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氣櫃密封油能否順利與水分離是一個尤其關鍵的問題。如果油水分離得不好,氣櫃密封油中含有的水結冰,就隨時可能阻斷循環油路,使氣櫃無法運行。另外,水的存在還會使油品乳化。通常可採用加溫、保溫等措施來解決乾式氣櫃密封油油水分離問題。
1.保證加溫
實踐證明,氣櫃密封油的油溫越高,油水分離性越好。氣櫃密封油的油溫至少要保持在5℃以上,油與水才能有效分離。當然,這與所用的氣櫃密封油也有很大的關係。稀油密封乾式氣櫃使用的氣櫃密封油應有較好的分水性能。而使用蒸汽加溫時,容易出現忽冷忽熱現象,此時保證加溫的關鍵是控制蒸汽進口溫度。閥門應為手動、自動兩路控制。自動控制採用可靠的電動調節閥,與蒸汽進口溫度連鎖,將蒸汽溫度控制在100~110℃之間,同時保留手動控制旁路。蒸汽控制閥門由於經常動作,對可靠性要求很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用水暖代替汽暖,縮小加熱溫差。
2.保溫措施
由於目前國內曼型氣櫃底部油槽普遍無保溫設計,鐵壁板會加速散熱,這對油溫的保持十分不利,也使供暖負荷大大增加,因此採取保溫措施非常必要。通常的做法是建保溫牆,或在氣櫃最下面的2塊側板加裝巖棉保溫層。保溫牆與氣櫃周圍附屬建築聯為一體,將排水、排油管包裹在內,整體保溫效果較好,但不夠美觀;而側板加裝保溫層,工期快,與氣櫃整體協調一致,較為美觀。
3.保證油水分離效果
氣櫃密封油對油水分離性有嚴格的要求,但並不是說通過油水分離器出來的油就絕對不含水,而油中仍含有少量水分是正常現象。
油水分離的最終效果取決於氣櫃密封油的質量、油溫和油靜止的時間。根據氣櫃密封油在櫃內的流動情況,油水分離主要是在櫃底油槽中完成的,油水分離器分離出的水分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應儘量提高櫃底油槽的油溫,同時避免水進入油水分離器。比較切實可行的做法是:降低櫃底油槽水位,將水位降至進油管管底50 mm以下,油水界面控制在進油管管底以下,使櫃底油槽上層含水較少的油流進油水分離器。
4.其他措施
在冬季,還可以選擇性地關閉某些泛水較為嚴重的油泵站。冬季因洩油量小,1~2個油泵站即可保證供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