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喜劇共情指南

2021-01-13 深水娛樂觀察


賀歲檔觀察,今日繼續。


聖誕一過,接下來,就看跨年了。目前來看,今年的元旦檔整體競爭力比以往稍弱,但表現依舊值得期待。


經過過去五年的實踐,如今行業對跨年這個節點的類型創作,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熟度,以今年來看——


《溫暖的抱抱》就是為跨年量身定做的喜劇。



這裡面,喜劇類型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喜劇這個市場喜聞樂見的類型之上,能產生怎樣的情感共鳴


之前我們曾經分析過,國產喜劇在當下的時代環境下,可以多嘗試發力的三個創作方向——


中國式、大熔爐和喜劇人。


現在,結合跨年這個特殊節點和《溫暖的抱抱》這部新片,我們或許可以將這個喜劇創作的話題,繼續下去——


從基礎的「翻身」,到進階的共情。



首先,喜劇做到共情,其底色往往是暗藏悲情的。


主人公鮑抱,一個對乾淨和計劃有過分執念的奇葩,大眾眼中的怪人。


這樣一個人物,喜劇感當然很強,但如果只是刻意放大人物的喜感,就會有強行搞笑的問題。



電影一上來,也向觀眾展示了鮑抱略顯誇張的生活細節,而隨著他的「症狀」久治不愈,其實大家也會好奇,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當小鮑抱的童年經歷被一點一點呈現出來,這個人物身上的悲情感,也就逐漸清晰並深刻起來了——


四個字,原生家庭


鮑抱當然不是生下來就是這樣一個怪人,主要就來自父母對他的影響。從電影的首支預告就能看到,他的父母也是對乾淨和計劃有著過度執念,而這其中對鮑抱影響最大的一點是——


因為那份執念,父母從來沒有、也無法給他一個擁抱。


細想想,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悲傷的事情。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註定是一個身上充滿悲情的人。



有句爛大街的話是,喜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這話或許不新鮮,但在共情這個層面,事實證明,就是很有效。


一個從小渴望擁抱而不得、長大後拒絕一切親密動作的成年人,不需要擁有類似的經歷,也依然能被這背後情感缺失所帶來的悲傷感所打動。


而這份悲情,既是電影共情的源頭,也是推動故事由喜轉悲、再由悲轉喜的核心力量。



有了這份悲情打底,《溫暖的抱抱》在跨年的節點上,就有了與所有觀眾共情的底氣。



其次,喜劇做到共情,其基調往往是滿滿溫情的。


喜劇當然需要悲情,甚至我們可以說,鮑抱的經歷就是悲慘的。但共情的喜劇,不能在悲情的路上走得太遠,過於寫實,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於是,將這個底色悲涼的故事溫情化,就是共情必不可少的第二步。



電影一開始,鮑抱沒有親人、沒有愛人、沒有朋友,一個形單影隻、不被喜歡的怪人。但很快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並沒有那麼冷漠。


鮑抱只要稍稍對身邊人打開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哪怕只是表現得更像一個普通人(比如終於有一天他遲到了),就能感受到那些善意。


換言之,洗掉一個人身上的悲情而換以溫情,還是要從自身做起


鮑抱遇到了大大咧咧的女孩宋溫暖,從冤家到朋友,慢慢發現,對方其實也是一個受過傷的人。這也讓整個情感軌跡,轉向兩個靈魂的逐漸走進,最終完成一個互相療愈的過程。



而更溫情的那一面,其實還以更隱蔽的方式呈現,就是包容。


這包容就是,電影並沒有將鮑抱視為真正的怪人或奇葩。


直到結尾,鮑抱也還是那個對乾淨和計劃抱有執念的傢伙。相比一開始,他需要做的改變,只是向愛他的人,張開懷抱。


在跨年的時間點上,這份溫情帶來的暖意,是每個觀眾都需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溫暖的抱抱》的溫情一面,還體現在電影之外。


平安夜這天,電影宣傳曲《怪可愛的》上線,歌曲講述的,是怪人其實也很可愛。而驚喜之處在於,電影找來了五位知名UP主演唱,花少北丶、老番茄、中國BOY、LexBurner、某幻君,他們也被粉絲稱為「陰陽怪氣男團」


他們也和鮑抱一樣被視為怪人,但如今也在被更多人所喜愛。選擇他們五個來演唱這首歌,從實際效果看,顯然是一波非常成功的營銷動作,在特定圈層用戶中收穫了良好的反饋。


同時一箭雙鵰的是,通過這首歌,更傳遞出電影試圖表達的,「我很怪,但我很可愛」的溫情脈脈。




最後,喜劇做到共情,其人物往往是炙熱真情的。


底色的悲情,基調的溫情,都需要靠真情迸發的人物來真正打動觀眾,越是誇張搞笑的喜劇,越是如此。


於是我們能看到,《溫暖的抱抱》中幾乎所有人物,都透著十足的真誠勁兒


常遠飾演的鮑抱,職業是鋼琴老師,他和做歌手的宋溫暖因為一次撞車而偶遇,並誤打誤撞地組成了一對參加比賽的音樂組合。


鮑抱雖然生活上是個怪人,但對音樂、對朋友的那份真,電影中也給足了篇幅來做刻畫。那句「這是一個音樂精靈對夢想的承諾」,開始是笑點,但說到後來,反倒成了這個人物打動觀眾的一把鑰匙。



而也正是這個真情流露,或者說是外表冷漠下內心深處的善良,最終讓鮑抱不僅贏得了比賽,也贏回了自己的生活。


李沁飾演的宋溫暖,表面上看是個邋裡邋遢的女孩,一開始會願意幫鮑抱,也有很大的私心成分。但她終究是個喜歡「送溫暖」的陽光女孩,雖然也受過傷,但還是成為了那個啟發鮑抱做出改變、最重要的那個小太陽。


她身上的真,讓自己的傷疤暴露在他人面前,卻也加速了癒合的過程。


所以幫人就是幫己,這兩個內心真摯的失意者,通過輸出自己的真情,顯然也收穫了更多。



沈騰飾演的賈醫生,預告片中看起來像是奸商一個,帶著沈騰標誌的喜感。但電影中,這個心靈療養院就是為如鮑抱這樣的怪人、提供舒適恢復環境的世外桃源。


賈醫生身上的真,不同於前兩位,骨子裡帶著仿佛看透世俗的悲憫。


對這些怪人,賈醫生的療養院,是他們可以自在做自己的樂園;對銀幕外的觀眾,那就是一個躲避日常煩擾的淨土。


所以電影將這個療養院誇張地擺到了一座摩天大廈的天台,且鬱鬱蔥蔥、仿佛與世隔絕一般,也是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感受到背後的這份真情。



包括心靈療養院的三位怪人,一個有多動症,一個京劇附體,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


他們仨,雖然更多是承擔了搞笑的任務,但在怪的背後,也都不乏一份內在的真情。最終三個人物也通過這份真,收穫了各自的圓滿結局。



之前說過,在跨年這個時間點,觀眾要的不僅是情緒釋放,更有情感上的滿足。


如果能在共情上成功輸出,所得到的回報,或許也是驚人的。


而這其中,悲情、溫情與真情,缺一不可。



截至今天,《溫暖的抱抱》預售已經突破4000萬,有望在春節前的開年之初,走出一條笑中帶淚的長線。


而在那個告別2020的日子,中國電影也值得一個漂亮的數字,正式收官。


對國產喜劇,不管是「翻身」還是共情,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個「溫暖的抱抱」,不僅是送給觀眾的,也是送給那些喜劇人的。


相關焦點

  • 只有共情,不等於善良
    「反對共情」之所以如此令人不安,可能是因為人們常常認為共情是一種絕對的善,永遠是多多益善,根本不存在「過度共情」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看,共情其實很特殊,因為人們對其他情緒、感受和能力(比如理性)的看法要苛刻得多。 幾年前,史蒂芬·平克用一個清單發起了對共情的討論。
  • 盤點世界十大經典喜劇電影,每部都百看不厭!國產喜劇無一入選!
    而且這些喜劇電影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快樂,並且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快樂的源泉,把我們的不開心都帶走,那麼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世界十大經典喜劇電影,每一部都是百看不厭!但國產喜劇無一入選!你看過幾部?《龍虎少年隊》《龍虎少年隊》在2012年上映,這是一部動作喜劇電影。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 題: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新華社記者白瀛、王鵬、魏婧宇國家電影局1日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共情能力!先講一個身邊人的例子。之前在報社工作,總編輯是一個能力強、手段硬、脾氣大的人。脾氣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月四次的總編會,至少有一次,要罵哭一位副總編。平日裡,只要這位總編輯出現在辦公室,辦公室就立刻鴉雀無聲,有的同事在電梯裡遇到他,都要屏住呼吸,因為空氣凝結到,連呼吸聲都太吵,要是有事必須去他的辦公室,先得在門口深呼吸一分鐘,抖腿30秒。
  • 2015年國產類型片盤點:類型之王喜劇電影「北熱南冷」
    2015年類型片盤點:喜劇電影成為類型之王2015年已接近尾聲,根據藝恩監測,截止到11月,全國票房已經393億,預計全年新上映國產影片超過
  • 反同理心(共情)
    我很有可能對你這樣一個英俊的白人男子產生共情,但是我不會對我討厭的或者害怕的人產生共情。事實上,我很少對和我來自不同國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人產生共情。這是人性可怕的事實,並且它發生在潛意識之中,但是我們也能意識得到。還有非常多這樣有關共情的實驗室研究,全都證明了共情充滿偏見。
  • 喜劇電影《沐浴之王》定檔預告,能否破解觀眾審美疲勞?
    畢竟,如今的國內電影市場裡,喜劇片市場已經暴露出其問題所在,難以打破標準化模式、題材有限的束縛,主題熟悉、人物熟悉、套路熟悉,已經成了許多觀眾對不少國產喜劇的一致共鳴。回過頭來看,近幾年來確實有不少國產喜劇片在「喜劇+」的複合類型上獲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但基本上都是以「懸疑+喜劇」、「犯罪+喜劇」等類型為主。
  • 共情時代:三個層次理解共情,學會給別人公平,有利於合作的進行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共情時代》。01、共情是我們的天性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出,人類或許真的非常自私。儘管如此,他的天性裡明還存在另一些特質,讓他去關注他人命運,甚至為別人幸福感到滿足——哪怕自己除了觀者的快感一無所得。這種現象就叫共情。共情的機制被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感知和模仿、關心和撫慰和設身處地的幫助他人。
  • 2019年電影排行榜,十大科幻/動作/動畫/喜劇/恐怖/愛情電影
    評分方面,喜劇類電影《綠皮書》的8.9分是所有上榜電影最高評分,動畫類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8.5分是上榜國產電影最高評分。2019年度十大科幻電影:科幻類電影,美國好萊塢科幻大片保持強勢地位,不可撼動,口碑票房雙豐收。
  • 夫妻關係的甜蜜武器:「共情」能力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不禁要問我了:「什麼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英文:empathy ability。也叫「換位思考」,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人類天生自帶,只是有的人強,有的人弱。共情能力高的人,在處理任何人際關係時,會顯得遊刃有餘。共情能力低的人,很少能去感知別人的情緒。
  • 共情:民心相通的傳播機理
    其中,交往主體情感的互相體認與感通,亦即「共情」,是達至彼此「心通」的樞紐。所謂「共情」是一個心理學概念,也譯為「同理心」或「移情性理解」,指的是個體準確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並在特定情境下做出準確情感反應的一種能力。研究表明,共情是良好人際關係形成的一種重要溝通機制,對於雙方的成功交流發揮著關鍵作用。
  • 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
    世上最高級的善良,是懂得共情!什麼時候是共情?所謂的共情,就是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的感受。都說情商高的人,總是自帶光芒,而能夠決定高情商的一種品質,就是善良。共情力就是一種高級情商。沒有共情,每個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島,只有學會將心比心,掌握共情的力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能自然舒暢。
  • 孩子有情緒一定要共情?這4種情況就不適合共情,父母別搞錯
    她還吐槽說:怎麼育兒文章裡學來的共情技巧都沒用?平時用著還有點用,現在關鍵時候卻失效,太氣人了。一聽她這話,我是非常有共鳴。我也經常用「共情」,因為育兒書裡都說要有同理心,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撫孩子情緒共情最管用。同樣,我也覺得這個方法有時有用,有時沒用。後來我知道「共情」雖好,但生活中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用到好的育兒技巧。
  • 這「過氣頂流」,戳中了國產喜劇的痛
    從春晚後的一夜成名,到如今的「過氣」喜劇人。小瀋陽一番話卻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尤其是那句「喜頭悲尾」。誠如他所說,現在的春晚舞臺,幾乎看不到一部好笑的小品了。不僅如此,連大銀幕上的喜劇電影現在也越來越尬。仿佛都走進了同一個死胡同。喜劇,為什麼越來越難?不可否認,以前的小品是真的好笑。
  •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這就要講到在婚戀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共情能力。  02  會共情,才能避免愛人有婚外戀。  常常會有一些這樣的人,在他人還非常痛苦、哭泣的時候,在旁邊談笑風生,講些毫無關係的事情。  但生活中有些人不只是極度缺乏共情能力,甚至已經達到了情感冷漠的程度了。  還有一些人,雖然沒有達到情感冷漠的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共情的能力,或者不會共情。  這對於情感關係的經營就是很危險的事。  03  人人都想有個會共情的愛人。
  • 共情,是一個優秀父母最重要的「軟實力」
    何炅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感動全場: ▼哪有什麼高情商,不過是懂得「共情」。何為共情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是這麼定義共情的: ▼「所謂的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它意味著進入他人的私人認知世界,並完全紮根於此。」
  • 喜劇新生代:電視、網絡對電影的一次人才反哺
    他們在電視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王牌對王牌》等)、網絡綜藝和網絡劇(如《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中得到歷練、成長。攜在電視與網絡中累積的高人氣轉戰電影行業,把大眾傳媒創造的知名度催化為電影作品的熱度。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你需要「共情能力」
    01共情(empathy)的心理學運用是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家羅傑斯提出的,簡單說來就是進入對方的處境和參考框架,然後理解對方的邏輯觀念、體會對方的情緒、情感,並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共情」這個詞,通常來理解,共情是一種情緒管理能力,是現實社交中或多或少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一種情緒工具。共情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 共情能力強的人沒有一個活得快樂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
  • 2020年的春節,是國產系列宇宙電影的春天?
    雖然以往的電影在質量上參差不齊,但是電影類型上總體還是以喜劇為主,畢竟賀歲檔,大家都想去影院樂呵樂呵。可今年的賀歲檔似乎有了些不同:一是在電影質量上,有了一個明顯提升的期待值,無論是導演、演員,還是電影題材、製作陣容,都給電影上了一道又一道的保險栓;二是類型種類齊全,既有合家歡的喜劇電影《囧媽》,也有懸疑推理劇《唐人街探案3》,還有動作大片《緊急救援》,更有以往年度缺席的國產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