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火星探測任務第三次推遲

2020-12-05 騰訊網

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周日 · 視頻天象

歐洲火星探測任務第三次推遲

圖註:ExoMars探測任務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的藝術想像圖

圖源:ESA / ATG MediaLab

3月12日,歐洲航天局(ESA)第三次宣布推遲他們與俄羅斯航天局共同研發的火星探測計劃任務,原本計劃於今年夏天進行的發射的ExoMars將推遲至2022年的下一個發射窗口進行發射。

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項目組在評估後認為,太空飛行器的硬體、軟體和整合還需要更多的測試。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也是發射推遲的原因之一,目前的狀態下,歐盟的很多活動都處於停滯狀態,導致ExoMars的最後準備工作無法照常進行。

歐洲航天局局長Jan W rner在最近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希望保證任務100%成功。任何微小的錯誤都不可容忍。我們需要更多的測試來保證探測器安全前往火星並在火星上得到最好的科研成果。」

大約每26個月,地球就會迎來一次火星探測器的最佳發射窗口,這時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使得航程用時和燃料耗費最小。ExoMars最早定於2016年的窗口期發射,但它隨後由於工作人員面臨著多線工作和時間緊張的挑戰,被依次推遲到2018年和2020年的窗口期,現在又再次被推遲到2022年。

圖註:往ExoMars探測器上安裝全景相機

圖源:ESA / Airbus / M. Alexander

近期,項目團隊遇到了新困難。去年五月和八月,項目團隊兩次對降落傘系統進行了高空野外測試,主傘傘面被損壞。去年十二月,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成功進行了地面降落傘牽引測試。他們還需要再進行兩次針對主傘的高空測試,測試原定於本月晚些時間在美國俄勒岡州蒂拉穆克試驗場進行。

進展回顧

2016年10月19日,ExoMars團隊的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在火星子午平原上空出現了故障。後續的檢測表明,登錄器對於距離火星表面高度的讀數產生了錯誤,導致著陸降落傘提前張開,阻礙了制動推進器正常運轉,最後登陸器一頭扎進了火星表面。不過,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出現的問題將為未來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提供寶貴的經驗。

圖註: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撞擊火星的位置

圖源:NASA / JPL-Caltech / University of Arizona

雖然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沒能順利執行任務,但同它一起前往火星的微量氣體軌道器正確進入了軌道並從2016年起開始執行研究任務。

與此同時,ExoMars火星車的研究和組裝由阿斯特裡姆和空客兩家太空飛行器製造商開展。火星車近期在法國通過了真空測試和溫度測試,也完成了飛行硬體組裝。

圖註:在義大利進行的太空飛行器測試和組裝

圖源:ESA / Thales Alenia Space

火星車以英國科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命名,作為化學家和X射線晶體結構學家,她在發現DNA和RNA分子結構中起到先驅性的作用。和NASA近期命名的火星車「毅力號」一樣,「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執行的也是天體生物學任務,旨在尋找火星歷史上存在水的證據和早期生命的潛在跡象。「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計劃在火星的Oxia平原著陸,人們也為它選取了幾個後備著陸點。

俄羅斯航天局為ExoMars任務提供發射火箭、著陸平臺和13種科學儀器的支持。目前看來,ExoMars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將晚於我國和NASA計劃於今年進行的火星任務發射。

責任編輯:艾宇熙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眾號:astronomycn

穿得像土星的月亮

Image Credit:Francisco Sojuel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說好一起去火星,歐洲卻放了俄羅斯鴿子,疫情影響歐洲火星探測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火星這顆與地球距離相鄰的地外行星,其在歷史上就曾有不少人類著名的火星探測器登陸上去過,比如美國人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而本來在今年不少國內外的先進探測器也會上去,可如今卻......
  • 奔向火星|歐洲火星探測在挫折中前行
    今年3月,歐洲航天局(簡稱歐航局)宣布,受技術問題影響,原定於今年將執行的「火星太空生物」計劃的發射飛行任務,將推遲兩年至2022年。事實上,一直以來,歐洲火星探測都在挫折中緩慢前行。2003年6月2日,歐航局的「火星快車」軌道探測器騰空而起,隨行的是英國數所高校研製的「獵兔犬」2號著陸探測器。
  • 俄歐聯合火星探測項目緣何被再次推遲?
    3 月 12 日,歐洲空間局(ESA)和俄羅斯航天集團 (Roscosmos) 宣布原本計劃在 2020 年 7 月發射的火星探測車將推遲進行。ESA 和俄羅斯航天集團在聲明中表示,聯合項目小組評估了發射前要進行的所有準備工作,分析其中的風險和時間表,最終得出結論:為了確保火星任務不出差錯,團隊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相關測試,因此決定將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推遲至 2022 年(根據天體力學,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每隔26個月才有幾個星期的發射窗口,錯過今年下次最早也是2022年)。
  • 出師未捷身先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注意字樣,自主二字。然而許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都把這二字都忽略了,也就成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2007年6月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原計劃2009年10月雙方探測器正式發射。這意味著,研製時間只有兩年多。
  • 人類歷史上火星探測任務大盤點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人類火星探測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火活動,其中美國21次,蘇俄19次,日本1次,歐洲2次,印度1次。「火星探測取得的成果最為豐富,特別是水的發現,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熱情,成為近期國際深空探測的熱點。」龐之浩說。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探測火星還有助於人類更深層次認識地球和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預測地球的未來變化趨勢,促進對地球生命乃至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有助於人類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和最終命運。
  • 一再推遲後,SpaceX星鏈9發射日期敲定,在NASA火星任務的前一天
    「毅力號」火星車及其小夥伴「機靈號」無人機 在SpaceX的「星鏈9號」任務推遲了整整一個月、UL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任務」也推遲了不到兩周之後,這兩個任務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先後完成。獵鷹9號火箭,完成五次軌道級任務。
  • 阿聯與美國比賽推遲火星探測器發射
    2020年7、8月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時間。今年原本有四個火星探測器要發射分別是: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其中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探測器因新冠肺炎已確認推遲到2022年發射。
  • 天問·探路火星|歐洲火星探測:可圈可點,但國際合作波折多
    歐洲的ExoMars火星探測任務也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說勤奮,是因為按照歐洲航天局一開始的計劃「火星快車」在環繞火星一年(即687個地球日)後的2005年12月就可退役。但是作為「全村人唯一的希望」,歐空局硬是通過一頓操作把其壽命和任務延長到2026年,超期服役近20年。說助人為樂,是因為「火星快車」運行的這麼多年來協助了不少其他國家火星探測設備。
  • 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
    大約在8月初,一艘新的肩負著火星探測任務的太空飛行器將被發射,在半年後,這艘探測器將在火星上降落,並開始對火星進行為期2年的探測任務。這就是&34;號火星漫遊車計劃,這個計劃是美國&34;的一部分,火星漫遊車將對火星進行長期的探索。&34;號的主要任務。
  • ...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洲航天局|探測器|火星|...
    簡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已將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因為其遇上了複雜的降落傘系統。火星探測團隊的斯基帕雷利號探測器在子午線平原上墜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將會吸取教訓。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的火星著陸器和探測器的發射推遲到2022年。
  • 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劃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歐洲航天局(歐空局)作為較早開展火星探測的一方,對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怎麼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法國記者賈延寧就此採訪了歐洲航天局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行動部負責人保羅·費裡先生。
  • ...推遲發射|exomars|俄羅斯航天局|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歐航局|火星
    昨天,2020年3月12日,歐洲航天局在官網上正式宣布,ExoMars 2020火星探測任務的發射時間由2020年推遲到2022年,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疫情影響。唉,這不是計劃的一部分!2020年夏季是從地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窗口期(大約兩年一次)。
  • 【火箭發射直播】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任務&Space X Starlink9任務直播
    阿聯希望號火星任務和Space X發射韓國軍星任務,於北京時間7月20日凌晨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由於距離地球的控制中心距離太遠以及數據傳輸延時太大,就要求著陸器必須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時火星光照強度小,加上火星大氣對陽光的消減作用,火星車能源供給比月球車更為困難,這些因素都使得火星探測任務就更難更複雜了,所以火星表面幾乎成了探測器的爆炸現場。
  • NAS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車的發射再次因地面「汙染問題」而推遲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克裡斯蒂安·曼格諾) 美國航天局表示,由於地面支持設備的汙染問題,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登錄車的發射被推遲或者更久。該任務原定於今年發射,但由於地面系統設備問題,包括一臺有故障的起重機,推遲了三天才於今年發射。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科普貼,關於火星探測任務!小學生能看懂
    目前,人類一共進行了近50次火星探測,其中成功的24次,差不多剛好一半的樣子。截止到昨天,我們還是可以說,我們在火星探測上落後美國55年!不過,今天之後,這句話,這個數字可能就變成了10年。再過一兩年,可能再變成了5年。這就是中國速度。
  • 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 T· 瑪利亞 · 安東尼塔 (T. 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 美國火星車發射時間三度推遲!中國天問一號或先行一步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個重要消息——毅力號火星車的發射時間被推遲到不早於2020年7月30日。毅力號是NASA的新一代火星車,也是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火星任務,耗資約30億美元,旨在探測火星生命跡象,並收集火星樣品,由未來的火星任務帶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