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
在這裡每日一更。
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
《天道》更多的是以人的視角在看待所有的事物的發展。
那些出離眾生立場與觀念的,那些不能被常人所理解的,都是《天道》背後,規律如來所指。
執見並沒有錯,只是執見的立場是什麼,很重要。
是見路不走的執見,還是唯經驗教條主義的執見。
這是我們永遠的課題。
1
看見你所能看見的,接受你所能接受的。
小丹對丁元英狂熱的愛,是出於人性本能的一種反應。#天道#
馮世傑想給村裡幹點事,尋求高人,給指點迷津,也是符合人性的所求所指。
肖亞文敢冒著敗訴的風險,出手接管格律詩公司,並非只是簡單到,只要信任丁元英就足夠了,她要先信任的是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撐起一個公司和王廟村生產線。
《天道》揭示了太多的不可思議的概念。
不可思議,並不是,不能說不能講的意思。而是容不得你思議,容不得你思量。
動念即錯。
但這種不可思議的結果,便是對眾生立場的一個衝擊。
該怎麼接受你的不可思議的因果?
當事物作為果存在的時候,必然有它的因,說出這個因的叫解釋因果。
可眾生並沒有這個能力,如果眾生有這個能力,那麼眾生就是覺者,就不需要去理解受持,不可思議是什麼。
見路不走,即為正確的路的另外一種解釋。
出離立場有很多種提法。
比如解放思想,佛教稱之為開天眼。都是在提醒眾生要改變自己的思維,用另外一種方式去看待立場的場。
無所用,活個明白就行。
無所不用,便是曾經待在立場裡面,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那些東西,現在唾手便可得到了。
2
依照見路不走為指導,但路是什麼?見什麼樣的路?
《天慕紅塵》裡,方迪曾就什麼是路,有過這樣的闡述。
「什麼是路?路是方便的,經驗的,模式的,固化的,既有的。」
用一句眾生立場的話而言。世上本來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
不同的路,便會作為不同的因果。人生便是在抉擇和行走的路上。
眾生的思維和智慧,不足以對極其複雜的事物,有太複雜的推斷和演算。
眾生判定事物的觀點只有兩個極端。非好即壞,非對即錯,非此即彼。
每多一個立場便多了一道保障,立場越多保障越多,犯錯的概率會越小。
所謂的成功便是犯錯的概率小而已。誰的路更適應市場,誰的路更適應市場規則,誰就能成功。
這個沒有道理可講,這是所謂的規律如來,不容思議。
眾生以為經驗教條主義為根本的抉擇,事物利弊的法寶。但這種抉擇的對錯成本太大,更多的時候便超出了眾生所能承受的範疇。
此時宗教便有了意義,祈禱便有了價值,上帝便有了所住。
眾生知道祈禱沒用,但為什麼還要祈禱?祈禱的所在的價值是什麼?
因為看不見將來的路在什麼地方,所以才祈禱。
哪怕是已經欲將即見因果,還是要依經驗教條主義為最高的指導原則。
經驗,教條主義的管用,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用,還是依眾生立場的用?
或許都不是,它只唯經驗,教條主義的用。
3
啥叫路,成功者的經驗方法叫路。
精神拯救的暴利很嚴重。
以成功者的方法和經驗做出來的許許多多的產品,即便放在當今的社會,也一直是大眾所追捧的。
我們在拒絕毒雞湯,拒絕所謂的成功者的方式方法,或者速成的絕技。
同時我們又在甄別渴望渴求,世上真的會有一種所謂的成功者的速成秘籍。
眾生是沒有真理真相的,只有好惡的,利益的,站場的。
那麼眾生所追求的那些,都是立場裡面所需求的。
比如一所大房子,比如一家上市公司,比如一個漂亮的老婆,一個有錢的老公,一個聽話的孩子。
這些只是簡單的,反映眾生立場追求的。
可是這些所求所得,是站在立場裡,不可得的東西。
精神拯救的暴利與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毒販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成功學與成功學大師們平時這樣催生出來的。
《天慕紅塵》裡,葉子農曾說:成功者的經驗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沒人走了,它管借鑑模仿參照的用。
眾生因立場不同,對借鑑模仿參照的用的理解方式方法也不同。
同樣一本書,有人因為這本書,成功複製,成了下一位成功學大師,有人卻因為同本書成了一個階下囚的騙子。
所以便很好地解釋了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沒人走了。
見路不走,即見因果。這提醒我們不要拘泥於經驗教條,要走因果,見因果。因果是究竟的,無漏的。
當你真正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時候,那你就不是人的,那你就是神了。
神即道,道法自然,規律如來,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你只能接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