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相報,真實不虛——看看六道的「因」都是什麼?

2020-12-07 紅塵若鏡

01《紅塵說禪》系列第175篇

佛法雲——因果相報真實不虛,又雲——神通不敵業力,哪怕是釋迦佛自己都無法抗拒因果,因此才會有諸如「背寒之疾,空缽而回,佛身出血」等九難。

六祖惠能也在生前就預示過自己死後將有「斷頸之災」,後來果然有人盜屍的時候應驗,可見這因果不空。

而我們也知道這個娑婆世界其實又因為釋迦佛的願力分成了六道,眾生會根據自己的業報生生世世的在其中翻滾輪迴,時而上升,時而下降,而且每次投胎都會有隔陰之迷,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所以在許多人看來人就只有「一生」而已。

所以眾生等於每次一出生就已經在不同的起跑線上了,有人富貴有人窮,有人健康有人殘,有人聰明有人笨,這都是前世的業報所致。

當然了,就算起點不太高各位師兄也不用妄自菲薄,其實能夠生而為人,本身就已經是一件極難之事,六道之中又分為了三惡道和三善道,我們人間道好歹還屬於善道,雖然只是墊底。

但是正如金字塔一樣,絕不是每一道的數量都是一致的,越往上數量越少,而且不成正比——大家可以理解為我們社會中的億萬富翁,千萬富翁,百萬,十萬這個樣子,下面每一層人數都是上面的十倍甚至百倍

所以某種程度來說,能夠投生為人已經很難得了,就像是大地抓土,盲龜浮孔一樣概率率。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應該對二師兄豬八戒不陌生吧?他本是天界的天蓬元帥,也是標準的天人,但因罪被罰下界,一不小心都錯投了豬胎,其實也就是畜生界,可見這為人有多難。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六道的種子又分別是什麼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

這裡多說一句,介紹的順序是從低到高,也就是從最惡的地獄道開始,到最善的天人道結束,這樣大家的心情會好一些,畢竟越往後越值得追求。

02地獄道——種子為惡念的嗔怒

地獄道可以說是六道中最痛苦的存在,其實不光是佛教,在基督教和道教中也同樣有這個區域。

只不過道教中鎮守地獄的乃是太乙救苦天尊,就是西遊記裡九靈元聖的主人;基督教中是撒旦也就是惡魔駐守,專門和上帝作對;而佛教之中是十殿閻羅和地藏王菩薩。

其實地獄道只是個統稱,其中又分為了寒冰,烈火,刀山等十八層,根據個人所受的罪業的不同而分別處置,然後「刑期」到了再根據表現給予投生其餘各道的機會——這一點其實和我們人間的監獄並無兩樣。

而最底層的地獄也被稱為「無間地獄」,乃是罪不可恕的重犯——比如說犯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五逆重罪」的眾生。

當年劉德華梁朝偉演的那個《無間道》電影大家應該不陌生,指的就是做臥底的人每天壓力極大,就像是活在無間地獄一般。

地獄道的種子其實很多,但凡重罪基本上都會去這裡,但是最主要的種子還是「嗔怒」,許多殺人放火傷人等罪大惡極的罪的起因,往往都是因為暴怒。

所以才有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嗔是心頭火,能燒功德林一說。

03餓鬼道——種子為貪念

這裡的「餓鬼」並不是大家習慣所說的「惡鬼」,後者往往指的是由於怨念不散無處投胎的陰魂,而前者則是整個一道的眾生。

餓鬼的形象大同小異,都是腹大如鬥,整天飢餓,但是喉細如針,只能一點一點的吞咽東西,而且經常吃到喝到的東西還像是烈火一樣難以下咽。

這個痛苦是可想而知,實在想不出的朋友可以餓個一兩天,然後再一顆米一顆米或者一根面一根面的吃,體驗一下。

餓鬼道的主要原因就是「貪」念,是自己的東西也貪,不是自己的也貪,而且拿到了就不肯放出去,像是鐵公雞般一毛不拔。

所以正因為貪,才會受到這個「饑渴難耐」的懲罰,也算是有因有果。

04畜生道——種子為愚痴

再往上是畜生道,這個比較好理解,大家應該都見過,凡是各種動物都可以劃分到這一道去。

這一道可以說和我們人類的聯繫是最緊密的,大家也最熟悉,在野地森林大自然中的動物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好歹還有自由,而被人飼養的就更悲催了。

這裡面做人寵物的如貓啊狗啊的還算好一些,但其實也是不得自由,生活空間常常就是一個屋子,還要隨時看主人臉色;而那些屠宰場的就慘了,從一生下來就等著養肥被殺,然後再被吃。

而畜生道的種子是愚痴,也就是只知道吃喝玩樂,渾渾噩噩的生活,雖然沒有主動造太多的惡,但是更加沒有善業,同時不修行甚至都不學習世間法——這其實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

05人間道——十善業

大家都是人,就活在這個人間道中,所以對這個也是最為熟悉,也就不用紅塵多介紹了。

但是這個投生為人其實並不簡單,必須要修行身口意等十善業才行,比如孝敬父母,口和無諍,不邪淫,不殺生等等。



所以能夠生而為人,還請大家一定要多多珍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餘力的話再好好修行,否則下一世能否為人,真的就不好說了。

06阿修羅道——種子為善怒和痴情

人間道再往上就是阿修羅道。

這是十分特殊的一道,之前我專門有一篇文章詳細介紹過,這裡就一筆帶過了。

阿修羅是一種奇怪的天神,男性都是三頭六臂,身材魁梧,阿修羅王甚至高如須彌山,而且性格暴虐,一言不合就開戰,甚至還敢挑戰欲界天主帝釋天。



而女性阿修羅則是貌美如花,身材火辣,魅力就算放在天界也是拔尖的,喜歡勾引眾生,以破壞感情為樂。

阿修羅道的種子也分兩種,男性是以嗔怒入道——但卻是善良的嗔怒,比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種,為自己的私怒那就去地獄道了;而女性則是因過於痴情而死。

07天人道——十善業再加四禪九定

六道最高的是天人道。

其實天人道只是個統稱,其複雜程度遠比下面五道多的多,一共有二十八層天之多,又分為了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三層。



如果要詳細介紹天人道,單獨十篇文章都不夠的,所以這裡同樣一筆帶過了,大家就簡單的理解為地位不同的各路神仙好了。

當然越往上越殊勝,包括四果羅漢也都在這裡,最低一層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天王,他們也經常巡遊人間,是人間界的保護神。

而要入天人道那就非常難了,首先要行上面說過的十善道——也就是要做個好人,然後還要進行四禪九定的修行,這樣才有機會往生到不同的天道。

08紅塵說

以上就是關於六道的種子——分別是惡念之怒,貪婪,愚痴,十善道,善念之怒(痴情),和四禪九定

大家自然都想要往上走而不願往下,這方法也都告訴大家了,至於怎麼選擇還是看個人了。

紅塵當然希望各位師兄都能克制五毒,自淨其意,將來都能往生天道做神仙了,那最好就從現在開始修行,畢竟明天和危險哪個先來,誰都不知道。

——學佛乃大丈夫事,紅塵如夢幻泡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南無阿彌陀佛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紅塵若鏡



相關焦點

  • 因果定律8條,真實不虛!
    深信因果佛教講究因果,因果定律大家都知道所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在學修路上,時常會聽到「往昔所造惡業,今生果報成熟。」等話語。為何佛教會常說這些話語呢?因為這些話語,能夠很好的讓我們明白「因果」,更好地去深信因果。因果定律8條,真實不虛!一、學會改變脾氣,才能擁有更多福報。
  • 為什麼從佛教因果輪迴的角度看,輕生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
    佛教不贊同輕生,認為輕生是無明懦弱者的愚蠢行為。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佛教因果輪迴法則之上的。因果,指的是三世因果,即,前世、今世和後世。前世指的也不是一世,而是累世累劫經歷過的無數世;今世,即當下存在的這一世;後世則是指當下這一世後面尚未到來的六道輪迴裡的生生世世。
  • 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然而,佛教對人生後亦有獨特的看法。佛教認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業力(引業)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報,如此輾轉受報,輪迴不停。佛陀依聖人的智慧觀見,概括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為六大種類——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前三者屬三善道,後三者屬三惡道。但因凡夫智慧不及佛陀,唯得親見人畜二道;佛陀智慧圓滿,得以天眼親見其餘四道眾生。
  • 禍從口出,網絡是虛擬的,但因果不虛
    節選自: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因果不虛」—如是因如是果惡語,即說難聽的話。比如罵人,利用別人的生理缺陷或缺點來說笑、取外號,說人過失,汙言穢語,等等。此外,雖然態度平和、語言平常,但說話是為了讓對方傷心,或者故意激怒、挑釁,這種語言也屬於惡語。
  •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道教講「承負」即佛教中的「因果」,但又不同於「因果」。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慾的境界。佛教佛教講因果,所以佛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一切存在著的事物叫諸法。
  • 佛教中的十大因果法則,有因有果,才是真實的人生,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中的十大因果法則,有因有果,才是真實的人生導語: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只有一個首富比爾蓋茨,只有一個女神瑪麗蓮夢露,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個平凡的人。或許你貧窮的時候,曾經羨慕他人的富貴,你困苦的時候經常抱怨自己人生的苦難。
  • 佛教常說「六道輪迴」是哪六道
    六道輪迴(資料圖)「六道輪迴」是佛教的世界觀用語。欲界因有男女情慾,故名欲界。色界,沒有男女情慾,唯色相莊嚴,故名色界。無色界,無有形相,唯精神心識存在,故稱無色界。眾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禪定、四空定,即可生於天界。此六道,若加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說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稱六凡。聲聞等四界是聖者所住,故稱四聖。若六道中不含阿修羅,則為五道,或五趣。五趣,指迷界有情所趣之五處。
  • 從《阿修羅》講講佛教六道,測一測你是什麼道的輪迴
    電影《阿修羅》最近上映炒的火熱,卻又突然撤檔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就電影來看,似乎導演並沒有拍出阿修羅六道輪迴的那種佛家底蘊,只是一個東西方結合只剩下特效的四不像,讓觀眾看看還是迷迷瞪瞪。今天在這裡我就粗略的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阿修羅,佛家的六道又到底是什麼。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為了了生脫死,出離三界,能夠有智慧的成就,遠離惡因惡果,佛教制定了嚴苛的「戒律」,一切的六度萬行,都以「戒律」為基礎,因」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慧「,沒有了」戒律「,絕對不會有成就,而最基本的戒律就是」殺、盜、淫「,一個人能夠堅守這三個戒律,就會遠離因果,會有道德的成就。
  • 地藏經:六道輪迴,每一道的牽引力都是什麼?
    而接下來的一千年則是「像法時代」,這時候諸位弟子們也都圓寂了,但是各處塔廟和佛經還在,多少還讓信眾們有所依靠,但距離正法已經有不小的偏離了,有成就的高僧大德數量也是銳減。這裡多說一句,在像法時代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也已經開始式微了,反而大部分都傳入了我們國家,從此咱們中國就取代印度成為了全世界佛教的中心。
  • 佛教:六道輪迴中,天人轉世為人,都有什麼特徵?
    無論佛教或者道教都承認有鬼道,六橋卻偏偏少了鬼道,所以不足信。比較靠譜的,是據《老君太上虛無自然本起經》中所分的五道:一道者,上天為神;二道者,入胎為人;三道者,投胎禽獸;四道者,轉投餓鬼;五道者;魂入地獄。佛教的六道,比道教的五道多了一個阿修羅道。出入不算大。有人說佛教抄襲道教的五道,從而衍生出六道之說。
  • 【宣化上人】開示龍的真面目,因果真實不虛!
    從此之後,我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有水用。我在香港,香港有水用;我到萬佛聖城,萬佛聖城有水用。這不是奇蹟出現,乃是因為十條龍及其眷屬都來護法的緣故。有人問:「師父!你看那十條龍是什麼樣子?」皈依我的龍,乃變化人的形相,和普通人一樣,沒有什麼區別。開五眼的人知道是龍。你想知道嗎?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人類哲學史上,蘇格拉底首第一次提出了因果論也稱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則,是指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原因和結果是不斷循環,永無休止的。在中國的道教的經典巨著《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最先提出的善惡轉化思想。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你有任何害人的念頭,這惡念最終都是回頭的箭,刺傷的都是自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因果不饒人,以下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一、不孝父母「百善孝為先」,世間最大的善莫過於孝。佛教裡諸大佛菩薩也都是「大孝」的典範,比如佛陀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以及目犍連尊者等等。地藏王菩薩震開地獄之門救母,目犍連尊者救助自己的母親離地獄苦,得生天界。
  • 佛教為什麼會肯定因果法則
    信仰是一種虔誠(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古道西豐)人類文化的開展,一切知識的進步,都是由於推究因果而來。如何才能不熱?追究的結果,發現得到涼爽的方法,於是發明了電風扇及冷氣機等。察果知因,不但肯定了因果法則的存在,亦促進了人類知識的發達。根據這一事實來說,因果法則的觀念,不論在印度思想界,抑或在西洋學術界,沒有不存在的,因為不循因果法則立論,根本無所謂思想,亦無所謂學術的,所以因果法則的應用,不唯佛教如此,而是各宗教、各學術、各思想所一致論說的,佛教只是更為重視而已。
  • 六道輪迴指的是哪六道?到底如何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
    受中國神話傳說的影響,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個說法:人死後會下地獄,要想從地獄回到陽間,必須經過六道輪迴。但是,到底何為六道輪迴呢?如何知道你是從哪一道輪迴投胎轉世的呢?怎樣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呢?今天咱們來一一講述:一、何為六道輪迴?
  • 用什麼方法可以證明六道輪迴真實存在?
    編者按:因果不因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與報應相連,一般人或許就不會認同;再與三世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被人視為迷信。還有些人會問:「我沒見過輪迴轉世,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前世,請問六道輪迴如何證明是存在的?如果輪迴真的存在,那麼其他很多佛學道理就容易相信了。」
  • 因果、因緣,源於佛教的生活詞彙,你知道它的含義嗎?冷知識來了
    佛教很多東西都是從緣起論衍生出來的,因果這個常聽到的詞也是如此。其中因,是引發後果的原因,果就是得到的結果。在佛教不斷發展的數千年中,因果論也有不同的變化。佛教有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的意思從因果律中來看是指萬事萬物都可能會成為因,也能成為果,世間上沒有絕對的因或果。在佛教中,有時因會與緣並用,但還是有一定區分。狹義上講,因是產生結果的直接或內在原因,而緣是指產生結果的助力或間接條件。廣義來看緣屬於因的一種。
  • 從因果的理論推斷人有來生
    從佛教的角度來認知來世,應該是最詳實可信的。人有來世在佛教來說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來世去哪兒從性上因果造作上介紹的也特別詳實。佛教認為不修行不覺悟的人死後有六種去向,不止天堂和鬼道。六種去向是:升天、做阿修羅、做人、做鬼、做畜牲、下地獄。
  • 佛學三大基礎概念「因果」、「輪迴」、「時間」,應該如何理解?
    把「因果」拆開來看的話,「因」的佛學專業術語叫做「業」,「果」的術語叫做「報」,被「因果律」束縛的力量就是「業力」。我們每種下一個「因」,就是在造一個「業」,也可以合稱為「造業」。每一次的「造業」,必然會有「報應」,無論好報還是惡報,該來的總是會來,有一種「業」則是例外,不善不惡的「不記業」,這種「業」就不會有「報應」,我們日常修佛大部分時間就是在修這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