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中,所說的「法身」,其實有二種含義,真懂的人不多

2020-12-05 問過藍天

在佛教之中,常聽到有一個概念叫做三身佛,即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在這三身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法身」,因為「法身」是佛的「自用受身」,只供佛自己受用。而「報身」和「化身」是不一樣的,其中「報身」是佛供菩薩用的,如我們在《金剛經》中所見到有佛說法,其實那並不是佛的「法身」,而是佛的「報身」。另外,「化身」是供眾生所用。

佛像

因此,「法身」這個概念非常重要。我們研究《壇經》的時候,也看到六祖講到這個「法身」。

那麼,這個「法身」為什麼在佛教之中如此重要呢?

其實佛教之中所說的「法身」,有二種含義,真懂的人不多。本人雖然才學疏淺,現嘗試解析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所謂的「法身」,其實就是清淨圓滿的自性,因此,「法身」也稱為自性法身。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人人都具有佛性(自性),而且這個自性本無任何差別,也就是說佛的自性和眾生的自性是一樣。

佛和眾生之所以有差別,這個差別並不是自性的差別,而在覺悟認識上有差別。佛之所以是佛。是因為佛體悟到了自性,眾生之所以是眾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眾生沒有佛那樣的覺悟,如果眾生有佛那樣覺悟的話,那眾生就不再是眾生,而是佛了。

二、一切能夠覺悟成佛的人,都是必須經過累世以來的勤修萬行,最終才有福慧莊嚴,自性圓滿才會有所顯現。這在佛教之中也稱為出障法身,也就是出離萬相或障礙所得的法身,這個法身也只有覺悟成佛之後才有,菩薩和眾生是沒有法身的。

雖然「法身」如此重要,但「法身」一般是不顯現的,因為它本身就沒有身和心,更沒有常說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因此,它屬於隱性,雖隱卻無處不在,無所有包。這就是佛教之中「法身」的真正含義。

相關焦點

  • 佛教之中,所說的「虛幻」,是指不存在嗎?真理解的人不多
    如果是不存在,那佛為什麼又要說是「虛幻」呢?這難道不前後矛盾嗎?其實並不是佛的表達有矛盾,而是我們的理解有偏差,為什麼如此說呢?佛所說的「一切皆是本心所生的幻象」,並不是說世間萬事萬物不存在,而是要求修行之人要把萬事萬物的存在當成不存在,因此,佛所說的句話,其中的含義並沒有像眾生理所當然理解的那樣,否定客觀存在,而是承認客觀的存在,只是重點不在於存在,而在於不執於存在的意思,這才是佛所要表達的真正主題。但是我們眾生,由於迷昧或執於文字上的見解,所以,才誤解佛所傳佛法的真義。
  • 【大德開示】宣化上人開示:法身的衣食睡 人人皆能開悟,有小悟...
    初果,行路腳不著地,但猶未完全離地,仍受七番生死,已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名「入學位」。到二果斯陀含,名「一來」,一生天上,一來人間,行路如風,粗惑已斷,細惑還未全斷,已斷欲界前六品思惑,名「有學位」,故不能半途而廢,中道自畫,得少為足,裹足不前,停留化城,到不了寶所。要念茲在茲,勿忘勿助,勿忘用功修行,但不要勉強它長。
  • 在佛教僧團裡,有一些和尚會棄僧還俗,據統計有2種人容易還俗
    這也成為後世佛教整個僧團,一致公認的紀念佛的一種方式。現如今,很多人到寺廟裡來,實際上都是有求而來,比如說:求財富、求健康、求姻緣等等,而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無欲的信仰。不過,佛教這個大門對所有人敞開,從佛教的思想教義來看,無論理由如何,你只要禮拜佛,供養佛,這都會有一定的功德。
  • 萬卷經書,為何講不完一個「空」字?有4個理由,真知道的人不多
    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講「空」、講「無」、講「虛幻」,如《金剛經》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其實並不只是「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算是「無為法」也一樣,都是「本心所生的幻象。那麼,萬卷佛經,為何講不完一個「空」字呢?其實有4個理由,真知道的人並不多。一、萬卷經書,並不是指萬卷佛經,而是萬卷佛教經典。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浩如瀚海,通常指的佛教的各種經典,而不是佛經。
  • 佛教:眾生平等的含義其實是這個,不要曲解了!
    「眾生平等」與「因果輪迴」佛講究的是三世因果,也就是進入輪迴之後,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下一世會重生是什麼等級,比如,一個剎帝利,下一世可能就會變為吠舍,又或者,前世是一個婆羅門,下一世成為首陀羅也不一定。那就可以得出結論了,所謂眾生平等,指的是在因果面前所有人都一樣,有因必有果,並且因果的規律不以眾生的屬性、樣貌、身份而承接到下一世,這也是在佛教中的輪迴的特點所在。
  • 星雲大師:佛教的圓滿世界,法身實相的意義!
    ■佛教的圓滿世界 ·法身實相篇壹法身實相的定義「法身」是指佛陀證悟的法性,是理知所成的法性之體,是清淨離垢妙極之身,不同於父母所生的粗陋垢穢生滅之身;「實相」是指諸法真實的體性2.法身實相是理事圓融的境界:萬有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是由平等的理體所緣起,所以宇宙萬有,無非空性,萬象的空性,也無非差別的現象。法身實相就是這種有空中道、理事不二的平等世界。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
  • 不同的動物在佛教中分別有什麼含義?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記載,佛有八十種好,進止如象王,行步如鵝王,容儀如獅子王。《無量壽經》中記載,菩薩猶如象王,因其善調伏之故。白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種姓的象徵,如釋迦牟尼佛。在《摩訶止觀》中,六牙白象代表菩薩的無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能負荷;無有煩惱雜染,因而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
  • 外星上會有佛教嗎,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也會信佛嗎
    關於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一直是人類孜孜不倦探索答案的謎題。雖然至今尚未有公諸於世且令人信服的鐵證,但許多人都願意相信地球以外有生命存在,人類在宇宙中未必是孤單的。人類對自己所居住的地球還有那麼多未解之謎,遑論廣闊無邊的宇宙。佛教,旨在讓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從而破迷開悟,徹底覺悟。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不是依靠各種手段向外探求,而是通過清淨智慧向內觀照。萬事萬物雖形態各異,但都只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而真如法性則無有差別。正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與一切是一不是二。
  • 佛教常識: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佛?
    很多人對於佛教的了解,都是從小說、電視劇中得來的,所以他們雖然沒有去過寺廟,也沒有讀過經書,但他看過《西遊記》,所以對佛教多少也了解那麼一點點。你要問他佛教誰最大?他會說孫悟空都翻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肯定是如來佛最大了。一聽這些話,你就知道他是外行了。這個如來佛到底是誰?
  • 佛教:「邪淫」的果報有多可怕?看完你就知道了!
    提到「邪淫」,可能很多人不解,難道是說「禁欲主義」?並不是。邪淫,所謂「邪」 就是不正當,不符合法律道德規範的,對社會起到負面影響的男女關係或念頭、行為。佛門五大戒律之中,明令禁止出家人乃至世間一切眾生生邪淫、動邪念。邪淫的果報太慘重了,比殺生的業果還要厲害。
  • 為什麼看到很多車子尾部有一隻「壁虎」,老司機:懂的人還真不多
    為什麼看到很多車子尾部有一隻「壁虎」,老司機:懂的人還真不多。有些車主對於汽車非常熱愛,經常給汽車配上一些小零件,凸顯自己的個性,為什麼看到很多車子尾部有一隻「壁虎」,不了解的人還以為廠家自帶的,其實是他們網上購買自己貼上去的,不管多貴的車,都有貼的,而其中新手居多,那麼有人就好奇,這個壁虎代表什麼,僅為裝飾作用嗎?一位老司機笑著說到:懂的人還真不多。
  • 佛教:雙手合十,合掌的含義,很多學佛人不懂
    在佛教文化中,合掌的禮儀,是天天要用的,如在佛菩薩聖像前就要雙手合十,合掌恭敬。佛教信徒與人見面也合掌。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含有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意,一句話乃至一個字,都有無量的含義境界。宇宙是個大世界,人體是個小世界,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也是從人身修成。
  • 佛說,「命薄福淺」真正根源,不是不敬佛,是不懂此「二字」含義
    導語佛說:"一切唯心造",其實我們人生在世,我每個人都想要有自己的一個好的福氣,但是人們的福氣又是不太一樣的。就好比如我們佛教裡所講的一切由心造所說的一樣,我們的心裡裝著什麼,我們的福氣就會受到心中所想的影響。
  •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個頭有什麼深刻含義?
    編者按:逢年過節,無論是否皈依三寶,總會有很多人前往寺院燒香拜佛。一般人可能不清楚,在佛菩薩像前,究竟燒幾柱香、磕幾次頭合適,是不是燒的香越多越好、越貴越好、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只要一片至誠,燒三柱香、磕三個頭也就夠了。那麼,燒香拜佛究竟有何深刻含義?只是純粹求佛菩薩保佑我們身體健康或者升官發財?
  • 佛教的宇宙觀之須彌山丨佛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讓人嘆為觀止
    三千大千世界一日月所照臨的一世界或一國土,是佛教宇宙的基本單元。由此進一步,我們再來看看佛教常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乃整個佛教宇宙的構造。一千個世界或一千個國土,組成一個較大的單位,稱為「小千世界」。《長阿含經》說:佛告諸比丘: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
  • 佛教中這個「卍」字,怎麼讀?真知道的人不多
    經常會在佛的胸前看到「卍」這個符號,作為佛教的象徵,它不僅是一個字,而且本身還有讀音,大家知道它念什麼嗎?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符號,並沒有什麼讀音。直到到了武則天時期,因為當時國家信奉佛教,為了表示對佛的尊重,所以就給它取了一個和萬字一樣的讀音,蘊含著吉祥與喜旋的意義。
  • 佛教的世界觀——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佛教的觀念是:一切萬事萬物的存在,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一切萬事萬物的毀滅,也是因緣和合而毀滅的,沒有無緣無故產生的任何事物,也沒有無緣無故毀滅的任何一種事物,這就是佛教的基本觀,也叫做緣起觀。客觀世界可以分為現象和本質。現象的因果不虛稱之為俗諦;本質的體性皆空稱之為真諦。
  • 封神大戰中,準提僅給文殊打開泥丸,為何普賢、慈航也擁有法身?
    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個個根行深厚,而其中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三位尤其特殊,因為他在封神大戰中都現出了"法身",而其他九位都沒有。法身指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因此,這個"法身"與西方教頗有關係。
  • 男人左手「戴手錶」含義是什麼?很多人不懂弄錯,多了解不吃虧
    男人左手「戴手錶」含義是什麼?很多人不懂弄錯,多了解不吃虧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有些男人越來越」娘「了,不僅像女人一樣佩戴首飾,包括耳環手鍊等,而且說話也越來越「娘」了。當然,這些都是個人的自由,不過,一般的紳士,都不會願意去打耳洞,更不願意佩戴這些略顯女氣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