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用墨方法和技巧

2020-12-05 騰訊網

用墨總體之意是指使用水墨的方法和技巧,用墨之法有蘸墨法、調墨法和運墨法。

一、蘸墨法是指作畫前用筆蘸墨的方法和技法。

蘸墨的方法有先蘸水後蘸墨或先蘸墨後蘸水之說,也有幹蘸(枯筆蘸)、溼蘸(筆中帶水蘸)或先色後墨,先墨後色不同方法。蘸墨法看似簡單,但對用水用墨用色量的控制和先後蘸法程序的安排及用筆尖蘸墨還是用側鋒筆肚蘸墨其方法不同,用量不同,繪畫的效果就大不相同,蘸墨方法是決定創作中國山水畫效果的第一道關鍵工序,必須認真對待。

二、調墨法是指對墨色和墨的濃度進行調製的方法。

墨在硯臺中研好或用瓶中的原墨汁倒在瓷盤中後,做畫都因太黑太稠不能直接使用,首先對墨汁進行調製,其方法有四種:第一是在原墨汁中少加點水調製一下,使墨色和墨的濃度降低,達到作畫可用為止;

第二種方法是將原墨汁等量分別倒入幾個瓷盤之中,然後在各盤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調成具有不同墨色的汁,作畫時按墨色需要直接蘸用即可(此法稱為渾墨法或間墨法);

第三種方法是在筆頭上調墨,即事先將筆頭蘸上少量清水,然後用筆尖蘸濃墨,再將筆臥倒在瓷盤中來回進行滾拉,略等一會,在筆頭上的墨與水混合滲化形成具有漸變的效果之後,可臥筆用順逆鋒法來使用(此法稱筆頭融墨法);

第四種方法是紙上調墨法,即首先在紙上潑染局部或大部淡墨淡色,然後在半乾的墨上用不同濃墨或色進行積破並分多次渲染,求得需要的不同墨色效果。紙上調墨和調色法在創作山水畫時經常使用,效果極好。

三、運墨法它是將墨或色在紙上進行運作,求得墨形墨態和水墨效果的一種運墨方法。

平時講用墨其主要意思就是指運墨這種方法。運墨法與紙上調色法有似相同,但不是一回事,一個求色,一個求韻。運墨法包括「單運法」「互運法」和渲染法「三種。

1、單運法 是將濃、淡、幹、溼、焦、宿、各種墨或各種色中的每一種墨色都作為獨立的單體,每種單體再經用水調解運作形成具有多種變化的墨韻,這種單體用墨、用色並對其求韻的方法就叫單運法(用色就叫單色法)。

用單運法作畫叫單運畫法,其具體有濃墨法(重墨法)、淡墨法(渴墨法)、幹墨法、溼墨法、焦墨法、潑墨法、宿墨法、單色法(單色分赤、橙、黃、綠、青藍、紫)。在墨色中黑的墨為濃墨,發灰色的墨為淡墨,墨中少水為幹墨,水較多為溼墨,比濃墨水少為焦墨,用水較大進行潑寫作畫為潑墨,宿墨是指隔夜之墨。

用濃墨單獨作畫,墨要控制少用水,使墨色變化具有厚重深沉、深而不痴鈍的效果。用淡墨做畫,墨色不能發黑,要用得清秀淡遠,氣韻迷濛。用幹墨作畫,墨中雖然水少,但畫面墨色不能用得太乾枯脊薄,有煩躁不安的味道。用溼墨作畫,墨中水不能用的太多,太多臃腫渾濁,要求畫面墨色有春雨酥潤、華滋掩映的感覺。潑墨作畫,要有水墨淋漓、氣水恆流之勢。

宿墨自身具有黑、幹和光亮特點,一般多用做提醒,宿墨多渣,作畫如用不好,易枯硬汙濁,用得好倒有厚重沉穩之感。用單色意思同上。總之,單運法中的各種墨和色雖然看似使用較單一,但在畫面中墨和色的效果是十分豐富多彩、生氣十足的,它們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2、互運法 是指墨與墨、墨與水、墨與色、墨與濟(礬、膠、粉)等物質經過相互調解運作,取得各種多彩奇異的變化效果,這種方法就叫互運法。互運法中有「接法」(相碰法)、「積法」、「破法」、「混法」。

1)接法:墨與墨相接就叫墨接法(墨接法有濃與濃接,濃與淡接,淡與淡接)。墨與水接叫接水法。墨與色接或色與色接叫接色法(接色法中有濃淡色和不同濃淡色各種色相接法)。墨與濟接叫接濟法(濟要用水濟)。

2)積法:墨與墨兩種墨相疊,在第一遍墨幹後再加墨的方法叫積墨法。墨與水相疊叫積水法。墨與色相疊叫積色法。

墨與濟相疊叫積濟法。積法有幹筆積、溼筆積、墨半乾時積、幹後積和多遍積。具體做法可用點積、線積、面積、潑積、皴擦積。也可在淡色、礬水、豆漿、醋水、洗衣粉等濟漬上積墨積色。用積法作畫一般是由淺到深達到蒼秀厚重、沉實華磁的效果為止。積法注意異黑灰和無明顯韻律變化的不足。

3)破法:是墨與墨二種墨相疊,在第一遍墨沒幹就疊第二遍墨為破墨法。同樣墨與色相疊為破色法(先色後墨)。

墨與水相疊為水破法(先墨後水)。用水較大相疊為衝水法。墨與濟相疊為濟破法(先墨後濟)。破墨法有濃破淡,淡破濃,溼破幹,幹破溼。用破的技法要恰當掌握好墨、水、色、濟之間的乾濕程度,太溼容易滲化太快,潤化過多,出現浮煙帳墨、臃腫無骨的感覺,太幹又不易滲化,容易形成乾枯不潤、刻板無味的樣子,乾濕恰當才會取得最佳效果。

4)混法:有墨與墨混(濃淡混),墨與水混,墨與色混,色與色混,色與濟混。混法運作會產生不同濃度、溼度和色相不同變化。經混合後的墨、水、色、濟可直接用來作畫,也可再與墨、色、水相蘸相積相破,會取得特殊效果。

運墨法是創作中國山水畫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一定要運用自如或有所創造,才能創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運墨法要以水為氣,以墨色為形,墨非水不醒,墨非運不透,這才能化漬為韻。運墨要連貫、呼應,顧盼,有態,用時深時淺、時穩時顯、時連時斷運動的墨色體現出強悍、雄偉、煙霧迷漫、婆娑多姿和空曠浩渺、水波滾動的景象,在水暈墨彰的氣勢中展現出詩和音樂一樣的旋律美、形態美。

3、渲染法 就是用淡墨水、淡色水對畫面局部或全部進行層層染的方法。經染後的畫面更具有層次感、空間感、厚重感,能使畫面和畫中景物產生蒼蒙、混融、空曠淡雅、水氣十足和空靈迷離的效果。染常用的方法大體有渲染、積染、烘染、檫染、滃染等。渲染是對畫面、畫中景物進行總體或局部分層進行多遍刷染的方法。積染是在第一遍用墨幹後多次疊加墨的一種染法。

烘染是在景物輪廓周圍染墨色。背染是在畫的背面染墨或染色,可染多遍,有厚重感為止。檫染就是渴筆側鋒不見筆跡的快擦,使畫面有蒼茫、厚重、沉實、乾裂的效果。滃染是是將紙噴溼後再進行渲染的方法。這種滃染法可使畫面取得雲煙四起、一片朦朧之景觀。

用墨墨色分濃淡乾濕焦黑白五顏六色,用墨技法有蘸、調、積、破、混、潑、染之法,更十分講究活、淨、結、老、嫩、乾枯、虛實、節韻、和意境,這些講究是用墨要求的最高標準和生命。墨活則生,潔淨才能活潑,嫩墨鮮豔明快,能產生潤掩生動的氣韻。

老墨墨色蒼茫,能產生乾枯峭拔的效果。濃墨取厚,淡墨取雅,溼墨滋潤,潤能取豔,幹墨枯燥,燥能取險,虛得空靈,空靈能產生幽靜神秘感。

虛實幹枯濃淡潤澤相雜,才能更好的表現出距離、空間、幽遠和水墨流益的情趣和美的意境。總之,用墨講的是色法、方法、技巧、效果,追求的是變、運、呼應、節韻、情趣和意境,體現的是哲理、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要求的是畫面效果和形式內容的統一。

用墨是創作中國山水畫的重要方法,用墨與用筆是創作中國山水畫十分重要的兩個方面內容。對它們的了解、研究、掌握、運用是創作出好作品的重要保證。

將此公眾號置頂,您可以獲取每日最新更新

相關焦點

  • 水墨畫的技法規則——用墨方法
    隨著水墨畫的發展,原本被用來寫字和畫畫的工具——墨,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法。潑墨法和潑墨法形成於唐朝,墨法在以後的發展中越來越豐富。水墨畫中墨法豐富多變,水墨畫用墨方法是不同於工筆畫法。在水墨畫的用墨方法中有一個墨帶色"的特殊原則。這是源於老莊哲學思想的。畫家在作畫時墨被水,調成深淺不同的層次,一般說來,墨色可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個層次。雖然在民間很早就出現了水墨畫這種形式,但沒有被流傳下來,人們當時也沒有在意用墨方法。到了唐朝才有關於論述水墨畫用墨方法的著作。因此寫意畫用墨的方法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的研究累積才漸漸完善起來的。
  • 國畫基礎|工筆螳螂與工筆蝴蝶的畫法步驟
    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國畫基礎|工筆螳螂與工筆蝴蝶的畫法步驟」對你有所幫助!步驟三:用重墨層層暈染蝴蝶的觸鬚、眼睛,並且用重墨一根根勾畫出蝴蝶頸部絨毛,然後用墨分染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注意每段翅膀上花紋的濃淡,以便營造蝶翅的層次感。
  • 用國畫沒骨技法畫胡蘿蔔和鳶尾花,兩個清新好看的案例領你入門!
    在國畫的繪製技法中,有這樣一種技法,它沒有墨線勾勒輪廓線,而是完全用墨或者是顏色暈染而成。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技法嗎? 文章中不僅給大家分享了什麼是沒骨畫,也給大家分享了沒骨畫的繪製方法。
  • 國畫葡萄的畫法
    果實的顏色,由於品種的不同和季節的變換,或偏紅、綠或發藍、紫色。葡萄與人們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葡萄的紫色象徵富貴、吉祥,綠色象徵著生命和春天。它的累累碩果更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因此,以葡萄為題材的國畫作品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2.工具筆:畫寫意葡萄常用的毛筆是大白雲兼毫筆。
  • 用文字表達一幅花石鳥的國畫
    今天學了一幅茶花的國畫。覺得非常美麗,實在是有表達的欲望,就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這幅畫表達的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一隻美麗的小鳥發現了一朵鮮豔的茶花,站在石頭上,欣賞起來。再畫茶花,用胭脂和硃砂調色。先用多多的硃砂色,調開,筆尖筆腹蘸硃砂,然後用筆尖微點一些胭脂,先畫出4片圓形的花瓣,呈扇形打開,再用多一些的胭脂色花最後一片花瓣。因為是靠近我們的視線,所以顏色稍微重點。第三步,畫葉子,藤黃和花青調色。最後畫鳥。鳥比較複雜,最難畫。先畫鳥頭。鳥頭用花青,加一點點的墨。需畫得飽滿。
  • 13屆全國美展,這件優秀獎國畫作品,根本不是國畫
    《中國速度》局部1這幅國畫作品,以極簡、極具概括性的藝術語言詮釋科技感與場景化並重的時代特徵,作者沒有運用慣性的思維和手段去表現主題,而是純粹以平面化的處理去闡述這一時代性的對象。可在這一過程中,任何風格又都有其兩面性,風格越明顯,其關注的面就越小,難免顧此失彼,也就是它的特點和弱點均具最大化。
  • 書法之「墨法」詳解,要達到用墨的最高境界,這三點要領悟
    所以,研究如何用墨,在書法中就顯得十分重要,為自古到今的書家所重視。人們都知道筆法在書法中的變化多端,而墨法也同樣千姿百態。如果書寫中的枯溼濃淡、知白守墨處理得當,字裡行間自能秀髮出高雅的風神;用墨能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燥滑相應,飄揚酒脫,其風韻氣勢猶可躍然紙上。大凡有的書法作品出現滯筆,有的淡墨滲化,萁原因就是在用墨這一點還把握得不好。
  • 藝術欣賞和創作對比:中國國畫VS西方油畫
    2,中國國畫這種情感中畫為人所表達的意思,西方油畫則更加注重於理性和事物的再現。 3,中國繪畫主要以線條作為主要的造型手段,西方的油畫則更加注重於油顏色和光線來表現事物的形象。 4,中國國畫從來都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古人所說的隨時隨地作詩作畫。
  • 國畫的5大要素是什麼?你應該知道的國畫知識!
    一、筆墨筆墨是中國畫學習的不僅僅是繪畫技巧,還是以文載道的表現手段,這一點應該是大家都要知道的。那麼什麼是筆墨呢?我們該怎麼理解筆墨呢?而在中國不管是書法,還是國畫各位大家都追求作品的意境。但能展現出意境的畫作不可多見。所以說,國畫構成中佔很大比重。五、留白留白是中國畫特有的心理空間,更像是畫面呼吸的必然所在。就好比缺少留白中國畫就缺失了想像空間一樣;畫面留白對中國畫的「氣」和「勢」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 水墨葡萄的繪製方法和詳細步驟高清圖,喜歡國畫的朋友收藏起來
    第一步:畫葡萄,調色方法:1、曙紅+花青調出紫色,裡面稍微加一點三青。2、藤黃+花青調出綠色裡面稍微加點三綠。3、調好上面顏色後,兼毫筆筆肚蘸紫色,筆尖稍微蘸點綠色畫葡萄。留出高光和水線(兩個葡萄交界處留白不要讓顏色混在一起)第二步葉片畫法:筆肚調淡墨,筆尖調濃墨畫葉片,五個一組,注意遮擋關係。疏密、大小穿插。
  • 國畫龍圖——由龍作品小合輯
    首先龍的形象結構是多種動物的結合體,被形象的總結為九似,形象上的九似預示著品質精神上的九似,也就是說這九種動物的品質和能力是人們所敬畏和崇拜的對象,也是人們要學習傳承的內在的精神需求。故而龍代表的是一種精神和實物無關,也無需當成話題反覆不休的爭論。本文的思考為由龍老師長期研究畫龍對於民族龍圖騰的個人體悟,不接受無意義的爭論和辯駁。
  • 漫語閒言北河圖景國畫
    國畫《水之韻》/吳學良以北河取景繪製國畫,要製作完成的任務。有興趣才會積極性高,做起來也會得心應手;反之,必定會被動些。就國畫的美感來說,與國畫追求文雅靜謐的意境確實有些不合拍。效果圖更直觀,攝影更真實,豈不更好麼?不過要的可不是效果圖以及攝影。但既然要完成,就得繪製,就得想個辦法。
  • 文化常識:中國畫的墨法,主要是運用墨色變化的技巧
    文化常識:中國畫的墨法,主要是運用墨色變化的技巧筆法筆墨是中國畫的最大特色,從廣義上講筆墨指利用筆墨達到的效果,諸如色彩、章法、意境、品位等都要通過筆墨來實現;從狹義上講,筆墨專指用筆用墨的技巧。這裡我們先說說筆法。
  • 技法 | 國畫的好線條是怎樣練出來的
    方法不同,但學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寫生或臨摹掌握造型能力和表現技巧。不同的畫種有不同的造型規律和形式語言,這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在造型能力和形式語言的學習上也各有特色:通過寫生,可以直接來源於生活,這種方法更注重對象的真實性和寫實性,與西畫的造型觀一致,因此比較適合西畫的學習。
  • 測試你有沒有國畫天賦的方法來了!準確度頗高
    如何發現自己是不是有水墨國畫天賦?如下操作,即可清楚答案:1.在網上找一些國畫,把喜歡的保存,一段時間後,把不喜歡的刪除,最後看看你都留下了哪些國畫。從這些捨不得刪除的國畫中,你可以發現自己內心真正欣賞的國畫種類、風格和大概的一些畫家。
  • 國畫寫意葡萄的幾種畫法,視頻
    作者:呂長河 編輯:雪狼異族 認識葡萄結構與用筆用色技巧 跟徐湛學國畫:葡萄的畫法一 內容摘錄自河南美術出版社《花鳥畫學籍.葡萄》,賈世玉編著,尊重原創,尊重版權,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 【國畫周刊】筆墨中的長安精神 ——論王金嶺的大寫意畫
    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時期金嶺先生對於繪畫形式語言的探索以及對於傳統的創新性研究,他在文章《論模糊技巧》中提出對章法、用筆的意象化處理,他用空靈、潤透的淡墨表現蒼茫、厚重的陝北高原夜色下的朦朧與厚重,以瑩潤空靈的筆墨營造出燈火闌珊的意象之美。從王金嶺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長安畫派藝術家特別是石魯先生對於王金嶺的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