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2020-12-05 明月天心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經典的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什麼是陽善?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即為陰德。陽善可以享受世人的讚嘆,但是如果名不副實,那就不是福而是禍了。積陰德的人自有天道正義護佑。陰德的福報要遠超陽善,是陽善還是陰德,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這個世界上不缺善良的人,我們在網絡上也可以看到許多故意打著慈善的旗號行著所謂的善事,但有許多經不起推敲。真正行善而無功利之心的人屈指可數,有多少人表面行善,其實更深的層面是為了牟取自身的名氣或利益。這種行善雖然也間接利益到他人,也有福德,但是因為發心不純,貪求利益而損失功德。

給大家舉個佛門中經典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南北朝梁武帝信仰佛教,他建寺安僧、助印經書、弘揚佛法,在世人看來可以說是做了無盡的功德。禪宗菩提達摩祖師從南印度東渡我國傳法,被梁武帝請到宮中開示佛法。梁武帝自覺自己這幾年為佛教做了不少貢獻,認為自己應該會積攢不少功德,於是興致勃勃地問及達摩祖師自己所作之事是否有功德?

本以為會受到達摩祖師的稱讚,誰知達摩祖師思慮一番卻說,梁武帝所作諸多善事,利益他人有福德,而無功德。為何沒有功德?梁武帝自感失望。因為他所作的一切帶有功利之心,是為了求取功德,而不是完全的發善心,目的不純粹,故而沒有功德。越貪求功德越是沒有功德,一切功德皆在心地。

我們可以為子孫積攢萬貫家財,但是須知錢財是流水,窮轉富、富轉窮,哪有百世富家翁?與其留萬貫家產,不如給子孫積陰德,給子孫留下改善命運之良方。如何積陰德呢?

首先,我們要在心念上改變,凡事要懂得換位思考,多為別人著想,少計各人得失。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要總想著自我的狹窄小願,而是要發利益眾生之大願、行大善。真心為他人好,真心隨喜讚嘆別人的福報,而不是嘴上抹蜜,暗地裡生嫉妒嗔恨之心。要真心祝願一切眾生遠離病苦災厄,早日成就無上菩提。這是正確的發心。

那麼在行動上該怎麼做?以自身之力,給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幫助,可以是物質上的饋贈,也可以是弘揚佛法,或者是幫助他人解脫心靈的困惑,遠離恐懼,以正能量真正利益他人。甚至對他人一個善意的微笑,給人帶去歡喜和溫暖,這也是一種無量布施。

還要做到持戒不殺生,不傷害有情眾生,不造惡業、不結惡緣,多放生護生,這既是對自我的善待,更是對眾生的慈悲。做善事就是要在無形中利益眾生,隨緣救助,廣結善緣,行善而不宣揚,做好事而不留名,只為了心中的正義和良知,這樣的人功德無量!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守好自己的口業,不要說些髒話惡語,令人心生厭惡。也不要在背後說人是非,愛說是非者,即為是非人,「近墨者黑」,不要和愚痴的人深交。《吉祥經》云: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說善語、吉祥語,也是一種無量布施。

行善要出於至誠,不是為了成為大家心中的善人而行善,更不期望獲得他人的讚譽或者回報,這才是真的積陰德,也才會有真正的大福報。

要相信,你所失去的,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得到補償。凡我們對他人做的,其實就是對自己所做的。因為世間有一個最公平的法則,那便是因果。你只管善良,福報已然在路上。

相關焦點

  • 佛教:什麼是陰德?怎樣積陰德?
    什麼叫陰德?《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命。就是說我們做了好事,若懷著讓別人知道、讓別人稱讚的發心,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利益了自己,這種行善有福德,而無功德。
  • 陰鷙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陰狠,兇狠
    陰鷙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陰狠,兇狠時間:2020-07-13 16:4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陰鷙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意為陰狠,兇狠 詞語,讀音是陰治。意思是陰狠,兇狠。說一個人長相陰鷙,就是說他一臉兇相,看著就不好惹的那種。
  • 佛教中「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中國地域的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通。除了禪宗,書裡還包含其它佛教文化知識以及城市發展歷史、中國詩人和佛教之間的相互影響、佛教寺院的生存現狀以及發展歷程等知識,作者語氣文字是亦莊亦諧的風格,讀來興趣盎然,不會因為禪宗經義、規章的講解而枯燥。
  • 中國人常說積德要積陰德,那什麼是「陰德」?
    有了陰德,必定就有陽德,這是我們的陰陽文化,那麼陰德和陽德又有什麼不同呢?所謂「德」,就是「善」既然是善,就有真假的區別。也就是我們說的真善和偽善。也有大小的區別,所以我們有毋以善小而不為的警句。當然最高深的,最高境界的,是有陰陽的區別。何為陰,何為陽。
  • 佛教中的「羅漢」是什麼「級別」?
    神話影視劇裡常有「西天五百羅漢」、「十八羅漢」之說。《濟公傳》裡也說了濟公活佛是羅漢轉世。那麼佛教裡的羅漢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呢?羅漢堂裡的羅漢羅漢就是佛經中阿羅漢,他是佛教中小乘佛教的一種修行果位。
  • 日本鬼子口中所說的「八嘎呀路」究竟是什麼意思?網友:漲見識了
    日本鬼子口中所說的「八嘎呀路」究竟是什麼意思?網友:漲見識了在各類抗戰片之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情節,一個日本軍官在戰役失利,氣急敗壞的時候總喜歡說這樣幾個字—「八嘎呀路」,剛開始聽這句話的時候覺得這句話很喜感,應該是惡意傷人意思。但是這句話究竟在日語中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日本鬼子口中所說的「八嘎呀路」究竟是什麼意思?還有日軍為什麼喜歡說「八嘎呀路」?
  • 佛教中所說的地獄是什麼樣子的?佛弟子都應該看看
    一般我們說,下意識的,當然在佛教對於宇宙人生觀的描繪中,天在上面,地獄在下面,動不動就說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真正如果我們從佛門的理上來講,它是屬於同時在時空法界裡面各個呈現的不同的狀態。就是說由於你自己的這個福氣而呈現出來的宇宙,當下呈現出來的情形就是這樣的。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
    這裡的「南無」不讀「nan wu」,也不是「南邊沒有的意思」,而應讀作「na mo」,它是一種恭敬詞,佛教專用詞彙,一般都用在佛菩薩名號前,表示恭敬和皈依。比如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在其前加上「南無」二字,以示虔誠和頂禮,即「南無觀世音菩薩」。同樣,稱念「阿彌陀佛」亦為「南無阿彌陀佛」。然後介紹一下「阿彌陀佛」。
  • 「卍」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怎麼讀?原文經常被使用
    事實上說「卍」是符號是正確的,畢竟許多國家都將其用作符號,他的應用相當普遍,例如,印度、埃及和「瑪雅」等充滿了神話色彩的元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多數都用在佛教。也許許多的朋友已經發現「釋迦牟尼」胸前的「符號」正是這個詞,是的,他是。
  • 說一說佛教有哪些菩薩,都分什麼等級
    佛教菩薩大家都很熟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等,但大家也都只是知道他們的名號,對於恐怕了解不多,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菩薩。首先要說的是,根據佛經的記載,菩薩的地位都是一樣的,但是根據各位菩薩的修行程度不同,又分為不同的等級。
  • 「胡說八道」中的「八道」指的是什麼意思?為啥不是九道十道?
    」對於佛教這八道,很多人都看不出個所以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教義都是濃縮之後的精華,會省略掉很多無用的文字,只有佛門中人才能看明白。所以,為了大家能夠更好的了解,小編查閱了多方資料,下面就簡單地給大家解釋一下佛教中這八道的一些內容。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相信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的家裡,信奉的都是佛教。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信奉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在我們中國,還是信奉佛教的是佔大多數的。我相信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對佛教不存在討厭的,如果我們碰到了任何佛廟,我們都也會滿懷敬意的去拜一拜,不會有半點的不好的心思。佛教它宣揚的東西讓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的很多不好的事情,很多煩悶的心情上都可以得到一點點的精神慰藉。到目前為止,也有很多人用佛家裡面的那「八戒」來警示自己,讓自己的內心世界,真正的得以平靜感。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大乘佛教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在大乘佛教那裡,「佛」只是一種果位,通過修行就可以獲得。於小乘佛教中,「佛」是一個領導職位,是佛教的開創者和最高領導。這種具有實際領導權的官職,並不是誰都能得到的。據《菩薩處胎經》的記載,釋迦牟尼佛說:「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下成無上等正覺。」也就是說在釋迦牟尼佛說了這番話以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現世佛教將滅,而彌勒佛會接過重建佛教的大旗,成為下一世的「佛」。這對於那些追求成佛的大乘佛教教眾來說,無疑是殘酷的。
  • 佛教之中,所說的「虛幻」,是指不存在嗎?真理解的人不多
    在《金剛經》之中,佛有一首偈語的前兩句如此寫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這裡,佛所強調的是世間存在的一切,皆是「本心」產生的幻象或「虛幻」。那麼,現實中的一切存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萬事萬物,真的如佛所說的「虛幻」不實嗎?
  • 佛教裡說的「有緣人」是指什麼類型的人?
    佛教中常說佛度有緣人。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
  • 詳解佛教所說「六道」
    然而,佛教對人生後亦有獨特的看法。佛教認為人死是依身前所造業力(引業)牽引至六道中(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接受下一世的界報,如此輾轉受報,輪迴不停。佛陀依聖人的智慧觀見,概括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為六大種類——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前三者屬三善道,後三者屬三惡道。但因凡夫智慧不及佛陀,唯得親見人畜二道;佛陀智慧圓滿,得以天眼親見其餘四道眾生。
  • 「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中2句經文洞明其義
    想必每一位了解或是不了解佛教的朋友,都聽說過「如來佛祖」 的名號,大家也許知道這是對釋迦牟尼佛的稱謂,但你知道「如來」的意思嗎?在佛教經典《金剛經》 中有一句「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如來,便是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所以被稱作如來。那麼按如此理解,如來即無來處也無去處,便是沒有了。難道如來代表的是虛無嗎?而在《金剛經》另一段經文中說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佛教是釋迦牟尼創立,有人說他只是發揚了佛教,真相究竟如何呢?
    公認的佛教創始人當然是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出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賢人」。佛教究竟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歷史學界是有爭議的,有學者考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禁止修建寺廟,可見當時佛教已經來到中國,但由於統治階級的阻撓沒有獲得發展。到了東漢,佛教才以官方的形式進入中國社會,並迅速生根發芽,成為此後幾千年中國人最強大的宗教信仰。
  • 佛教中所說的地獄是真實存在的嗎?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點讚這個問題我們從世間和佛學的角度一一去說。人類總是對未知的產生恐懼,也從未停止過探索,探索海洋、探索航空等等,人死後的世界,便成為了人類遐想的重點,不同地域的人都對死者的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想像。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在中外的史籍中所說的印度,並非指今天的印度,而是泛指南亞次大陸。它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和斯裡蘭卡諸國。古印度文明,首先發生在今天之巴基斯坦。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裡就進入銅石並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