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住在第幾層天?認識佛教的宇宙觀之三界二十八天

2020-11-26 騰訊網

壹.前言

古德說:「無三界可出,無涅盤可入。」又說:「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迴。」

「三界」,是迷妄的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所分的三個階級,分別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稱「三界二十八天」。三界的果報雖然各有優劣、苦樂等差別,但是都屬於迷界,難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為聖者所厭棄。

《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化城喻品》說:「能於三界獄,勉出諸眾生。」意思是勸三界諸有情莫以三界為安,當勤求解脫。因為三界迷苦的領域有如大海的無邊無際,因此三界又稱苦界、苦海。一般常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便是勸人出離三界,勤求解脫涅盤之樂。

貳.三界

三界指眾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一、欲界

欲界指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羅,下至畜生、餓鬼、地獄等,因為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因此稱為欲界。

二、色界

色界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也沒有女形,眾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宮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為此界尚有色質,因此稱為色界。

三、無色界

無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參.二十八天

二十八天指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十八天、無色界的四無色天。

一、六欲天

欲界六天又分為地居天與空居天。

□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

□四天王天:東為持國天,住須彌山黃金埵,由提頭賴吒天王統領幹闥婆(香 神或樂神)、富單那(熱病鬼)二部。西為廣目天,住須彌山白銀埵,由毘留博叉 天王統領毗舍闍(噉精氣鬼)、毒龍等。南為增長天,住須彌山琉璃埵,由毗留勒 叉天王統領鳩盤荼(厭魅鬼)、薜荔多(餓鬼)二部。北為多聞天,住須彌山水晶埵,由毗沙門天王統領夜叉、羅剎(速疾鬼)等二部。四天王天的各部合稱天龍八部。

□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在佛教的宇宙觀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的須彌山頂,中間為善見城,天主為釋提桓因,四方各八天,共為三十三天。據《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五所載,分別為:住善法堂天、住峰天、住山頂天、善見城天、缽私地天、住俱吒天、雜殿天、住歡喜園天、光明天、波利耶多樹園天、險岸天、住雜險岸天、住摩尼藏天、旋行地天、金殿天、鬘影處天、住柔軟地天、雜莊嚴天、如意地天、微細行天、歌音喜樂天、威德輪天、月行天、閻摩娑羅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眾分天、住輪天、上行天、威德顏天、威德焰輪天、清淨天等。 地居天由於居於須彌山,因此名為地居,天神的男女淫事與人間無異。

□空居天: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夜摩天:夜摩意思為時分,此天對於欲境知道節制有分,以相抱為淫事。

□兜率天:兜率意思為知足,對於欲境知道止足,以執手為淫事。

□化樂天:樂於變化,欲心微薄,以相笑為淫事。

□他化自在天:於五欲境界自在變化,欲心漸無,因此以相視為淫事。

二、四禪十八天

色界四禪天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共有十八天。

□初禪三天:指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初禪以上已不食人間煙火,因此沒有鼻、舌二識,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識所生起的喜、樂二受,以及尋伺思惟的能力。

□二禪三天:指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二禪以上只有意識,沒有眼、耳、身三識以及尋伺思惟,因此只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

□三禪三天:指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三禪天只有意識活動,與樂受、舍受相應。

□四禪九天:指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 善現天、色究竟天等。四禪天只有與舍受相應的意識活動。

三、四無色天

無色界的有情,雖然沒有物質,但依定力相應而感得的業報有深淺不同,因此也分為四級。

□空無邊處天:指厭於色身系縛,不得自在,欣求虛空無邊,由加行入空無邊處定為因,所得定地的果報。

□識無邊處天:指厭離空無邊處天,由識無邊之定所招感的果報。也就是思惟清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識之相,觀察照了無邊的識相,以先思惟無邊的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稱為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天:指厭患識無邊處,舍諸一切所有,寂然安住不動,到了加行成就時,不但所思惟的空沒有了,連觀無邊心識的能觀心也沒有,因此名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天:此天的定心,至極靜妙,已無粗想,因此稱為非想;此天尚有細想,因此稱非非想。此天位於三界九地的頂上,因此又稱有頂天。

肆.天界的殊勝

在十法界中,天道比鄰人道,兩者都是苦樂交集的地方,而且各有殊勝之處。根據經典所載,天人有以下幾點殊勝:

一、壽命長久

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壽命五百歲,約等於人間九百萬歲;忉利天壽命一千歲,約等於人間三億六百萬歲;夜摩天二千歲,約為人間十四億四百萬歲;兜率天四千歲,約為人間五十七億六百萬歲;化樂天八千歲,約為人間二百三十億歲;他化自在天一萬六千歲,約為人間九百二十一億六百萬歲。

色界天中,初禪的梵眾天壽半劫,梵輔天一劫,大梵天一劫半;二禪天的少光天二劫,無量光天四劫,光音天八劫;三禪天的少淨天十六劫,無量淨天三十二劫,遍淨天六十四劫;四禪天的福生天一百廿五劫,福愛天二百五十劫,廣果天、無想天五百劫,無煩天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見天四千劫,善現天八千劫,色究竟天一萬六千劫。

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二萬劫,識無邊處天四萬劫,無所有處天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天八萬大劫,約等於世間成住壞空八萬次。天人壽量之久,可見一斑。

二、身體高大

四天王身高半由旬(約人間十裡);忉利天身長一由旬(約二十裡);夜摩天身長二由旬(約四十裡);兜率天身長四由旬(約八十裡);化樂天身長八由旬(一百六十裡);他化自在天十六由旬(三百二十裡);色究竟天一萬六千由旬(二十二萬裡)。月球距離地球平均只有二十二多萬裡,色究竟天的人,手不必舉,便能摘下月亮,宇宙虛空之廣大無邊,及天人身體之高大,實非凡人智識所能想像。

三、衣食殊妙

天界眾生身體越高,穿的衣服越輕。如欲界四天王天衣長二十裡,重半兩;忉利天衣長四十裡,重六銖(一兩有四十八銖);夜摩天衣長八十裡,重三銖;兜率天衣長一百六十裡,重一銖半;化樂天衣長三百二十裡,重一銖;他化自在天衣長六百四十裡,重半銖。

色界的梵眾天穿衣與否,並沒有分別,隨著身形自然有光明勝妙的天衣披身。

其次說到飲食,欲界的眾生吃自然食、淨揣食,以衣被細滑為食、澡浴感受為食;色界有情以法喜為食,以禪悅為食;無色界有情則以意識為食。

四、禪定法樂

從色界乃至無色界的眾生,已經不再以世俗紛亂動蕩的欲樂為滿足,而能安住於甚深禪定之中的靜謐輕安。

天界雖然有許多殊勝妙樂,但是天人一旦福報享盡,難免五衰相現,依舊要墮落到六道輪迴受苦。

另外,天界仍屬三界之內,仍然難逃成住壞空的劫難,當世界壞滅時,還會產生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打三禪的三種苦難,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即使無色界也逃避不了國土危脆、諸行無常的現象,所以生天固然有生天的福報,但是天界並不是一個最好、最究竟的地方。因此,學佛的人不應以求生天界為最終目標。所謂「三界如火宅」,如何出離三界,如何解脫生死,獲得究竟涅盤之樂,這才是我們所應追求的終極目標。

相關焦點

  • 六道四生, 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觀(下)
    2018-01-11 11:09:28 來源: 日新錄 舉報   據佛教宇宙觀
  • 佛道中的三界二十八天(三十六天)
    大家好又見面了,小編最近幾天迷上了佛道二家的世界觀,今天跟大家把佛道的大世界觀做個對比,先從三界說起。佛教: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共計二十八天道教: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三界之外還有四梵天、聖境四天,合計三十六重天。
  • 《金剛經》中的故事—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觀(上)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大乘正宗分大家聽到最多的佛教教義就是「眾生平等」,但什麼是「眾生」?
  • 佛教中的三界指什麼?佛教的世界觀,修行之人都該看看!
    佛教術語中的三界指的就是三種無為解脫之道,三界可以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除此之外,三界也可以指斷界、離界、滅界,或是指法界、心界、眾生界。佛教認為在欲界的眾生,都是有情慾的,欲界有六重天,包括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和他化自在天。從欲界六重天再往上去,就到了色界。色界共有十八層天,每高一層,福報就多一分。
  • 佛教:帝釋天,乃三十三天之天主,賞罰萬民善惡邪正,真護法神也
    01開篇序在很多人對於佛教的歷史文化認識中,只知道有滿天諸佛菩薩隨緣普度眾生後來佛教上所說「釋提桓因」就是這位帝釋;在《愣嚴咒》中所說「南無因陀羅耶」也就是帝釋天。根據佛教宇宙觀,從「欲界」到「無色界」,由下至上而論之,一共有二十八重天;其中包括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帝釋天所主宰的「三十三天」實為欲界第二重天,梵名「忉利天」,譯為「三十三」。
  • 三十三層天上的玉皇大帝,能管天地萬物,三界外的神仙他管不了
    在第七回的時候,書中提到玉皇大帝的來歷,記得書中說玉皇大帝從小修煉,經歷了一千多次天劫,並且每一次天劫的時間都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才能修煉成為無極大道,最終成為了三界主宰,掌管天地萬物。在書中天有三十六層,然而玉皇大帝只能掌管三十三層天,也就是說另外三層天是玉皇大帝管不了。在書中的三十三層天,它就是書中提到的三界,因此玉皇大帝在書中只能掌管這三十三層天。
  • 「三界」與「兩重天地」:佛道兩家的宇宙觀,何以殊途同歸?
    」詩中揭示了道教的一種宇宙觀——「兩重天地,四個陰陽」。類似的觀點在其他道學大宗師的著作中,也曾或明或隱地表述過。那麼,何謂「兩重天地,四個陰陽」呢?根據道學的觀點,宇宙中除了我們這個有形、有象、有質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無形、無象、無質的「虛無空靈」的世界,這就是「兩重世界」的道學宇宙觀。前一重世界為實體,後一重世界為虛體;前一重世界是「三生萬物」而成的後天世界,後一重世界是萬物未生之前的先天世界;前一重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後一重是形而上的「道」世界。
  • 玉帝到底為何會上不了三十三重天,天竟然還分這麼多重
    劇照傳說修行者分為:入門期,結丹期,辟穀期,元嬰期,小乘期,中乘期,大乘期,渡劫期,地仙期,散仙期,飛升期,共十一大期,每期又分前、中、後三期,共三十三小期,隱含三十三天之數天分三十三重,宇宙神居住在最高的三十三重天,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居、菩提天尊住在二十四重天,玉皇大帝居住在九重天。
  • 除了鴻鈞老祖,還有哪個神仙來自天外天?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
    在武王伐紂的路上,太上老君曾經多次出手幫助元始天尊,最終打敗了戰無不勝的通天教主,完成了玉皇大帝交給的封神大任。太上老君有一件法寶叫做太極圖,書中認為是開天闢地的法寶,因此很多讀者就認為盤古的真實身份可能就是太上老君的一個分身,畢竟太上老君擅長分身之術,誅仙陣那一回就使用一氣化三清的分身之術打敗了通天教主。
  • 三界主宰是玉皇大帝,三界之外是不是歸鴻鈞老祖管?
    看過《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玉皇大帝是三界主宰,在書中說玉皇大帝從小修煉,經歷一千七百五十次天劫才能修煉成無極大道,成為了主宰三界的玉皇大帝。也就是說三界中地位最高的神仙就是玉皇大帝,但是書中又說「不在三界之內,跳出五行之外」,也就是說在三界之外還有神仙,但是他們不歸玉皇大帝掌管,那麼三界之外的神仙又是歸誰管呢?很多讀者說是鴻鈞老祖,因此玉皇大帝乃是鴻鈞老祖的門徒。
  • 太上老君可能住在鬥數之主紫微星上!
    佛教認為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共二十八層。其中欲界天有六層天、色界天有十八層天、無色界天有四層天。佛教之所以創造如此複雜的系統,無非是想勸告信徒,修行的道路非常漫長,要持之以恆。之後,道教又吸收了佛教的二十七(八)天說,改成了三十六重天說。
  • 天地之間共有六界,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那另外三界呢?
    古代的神話傳說分為不同的體系和派別,其中不管是在佛教神話體系,還是道教神話體系中都有「六界」這一說法,那六界是哪六界?它們分別是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和冥界,這六界之間關係如何呢?下面就為你具體的介紹一下吧。人界之主到底是女媧還是伏羲: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有很大的爭議。
  • 佛教: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層層不同,各有凡聖
    然而許多人只是知曉」三十三天「,可對於佛教中的二十八天一無所知,其實二十八天乃是由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和無色界四天共同組成,今天便為大家一一介紹:02欲界六天一是四王天。四大天王,分統四大部洲,離地四萬二千由旬,宮殿齊於日月,二是忉利天,我們常稱之為三十三。中間乃帝釋所居,八方各有四大輔臣,合成三十三,故名三十三。不是自下至上的三十三。離得八萬四幹由旬。三是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每過一劫,都有火災壞之。
  • 不是天道,也非天堂,一起看看佛教中的「淨土」是什麼樣的存在
    不是天道,也非天堂,一起看看佛教中的「淨土」是什麼樣的存在文/舒放淨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生存系統。在了解淨土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有關「天」的種種概念,這有助於理解淨土。佛教裡的天,大致有三層意思。第一是指天界。天界,也就是指六道輪迴中的「天道」,是整個輪迴六道中的最高級別。天道一共有二十八種,通俗解釋就是二十八層。這二十八層天,分處在佛教所說的三界之中。我們有句口頭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是佛教關於世界範疇劃分的一個概念,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 天地間共有六界,玉皇大帝只是三界之主,另外三界主人是誰?
    在中國很多人的心目中,玉皇大帝一直都是天地間最高的主宰。其實不然,在很多神話小說中都明確的指出,玉皇大帝只是三界眾生的主宰。但盤古開天闢地,共演化出了六界,那另外三界的主人是誰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 神話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出太陽系了嗎
    佛教三界如果按佛教的說法,三界更大了,它把道教、基督教的神職人員都羅列其中了。佛教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道總計28層天,其中有六層天包括在欲界裡,稱為欲界六天,所以欲界只包含部分天道,這六層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其第二層天的忉利天的天主叫帝釋天,有些人把他當成道教中的玉皇大帝, 這就把道教的神仙體系融入到佛教體系中了,也別當真,神話就是神話而已。兜率天是佛陀和彌勒佛居住的地方,他化自在天是魔王波旬居住的地方。
  • 主宰三界的玉皇大帝,身在紫霄宮的鴻鈞老祖!
    孫悟空大鬧天宮那一回,如來佛祖曾經提到一個神仙,他就是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掌管天地萬物的生死氣運。,掌管天地萬物,也是三界主宰。這麼說來盤古的壽命,在玉皇大帝面前,簡直就是微不足道。因此很多讀者就認為盤古的師傅應該就是玉皇大帝了,畢竟玉皇大帝是一切的開始,也叫做創始元靈。
  • 假如真的有神仙,那玉皇大帝是住在平流層還是對流層呢?
    首先聲明,文章內容無任何封建迷信之說,純屬娛樂。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議題,說假如真的有神仙存在,那玉皇大帝是住在天上的平流層區域還是對流層區域呢?這個問題乍一看讓人覺得很是有趣,討論的居然是神話故事中的神仙住在哪。
  • 周圍這些普通人了不起:二十八層天神 甚至阿羅漢無不恭敬他們
    阿那含人,勝於一切斯陀含果;阿羅漢人,勝於一切阿那含果;闢支佛人,勝於一切阿羅漢果;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闢支佛果。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144彼佛國土常作天樂,天在印度傳統文化當中有二十八重天,大概是那個世界可以分二十八重,二十八重有二十八類不同的眾生。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