的時候,顯然劉德華對此都不太想搭理他,所以話鋒一轉直接問到了任達華身上。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共情能力!先講一個身邊人的例子。之前在報社工作,總編輯是一個能力強、手段硬、脾氣大的人。脾氣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月四次的總編會,至少有一次,要罵哭一位副總編。平日裡,只要這位總編輯出現在辦公室,辦公室就立刻鴉雀無聲,有的同事在電梯裡遇到他,都要屏住呼吸,因為空氣凝結到,連呼吸聲都太吵,要是有事必須去他的辦公室,先得在門口深呼吸一分鐘,抖腿30秒。
  • 真正的高情商是什麼?你之前的認知都錯了!
    比如不會說話,不懂察言觀色,太情緒化。當對人的心理有了更深的體察,便不再用這個詞形容他人和自己,也不再為之困擾。因為漸漸明白,情商,終究只是一件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與他人無關。前段時間,壹心理專訪了蔡康永,問了他 10 道「刁鑽」的人生難題。只為
  • 什麼是高情商?會懂得發脾氣的人就是高情商!這3件事請發脾氣!
    談起高情商,很多人下意識就會將其想得很複雜,認為如果要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不僅要頭腦靈光,還必須要見多識廣,知識淵博。其實,想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很簡單,今天就給大家主要講一個要點。什麼是高情商?會懂得發脾氣的人就是高情商!這3件事請發脾氣!
  • 面試官:把母字加一筆,是什麼字?小夥高情商回復,當場被錄取
    林立明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找工作之旅,簡歷投出去不少,但是收到的回覆沒有幾個,還都是跟自己專業不對口的工作,眼瞅著其他同學們都相繼上班了,林立明急得不行。後來還是在同學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家適合自己的公司,人事部答應讓他周一去參加面試。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沒有受到應用的重視。共情是讓人與人之間從情緒、認知、觀念等建立「連接」,達成共鳴,讓溝通更有效,達成共贏的局面。優秀的共情能力,也是生活中高情商的一種表現。
  • 高情商的人都有這些特徵,你中了幾個?
    其實他們都是在生活當中從來不去抱怨。 懂得聆聽很多人的想法。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人,自己不過是想把所有的心事說給別人聽。 很多時候,自己面對生活當中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也不過是如此。 學會去傾聽所有的人的想法,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真正高情商的人,是懂得傾聽的人。
  • 一個人情商很高的五個跡象
    高情商的人,懂得看破不說破曾和前輩去過一個飯局。在場的人都是同行,酒過三巡,已經有人開始胡吹了。並且,在場的人有一半都知道那是我的作品,大家都沒發話,你何必讓他難堪呢?」情商高的人,懂得罵人不揭短前些天,朋友講了和男朋友吵架的經歷。用她的話來說,這次爭吵她是壓倒性的勝利。
  • 「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了解原因後,才知道原來鄰居小時候就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跟自家孩子作比較,要求孩子認真讀書考個考大學。兒子一直在父母的高壓下學習,逼自己變成父母眼中的優秀生。
  • 蔡康永:每個愛劈腿的人 心裏面都有一個洞
    相形之下,日子過得沒完沒了的吸血鬼,或者,可以用法術玩弄感情的巫師,就等於是在品嘗生命這方面,失去了味蕾啊。」  那麼,什麼樣的魔法,能夠挽救這些族類的味覺呢?  蔡康永說,只有愛情了。  他坦言,這次之所以選了這些奇特族群作為《愛了就會活過來》的主角,是因為覺得好像很多人很羨慕吸血鬼或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