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雙手合十,合掌的含義,很多學佛人不懂

2020-12-03 我聞佛心

在佛教文化中,合掌的禮儀,是天天要用的,如在佛菩薩聖像前就要雙手合十,合掌恭敬。佛教信徒與人見面也合掌。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其實含有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意,一句話乃至一個字,都有無量的含義境界。宇宙是個大世界,人體是個小世界,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也是從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萬法。下面本文就和大家分享,雙手合十,合掌的含義。

一、「合掌」合代表和平、團結合作。十指合於一處。表示十方力量的團結。又十指合於心口,表示誠心,所謂「十指連心」。再者,平時十指散亂,代表散亂的妄心,現合於一處,代表一心。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二、凡夫被假象所迷惑,心總會向外攀緣,比如殺、盜、淫、酒,凡夫什麼都想抓,名利、權、錢,越多越好,這都是「貪」表現。雙手合十,代表止住雙手的妄動,收斂自己放逸的身心。

三、佛說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分別就是妄想,用左右手代表。執著就是堅持自己的分別,用左右手代表。左右都是虛妄。雙手合十成為一體就沒有左右,平等如一。十指代表十方,雙手合十,代表眾生平等。

四、在佛教中,佛門弟子見面,合掌稱一聲「阿彌陀佛」。見到佛像時,雙手合十表示對佛祖的尊敬。與僧侶問候時也要用雙手合十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阿彌陀佛」也代表無量光、無量壽,這也是最好的祝福語。

五、一個是表示福慧兩足。合掌當胸,也是表示向於中道。十個手指豎起來,表示十度:施、戒、忍、進、禪、慧、方、願、力、智。前五度屬於修福德,後五度屬於修智慧,合起來的時候就是福慧雙修、福慧兩足。

六、佛無處不在,左右手代表著我們的願和行,合十即為願行,要求我們平常做事就和這合十一樣,謹記在心。所謂有大願而無大行,便成空願、虛願。無大願而行,則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願啟行,以行證願,才能圓成大願。

七、合掌得十種功德,《佛說業報差別經》講:若有眾生,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勝福報。二者生於上族。三者得勝妙色。四者得勝妙聲。五者得勝妙蓋。六者得勝妙辯。七者得勝妙信。八者得勝妙戒。九者得勝妙多聞。十者得勝妙智。是名恭敬合掌的十種功德。

八、雙手合十的時候,心無雜念亦無憂,六根清淨一心向佛,葉生葉落幾春秋,參禪念經一心向佛,如意自在溪水流。因果在造化,得失不可求,跪拜佛前虔誠三叩首。

雙手合十的動作要領:

1.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併攏,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

2.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指尖,能夠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儘量放鬆,讓氣息往下沉,以達到逐漸安定的作用。

更多佛學典故,請關注我聞佛心,阿彌陀佛。

佛說:佩戴佛珠就會吉祥嗎?還要做到一點

佛教講的「隨緣」和「業障」都理解錯了,不信你看

相關焦點

  • 雙手合十有什麼含義?
    平常我們見到出家人,都會雙手合十念聲「阿彌陀佛」,拜佛時也要雙手合十默念祈禱,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常見的禮儀。那這個雙手合十在佛教中,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末學首先總結了以下幾條,有不足之處,請大家補充。
  • 最常見佛教禮節:雙手合十的內涵
    合十也稱合掌,是最為常見的佛家禮節。幾乎可以在任何場合使用。不論是禮佛,拜見長者或是同修之間問訊以及向旁人致意,都可以合十為禮。即使是非佛門中人,在有關場合,我們也「入鄉隨俗」使用合十禮。但對於這個看似再簡單不過的禮節,我們不一定了解它的內涵,也有可能在使用的時候並不規範。
  • 佛教中雙手合十的意義
    佛教徒,都有雙手合十的習慣。在律典中說,合十時雙掌要中空,而不是完全緊貼在一起。雙掌中空的意思,代表著無我、空性與法身;這裡並不是說光合掌就能擁有無我或空性,而是指我們自身也必須符合這合掌的意義。合掌的手形,象徵著色身,當兩隻手掌合在一起,便代表能生起智慧與方便雙運之道,已生起得安住,安住已得增長。在藏傳佛法中,有將雙掌置於頭頂、喉間、心間的方式,這是依於密乘的道理,雙掌置於頭頂,代表解開頂輪的脈結,成就諸佛的相好,尤其是成就佛陀頂髻威攝相好。
  • 妙華法師:合掌的六種含義 學會就能得到幸福與平安
    妙華法師:合掌雖然動作簡單,但卻蘊含了無限的含義。佛教的經典裡也說到合掌的功德,比如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裡講了合掌有十種功德,可見合掌是一個既簡單又可以快速積聚功德資糧的禮節。我覺得不管是16種含義還是25種,甚至更多種,所解讀出的含義只要是正能量的,是引起人深思、讓人去實踐的,我覺得都很好,沒有必要在數量上深究。
  • 佛家雙手合十是什麼意思?
    佛家弟子拜佛時候都雙手合十,虔誠膜拜,不過雙手合十代表什麼意思呢?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明公恕齋 ,嘗為 獻縣令,良吏也。官太平府 時,有疑獄,易服自察訪之,偶憇小菴,僧年八十餘矣,見公合十肅立。」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
  • 拜佛時雙手合十的16種重要含義
    雙手合十有16種重要含義 合掌又稱合十,其中內含有十六種意義: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團結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爭鬥。
  • 拜佛為什要雙手合十?其中有什麼含義?
    雙手合十,就是把自己雙手合併在胸口的位置,集中精神,恭敬禮拜,也稱其為「合掌」,是佛教修行之中常見的一種禮儀。我們在寺院見到別人拜佛之時,雙手合在一起就是合十的動作。那麼雙手合十除了是一種禮儀,還有哪些意義呢?
  • 佛家合掌中的16種含義,你知道多少?
    合掌的禮儀,我們幾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聖像前要合掌示敬,與人見面也合掌示禮。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語深,一句話乃至一個字,可能有無量的含義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體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皆從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萬法。我們不能淺看合掌之禮。
  • 佛教常用的手勢有多少種,各種手勢又有哪些講究呢?
    《大日經疏》列有佛教常用的手勢「十二合掌」的名相。一、堅實合掌:兩手掌相合,十指齊等合在一起,指端要稍分離。二、空心合掌:又稱虛心合掌,兩掌內稍成虛圓狀。三、未敷蓮合掌:又稱未開蓮合掌。掌內空間更大些稍成穹隆狀。
  • 佛教:處處行善時時積德,發菩提心修一世善緣,這便是學佛的意義
    人們常常會好奇,學佛到底學什麼呢?其實就是學習佛的精神。佛陀教育我們,不要去傷害眾生,且為了讓所有眾生都能成佛,而且無私奉獻,付出慈悲,到最後我們自己也會有所成就。佛陀在世時,眾生沒有跟隨著佛陀的慈悲、智能來修行,導致現在還是處在輪迴當中,繼續被煩惱、業障所捆綁。
  • 佛教:歷史上,真實的「釋迦牟尼」,很多人都不懂
    引語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歷史上真正的釋迦牟尼是怎樣的。其中當然也包括很多佛教信徒,或許他們對釋迦牟尼的歷史也不太清楚。的確,釋迦牟尼並不是神,而是他們找到了一套能夠引導人們減輕痛苦的理論和方法。事實上,釋迦牟尼一生的經歷都被記載在佛經上,佛教本來就是一種無神論的宗教,但是釋迦牟尼反對世界上有神的觀點。事實上,最原始的佛教經書中記載的內容非常準確,因為在佛陀死後不久,官方立即將佛陀的一言一行詳細記錄下來。
  • 學佛: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的感悟
    如能參透其中意義,那麼對學佛之人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和修道都大有脾益。「菩薩」,佛教的解釋為「覺有情」,在佛教裡是有大智慧的修行者。他除了自身修行悟道外,還懷著大慈悲心去救渡眾生,做到了真正的「自利利他。」「菩薩畏因」意思是具大智慧的菩薩,因為明白惡因與惡果、善因與善果的內在關係。亦出於敬畏、害怕種下惡因。
  • 佛教≠迷信,佛教是「無神論」!
    學佛有十萬法門,佛陀將自己的般若智慧以佛教諸經典傳於後人,可是每個時代仍有不少人以偏執和偏信去學佛,世間多以迷信和偏見去看待佛教和三寶。無神論有兩種,一種是辯證唯物主義,是將世界的物質論貫徹到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包括的人的行為也是由矛盾和物質引導,人也是物質的一部分,所以倡導「人死如燈滅」並不承認精神存在,即便是認定有精神力的存在,也是在物質基礎之上的,比如:人們的愛國情懷和拼搏奮鬥精神。
  • 佛教知識:許多人上香,卻不知香真正的含義
    香與佛教有非常殊勝的因緣,比如,佛教護法中的香神,即"乾闥婆",不食酒肉,只以香味為食,自身也能散發濃香,故名香神,是佛教護法的八部眾之一。還有,人們因學佛、信佛而交往,稱為"香火因緣";有些佛弟子結成團體,共同念佛誦經,又稱為"香火社";朝山拜佛的信眾,又稱為"香客"。
  • 可以用《說文解字》來解釋空和色的含義嗎?
    意思是一個人看破紅塵,出家做了和尚,於是斷了所有的俗念,就算是美色當前,也能手執佛珠,雙手合十,念一句「阿彌陀佛」,然後視而不見,擦身而去。其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的含義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它出自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典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義理,含有很深的哲學思想。
  • 佛教 憨山大師悲心無量,一心不亂方是正行
    原本這篇偈頌是四十句,分十個小節,每一小節闡述一個實際修行當中的過患。但猶以這個小節,這四句更為學佛善信們所稱道和讚嘆。當然受到一些居心不良之輩的曲解,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的爭論和非議。我們完整的看待憨山大師這四句偈頌,沒有半點問題。只不過有的版本把「徒然」寫做成了「枉然」,但其中義理不失,這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 佛教中的人,為何喜歡雙手合十?原來寓意如此重要!
    佛教中的人,為何喜歡雙手合十?原來寓意如此重要!杭州有個名叫葉洪五的孩童,九歲時突然遭噩夢侵襲,驚坐而起,吐血不止,病倒了。他一直未能痊癒,任家裡用了多少辦法,都治不好。弘一法師借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人不要將錢財看得太重,太過愛財,心情鬱結,連疾病都不容易痊癒,而錢財一旦被當成身外之物,人自然就會變得輕鬆,百病不生。戒貪,一直以來都是佛教的一戒。佛教中人的十指相合手勢,便是教導世人不要讓金錢腐蝕了人的內心之意。金錢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的確很重要,但我們必須清楚金錢並不是萬能的。
  • 跟著舌尖去日本名古屋,世界遺產白川鄉合掌村
    白川鄉合掌村是日本飛驒地區白川鄉(岐阜縣大野郡白川村)及五箇山(富山縣南礪市)地區的合掌造聚落的總稱。於1995年12月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在童話故事中情境一般,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
  • 佛法:天下學佛之人如恆河沙數,為什麼能成佛的卻很少?
    作為世界上信眾最多的宗教之一,佛教從古至今,都有著蔚為壯觀的信眾與擁躉,可以稱得上是傲立於世而難尋敵手,天下學佛之人用一句恆河沙數來形容,是毫不誇張的。學佛學佛,學到最後,所有的學佛之人都無不希望自己能夠證得涅槃聖果的,因為那便意味著,從此之後可以徹底的擺脫生死輪迴的流轉,而跳出這流滅無明的苦海,入於清淨涅槃的彼岸花開,從此無相無著而做一個無位真人,永享極樂。
  • 富山縣的世界文化遺產:五箇山合掌造聚落
    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村落是岐阜縣飛驒地區的白川鄉及富山縣南礪市的五箇山合掌造聚落的總稱,1995年12月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在童話故事中情境一般,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 合掌造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