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發射又遭遇挫折,運載火箭升空8分鐘失聯,實力差距明顯

2021-01-07 網易

2020-12-15 05:02:10 來源: 小資財經站

舉報

  2020年是全球公認的航天大年,尤其適合開展火星探測任務。在多種利好條件的加持下,各國頻繁進行航天發射任務。但是作為一項高科技、高風險的人類活動,航天發射往往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失敗。當地時間11月17日,歐洲航天發射便遭遇重大挫折。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天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空僅8分鐘後,便因軌跡偏離,隨即宣告任務失敗。

  

  報導稱,''織女星''運載火箭原計劃將歐洲航天局和西班牙國家工業技術開發署的SEOSAT衛星以及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的TARANIS衛星送入軌道。事後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第一時間便對任務失敗的原因展開了初步調查,在對相關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之後,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11月17日晚些時分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司發言人表示,第四級火箭噴嘴激活系統集成出現技術故障,是導致此次發射任務失敗的主要原因。

  

  至於更加詳細的原因,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發言人表示,本公司將與歐洲航天局聯合進行更加徹底的調查,結果將在第一時間公布。報導稱,''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後,其火箭殘骸已經落入第三級火箭預定回收範圍附近的無人居住區,沒有對地面人員和建築物造成損害。據悉,''織女星''運載火箭是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專門研發的一款用於運載科學和地球觀測衛星的小型運載火箭。

  

  2012年''織女星''運載火箭首次試射便取得成功,2013年便開始承接各種航天發射訂單。''織女星''運載火箭採用四級固液混合箭體布局,其所用的燃料80%為固體,剩餘的為液體燃料。''織女星''運載火箭的最大承載力接近2噸。從2013年首次進行商業發射任務以來,其已經累計進行了17次發射任務,僅僅失敗了2次。上一次出現任務失敗還是2019年7月。當時''織女星''運載火箭負責將阿聯的地球觀測衛星送入太空時,在空中遭遇解體。

  

  可以看得出,''織女星''運載火箭的總體發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此次出現技術故障,實屬罕見。在上次任務失敗後,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決定臨時停飛''織女星''運載火箭,並對其進行檢修。今年9月份,復出後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已經累計將53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顯示出良好的飛行狀態。目前,''織女星''運載火箭已經成為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王牌運載工具,也是歐洲航天局參與全球航天發射競爭的核心力量。

  

  不過部分航天專家表示,雖然''織女星''運載火箭總體性能不錯,但是此次任務失敗,還是可以看出,其與美俄先進的運載火箭相比,中間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後續改進的地方還比較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歐洲航天發射又遭遇挫折,運載火箭升空8分鐘失聯,實力差距明顯
    2020年是全球公認的航天大年,尤其適合開展火星探測任務。在多種利好條件的加持下,各國頻繁進行航天發射任務。但是作為一項高科技、高風險的人類活動,航天發射往往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失敗。當地時間11月17日,歐洲航天發射便遭遇重大挫折。
  • 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火箭升空8分鐘後失去聯繫,高層下令徹查
    就在美國的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的時候,位於南美的法屬蓋亞那傳來了噩耗,當天發射的一枚歐空局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升空8分鐘後失去了連續,高層下令徹查。當時這枚運載火箭攜帶有2顆衛星,隨後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宣告發射任務失敗。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新華社巴黎11月17日電(記者陳晨)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6日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公司16日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起飛8分鐘後出現偏離航道跡象,導致發射任務失敗。公報表示,此次發射失敗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據悉,該火箭原計劃把歐洲航天局和西班牙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SEOSAT-Ingenio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的TARANIS科研衛星送入軌道。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初步確定
    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7日表示初步確定了當天早些時候「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初步確定很有可能是第四級火箭噴嘴激活系統集成相關故障導致運載火箭失去控制。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阿麗亞娜「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綜合外媒消息,11月16日,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宣布,當天從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升空後偏離軌道導致任務失敗,搭載的兩顆衛星全部丟失。資料圖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在『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織女星火箭點火8分鐘後發生偏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當天發布通報稱,該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一箭雙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兩顆衛星至今不知去向
    央視網訊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一箭53星,開啟拼單發射業務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當地時間9月2日,由法國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運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搭載13個國家21位客戶共53顆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起飛104分鐘後最後一顆衛星被釋放。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一箭53星,開啟拼單發射業務
    當地時間9月2日,由法國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運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搭載13個國家21位客戶共53顆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起飛104分鐘後最後一顆衛星被釋放。這是去年7月10日「織女星」火箭發射阿聯鷹眼1號地球觀測衛星失敗後的首次復飛任務。此次發射也是歐洲航天局「小型太空飛行器任務服務」(SSMS)計劃下的首次拼單發射業務。SSMS分配器擁有模塊化輕型碳纖維結構,設計用於運輸質量在1公斤的立方星到500公斤的衛星等多個輕型有效載荷進入太空。這意味著「織女星」火箭可為小衛星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發射機會。
  •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發射升空
    在軌飛行示意圖 [資料圖片]  新華網莫斯科3月17日電(記者 聶雲鵬)俄羅斯航天兵新聞局局長佐洛圖欣17日宣布,俄羅斯當日用「轟鳴」運載火箭將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發射升空。  據俄媒體報導,莫斯科時間17日17時21分(北京時間17日22時21分),一枚「轟鳴」運載火箭攜帶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從俄羅斯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升空。預計經過91分鐘後,火箭將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是歐洲航天局研製的最先進的探測衛星之一,它重約1噸,使用壽命為10年。
  • 美國私企運載火箭「安塔瑞斯」號發射升空
    據新華網報導,美國私營企業軌道科學公司21日成功將一枚「安塔瑞斯」號(Antares)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美國白宮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示祝賀,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也說,這是美國商業航天發射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
  • 歐洲推送兩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偏離軌跡 任務失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7日消息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通報稱,「織女星」運載火箭(Vega)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中國日報網11月17日電(妮思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幾分鐘後發生故障,攜帶的兩顆衛星丟失。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大約8分鐘後發生故障,該火箭原計劃要將西班牙的第一顆衛星送入軌道。負責火箭升空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Arianespace)表示,火箭在當地時間晚上11點起飛後才遇到未知「異常」。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偏離軌跡 或因發動機故障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通報稱,「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隨後偏離軌跡,未完成任務。火箭航天業人士指出,此次事故可能是由於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故障造成。 據報導,通報指出,「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8分鐘後,在第四級發動機第一次啟動時偏離預定軌跡,導致任務失敗。
  • 不可小覷的日本航天科技實力
    2020年的7月到8月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絕佳時機,今年一共有中國、美國、歐洲、阿聯4個火星探測器發射,而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由日本的H-2A火箭幫忙發射。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日本怎麼會有能力幫忙發射一顆火星探測器?難道日本一夜之間成了航天大國?本文將給大家分析一下今天日本的航天實力!
  • 中國航天迎來重大突破!「天問1號」發射升空,即將首次涉足火星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就在近日,中國航天工程再次迎來重大突破,「天問一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踏足火星的計劃就此開啟,那這顆衛星的發射對於我們來說,都起到了什麼作用呢?隨著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升空,中國也正式宣告開啟對火星的探測任務,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承擔起了這次重任,最終於文昌航天射場發射完升空,對於宇宙的探索我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火星作為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 3天內4次火箭發射遭遇故障,美航天或將遭遇寒冬?
    ,而且沒有點實力的國家也完成不了,更不要說私營企業了。從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運載火箭技術一直在不斷發展之中,美、蘇、歐洲、中國、日本還有印度、巴西等國都有著較強的運載火箭技術,成系列的運載火箭不完全統計至少有20幾種以上,還有配套的上面級等,不同的上面級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運載能力的火箭。相信大家可能會好奇,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在今天不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嗎?
  • 歐洲「一箭雙星」發射失敗 兩顆衛星不知去向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據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公布的報告,阿麗亞娜航天公司正在分析遙測數據,以確定上述火箭究竟發生了什麼故障。
  • 中國航天35年:從「東方紅1號」到「神舟六號」
    毛澤東主席觀看探空火箭  昨天是「東方紅1號」發射升空35年的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北京時間),東方紅1號衛星由長徵1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中國進軍太空的萬裡長徵。十多分鐘後,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地進入傾角68.5度、近地點高度439公裡、遠地點高度2384公裡的環繞地球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