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裡面的「墨水」真得深-破墨法與積墨法

2020-12-05 書法印象

破墨法在全部的墨法中是用途最廣、變化最多的。無論以濃破淡或是以淡破濃,均要在前一遍墨將幹未乾時進行。破墨破壞了原來平白的效果,力求更完美。它要求造型高度準確,運水運墨的技巧要高度嫻熟以便能反應敏銳、隨機應變地去處理各種變化與問題。破墨法有以濃破淡、以淡破濃、以幹破溼、以溼破幹、以水破墨、以墨破色之分。畫面水墨、水色交融多變,給人以生機活潑之感。

積墨,指墨多層積累、堆積,層層漬染,層積而厚。所用毛筆要短而軟,墨色要淡而幹,宣紙須半生熟。積墨過程先淡後濃,或先濃後淡均可。一般先淡後濃好掌握,積累過程步驟一定要明晰,否則就會雜亂無序,不堪收拾。每遍積墨要求每筆本身不宜有太多變化,幹、溼、濃、淡的效果是靠多遍積累起來的。筆觸縱橫交錯,墨色濃淡交輝,層層透凊而不濁。重墨色的筆觸範圍越加越小,墨色越來越深,筆觸也越來越多,淡墨色的筆觸卻越來越大,覆蓋面則愈來愈闊。積墨法對整體把握的能力要求極強,要厚而不塞,多而不亂,步驟有條不紊,方達效果。

積墨法必須等前一遍幹後再積下一遍,這是其最大特點,也是不可動搖的鐵律。元人主線從中墨開始,而後向「濃」「淡」二極伸延積墨效果蒼茫渾厚,厚重華滋。積墨法適用於表現濃鬱、深厚、渾厚、滋潤感覺的效果。染法分溼染、幹染、點染、分染、通染、跳染等。染墨、染色既要統一,又要對比。筆墨太生硬的地方,沒氣韻,可用「通染」法。效果平、灰、花的地方需對比,可用「分染」法。染的過程中要見筆,要留白。「擦染」出幹而毛的效果,易表現山石、樹木的蒼茫華滋之狀。在畫論《點法》中提到:「一攢、二亂、三線。」即指要做到直筆直點,、三揉,外實內虛,作空心點,凡點必帶動作,點中必有聚散,古有「攢三聚五」之說。古人曰:「畫不點苔,山無生氣」「畫山容易點苔難」「苔痕為美人簪花」。

總的特點是,用墨要有光彩、講層次,求變化。對墨的要求可概括為:清、潤、沉、和。清即層次分明;潤,指墨色滋潤;沉,是要求下筆不浮躁;和,即要相互融和。

相關焦點

  • 國畫基礎之用墨的技法
    濃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顯光澤。重墨含水比濃墨多,色相稍淺。淡墨的含水量較多,色相更淺。清墨只有極淡的墨跡,甚至全是水。二、調墨技法:(1)選好筆,放入水中按壓,將筆毛散開,這樣可以將筆腹中殘留的顏色洗淨,以保證不會有其他顏色殘留。收筆,在筆洗的邊緣擦兩下,以減少毛筆上過多的水分。(2)淡墨。
  • 芥子園畫譜——「積墨法」知識點的講解與圖文示範
    積墨法在歷代畫家中用的較多,比如說清代金陵八家之首的畫家龔賢善用此法。積墨法概念即層層加墨,積墨一般由淡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幹,再畫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覆皴擦點染許多次。圖文示範:皴擦過程較反覆,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迷糊的畫友可以點擊下方的視頻連結查看積墨法的視頻講解示範。首先用毛筆蘸上稍淡一點的墨色,用清水調柔和,在筆尖稍微用深一點的墨色,使毛筆形成前面比較深色中間略淡,再往上就是淡墨。
  • 國畫用墨方法和技巧
    用濃墨單獨作畫,墨要控制少用水,使墨色變化具有厚重深沉、深而不痴鈍的效果。用淡墨做畫,墨色不能發黑,要用得清秀淡遠,氣韻迷濛。用幹墨作畫,墨中雖然水少,但畫面墨色不能用得太乾枯脊薄,有煩躁不安的味道。用溼墨作畫,墨中水不能用的太多,太多臃腫渾濁,要求畫面墨色有春雨酥潤、華滋掩映的感覺。潑墨作畫,要有水墨淋漓、氣水恆流之勢。
  • 芥子園畫譜——「破墨法」的知識點講解
    先來講一下破墨法的概念。破墨法破墨法概念:破墨法分類:濃墨破淡墨、淡墨破濃墨、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名家觀點:在《黃賓虹的山水畫法》中,王伯敏關於破墨講述得最為詳細,認為破墨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破墨須乘溼進行,兩次用墨墨色濃淡反差宜大;其二,前後兩次施墨,畫面乾濕程度與筆端水分含量根據畫意掌控,應當恰到好處;其三,前後用筆,比意相囑,筆型變化對照參差有致
  • 碳素墨水與非碳素墨水的區別
    碳素墨水(英文carbon black ink)是黑墨水的一種,碳素墨水中的主要成分是談(C),碳在常溫常壓下化學性質很穩定
  • 樂彩寫真機為您解答「油性墨水」和「水性墨水」的迷惑
    >
  • 市面上常見的黑色鋼筆墨水對比使用指南
    黑暗之心幹得十分迅速,但是在質量不佳和吸水性極強的紙張表面,還是會暈染和透墨,然而X-Feather防暈染即便在最吸水的紙面也表現極佳,但是缺點就是幹得速度數一數二慢,尤其紙張表面不是很吸水的話。這兩款墨水都是鯰魚防彈墨水系列,這個系列都是使用了一種纖維素化學反應配方使得墨水和紙張木材棉花纖維永久結合。
  • 漫語閒言北河圖景國畫
    吳學良河北灤南縣城稱之為倴城,據傳因元將那顏倴盞曾駐守於此,取「倴」字得名。古城北面的北河相傳為古時運糧的運河,如今北河以北已經發展成北河新區,北河一帶被開闢為「北河公園」。國畫《水之韻》/吳學良以北河取景繪製國畫,要製作完成的任務。有興趣才會積極性高,做起來也會得心應手;反之,必定會被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