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9年俄羅斯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

2020-09-16 八戒心說

據公考資料顯示,俄羅斯準備於2029年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據俄羅斯科學院專家估計為此將花費160億至170億盧布規模資金。

欲發射的探測宇宙飛船由浮動探針和登陸車等部分組成。

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金星-D》項目俄羅斯-美國聯合小組俄方負責人柳德米拉加索娃表示,目前研究小組對該項目總體運行方案已審核完畢。研究任務將按照俄羅斯方面設計和提出的《金星-D》項目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金星表面圖像

加索娃強調指出,目前國與國之間就一些國際項目進行合作是現代國際社會的一個發展趨勢。這種國際合作形式有利於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研究效率,進一步開闊科學課題研究範圍。

金星自轉的情形

在談及行星大氣層中檢測出的磷化氫氣體現象時,她稱說這是地球上表示生物存在的一個標誌,是厭氧微生物生命活動的產物。至於金星上為何有這一現象,目前尚還不清楚具體緣由。

金星輪廓圖像

從目前的情況來判斷,金星上有磷化氫氣體現象說明這裡隱約有生物存在的表象。假設這一判斷說得通,這是除地球外另一個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首個發現,總之,不完全排除這一樂觀的推測。

計劃到2029年向金星發射一顆宇宙探測飛行器。 這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大量細緻的一系列工作。此外,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另據一則消息稱,新近由俄羅斯企業家,Mail.Ru集團公司前董事長及投資股份持有人尤裡 米爾涅爾創建成立了突破倡議基金,答應資助這一金星生命跡象探測科考研究項目。

種種研究資料表明,俄政府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項目的政策措施初見成效,也意味著航天研究領域項目逐漸向民間資本開放的新跡象。

相關焦點

  • 到2029年俄羅斯將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
    據公考資料顯示,俄羅斯準備於2029年向金星發射探測宇宙飛船。據俄羅斯科學院專家估計為此將花費160億至170億盧布規模資金。欲發射的探測宇宙飛船由浮動探針和登陸車等部分組成。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金星-D》項目俄羅斯-美國聯合小組俄方負責人柳德米拉加索娃表示,目前研究小組對該項目總體運行方案已審核完畢。
  • 宇宙飛船發射到火星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現在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地球火星任務軌道,它們並不都是在火星和地球接近時才產生的,有許多的因素牽涉其中,包括宇宙飛船是否會返航、是否有來自金星的引力協助、運載火箭的運行能力。然而,對於典型的把探測器或探測車送到火星的單程任務,我們確實是在火星和地球相當接近的時候發射的。
  • 火星探測器發射在即,俄羅斯也沒消停,進步號飛船將再次領先美國
    根據計劃在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如今長徵5號運載火箭已經轉運至發射塔。在中國將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時候,俄羅斯也沒有消停,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進步號貨運飛船將在莫斯科時間7月23日17點26分發射升空,隨後在20點47分左右將與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對接,這次進步號宇宙飛船將再次領先美國,因為進步號採取的是3小時高速運行的模式,此前進步號進行過6小時的快速補充的模式。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毅力號火星車 | 圖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由長徵5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計劃發射時間為2020年7月23日。將實現「繞、落、巡」的三階段探測任務。
  • 俄羅斯計劃2029年發射「頓河」超重型運載火箭 用於運輸月球基地模塊
    (觀察者網訊)俄羅斯火箭與航天工業的一名消息人士14日表示,俄羅斯計劃2029年用「頓河」運載火箭向月球運送起飛著陸系統,以便制定月球登陸方案。按計劃,"頓河"超重型火箭將比計劃於2028年首次發射的"葉尼塞"超重型火箭載荷量更大。
  • 中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也是|泛讀
    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預計將在今年夏天美國向火星發射機器人探測器的同時發射。這與美國航天局的第五次火星探測任務相一致。美國宇航局計劃在7月17日發射「毅力」號火星車,並於2月18日登陸火星。中國一直在努力追趕美國和俄羅斯,並在2030年成為主要的太空強國。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火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推遲發射|exomars|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航局|火星
    昨天,2020年3月12日,歐洲航天局在官網上正式宣布,ExoMars 2020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由2020年推遲到2022年,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疫情影響。唉,這不是計劃的一部分!2020年夏季是從地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窗口期(大約兩年一次)。
  • 中國火星計劃來了!2020年左右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不久前,在首個「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經批准立項。據人民日報8月12日報導,我國預計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中國的火星計劃終於來了!
  • 為什麼美國航空航天局向火星發射宇宙飛船
    就在InSight預計在2016年3月推出的幾個月之前,工程師們發現地震儀的真空外殼發生了洩漏。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在發射之前修復它,並且必須在今年之前推遲完成任務 - 當火星和地球再次在軌道上對齊時。地震儀已經被固定,並且準備好分析它可以拾取的每一個小振動 - 而不僅僅是來自地震。地震儀靈敏度足以檢測撞擊火星表面的隕石引起的隆隆聲。
  • 發射成功!中國「天問一號」將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許,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人類已經進行了47次火星探測,探測火星要比月球難多了。作為中國首次獨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如何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 奔向火星|俄羅斯火星探測尋求多元合作
    身為歷史上航天強國的蘇聯及其繼承者俄羅斯,自然會對地球的近鄰火星青睞有加。但遺憾的是,雖經多番努力,蘇聯和俄羅斯的火星探測亮點不多,其一系列折戟沉沙的經歷倒是揭示出這一星際探測工程技術難度之高、風險之大,遠非近地空間探索或探月可比。尋找適合自身的多元化合作方式,是探測火星和其他遙遠天體的適當選項。
  •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不斷探索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但是迄今為止,真正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如果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能取得成功,將把中國航天事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2018年年底我國的嫦娥四號讓我國成為了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這一次我國將探測更加遠的火星,這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全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 說好一起去火星,歐洲卻放了俄羅斯鴿子,疫情影響歐洲火星探測
    ▲美國人的"火星"2020火星探測車計劃在今年升空(圖片來源於:網絡)那眾所周知,火星探測是人類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宇宙深空探測任務之一,畢竟,火星可謂是太陽系中與地球相似度最高的一顆地外行星,故而,探測火星對於人類未來可能的地外移民等方面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於人類火星探測來說,2020年無疑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年份,因為,按照火星和地球的運行軌推算,其每隔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首先,祝賀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並發射成功!從此我國深空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主要是完成環繞火星探測、火星著陸以及巡視探測。第二步計劃完成探測器對火星的採樣,並返回地球,這個目標將定於2030年左右實現。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人類探索火星究竟會有多難?
  • 人類向火星發射過50多次探測器,有一半失敗,火星探測有何難點?
    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項目,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些日子了,關於航天,關於火星的話題一直不斷,那麼人類為什麼非要選擇火星進行探測呢?目前歷史上人類一共向火星發射過將近50個探測器,超過一半都失敗了。其中大部分是蘇聯貢獻的,當時處於冷戰時期,追求速度,蘇聯可能也不是很冷靜!1971年1月,蘇聯的就發射火星二號登陸器,可惜在火星的表面就墜毀,不過的確是第一個到達火星的人造物體。
  • ...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火星|...
    簡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已將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因為其遇上了複雜的降落傘系統。火星探測團隊的斯基帕雷利號探測器在子午線平原上墜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將會吸取教訓。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的火星著陸器和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
  • 全球7個國家或地區共計發射了47個火星探測器,都探測到了啥
    截止到2020年7月20號,加上剛剛發射成功的阿聯探測器希望號,全球共7個國家或地區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其中著陸任務17次,成功8次,成功率不足50%。相對於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成功率為什麼會這麼低?這麼低的成功率下,為什麼人類還對火星探測這麼感興趣呢?
  • 阿聯的首次火星任務將在周五發射
    「希望」號宇宙飛船本應於前幾日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但惡劣天氣將發射推遲到7月17日星期五。這艘重達3000磅(1350公斤)的飛船(本質上是一顆火星氣象衛星)將被送入太空,而運載任務由三菱重工的H-2A火箭執行。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發射升空,搭載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將一次實現火星環繞和火星著陸、火星巡視探測。時機成熟後,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進行火星表面採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2013年9月第6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官方披露,我國將2030年前將進行火星探測、深空太陽觀測、小行星伴飛和著陸、金星探測、木星探測和火星取樣返回等多個深空探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