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登月計劃遭遇重大挫折!發射前56分鐘叫停,險些引發嚴重後果

2021-02-15 君清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近日印度本打算於15日凌晨2:51分發射「月船2號」登月船,然而在距離發射還有56分鐘的時候,該任務卻突然被叫停並宣布放棄二次登月計劃。

事後,有關人士向《印度時報》證實了該事件,並聲稱取消發射計劃的原因是工程師在給火箭填充燃料的過程中,發現燃料壓力表在不斷下降,雖然知道是燃料洩露,但印度登月團隊卻找不到洩露地點,所以在關鍵時刻放棄了登月計劃。

另外,根據印度媒體此前的報導看,本次月船2號探月計劃備受印度國內民眾關注。眾多印度媒體不僅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此次發射的照片,甚至還為其加上了「印度最偉大太空探險」的標題。而誰也未曾料到會出現如今這種結局,那印度媒體又該如何收場呢?

新德裡電視臺報導:本次火箭發射故障出現在低溫發動機階段,也就是發射的最後階段,如果問題不大,這個月就會有第二次嘗試,反之將有可能推遲一年。

最後印媒還補充道,這畢竟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科學任務,所以推遲發射以便保障成功率也在情理之中。表面上看印媒說的頭頭是道,官方此次取消發射計劃是在謹慎行事,但事實上我們翻看上個月的印媒報導就會發現,當時印度航天工程師在「月船2號」地面發射測試階段也曾碰到氧氣罐洩露的問題,不過印度官方最後的處理結果是不能延期,必須繼續執行發射任務。換言之,這明顯就是「趕鴨子上架」的節奏。

說到這裡,大家心裡不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印度為何要急於開啟二次登月計劃呢,這到底能給印度帶來什麼樣的實際利益?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印度前幾次的太空探索計劃。

2008年印度大張旗鼓的向月球「扔」出了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它就是月船一號;2014年又向火星「扔」出一顆火星探測器,成為繼美國之後,歷史上第二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緊接著印度又宣布要發射載人飛船和建立自己的空間站。

看似印度太空探索計劃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如果仔細觀察同期中國的探索進程,就不難發現印度急於啟動二次探月的原因。2007年中國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緊接著二號、三號、直至四號成功登陸月背。

藉此可看出,其實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才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前幾次是登陸月背的準備工作,主要解決的是通信以及著陸等問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成功登陸並拿回想要的月礦資料。

然而再看印度,2007年中國發射嫦娥一號,2008年印度就「扔」出了第一顆月球探測器,為什麼說扔呢?因為它發射到月球軌道後不僅撞擊月球沒了下文,而且還又直接向「火星」扔出了探測器,撞擊墜毀後依然是沒了下文,返回頭繼續搞月球2號,為什麼呢?

原來今年年初,中國才剛剛完成了登陸月背的壯舉,而印度此前還自我感覺良好,總認為自己不僅有能力發射月球探測器,而且還有能力探索火星呢!

總之,印度這一系列舉動說明,它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完整的太空探索計劃,而是在一味的想著如何趕超大國進度。或許有人會說,探索太空也無非就是那點事,不是發射月球火星探測器,就是發射載人飛船或建立空間站,大家都在重複幹一件事,憑什麼說印度就是為了與大國較勁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是史上第一個登陸月背的國家,而印度這次發射登月船的口號是,印度將成為史上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發射又遭遇挫折,運載火箭升空8分鐘失聯,實力差距明顯
    在多種利好條件的加持下,各國頻繁進行航天發射任務。但是作為一項高科技、高風險的人類活動,航天發射往往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失敗。當地時間11月17日,歐洲航天發射便遭遇重大挫折。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天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空僅8分鐘後,便因軌跡偏離,隨即宣告任務失敗。
  • 歐洲航天發射又遭遇挫折,運載火箭升空8分鐘失聯,實力差距明顯
    在多種利好條件的加持下,各國頻繁進行航天發射任務。但是作為一項高科技、高風險的人類活動,航天發射往往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失敗。當地時間11月17日,歐洲航天發射便遭遇重大挫折。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天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空僅8分鐘後,便因軌跡偏離,隨即宣告任務失敗。
  • 日本韓國正在經貿領域互掐,印度登月計劃取消
    文在寅要求日本賠款10億日元,並且韓國高官還要求日本天皇必須向韓國人民道歉,這嚴重刺激了日本人的自尊心。這兩件事成了日韓矛盾爆發的催化劑。安倍一直忍到G20峰會結束後,連個招呼都不打,就對韓國的半導體產業下狠手了。要知道,半導體可是韓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失去這個韓國經濟會遭受巨大打擊。
  • 印度新一年航天計劃大手筆:連登月排不上一號,探測太陽引人注目
    也許印度航天技術開發方面總讓人笑話進度緩慢,一個項目往往要推上多少年,失敗率過高,比如:月船2號項目,但是印度的態度為百折不懈!一直就沒有停歇過發展,再多挫折都很難讓印度放棄,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就是印度的特點!
  • 印度登月為何功虧一簣?反衝火箭設計極為關鍵
    【環球時報報導 特約記者 章節 柳玉鵬】在印度月球探測器「月船二號」釋放的著陸器7日嘗試在月球南極區域著陸前,印度媒體集體發出歡呼:「我們將緊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成為第四太空強國!」然而就在著陸器距離月面僅2.1公裡時,突然與地球失去聯繫。
  • 蘇聯登月計劃因總設計師猝死和火箭難題而流產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宋華報導,據俄新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前蘇聯登月計劃參與者米哈伊爾-馬羅夫7月20日透露,前蘇聯載人登月計劃之所以沒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項目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突然死亡以及N-1重型運載火箭難題未能順利解決。
  • 美國航天史上罕見敗筆,火箭發射前2秒被叫停,或與北鬥系統有關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一枚由美國著名航空科技公司SpaceX公司製造的火箭,發射前2秒被突然叫停,使得發射任務宣告失敗。這無疑是美國航天史上罕見的敗筆,畢竟該國可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領頭羊,技術積澱最為雄厚,失敗的發射不常見。
  • 印度在暗暗較勁?登月計劃還沒成功,金星探測器計劃在2024年發射
    前言:隨著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登月,大多數國家又開始了最新的航天計劃。印度剛剛宣布,其計劃要在2024年向金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將是印度第一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其預計將進行為期4年的研究。當所有國家都在向月球和火星發展的時候,為什麼印度卻將矛頭轉向金星了呢?
  • 科學網—印度或成第四個探測器登月國
    印度或成第四個探測器登月國 據悉,「月船2號」將在距離月球南極650公裡處軟著陸,如果著陸成功,印度將成為繼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之後第四個有探測器在月球著陸的國家。 「月船2號」項目總耗資97.8億盧比(約1.42億美元),探測器重達3850千克,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月球車3個模塊,攜帶了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
  • NASA外太空火箭地面測試失敗,太空探索雄心可能遭遇重大挫折
    ,BA)探索外太空的雄心可能遭遇了重大挫折。上周六,一枚巨型新火箭的發動機在一次關鍵地面測試中過早關閉。在密西西比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tennis Space Center),在被固定在發射架上時,這些引擎本應產生8分鐘的動力,但大約60秒後就關閉了。項目官員曾表示,至少需要四分鐘時間才能對發動機、燃料系統和周圍結構的可靠性獲得信心。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目前,除了中國之外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等也都在積極實施自己的登月計劃。其中有明確時間表且技術最成熟的是美國主導,多國聯合參與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其中阿爾忒彌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和月亮女神,同時也是宙斯和勒託的女兒、阿波羅的孿生姐姐。美國方面為新的登月計劃取這個名字,顯然有借阿波羅計劃「好運」的意味。
  • 「恐怖15分鐘」致印以登月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
    印度的第一次登月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4月,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器也遭此厄運。下降和著陸是登月任務的兩大難點,尤其是後者。印度航天計劃負責人將其稱之為「恐怖的15分鐘」。在這短短的15分鐘,登月器必須成功執行一系列複雜指令,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
  • 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最嚴重的災難
    發射時間比預定時間晚了幾個小時,傍晚的黑暗逐漸籠罩著發射臺。 「如果我們不能在兩三座建築物之間交談,我們將如何登月?」下午6點半,沮喪的格裡斯姆抱怨說。就在1967年的火災事故發生後兩個月,這位安全檢查員遭遇車禍身亡。當時他正和妻子以及繼女乘車外出,一輛脫軌的火車撞上了他們,三人當場死亡。而有趣的是,就在拜倫去世前一周,作為阿波羅的工作人員,他被國會傳喚,就阿波羅1號事件接受質詢。
  • 印度登月功虧一簣,距離月球表面2公裡,突然失控墜毀
    當地時間7日凌晨2:15,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印度「月船2號」著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的時候突然失去了信號,這次登月任務宣告完全失敗,在班加羅爾航天指揮中心現場的印度總理莫迪鼓勵全體工作人員繼續努力,而印度媒體覺得登月成功了95%,僅僅最後5%出問題。
  • 繼印度之後中國也進軍火星!2020年起飛發射!7個月抵達7分鐘降落
    在這方面美國可以說是火星探測的先驅者,其先後向火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取得了深空探測技術的重大進步。隨著美國引發火星探測潮之後,日本,歐洲,俄羅斯都加入了進來,就連一項被我們看不起的印度也發射了自己的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該探測器只用了10個月時間就達到了火星軌道,在印度科學家指揮下拍攝了大量火星地質地貌照片,為印度深空探測技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事也被印度認為是趕超中國的一次機會。
  • NASA遭遇瓶頸,恐影響登月計劃
    ❝NASA的巨型月球火箭在周六的關鍵測試中遭遇了瓶頸,該錯誤可能會導致新世代登月計劃推遲。
  • 顯出原形,外國專家遲遲不敢入境,印度航天計劃今年偃旗息鼓了
    2019年印度發射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在距離月球只有2.1公裡的時候,突然與地面失去了聯繫,至此印度準備了多年的探月計劃迎來了失敗結局,這給印度航天工作者帶來了重大打擊,許多印度航天人甚至因此一度失控落淚。不過,這次失敗並沒有摧毀印度探月的決心,沒過多久印度便重整旗鼓,拿出了新的探月計劃。
  • 馬斯克火星星艦剛剛遭遇重大挫折,MK1原型機測試時被炸飛!
    宇宙狂人馬斯克的火星夢可能要延遲一些了,在當地時間11月20日(北京時間今天早上)進行的壓力測試中,眾人寄予厚望的星艦(Starship)原型機MK1遭遇重挫,在極端低溫壓力測試中發生爆炸,部分組件被炸飛。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因為有一些項目能夠順利登陸到月球表面,而我們國家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等,也有一些項目登陸失敗的,如2019年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探測器和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都是在著陸階段墜毀到了月球表面,所以這兩個登月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 解讀印度登月失敗原因:恐怖的15分鐘乃首創,節流變推技術不成熟
    所謂的「恐怖的15分鐘」是印度首創,來自火星著落提到的「恐怖的七分鐘」。當前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但中美俄的科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登月還有恐怖的15分鐘,這說明印度在登月方面技術不成熟,當然做不出這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