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每個宗教對人的身後,各有獨特的見解;有些宗教認為身後求生天堂是永生之處;又有宗教祈求身後回歸天道的。種種的見解真是不勝枚舉。然而,佛教對人生後亦有獨特的看法。佛教認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業力(引業)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報,如此輾轉受報,輪迴不停。

佛陀依聖人的智慧觀見,概括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為六大種類——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前三者屬三善道,後三者屬三惡道。但因凡夫智慧不及佛陀,唯得親見人畜二道;佛陀智慧圓滿,得以天眼親見其餘四道眾生。是故我人應當深信佛陀所言聖言量,深信六道輪迴因果不虛。

以下,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究六道中,每一道眾生的生活狀況與環境差殊。

大足石刻六道輪迴圖(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六道輪迴:

三善 道:天、人、阿修羅

三惡 道:餓鬼、畜生、地獄

六道唯心: 天人廣修戒善,作有漏因。

人道受染不息,雜諸善緣。

修羅純執勝心,常懷鬥。

畜生受見為根,慳貪為業。

餓鬼欲貪不息,痴想橫生。

地獄五逆十惡,謗法破戒。

一、天

天道眾生居於諸趣之頂,具足威德和神通,所處依報和正報(環境和身體)比餘道眾生殊勝,故有樂勝和身勝之義。此道所居環境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層天。首先欲界,由下至上共有六層天,此界眾生亦如人間,有飲食男女之欲;其中第一層天名四天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此皆是佛教護法天神。

第二層天名忉利天,位於須彌山頂,又名三十三天,亦於須彌山山頂四角各有八天,中間一帝釋天宮,這就是俗稱玉皇大帝所居之處。從此天上又有須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和他化自在天;此中他化自在天為欲界最頂天,是為魔王波旬所居處。

其次,色界包括四禪天,共有十八層天;初禪至三禪天每天各有三天,但四禪天有九層天;此界眾生皆有禪定。已離飲食男女之欲,但猶存有身形和樓閣諸色,而此四禪天皆是依禪定之淺深妙而細分之。

再次無色界,亦名四空天。此界中有四層天,其中無一色、無一物質的物。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存神識於深妙之禪定故謂之曰無色界。天人的生活確比他道眾生來的殊勝;飲食是天廚妙味,衣物是天衣無縫,輕飄如雲。天道眾生壽命也比人道眾生長。例如:欲界第一層天——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日計),身長半裡,衣重卻只有半兩;再上,第二層忉利天,壽一千歲(以人間一百年為一日計),身長為一裡,衣重為六銖。如此壽命倍倍增加,身長漸增,衣重遞滅,乃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壽長三萬二千歲(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日計),身長有三裡,衣重為半銖。如是乃至無色界的第四天——非想非非想天,壽則增至八萬大劫。

天道眾生因前生上品十善業的因緣,得此殊勝的果報。可是,天道也有命終時的苦厄;如:欲天壽終之時有五衰之相(頭上花萎、腋下出汁、衣裳垢染、身體臭穢、不樂本座)。五衰現起時,知當必死,心生大憂恐怖,至於色界則有劫難三災;火災(燒至初禪天),水災(淹至二禪天),風災(吹至三禪天),其中唯有四禪天不受一切災難,但命終之時,不樂入禪,風觸吹身,唯除眼識,餘皆有苦,最後言及無色界的四天,此界雖無下二界的粗苦,一旦壽盡定失之時,如墜深澗,生大恐怖。故知六道輪迴,天道亦非究竟永生之處,所以吾人應有覺醒,升天非究竟。

二、人

人道眾生行一切事之先,先起意,故翻為意;又,此道眾生於世苦樂,順逆之境皆能安忍,故亦名為忍。人道在此單位世界中(一日、一月一小世界),分布於四大星球之上(東勝神州、南瞻部州,西牛賀洲,北俱瀘州)。其中各大星球上之人道眾生,身形與壽命,土地和資源各有懸殊差別;但,每一星球上國土或土地上的人種,髮膚顏色,風俗習慣亦多不同。

在於壽命方面:東勝神洲人壽二百五十歲,南瞻部洲(即吾人所居地球)人壽一百歲;西牛賀洲人壽五百歲,北俱盧洲人壽為一千歲。其中但以北俱盧洲壽命最長,但無佛法。人道眾生是因先世行中品十善而感此果報;但於人道常受各種苦厄,諸如;三苦(苦苦、壞苦、行苦)與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識盛等苦),正因此,人道苦樂相互參雜易趨覺悟而修道,是故我人既得人身,應當慶幸努力行道。

三、阿修羅

阿修羅道眾生男醜女端,故名無端正。約所分生環境研之。此道眾生分別攝屬天、人、畜生、餓鬼四道;其中各趣阿修羅所依生各互相異:

(一)鬼趣修羅,從卵生。

(二)人趣修羅,從胎生。

(三)天趣修羅,從化生。

(四)畜生趣修羅,從混生。阿修羅道既分四道,身形、壽命、享受等,隨其類別,各有不同。此道眾生但因多多忌,雖有天福但無天德;總由因中修行五常,常懷忌慢之心,亦所謂但行下品十善,故感此道之報。

六道輪迴(圖片來源:資料圖)

三、惡道

一、餓鬼

餓鬼道眾生,多受飢餓怖畏,故名餓鬼。餓鬼居遍諸趣;或居海中,或居山林樹下,或居曠野林中;或人形,或似獸形,各自差別不同。約其種類,略分為三類九種:(一)無財鬼;以無福德,不得飲食。無財鬼中,概略三種;焰口鬼,針咽鬼和臭口鬼。(二)少財鬼:以少福德,少得飲食。少財鬼約有三種:針毛鬼、臭毛鬼和大癭鬼。(三)多財鬼:以多福德故,多得飲食。此類亦有三種;得棄鬼、得失鬼和勢力鬼。多財鬼諸如人間所供城隍爺、土地公、王爺等,及一般民間神只之類皆屬之。鬼道眾生但因業力因緣,不聞漿水之名,見水皆如膿血,難有飲食充飢,但多刀杖逼迫,恐怖非常。餓鬼所受壽命五百歲,但以人間一月為一日計,故知餓鬼道屬苦道之一。吾人應有警惕,勿行世下品十惡之業,而感此報,受苦無窮。

二、畜生

此道眾生包含甚廣,舉凡一切飛禽走獸,水陸空行,大如牛馬豬羊,小至蟲蟻飛蛾,皆攝屬於此道。此道眾生,就其出生,約分為四大種類:

(一)胎生:此由母胎中,懷孕而生。例如;貓、狗等者是。

(二)卵生:此生由卵蛋孵化而生。例如:雞、鴨、鳥、雀等。

(三)溼生:此藉溼暖氣而生。例如:龍等。

畜生道眾生生活狀況,可謂有苦難言;或受苦股,充食,或被人殺,庖廚;或自相殘殺,互。其中各種畜生所受身形壽命,多有懸殊不同;有朝生而暮死者,甚至有經千百歲而後死者,其中各隨種類和業報不同。此道眾生,因先世愚痴貪慾業重,造作中品十惡業因,故感此報。

三、地獄

此道因居處地下,故名地獄。此道環境類受,約有三類:

(一)根本地獄:此包括八寒八熱地獄。

(二)近邊地獄:此包括十六遊增地獄。

(三)孤獨地獄:此即山間、水中、曠野地獄。各個地獄所受形體壽命,各有不同。其中以阿鼻地獄,所受苦厄最為劇烈。阿鼻,譯曰,無間無獄,此獄具有五種無間:

(一)趣果無間。

(二)受無間。

(三)時無間。

(四)命無間。

(五)形無間。此道總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惡業因,故感此報。

地獄道眾生生活,唯受各種痛苦,或火燒,或鐵鍋沸煮,或斫身輾身等等,諸種苦具,繁而難以詳述,是故此道亦名苦具(造惡眾生,受苦器具)。又,此道眾生,受苦壽命極長,初就等活地獄而言,壽同四天王天五百歲,以四天王天五百歲為一日計,即當人間一千二百五十歲萬歲;第二黑繩地獄,壽同忉利天一千歲,以忉利天一千歲為一日計,正當人間一億歲,如是層層遞增至無間地獄;壽長一中劫。此道中每個地獄、處所、受苦、壽命,各互相異;

六道唯心

以上所述,就是六道輪迴,各道眾生個別的生活狀況和環境的情形,但,我們應知,六道輪迴的情形,各隨所造業力不同而判。

(一)天人:此道是於因中,廣修上品十善業,廣修戒善,作有漏因,故感此殊勝的果報。

(二)人道:此道是在因中,修持中品十善業因,但受染不息,難諸善緣,故得此報。

(三)修羅:此道是修持下品十善業因,可是純執勝心,常懷鬥,故得此報。

(四)餓鬼:此道在因中,造作下品五逆十惡(五逆:殺父、殺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欲貪不息,痴想橫生,故得此報。

(五)畜生:此道因中行中品五逆十惡,愛見為根,慳貪為業,故感此報。

(六)地獄:此道因中,造作上品五逆十惡業因,或謗法破戒,故得此苦報。

這是三善道和三惡道輪迴的狀況;然而,在三惡道中,畜生得是血途,餓鬼道屬刀途,地獄道屬火途。總之,眾生輪迴於生死海中,無始至今,「頭出頭沒」,輪迴六道,永無了期。若得人身,聽聞佛法,了知此苦,不知依法修持,求永出離,可惜!可惜!

相關焦點

  • 佛教常說「六道輪迴」是哪六道
    此六道,若加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說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稱六凡。聲聞等四界是聖者所住,故稱四聖。若六道中不含阿修羅,則為五道,或五趣。五趣,指迷界有情所趣之五處。即地獄、餓鬼、畜生、人間、天上。亦稱五道,或五惡趣、五惡道、五有。
  • 從《阿修羅》講講佛教六道,測一測你是什麼道的輪迴
    今天在這裡我就粗略的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阿修羅,佛家的六道又到底是什麼。六道輪迴這個東西是起源於印度,當然我們中國的佛教本身也是天竺佛教的一個分支。人性本惡,生來就不斷地產生業報,而這個六道就是死後贖罪的地方,根據你的福報業報的不同,把你分配到你該去的地方。
  • 六道四生, 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觀(下)
    2018-01-11 11:09:28 來源: 日新錄 舉報   據佛教宇宙觀
  • 詳解六道輪迴中的餓鬼道
    詳解六道輪迴中的餓鬼道(製圖:曉愚) 鬼道,亦稱鬼趣,六道輪迴中的一道,屬於三惡道之一,也稱為餓鬼道。六道輪迴:天;阿修羅;人;畜生;鬼;地獄。前三個為三善道,後為三惡道。
  • 佛教:因果相報,真實不虛——看看六道的「因」都是什麼?
    當然了,就算起點不太高各位師兄也不用妄自菲薄,其實能夠生而為人,本身就已經是一件極難之事,六道之中又分為了三惡道和三善道,我們人間道好歹還屬於善道,雖然只是墊底。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六道的種子又分別是什麼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裡多說一句,介紹的順序是從低到高,也就是從最惡的地獄道開始,到最善的天人道結束,這樣大家的心情會好一些,畢竟越往後越值得追求。
  • 《金剛經》中的故事—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觀(上)
    《金剛經》—大乘正宗分大家聽到最多的佛教教義就是「眾生平等」,但什麼是「眾生」?佛陀在《金剛經》中都給我們做出了解釋:「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眾生」包含了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的具無明煩惱、流轉生死之一切有情。何為六道四生?
  • 佛教中所說的地獄是真實存在的嗎?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點讚這個問題我們從世間和佛學的角度一一去說。人類總是對未知的產生恐懼,也從未停止過探索,探索海洋、探索航空等等,人死後的世界,便成為了人類遐想的重點,不同地域的人都對死者的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想像。
  • 《達摩祖師傳》裡的佛教知識試解析一
    如果有一點佛教基礎知識,您也許對影片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影片那麼精彩,那達摩祖師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嗎?答案是肯定的。菩提達摩,通稱達摩,生於南天竺(印度),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剎帝利種姓。先說下種姓。
  • 愛因斯坦最神秘預言:科學的終極歸宿是佛教
    佛教稱我們通常所說的銀河係為娑婆世界,並早在現在天文學發現銀河系有10億顆恆星之前就已斷定,娑婆世界(銀河系)是由10億個小世界組成,每個小世界都包含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比人類高級的生命叫天(即通常所說的天神),比人低一級但比動物高級的是阿修羅(即通常意義的鬼),比動物還低級的是餓鬼和地獄,這就是佛教通常所說的六道生命。
  • 佛教:六道輪迴中,天人轉世為人,都有什麼特徵?
    無論佛教或者道教都承認有鬼道,六橋卻偏偏少了鬼道,所以不足信。比較靠譜的,是據《老君太上虛無自然本起經》中所分的五道:一道者,上天為神;二道者,入胎為人;三道者,投胎禽獸;四道者,轉投餓鬼;五道者;魂入地獄。佛教的六道,比道教的五道多了一個阿修羅道。出入不算大。有人說佛教抄襲道教的五道,從而衍生出六道之說。
  • 佛教怎麼解釋生命一詞?
    另外,就目前保守的生命定義而言,已知的自然演化而成的生命具有較為顯著的分形特徵,而這一特徵在目前界定的非生命自然現象中普遍存在,因此,雖然不能說所有的分形結構都是生命,但是,所有的生命結構都是分形的,是一句廣泛適用的重要衡量標準。 佛教對生命的解釋與看法生命從何而來,死後又歸何處?
  • 佛教:淨土是天界嗎?
    天界仍在六道輪迴中,淨土已超出六道之外佛教說眾生有六道輪迴,所謂「六道」,包括天、人、阿修羅、……等。其中,人、阿修羅、……等五道,皆屬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的欲界;而天道則分布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中。
  • 釋永信:佛教相信有外星人 佛教徒歸宿可以是其他星球
    在回答關於「僧人能否在太空中修行」的提問時,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語出驚人佛教相信多個世界的存在,佛教徒的歸宿並不排除是其他星球。 「現在是一個太空時代,那麼多人報名要去火星,僧人能到太空修行麼?」有記者問。 在全球擁有千萬計弟子的釋永信輕鬆一笑,絲毫沒有意外。在他看來,佛教講究大千世界,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很多個世界。「佛教是相信有外星人的,不但有,還是很多。」
  • 為什麼從佛教因果輪迴的角度看,輕生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
    佛教不贊同輕生,認為輕生是無明懦弱者的愚蠢行為。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佛教因果輪迴法則之上的。因果,指的是三世因果,即,前世、今世和後世。前世指的也不是一世,而是累世累劫經歷過的無數世;今世,即當下存在的這一世;後世則是指當下這一世後面尚未到來的六道輪迴裡的生生世世。
  • 六道輪迴指的是哪六道?到底如何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
    六道輪迴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後佛教引用。佛法認為天地之間有輪迴,而輪迴當中又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會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迴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誨也。古人所謂的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 佛教上的十法界是六道和四聖法界,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什麼?
    我們今天在六道,六道裡頭全是妄心做主;四聖法界,他也是妄心,不過他有覺悟,他有很高的覺性,依然用的是妄心,四聖法界;到實報莊嚴土完全用真心。這第二個,生方便有餘土,是妄心用得正,沒有用邪。所以真心所現的境界永遠不變。極樂世界是真心所現的,但是極樂世界很特殊,一切諸佛剎土四土都不在一處,都是有隔礙,它不能通的,極樂世界是通的。換句話說,它的方便土、同居土、實報土,它是通的,在同居土裡面往生的人,人天,跟生實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沒有障礙,天天在一起,所有的活動都在一起,這是我們世界上沒有。
  • 佛教中所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南北朝梁武帝信仰佛教,他建寺安僧、助印經書、弘揚佛法,在世人看來可以說是做了無盡的功德。禪宗菩提達摩祖師從南印度東渡我國傳法,被梁武帝請到宮中開示佛法。梁武帝自覺自己這幾年為佛教做了不少貢獻,認為自己應該會積攢不少功德,於是興致勃勃地問及達摩祖師自己所作之事是否有功德?
  • 佛教的生死觀一一智者學佛
    佛教卻認為這是對死亡極其錯誤的理解。佛教說人是由四大:地、水、火、風而組成。即肉體和神識兩部分組成的。人的死亡只是軀體的死亡,即「四大消散」。人的神識並不會隨軀體的死亡而死亡,神識將伴隨生者生前的業力投生六道之中。死亡並非終點,而是隨著神識,由業力輾轉往復。如同車輪,生生死死輪迴不止。但是,可以依教奉行,精進修學佛法而得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 佛教:眾生平等的含義其實是這個,不要曲解了!
    眾所周知,佛教講求的士眾生皆苦且眾生平等,但是為什麼還要分佛陀菩薩?這個問題士當今所熱議的話題,若是想討論何為「眾生平等」,那就得看你如何定義的。佛在三界六道中,無論天還是惡鬼,都受著因果輪迴的制約,並沒有所謂的高低之分!話又說回來,佛教中為什麼會有佛陀菩薩之分?
  • 佛教人物第一:仞利天宮之主,佛教第一護法神——帝釋天
    不過他確實也擔得起這個霸氣的名字,因為他本就是仞利天宮之主,掌管三十三天,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地居天的主人。這裡我們要先簡單介紹一下天界的範圍,我們中國習慣稱為上天或者天界,認為那裡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由玉皇大帝或者是老天爺來掌管,但在佛教的劃分中則要複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