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佛教宇宙觀,眾生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分為三級:欲界、色界、無色界。
1. 欲界:指有食慾、淫慾、睡眠欲之處,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六欲天。
2. 色界:指有淨妙色法之處,即四禪天。
3. 無色界:指無有色法之處,即四無色天,或說尚存微細色法之處。
據《天台四教儀》中載,三界又分為二十八天。
在《金剛經》中,佛陀列舉了以下幾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很明顯,即六道四生。
「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據天台智者大師在《金剛般若經疏》中的解釋:
「若有色,即欲色二界。
無色,即空處。
有想,是識處。
無想,不用處。
非有想非無想,即最上天。」
「有色」即欲界和色界。
「無色」即無色界中空無邊處天。
「有想」即無色界中識無邊處天。
「無想」即無色界中無所有處天。
「非有想非無想」即無色界中非想非非想處天。
《金剛經》中的眾生包含了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中所有有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