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隨著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登月,大多數國家又開始了最新的航天計劃。印度剛剛宣布,其計劃要在2024年向金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將是印度第一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其預計將進行為期4年的研究。當所有國家都在向月球和火星發展的時候,為什麼印度卻將矛頭轉向金星了呢?
其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早在2018年就開始籌劃這件事情,該計劃原本計劃是在2023年中期發射,但是印度空間組織的負責人表示,因為疫情原因導致進度延後,現在只能推遲到2024年年底。
但該項目並非是印度唯一一個被疫情耽誤的地外星球探測項目。因為前段時間,印度媒體表示,其原計劃要在我國之前發射登月探測器,但是因為疫情被我國捷足先登了。由此可見,印度人也想要登月,以後還會發展載人登月。
在2008年,印度就發射了第1顆月球探測器,叫做錢德拉亞安1號,這個名字在古代梵語中表示月亮工藝。據資料顯示,其是基於一個冰箱大小的印度氣象衛星為模子建造的,重量大概在525kg,只不過這個繞月探測器很脆弱,只運行了不到1年就夭折,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永久失去了聯繫。
它跟我國的嫦娥探月有些差距,我國嫦娥1號在2007年升空,在2009年3月在完成了既定任務之後撞擊向月球面。隨後,嫦娥2號就在2010年再次發射升空,衝向月球。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進之後,印度也在2019年發射了錢德拉亞安2號,這比我們晚了9年。
在探月工程上,我國將其分為了3個階段,分別是無人探測器、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當前嫦娥五號剛把月球土壤採集帶回地球研究。
印度在我國月球工程上是抱著競爭心態的,我國在航天事業上一直兢兢業業,比如嫦娥絲毫中繼星都可以給美國的月球探測器提供信號,由此讓世界看到了我國的大國風範。
這次印度急著表示自己想要探測月球、火星、金星的決心,看起來也是看到了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進度之後急眼了。印度是想要單方面進行太空競賽,還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純粹抱著科研的目的,這我們不得而知。
但國內沒有和別國較勁,而是專注於自身航空事業的發展。到明年2月,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即將到達火星。值得一提的是,金星因為距離太陽過近,所以在探測器的研發上,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溫度要素,印度探索金星是為了繪製金星地圖,同時利用科學儀器研究金星的大氣、火山活動和強烈的雷暴。印度的航天事業將如何發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