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中,所說的「虛幻」,是指不存在嗎?真理解的人不多

2020-12-05 問過藍天

在《金剛經》之中,佛有一首偈語的前兩句如此寫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這裡,佛所強調的是世間存在的一切,皆是「本心」產生的幻象或「虛幻」。

那麼,現實中的一切存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萬事萬物,真的如佛所說的「虛幻」不實嗎?

佛像

答案是未必,因為我們生而為人,確確實實的可以感受到萬事萬物的存在,而這個存在又是如此的真切,怎麼能說是不存在呢?

如果是不存在,那佛為什麼又要說是「虛幻」呢?這難道不前後矛盾嗎?

其實並不是佛的表達有矛盾,而是我們的理解有偏差,為什麼如此說呢?

佛所說的「一切皆是本心所生的幻象」,並不是說世間萬事萬物不存在,而是要求修行之人要把萬事萬物的存在當成不存在,因此,佛所說的句話,其中的含義並沒有像眾生理所當然理解的那樣,否定客觀存在,而是承認客觀的存在,只是重點不在於存在,而在於不執於存在的意思,這才是佛所要表達的真正主題。但是我們眾生,由於迷昧或執於文字上的見解,所以,才誤解佛所傳佛法的真義。

佛像

那麼,修行之人,如何才能做到把客觀的存在當成不存在呢?這對於我們這些眾生來說,確實很難辦到,但對於那些覺悟成佛的人來說,並不是不可能,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他們已經掌握了修悟成佛的法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竅門,換句話說,你只要找到那個竅門,悟明白了那個層面,你也可以覺悟成佛。

但是這個竅門很多人追尋了一生也未必可以找到,很多大師雖然悟到了,卻並沒有為弟子點出來,而讓他們自己悟,甚至把這個法門神秘化了。

佛像

其實,這個法門也很簡單,就兩個字:不住!也就是《金剛經》之中,所說的「不住相布施」的「不住」。

如何理解呢?

「不住」的本質,其實並不是不停住,也不是停而不住的意思,而是強調「不執」,不但「不執」於外境,也不執於自我,也就是佛教之中,所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也是如如不動的意思,也是道家所強調的「道法自然」,不以人為的行為或觀念去改變之意。換句話說,若是你能夠「不住」於萬物,也就是不被萬物所縛,萬物於你也就是不存在,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不住」表達的真正意思。

佛像

眾生正是因為不懂得,才執於萬物,執於文字,才把佛所說的「幻象」當成」幻象,這也是眾生迷昧的表現之一吧!

因此,在眾多的學佛之人當中,研讀佛經的人很多,但真讀懂的人並不多,因為大部分人都被佛經優美的文字所迷惑,執於文字的表相,這也是佛為何要破「經相」的原因之一,也是佛傳了幾十年的法,最終卻說自己「無法可說」的真正原因。

佛像

因為佛如果「有法可說」,眾生也必然會執於佛所說的法相,被法所縛,無法解脫,因此,佛才隨立隨破。

所以,佛教之中,所說的「虛幻」,並不是真的指「虛幻」,更不是 指不存在,而是為了讓我們不執於萬物、不住於萬物,這就是佛在《金剛經》中所講的法門,但真理解的人並不多。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壇經》《金剛經》

相關焦點

  • 佛教之中,所說的「法身」,其實有二種含義,真懂的人不多
    在佛教之中,常聽到有一個概念叫做三身佛,即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在這三身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法身」,因為「法身」是佛的「自用受身」,只供佛自己受用。而「報身」和「化身」是不一樣的,其中「報身」是佛供菩薩用的,如我們在《金剛經》中所見到有佛說法,其實那並不是佛的「法身」,而是佛的「報身」。另外,「化身」是供眾生所用。
  • 萬卷經書,為何講不完一個「空」字?有4個理由,真知道的人不多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講「空」、講「無」、講「虛幻」,如《金剛經》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其實並不只是「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算是「無為法」也一樣,都是「本心所生的幻象。那麼,萬卷佛經,為何講不完一個「空」字呢?其實有4個理由,真知道的人並不多。一、萬卷經書,並不是指萬卷佛經,而是萬卷佛教經典。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浩如瀚海,通常指的佛教的各種經典,而不是佛經。
  • 佛家所說的「相」是什麼?如何產生?其實大多數人的認識錯得離譜
    在所有的佛經之中,講「相」的內容是最多的,因為佛經的本身就是悟及無相的法門。因此,由相再悟及無相,也是學佛之人的必經之路。那麼,佛家所說的「相」,如何產生?其實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甚至錯得離譜。
  • 科學實驗證靈魂存在 佛教竟說「靈魂不存在」
    教授信心十足,他決定做更深入的探索,他將最先進的微波探測儀安裝在一家大醫院的太平間裡,對每具死亡不久的屍體進行檢測,終於發現:人在死亡後的幾小時裡,有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物質離開人體,大約持續四五分鐘的時間。佛教不相信有永恆不變的靈魂上面兩位科學家的觀點並沒有得到多數人的認同,但是他們的卻讓更多的人開始探索靈魂是否存在。
  • 佛教人生觀之「不存在原生家庭」
    它似乎認為,只要我找到問題是怎樣產生的,然後那問題就仿佛不解決會自動消失了一樣。佛陀那個時代苦惱的人和這個時代苦惱的人的苦惱應該沒有本質區別,佛陀那個時代人苦惱的因和這個時代人苦惱的因,也應該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可以說,人的苦惱並沒有時代性,心也並不存在時間性。過去和現代一樣,人都活在他的心裡,活在他相同的千古未變的相同的信念和念頭故事之中。
  • 佛教中所說的地獄是真實存在的嗎?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點讚這個問題我們從世間和佛學的角度一一去說。人類總是對未知的產生恐懼,也從未停止過探索,探索海洋、探索航空等等,人死後的世界,便成為了人類遐想的重點,不同地域的人都對死者的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想像。
  • 不是天道,也非天堂,一起看看佛教中的「淨土」是什麼樣的存在
    不是天道,也非天堂,一起看看佛教中的「淨土」是什麼樣的存在文/舒放淨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生存系統。在了解淨土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有關「天」的種種概念,這有助於理解淨土。佛教裡的天,大致有三層意思。第一是指天界。天界,也就是指六道輪迴中的「天道」,是整個輪迴六道中的最高級別。天道一共有二十八種,通俗解釋就是二十八層。這二十八層天,分處在佛教所說的三界之中。我們有句口頭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是佛教關於世界範疇劃分的一個概念,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 佛教的天堂地獄是真的存在的嗎?原來南懷瑾先生早就說過答案!
    現在我們社會之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屬於自由信仰,就是無宗教的意識形態,但其實佛教的文化和思想還是體現在我們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的,比如當我們恨一個人的時候,肯定會說「像你這種人,肯定是要遭報應的,死後可是要下地獄的」。「地獄」這種詞,肯定不是儒家的詞,畢竟咱們孔老夫子可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還有當我們說一個人毫無準備地魯莽做事的時候,我們肯定會說「這屬於臨時抱佛腳,是要不得的」。
  • 佛教中這個「卍」字,怎麼讀?真知道的人不多
    經常會在佛的胸前看到「卍」這個符號,作為佛教的象徵,它不僅是一個字,而且本身還有讀音,大家知道它念什麼嗎?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符號,並沒有什麼讀音。直到到了武則天時期,因為當時國家信奉佛教,為了表示對佛的尊重,所以就給它取了一個和萬字一樣的讀音,蘊含著吉祥與喜旋的意義。
  • 佛教中說的慧根到底指的什麼
    很多人聽說過佛教中有這樣一個詞,叫做慧根。很多人認為這是夙世帶來的智慧。於是很多人就覺得,這種智慧是天生帶來的。也有的人去寺院拜佛的時候,為了累積希望自己未來具備慧根,就祈求菩薩給自己增加這種慧根。希望自己在遙遠的將來,因為積累了這種慧根,可以走入修行者的行列。
  • 我所理解的四維空間——一個真實存在的夢幻世界
    為何人類想像不出它的樣子?這與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有關。人類想像不出四維空間的樣子,同樣也想像不出宇宙的樣子。宇宙有多大?它有邊際嗎?如果有邊際,那邊際的外面是什麼?雖然愛因斯坦說,長寬高再加時間就是四維。但是這種解釋也無法讓人理解,因為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能否作為維度值得考證。那麼,四維空間會是怎樣的呢?我認為,四維空間不是一個幾何概念,它是一種抽象的、虛幻的空間。
  • 佛教裡說的「有緣人」是指什麼類型的人?
    佛教中常說佛度有緣人。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
  • 不是指人,沒點水平真理解不了
    在我們普遍印象或者是語文課本的解釋中,「聖賢」的意思就是古代的聖人賢人,李白狂言道: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飲酒的人才能夠留下美名。可是,這樣的解釋怎麼讀都略顯蒼白,因為它本身就自相矛盾:誰說聖賢就一定不是飲者?古代的聖人賢才之中好酒的大有人在,而喝酒的傢伙也未必就不能成為聖人賢才。所以說,聖賢與飲者之間並非毫無交集,而是互相滲透的,即聖賢之中亦有飲者,飲者之中亦有聖賢。
  • 佛教說的須彌山就在喜馬拉雅山所在的位置!
    但在近三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特別是伴隨著天文以及地理等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傳統佛教提出了越來越多的疑問、質疑、困惑甚至破斥——其實,仔細研究一下,我們會非常驚訝地發現,科學觀點與佛法理念不一定處處相違,在很多方面,它們都擁有一致性。比如佛經裡面記載過的以人的肉眼看不到、但確實存在於體內的蟲子、細菌、細胞等,有很多經論對此都有過介紹。
  • 佛教是不是有神論?佛陀是佛教中的「神」嗎?還有佛?
    今天想聊一個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佛教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神或上帝存在?如果有神,那神是誰?如果沒有,那佛和佛陀又算是什麼?小時候經常見別人佩戴玉佩,還有一句俗語這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所以一直以為觀音和佛就是佛教裡的神仙,而且還是多個神仙。但後來數次聽別人說,佛教是無神論的,更別說多神論。那就好奇了,什麼是無神論?是指沒有那所謂的神仙嗎?
  • 佛教聖物舍利子到底是啥?為何僅火化的高僧才有,真要功德圓滿嗎
    甚至在慈恩寺、九華山等地,還有坐化的高僧留下的「肉身舍利」,即屍身不腐現象。這種現象在《佛教聖徒傳》中所有記載,據說唐朝就已經出現過得道高僧的肉身舍利,死去564年依然宛然如生。這些神奇的現象與佛教關聯上,立刻就會使人往神異的方面去想像。然而「舍利子」真的存在嗎?它又有什麼樣的科學依據呢?
  • 時間根本不存在?只是人類的一種錯覺?那是你沒有理解
    在頭條問答上,看見有人提問:「科學家發現時間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人類記憶功能所產生的一種錯覺,是這樣嗎?」下面,我簡略的解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要強調,世界上還不存在「發現時間根本不存在」的「科學家」。說那些話的,只不過是一些主流科學界以外的人士,或者說就是一群民科或者民哲。
  • 若《心經》之中所說的萬物皆空是為空,那我們讀它又有何用?
    如果萬物皆空,是意味著不存在的空,那我們所追求的一切究竟還有什麼意義?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對金錢的追求是沒有意義的,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無意義的?我們以執著的追求來堅持夢想,佛卻說,越執著於大徹大悟,就越不能領悟佛法的真諦。
  • 佛教中「卍」字,怎麼讀?真正知道的人不多,你知道嗎?
    在佛教中,我們經常會在佛的胸前看到一個標識,「卍」這個標識,代表了佛教,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標誌其實是一個字,而且還有讀音,你知道這個字怎麼讀嗎? 其實這個字,和萬字的發音一樣,有著吉祥喜旋的寓意,這個字在當代武則天時期,定音為萬字音,在此之前這個字並沒有讀音。
  • 佛教的生死觀一一智者學佛
    世人認為「人死如燈滅」 、 「萬事皆休」。佛教卻認為這是對死亡極其錯誤的理解。佛教說人是由四大:地、水、火、風而組成。即肉體和神識兩部分組成的。人的死亡只是軀體的死亡,即「四大消散」。人的神識並不會隨軀體的死亡而死亡,神識將伴隨生者生前的業力投生六道之中。死亡並非終點,而是隨著神識,由業力輾轉往復。如同車輪,生生死死輪迴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