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一起去火星,歐洲卻放了俄羅斯鴿子,疫情影響歐洲火星探測

2021-01-08 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

▲火星這顆與地球距離相鄰的地外行星,其在歷史上就曾有不少人類著名的火星探測器登陸上去過,比如美國人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而本來在今年不少國內外的先進探測器也會上去,可如今卻......(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事是各國最關心也是最煩心的,那無疑就是全球疫情了,而由於該場疫情的影響,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關鍵科技發展計劃也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比如最近歐洲航天局(ESA)就宣布推遲其與俄羅斯航天局共同研發的火星探測計劃任務。

▲美國人的"火星"2020火星探測車計劃在今年升空(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眾所周知,火星探測是人類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宇宙深空探測任務之一,畢竟,火星可謂是太陽系中與地球相似度最高的一顆地外行星,故而,探測火星對於人類未來可能的地外移民等方面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對於人類火星探測來說,2020年無疑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年份,因為,按照火星和地球的運行軌推算,其每隔26個月就有一次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的時刻,而2020年正好處於這個時刻上,那由於在今年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是最近的,故而,在今年通過運載火箭從地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話,無疑將節約不少飛行時間和燃料,這樣一來不僅能節約不少成本,且還能再燃料一定的情況下,多攜帶點探測設備過去,提高工作效率點。

▲俄歐的ExoMars火星探測車概念圖,如今看,其要上火星的日子還是要在往後推推(圖片來源於:網絡)

故有鑑於此,今年,包括歐洲航天局與俄羅斯在內的多國都有相應的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計劃,包括,美國NASA的"火星"2020、中國的"火星一號"、甚至歷來素有"土豪國"之稱的阿聯此時也聯合起了美國NASA和日本JAEA等全球知名航天機構合作研發了名為"希望號"的火星探測器,並計劃於2020年7月通過"搭乘"日本的H-2A運載火箭前往火星進行相關的探測任務。

▲按計劃,歐洲人的ExoMars火星探測車本來在2018年就應該登陸火星了,可如今卻一直在推延(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相關的任務也不得不延期進行,這其中,俄歐方面原本預計今年夏天進行發射任務的ExoMars探測器就被迫"中招",根據外媒的報導,ExoMars探測器就無奈推遲到2022年的下一個發射窗口期進行發射,當然,考慮到該探測器此前就有過多次的推遲情況,因此,或許就算沒有此次疫情影響,其能不能順利發射也是一個未知的問題了,而從現在來看,雖然美國的Mars2020以及阿聯的"希望號"雖然目前還沒被爆出取消或推遲發射的消息,但考慮到目前的疫情的發展,這兩款探測器能不能屆時順利升空同樣也是一件未知的事。

▲如今,就看中國的"火星一號"探測器屆時的表現了,希望能一切順利(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同樣中國的"火星一號"目前也同樣因疫情受到了不少影響,不過從目前來看,在中國航天科研人員和相關機構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其相關的發射計劃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從現在來看,很大概率還是會如約升空,不過考慮到目前新冠疫情的影響,此次"火星一號"的發射現場將不會邀請任何任務之外的人員進行參觀,最後,在這裡,筆者也衷心祝願咱們中國人的"火星一號"能夠順利完成此次飛向火星的計劃,並最終帶回勝利的消息。

相關焦點

  • 奔向火星|歐洲火星探測在挫折中前行
    今年3月,歐洲航天局(簡稱歐航局)宣布,受技術問題影響,原定於今年將執行的「火星太空生物」計劃的發射飛行任務,將推遲兩年至2022年。事實上,一直以來,歐洲火星探測都在挫折中緩慢前行。2003年6月2日,歐航局的「火星快車」軌道探測器騰空而起,隨行的是英國數所高校研製的「獵兔犬」2號著陸探測器。
  • 歐洲火星探測任務第三次推遲
    |周日 · 視頻天象 歐洲火星探測任務第三次推遲 圖註:ExoMars探測任務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的藝術想像圖 圖源:ESA / ATG MediaLab 「 3月12日,歐洲航天局(ESA)第三次宣布推遲他們與俄羅斯航天局共同研發的火星探測計劃任務,原本計劃於今年夏天進行的發射的ExoMars
  • ...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火星|...
    簡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已將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因為其遇上了複雜的降落傘系統。火星探測團隊的斯基帕雷利號探測器在子午線平原上墜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將會吸取教訓。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的火星著陸器和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
  • 火星探測知多少:為什麼中國看不起印度的火星探測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做一下普及,對火星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火星軌道探測,相當於放了一個衛星,印度的探測器就是這種;另一種就是降落火星表面並行走探測,後者更加複雜,中國剛剛發射的就是這種。蘇聯,探測火星的先驅,從1960年蘇聯率先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遺憾的是從1960年到2011年,蘇聯(加俄羅斯)發射過20個火星探測器,全部失敗!其中2011年發射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在變軌緩解出現故障,宣告失敗,上面還搭載著我國的「螢火一號」小火星探測器,也葬身太空。
  • 天問·探路火星|歐洲火星探測:可圈可點,但國際合作波折多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吉文磊【編者按】7月23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入軌,開始奔赴火星。今年是火星探測的大年,阿聯、中國、美國三國將先後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作為離地球較近且環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尤其是冷戰結束後,火星探測不再是美蘇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這一行列。
  • 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劃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歐洲航天局(歐空局)作為較早開展火星探測的一方,對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怎麼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法國記者賈延寧就此採訪了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行動部負責人保羅·費裡先生。
  • 奔向火星|俄羅斯火星探測尋求多元合作
    身為歷史上航天強國的蘇聯及其繼承者俄羅斯,自然會對地球的近鄰火星青睞有加。但遺憾的是,雖經多番努力,蘇聯和俄羅斯的火星探測亮點不多,其一系列折戟沉沙的經歷倒是揭示出這一星際探測工程技術難度之高、風險之大,遠非近地空間探索或探月可比。尋找適合自身的多元化合作方式,是探測火星和其他遙遠天體的適當選項。
  • ...推遲發射|exomars|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航局|火星
    新型冠狀病毒已經開始在世界範圍爆發,正不斷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全球股市暴跌、NBA停賽。昨天,2020年3月12日,歐洲航天局在官網上正式宣布,ExoMars 2020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由2020年推遲到2022年,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疫情影響。唉,這不是計劃的一部分!
  • 外媒:歐洲航天局著陸器即將首次登陸火星
    本次任務的指揮者預計,「斯基亞帕雷利」號著陸器將在英國時間16日下午3點42分於距火星100萬公裡處與「火星太空生物學」(ExoMars)項目的痕量氣體軌道飛行器分離。這組飛行器將於19日抵達目的地,屆時其母飛行器將旋轉進入軌道,著陸器則向火星表面飛去。這個重600千克的著陸器以義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斯基亞帕雷利的名字命名。它將進行持續6分鐘的激動人心的著落。
  • 人類探測火星的簡要歷史
    人類對火星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探測始於20世紀六十年代,很大的動力來自於六十年前的美蘇爭霸格局。 這兩個超級大國在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依舊進行了大量空前規模的火星探測計劃!(早期有能力探測火星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 首先,蘇聯於1960年10月10日向火星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專為火星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然而卻連地球軌道都沒到達就失敗了!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2013年11月18日,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發射升空,於2014年9月22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火星大氣探測器」旨在調查火星的上層大氣,幫助了解火星大氣層的氣體逃逸對火星氣候與環境演變所產生的影響。2020年3月,美國航天局宣布選中「毅力」一詞作為下一代火星車「火星2020」的正式名稱。
  • 火星的生物會存在於地下嗎?歐洲探測車計劃在火星掘地三尺
    歐洲航天局(ESA)新推出的「羅莎琳德」(Rosalind)探測車的任務是尋找火星上的生命跡象,它配備了一個鑽頭,比以往任何任務都要深入地下,探索尚未被輻射破壞的「原始土壤」。探測車以英國著名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命名,目前正在英國空客國防航天工廠,已經接近完工。在2020年7月發射前,它將被運往法國進行測試,並計劃在明年春天登陸火星。之前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探險只能刮掉粗糙貧瘠的表面。
  • 人類火星探測歷史
    人類的火星探測起步於1960年,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測火星活動,美國21次,蘇聯及俄羅斯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其中完全成功的探測有19次,完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探測有23次,成功率約43%。火星探測經歷了兩次高潮一次低潮。
  • 探測器與登陸器對接完畢 俄歐火星探測任務取得重大進展
    【歐洲時報12月10日顧硯編譯】近日,歐洲和俄羅斯合作的火星探測飛行任務ExoMars取得了重大進展,生命探測器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漫遊者號(Rosalind Franklin)已經與哥薩克號火星登陸器(Kazachok)完成對接。
  • 俄歐聯合火星探測項目緣何被再次推遲?
    3 月 12 日,歐洲空間局(ESA)和俄羅斯航天集團 (Roscosmos) 宣布原本計劃在 2020 年 7 月發射的火星探測車將推遲進行。本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為「火星外空生物」(ExoMars)項目,由歐空局和俄羅斯航天局聯合進行,原本分為ExoMars 2016和ExoMars 2018兩次任務。「ExoMars 2016」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火星大氣層中的甲烷氣體,驗證火星表面安全軟著陸的主要關鍵技術,實現著陸器在火星表面著陸。
  • 六大國際軍團角逐火星,新冠肺炎疫情拖了誰的後腿?
    歐洲航天局(ESA,簡稱歐空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於3月12日宣布,火星探測(ExoMars)飛行任務的發射時間推遲到2022年予以實施。如果沒有新的變化,他們將在兩年後的下一個窗口期奔赴火星。好消息是,中國、美國、阿聯的原計劃繼續進行。
  • 印度首次火星探測都成功了,為什麼還說天問一號的挑戰極大?
    但火星探測的難度,確實也是肉眼可見的,如果我們將火星探測經常取得成功的美國排除在外,單看曾向火星探問過的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就知道了。俄羅斯跟日本的火星探測都失敗了,而歐洲的火星登陸也失敗了,只有印度的成功了,而且還是首次探測就成功的那種。那為什麼印度首次火星探測就取得了成功呢?
  • 阿聯火星探測器要來了!火星探測變簡單了嗎?
    火星,被人類視為最有潛力的第二家園。從地球移民火星,一直是科幻小說的熱門話題。探測火星是空間科學家們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現在移民火星也是馬斯克的夢想,發現新大陸以後,歐洲人的後裔準備好了下一次更遙遠的移民。
  • 陳根:2020的火星趕集,聚焦七八月的中美阿火星探測
    文/陳根最近關於火星的探測有幾個比較重大的北京時間:北京時間7月20日5時58分,載著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日本出產的H-2A火箭在日本的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點火升空,約1小時後,探測器與火箭成功分開,正式奔向火星的探測之旅
  • 人類火星探測史:蘇聯最早啟動火星探測,但成了美國獨角戲
    因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緊接著就在四天以後,即1960年10月14日第二枚火星探測器升空。然而這兩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卻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之後蘇聯的探測器再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