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覷的日本航天科技實力

2020-08-22 我愛軍工科技

2020年的7月到8月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絕佳時機,今年一共有中國、美國、歐洲、阿聯4個火星探測器發射,而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由日本的H-2A火箭幫忙發射。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日本怎麼會有能力幫忙發射一顆火星探測器?難道日本一夜之間成了航天大國?本文將給大家分析一下今天日本的航天實力!

H-2A運載火箭

日本航天事業的起步非常不起眼,1955年3月12日,當時還在日本東京大學航空技術學院任教的糸川英夫教授,研發了一枚僅有23釐米長,重202克的微型火箭,這枚火箭也就是後來著名的&34;火箭。

日本L-4S運載火箭

但就是這麼一支微小迷你的火箭卻照亮了日本航天事業的道路,後來糸川英夫也被稱為&34;。日本政府也以此為契機,在1955年7月設立了日本航空技術研究所。隨後日本政府也出臺了第一個航天規劃,《當前宇宙科學技術開發規劃》。從此正式開啟了日本的航天太空發展之路。

糸川英夫和他的&34;火箭

在糸川英夫教授發射&34;火箭之後,他和他的團隊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馬不停蹄地進行更為先進的火箭技術驗證。經過4年不懈的努力堅持,1958年K-6火箭發射升空,到達了距離地球60公裡的高空,並完美地完成了對宇宙射線、太空溫度等環境數據的測試工作。

日本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可以獨立發射火箭的國家,並且憑此成果,日本進入了國際宇宙航行聯合會。隨後糸川英夫科研團隊又開發了M系列和L系列等微型固體燃料火箭。其中L-4S火箭是為日本第一顆人造衛星研發的,不過L-4S火箭的發射並不順利,四次試射全部失敗,然而這並未影響日本對航天技術的追索,他們反而越挫越勇,即將迎來突破。

&34;衛星

1970年2月11日,日本用L-4S-5火箭搭載日本第一顆人造衛星&34;發射成功,隨後&34;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的&34;衛星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日本也就早於中國兩個月,成為了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由此也打破了歐美西方國家對火箭衛星技術的壟斷,浩瀚無垠的太空之中第一次唱響了來自亞洲的聲音。

隨後在L-4S-5火箭的基礎上,日本又研發出了M-3S-2火箭。並用該型火箭將諸如&34;和&34;等多顆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此時日本的航天技術在亞洲可謂是一枝獨秀,1977年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國家,1986年日本實現了人類火箭歷史上第一次火箭再點火,為火箭技術的發展抒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H-2運載火箭

1984年日本啟動了全新的H-2系列運載火箭的研發,1994年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在H-2運載火箭試飛成功不久,日本航天事業的奠基者和開拓者糸川英夫教授,在1999年駕鶴西行。為了紀念他在航天太空領域的貢獻,國際小行星聯合會於同年將25143號小行星被命名為糸川英夫小行星。秉承糸川英夫教授的夙願,日本在2001年成功發射了H-2A運載火箭。

H-2A運載火箭

H-2A運載火箭長53米,重260噸,直徑4米,有效載荷4噸,採用液氧液氫燃料兩級發動機推進技術,此外還搭載4臺固體助推火箭,由三菱重工製造。其技術水平直追美國的&34;、歐洲航天局的&34;和俄羅斯的&34;等優秀運載火箭,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載火箭之一。

由H-2A火箭改進而來的H-2B火箭具備把8噸重的載荷運送到地球同步軌道上,從2009年至今H-2B火箭已經成功將8艘無人飛船送到了太空給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日本還計劃在2020年首次發射推力更大的H-3大推力運載火箭,H-3火箭成功發射之後日本將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夠獨立研製大推力運載火箭的國家。日本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給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航天技術和人才,加上經濟實力比較強,目前已經初步擁有了進行載人航天和登陸月球的潛力。

&34;探測器

2019年11月13日,&34;探測器在完成了既定任務後,開啟了返回地球的旅程,預計將於2020年末到達地球。除了外太空,太陽系內的大行星也是日本探索的目標,2010年5月21日,日本在種子島航天中心利用H-2A運載火箭,發射了&34;號金星探測器。經過5年飛行,2015年12月7日,&34;號進入金星軌道。目前&34;號正在對金星進行各種觀測研究,人類藉助於它,對金星的了解也將進一步加深。

日本H-2系列火箭

因此綜合來看日本在航天方面一直在不斷發展,在地外天體登陸的相關技術儲備一直在跟進。不過由於載人航天或者載人登月計劃對於技術的要求更高,投入更大且風險要增加,日本是否會實施類似的計劃還有待觀察。

全文完,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李會超: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 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 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航天實力被日本擠出前三,俄羅斯真的沒落了?
    ,美國第一中國第二,俄羅斯卻被擠出前三,替代者就是實力必須警惕的日本,難怪自二戰後隱忍75年沒搞事,原來早已悄無聲息超越普京成為全球第三航天大國,看來日本暗中發展的證據已經曝光,此次航天實力躋身世界前三就是例證,不過也有網友對這個排行榜有些不理解:俄羅斯真的沒落了?
  • 超越俄羅斯成全球第三,日本航天不再隱藏實力,美向全球發出警告
    在名單中,日本航天不再隱藏實力,成功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三,如此迅速的進展讓不少國家都十分緊張,許多專家向全球發出警告,日本可能具備在數億公裡遠的太空中扔炸彈的能力,對此,軍迷稱日本終於不再掩飾實力,如今已成全球第三大航天強國,其他國家都要保持警惕,防止日本在太空做出什麼危險舉動。
  • 不吹不黑:詳細解讀日本航天的真實實力!
    儘管很多人不願意相信可事實真是如此,日本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出了一條具有日本特色的航天發展道路,本文將秉著不吹不黑的態度詳細給大家分析一下今天日本的航天實力!日本還計劃在2020年首次發射推力更大的H-3大推力運載火箭,H-3火箭成功發射之後日本將成為全球極少數能夠獨立研製大推力運載火箭的國家。日本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給自己積累了一定的航天技術和人才,加上經濟實力比較強,目前已經初步擁有了進行載人航天和登陸月球的潛力。
  • 日本彎道超車,2024年​棄​火星本身上衛星,成功率有多高?
    同時針對火星來說,人類除了做這些目的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情況在裡面,那就是有能力上火星的科技實力都不差,所以能夠證明一個國家的航天實力,而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我們又獲取到了一個新的,令人驚訝的消息。日本「彎道超車」,實力不可小覷我們說了上火星也具有證明科技實力的一方面
  • 日本眼紅中國航天科技,想自主載人登月卻能力不足,如今希望同中國...
    此前為大家介紹了日本在科學領域取得的諸多項傲人成就,引發了大家對日本科學技術實力熱火朝天的討論。今天就來講講日本近期在航空航天、載人登月領域的發展近況。說起日本的航天事業,最令當地人驕傲的便是「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了。早在十幾年前,便順利登上小行星並採集樣本,創造了人類航天史的多項第一。
  • 日本探測器登陸小行星,3億公裡外精準操作,航天實力不輸中美俄
    在對小行星進行了表面的探測以後,日本還通過釋放標記小球的方式估算出了小行星的重力場,而這項太空作業目前世界上少有國家能夠完成。根據日本航天機構的計劃,隼鳥2號探測器會在今天11月到12月之間重返地球,在它返回的時候會攜帶一些小行星上面的物質。
  • 美國為航天強國排名:日本名列第三,中國快速崛起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各國越來越重視對太空領域的探索,航天工業成為了各大強國重點發展方向,目前世界具備發射人造衛星能力的國家已經超過十個,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都推出了新一輪的探月計劃,在這些國家中誰的航天實力更強?
  • 低調的航天大國:鮮為人知的日本航天成就
    但對於日本的科技實力與軍事潛力,往往只有捕風捉影的猜測和傳說。不少人也因此忽略了日本在航天方面的成就。而他們的領軍者—糸川英夫教授的名字將在之後的歲月中照耀整個人類航天史。   在「鉛筆」火箭成功升空4個月之後,日本成立了航空技術研究所,並在同年撥付1472萬日元。1959年7月,日本科技廳又成立了航天科學振興籌備委員會並發表了日本第一個航天規劃:《當前宇宙科學技術開發規劃》。日本正式走上了自己的航天之路。
  • 日本一個不可小看的航天大國
    關於日本的航天實力大家了解的並不是很多,國內關於航天領域的報導除我國外大多都是美國,歐洲,俄羅斯。這很容易讓我們忽略日本的航天實力。日本在1970年2月11日用L-4S火箭成功地發射了其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成功著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和日本在航天領域幾乎是同時起步的,日本還早了我國近兩個月。
  • 實力不可小覷,看完傻眼了!
    實力不可小覷,看完傻眼了!提到魯珀特之淚,可能有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聽都沒聽說過,其實是玻璃被融化後,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地落入冷水之中,然後自由凝結成的一種固體,因為形狀長得像水滴又非常漂亮。所以起了這個好聽的名字魯珀特之淚,其實它還是一種堅硬無比的東西,硬到可以與子彈相抗衡,那「魯珀特之淚 」為啥這麼強?視頻記錄全過程,看完傻眼了!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吧。
  • 美媒公布四大航天強國:日本僅排第三,中國名次實至名歸
    航天一直都是大國科研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此前美國為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航天實力進行了大排名,日本、俄羅斯以及我國的名次都非常出乎意料。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在太空中的主動權已經漸漸成為了世界各國爭相搶奪的目標,那麼在現有對太空發出探索的國家中,實力能夠排在前4位的都是哪些國家呢?美國媒體給出了一份相對權威的榜單,其中我國的名次實至名歸,但俄羅斯和日本卻頗有爭議。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在即,日本中繼衛星成功入軌,卻暴露了隱藏實力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科學實力,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而我國在某些關鍵科學領域,甚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例如中國的航天航空工業。根據媒體報導,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正式發射成功,同時,它會在月球西北部地區實現軟著陸,並且收集一部分月球地面上的土地,並且成功回到地球。
  • 發展75年從不隱藏實力,日本又一技術領先五常,野心根本防不住
    3.2億公裡外的一顆小行星進行了探測,在採集樣本之後成功返回,來回距離更是長達6.4億公裡,日本發展的75年時間裡從來不隱藏實力,在太空技術領域更是全球領先的存在,看來日本多年野心已經徹底暴露,根本防不住,對於其利用太空的野心,其他國家也必須要重視。
  • 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提到美國,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打科技強國,近幾年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一直只增不減,綜合實力也大大碾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但是,有個國家,雖然綜合國力比不上美國,但他們在航天科技領域,可以被稱為佼佼者。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雖然他們的國土面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他們的科技不遜於任何一個大國。
  • 美國公布4大航天強國,俄羅斯排名引發爭議,取代者實力不容小覷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不再限於對地球的探索,而是將目光轉移到了太空太多當中,對於神秘的宇宙,人類至今了解的都不多,但經過這些年不斷研究,各國在航天領域也都有了不小的突破。對此美國還對如今的各個航天大國進行了一個排名,美國公布4大航天強國,俄羅斯排名引發爭議,取代者實力不容小覷。
  • 全球航天實力對比,第一名寶座被此國包攬,中國排名緊隨其後
    那麼我國是否真的在航天領域再無敵手呢?近段時間,為了綜合對比全球各國的航天工業實力,外國網友製作出了一份排行榜,參選國家有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大巨頭,還有日本、印度、巴西與以色列、伊朗等新興航天國家,他們要麼是在航天技術上有一定的建樹,要麼就是擁有一套完整的航天工業流程。
  • 外媒評選五大航天強國,日本強勢擠進前三,代替了中俄誰的位置?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發展目光已經不局限於陸地和大海,太空早已成為人類發展的「第三戰場」,當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各國之間的實力已經有了明顯差距,外媒就曾評選出全球五大航天強國,令人意外的是,排名前三的國家已經不是大眾認知裡中美俄,其中有一個國家就被日本強勢趕超,美國作為在航天領域動作最多,取得成就也最多的國家,自然排名還是第一,那麼究竟中國和俄羅斯誰被擠出前三了呢?
  • 日本航天獲重大突破,有一技術已領先中美俄,應該提高警惕嗎?
    進入21世紀後,世界各國的競爭,演變為了經濟、軍事、科技、人才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如今,隨著人類不再滿足於只在地球上活動,於是航空航天也成為了大國競爭的其中一個方面。上個世紀,我國在太空領域力量還比較薄弱,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長為了航天大國,有能力進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對此,不少人認為在航天領域,中美俄呈三足鼎立之勢。但是,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早前,美國公布了世界五大航天強國,在這份榜單中,有一個國家的排名,著實讓人大吃一驚,這個國家就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