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邀請俄羅斯參與金星探測計劃

2020-09-29 科技生活快汛

作者: 伊利亞• 貢恰羅夫

俄羅斯科學家將參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規劃的金星探測任務。 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推出了一項獨特的研發成果,這種超高解析度紅外光譜儀將被首次用於直接測量金星雲端大氣的風速。

"我們希望新冠疫情不會妨礙印度合作夥伴實施這個非常有趣的項目。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們親手打造的探測儀將參與金星的研究。"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無人機實驗室主任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

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研製的探測儀與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院的技術兼容。該院研製的探測器用在Mars Express、Venus Express和ExoMars人造衛星上。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和中國的十幾個研究團隊正在研製類似的探測儀。 俄羅斯技術領先於競爭對手的一個關鍵參數是超高解析度,有助於更準確地區分空氣波的長度。 此外,俄方研製的裝置體積小,便於使用。

探測器收集的數據將有助於更好地了解金星上的大氣和運行過程。 早些時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巴黎大學-薩克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金星上的風力極大,甚至可以影響金星的旋轉,使其旋轉速度每天改變兩分鐘。

然而,觀測表明,金星上的一天不會變短,這意味著有某種使得金星旋轉速度變緩的力量,就像風使其加速一樣。

印度第四次星際探測任務暫定在2023年啟動。俄羅斯探測器將在2022年前,在俄聯邦航天局的財政支持下完成探測器的研製工作。

相關焦點

  • 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 T· 瑪利亞 · 安東尼塔 (T. 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 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2024年末
    2024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T·瑪利亞·安東尼塔(T. 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 到2029年俄羅斯將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
    據公考資料顯示,俄羅斯準備於2029年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據俄羅斯科學院專家估計為此將花費160億至170億盧布規模資金。欲發射的探測宇宙飛船由浮動探針和登陸車等部分組成。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金星-D》項目俄羅斯-美國聯合小組俄方負責人柳德米拉加索娃表示,目前研究小組對該項目總體運行方案已審核完畢。
  • 受疫情影響,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 T· 瑪利亞 · 安東尼塔 (T. 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 新冠疫情衝擊: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到2024年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2024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T·瑪利亞·安東尼塔(T.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 拒絕美國自己單幹,俄羅斯豪言:金星是「俄羅斯的行星」
    最近,俄羅斯國家航天局(Roskosmos)正式宣布,拒絕與美國在金星星際站建設項目上展開合作,打算自己單幹。俄羅斯在金星探測上可謂是「雄心勃勃」,據俄羅斯公布的最近金星探測計劃顯示,俄羅斯正在籌劃新一輪的金星探測計劃,計劃將在金星採集土壤樣品,並帶回地球供科學家研究。
  • 俄羅斯航天集團已拒絕美國參與「金星-D」星際站項目
    俄羅斯航天集團已拒絕美國參與「金星-D」星際站項目(© 照片 : JAXA/ISAS/DARTS/Damia Bouic)(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5日電,
  • 俄航天局長:金星是「俄羅斯的星球」
    「低成本行星科學探測任務計劃」中,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最終將金星探測排除在任務計劃之外,選擇了兩個小行星作為任務目標。他在9月15日舉行的HeliRussia-2020展覽會上向記者表示,「我們相信,金星是俄羅斯的星球,我們不會落後於人。」他說,對金星的探索已經列入俄羅斯2021-2030年太空活動國家計劃草案中。
  • 印度宣布延遲金星探索計劃
    品玩12月2日訊,據 Space.com 報導,印度宣布將金星探測任務推遲到2024年末,比原計劃要晚1年。據悉,此次任務推遲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據悉,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原計劃在2023年發射 Shukrayaan 探測器,對金星進行為期四年的研究。新的發射日期定在2024年12月,後備發射日期為2026年中。
  • 印度空軍:發現中國無人機!印度防空部隊:那是金星和木星
    與此同時,網站引用印度空軍司令阿倫·沙阿的話說道:「蘇霍伊雷達發現了中國戰機。中國新型戰機也並非如此隱形,不需要特殊技術就能探測到,普通雷達站也能識別殲-20。」該網站的此消息被俄羅斯媒體援引並做出了報導。消息一經爆出,國內軍迷在軍事論壇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 金星發現生命存在可能性,中國為何沒有探測過金星?
    天文學家近期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天體生物學家認為這種物質可能是金星的生命跡象,通過生活在雲層中的微生物,進行呼吸作用產生磷化氫。這項研究主要依賴於地面望遠鏡數據,天體生物學家已經開始計劃,準備挖掘出金星的生命奧秘!
  • 印度在暗暗較勁?登月計劃還沒成功,金星探測器計劃在2024年發射
    前言:隨著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登月,大多數國家又開始了最新的航天計劃。印度剛剛宣布,其計劃要在2024年向金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將是印度第一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其預計將進行為期4年的研究。當所有國家都在向月球和火星發展的時候,為什麼印度卻將矛頭轉向金星了呢?
  • 俄羅斯發射探測器 取得驚人的進展 在金星上探測到磷化氫氣體
    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17日報導,俄羅斯宇航局再次發射探測器,期望能在465℃的表面上,尋找到外星人的跡象,俄羅斯宇航局負責人稱,俄羅斯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將探測器著陸到金星的國家,從此前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金星的地表溫度簡直像地獄一般。
  • 發現潛在生命跡象,金星探測要火
    名為「真理」(VERITAS)的一項任務曾輸掉NASA「發現」計劃的上一輪選拔,但在眼下的新一輪競爭中又入圍了決賽階段 【《航天新聞》9月15日報導】在金星大氣中發現與生命相關的一種分子可能會讓一些政府和私人金星探測任務的前景變得光明起來
  • 美俄爭地盤爭到金星上了,俄羅斯想吃獨食
    9月14日,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研究稱,英國科學家團隊首次在金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磷化氫氣體,該氣體的發現被認為是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9月15日,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也發聲稱,探索金星的項目已被列入俄羅斯2021-2030年太空探索的聯合政府計劃中。他更是表示,金星是一顆俄羅斯行星,所以俄羅斯在金星探索這一領域不能落後。
  • 到2029年俄羅斯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
    據公考資料顯示,俄羅斯準備於2029年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據俄羅斯科學院專家估計為此將花費160億至170億盧布規模資金。欲發射的探測宇宙飛船由浮動探針和登陸車等部分組成。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金星-D》項目俄羅斯-美國聯合小組俄方負責人柳德米拉加索娃表示,目前研究小組對該項目總體運行方案已審核完畢。
  • 俄羅斯宣布計劃獨立探索金星
    在科學家宣布從金星大氣層發現疑似微生物產生的氣體之後,俄羅斯宣布它計劃獨立探索金星。俄羅斯航天局局長 Dmitry Rogozin 告訴記者,他們將啟動一個項目,因為俄羅斯相信金星是它的星球。最早的金星探測器是蘇聯發射的,蘇聯共向金星發射了 30 多個探測器,以至於美國將其稱為「蘇聯行星」。俄羅斯聲稱它有大量的材料顯示金星上的部分物體改變了位置,或者可能存在生命。但這些都是尚未驗證的假說。
  • 俄羅斯「金星-D」(Venera-D)著陸艙將在金星表面鑽探 深度會達到數釐米
    俄羅斯「金星-D」(Venera-D)著陸艙將在金星表面鑽探 深度會達到數釐米(© Depositphotos / Petersim)(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9日電,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柳德米拉∙扎索娃表示,「金星-D」(Venera-D)著陸艙將在金星表面鑽探,深度會達到數釐米。
  • 俄羅斯計劃探測火衛一
    新華社莫斯科6月16日電俄羅斯航天局16日宣布,俄羅斯計劃在2009年發射一個無人探測器前往火星衛星火衛一,以獲取土壤樣本帶回地球研究。  俄羅斯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火衛一—步兵』探測器定於2009年10月發射,整個探測計劃將耗時3年。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作者·山南翁火星探測起始於上世紀70年代,以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主要途徑。前蘇聯、美國曾是開展火星探測的「主力國家」。進入本世紀我國的空間技術取得突破發展,我國的火星及行星探測計劃開始實施。時機成熟後,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採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2013年9月第6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官方披露,我國將2030年前將進行火星探測、深空太陽觀測、小行星伴飛和著陸、金星探測、木星探測和火星取樣返回等多個深空探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