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印度登月失敗原因:恐怖的15分鐘乃首創,節流變推技術不成熟

2020-09-05 川陀太空

所謂的「恐怖的15分鐘」是印度首創,來自火星著落提到的「恐怖的七分鐘」。當前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但中美俄的科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登月還有恐怖的15分鐘,這說明印度在登月方面技術不成熟,當然做不出這道題。

出品:川陀太空

進入10月,印度無人登月著陸器維克拉姆依然處於失蹤狀態,當然已經不可能指望聯繫上,因為維克拉姆著陸器的設計壽命小於14天,目前已經處於凍壞的狀態。對於印度科學家而言,最關心的就是維克拉姆著陸器到底處於何種狀態,是零件狀態的電子垃圾,還是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主體結構,這是美國宇航局LRO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任務。

根據NASA的消息,截止10月2日,仍然沒有分辨出維克拉姆著陸器的狀態,在預定登陸點沒有發現著陸器爆炸的痕跡,也沒有發現完整的著陸器,一切都是未知數。對此,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認為登月存在「恐怖的15分鐘」,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執行一系列負責的指令和動作,沒有任何犯錯的餘地。

針對這個說法,川陀太空指出,所謂的「恐怖的15分鐘」是印度首創,來自火星著落提到的「恐怖的七分鐘」。當前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但中美俄的科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登月還有恐怖的15分鐘,這說明印度在登月方面技術不成熟,當然做不出這道題。需要指出的是,中美俄都沒有提到登月恐怖的15分鐘,這是因為登月與登陸其他天體相比已經算是非常簡單的,月球幾乎沒有大氣,根本不需要考慮著陸器的通信、外形、隔熱問題。

登陸火星之所以有恐怖的七分鐘說法,是因為火星有稀薄大氣,進入火星大氣層的時候與再入大氣層類似,太空飛行器與火星大氣摩擦會產生高溫、等離子體層,直接影響到與地球的通信。進入火星大氣層的著陸器需要有完善的隔熱裝置,以對抗火星大氣摩擦形成的高溫。基於隔熱、通信中斷的問題,我們將登陸火星時進入火星大氣層的7分鐘時間稱之為恐怖,這一點和返回地球大氣層時是一樣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就是在重返大氣層時解體,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從受損的機翼隔熱瓦處竄入,最終導致太空梭解體。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近月面環境與宇宙空間基本相當,任何在月球正面降落的太空飛行器都不需要考慮通信中斷、隔熱的問題,可以說大大降低了登月的困難。

從幹擾因素上看,大氣結構是太空飛行器降落的外部因素,而指令控制方面的複雜性是內因,在月球正面登陸不存在環境造成的外因,而內因則是印度需要自己解決的。換句話說,印度科學家所言的恐怖15分鐘其實是印度航天技術不夠成熟造成的,並不是月球方面製造的。中國的嫦娥4號還在月球背面降落,由於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月背上是無法接受到來自地球的消息,於是我們發射了鵲橋號中繼星擔任通信節點。登月月球背面所遇到的外部因素已經被鵲橋中繼星解決,那麼我們基於嫦娥3號的成功經驗,降落月球背面就變成更加簡單了。

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全部在月球正面實施,唯一一次月背載人登陸方案被NASA否定,當時認為這個計劃太冒險被取消,從技術角度看,NASA如果下定決心在月背實施載人登陸,也是可以的,只不過過於冒險,一旦出現閃失,太空人將回不來。負責登月的鷹號著陸艙通過太空人目視操控降落,與嫦娥3號和4號的自主避障降落有區別,一個是人工,一個是機器全自動。印度維克拉姆著陸器在降落程序方面存在問題,4臺降落使用的節流反推發動機控制程序和技術並不成熟,這才是印度需要反思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解讀印度登月失敗原因:恐怖15分鐘乃首創,從未影響中美俄三國
    所謂的「恐怖的15分鐘」是印度首創,來自火星著落提到的「恐怖的七分鐘」。當前能夠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但中美俄的科學家從來沒有提到登月還有恐怖的15分鐘,這說明印度在登月方面技術不成熟,當然做不出這道題。
  • 「恐怖15分鐘」致印以登月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
    印度的第一次登月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4月,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器也遭此厄運。下降和著陸是登月任務的兩大難點,尤其是後者。印度航天計劃負責人將其稱之為「恐怖的15分鐘」。在這短短的15分鐘,登月器必須成功執行一系列複雜指令,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
  • 印度宣告登月失敗,這個國家最幸災樂禍,中國莫名躺槍…
    有望成為繼美俄中之後第四個登月的印度,在7號凌晨表示印度探月衛星登陸器「維克拉姆號」在距離月面2.1公裡時與地面失聯,宣告登月失敗。
  • 印度登月失敗 無釐頭推卸責任 質疑美國登月造假
    印度的登月夢又一次破碎。 印度登月失敗的消息傳到世界引起了不同反應。鄰國巴基斯坦科學負責人稱:印度完全是鬧了個笑話,這個著陸器工具好像適合在印度著陸,並不適合登陸月球。作為印度的盟友,美國也在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合理關切,他們希望印度不要氣餒,畢竟月球「軟著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他們可以再接再厲,期待兩國可以一起探索太陽系。
  • 在15公裡高度絕望中俯視月球:主發異常關機擊潰以色列登月夢想
    編者按:以色列在Beresheet著陸器失敗任務之後,推出了Beresheet 2著陸器,試圖在未來幾年再次進行登月。在第一次登月過程中,著陸器在下降到15公裡高度之後出現故障,絕望中俯視月球,主發異常關機,待重啟之後已經失去安全降落月面的條件,只能墜毀。
  • 嫦五亮國旗攜月壤返回,印度航天中心氣氛凝重,找到登月失敗原因
    嫦娥五號著陸器在著陸月球表面直播過程中並非「一份風順」,直播畫面曾多次出現卡頓甚至被中斷,很多著急的網友甚至一度認為,嫦娥五號可能登月失敗了,但最終技術人員解決了信號等問題,著陸器的攝像頭也記錄了成功安穩登月的偉大時刻。現在,美國科學家已經喊話希望能和中國航天分享這些月壤和相關數據,共同造福人類。
  • 詳細回顧一下印度登月探測器的失敗過程及原因
    當時,月船二號攜帶者在探測月球南極水資源,為印度太空人登月進行技術與信息儲備的重磅任務。2.1千米的高度時,因登陸控制軟體的速度計算有誤,致使著陸器因「硬著陸」損毀,導致印度首次月面軟著陸任務失敗。軟著陸是印度最大的敗筆,因為沒有完全掌握變推力發動機的技術,而是選擇採用5臺800N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作為著陸器動力,最後階段再關閉一臺發動機,五臺發動機的推力不均[11]或者脈衝響應特性偏差,如果控制不到位,很容易產生一個較大的傾覆力矩,這也是阿波羅飛船當年放棄的方案。
  •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一簣!時間:2019-09-07 18: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一簣! 今天,對於印度人民來說不是一個高興的日子。
  • 「月球2號」登月失敗前後,印度怎麼做,中國怎麼說
    月球二號成功發射並成功入軌後,印度是一片沸騰,接著,社交媒體上部分不自重的聲音就傳出來了,當然,還是針對中國:技術進步一舉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登月國家、成為世界首個月球南極登陸國家、中國登月工程被遠遠甩在身後,等等等等,小編這裡不搞截圖,但印度迷之自信躍然紙上,似乎月球二號已成功,中國登時就被印度甩在了身後。
  • 全球首創視覺登陸,中國火星探測尋地避障技術—無視「火星詛咒」
    而這三點就形成了致命的「火星詛咒」:在極速降落的最後幾秒需要實時精確控制時,火星到地球卻有十幾分鐘的信號延遲。這急速下落的「恐怖7分鐘」是幾乎所有火星探測任務失敗的關鍵所在。這個「詛咒」讓所有沒有經驗的探索者均告失敗,歐洲航天局放出的火星登陸器因為點火延遲,最終以300米/秒的速度撞擊火星,形成直徑15米的隕石坑;前蘇聯和俄羅斯19次火星探測均告失敗;日本唯一一次登陸火星失敗了,就連美國也是歷經了數次失敗才換來的成功。
  • 印度登月失敗原因浮出水面,莫迪表示追查到底,美:已是歷史性突破!
    印度登月失敗原因浮出水面,莫迪表示追查到底,美:已是歷史性突破!
  • 美國公開登月失敗鐵證!印度航天專家至今嘴硬:80%任務成功
    短短十幾分鐘從歡呼雀躍到神情沒落的急劇轉變,將印度航天發展現狀展現的淋漓盡致,航天探索從來都是科學與勇氣的結合體,但絕對不是好大喜功式盲目發展。月船-2號失聯後,印度測控部門仍然沒有放棄,他們希望飛船僅僅是由於山脈遮擋導致的信號失聯,美國NASA也調用LRO軌道探測器對月船-2號進行成像探測,但第一次成像工作由於軌道與月夜條件限制最終失敗。
  • 為什麼說印度登月任務並非失敗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進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嘗試,派遣一套奇異的無人設備在月球南極地區軟著陸。然而,著陸出了岔子。人們倍感痛心,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航天難」這幾個字的分量。著陸器名為「維克拉姆」(Vikram),搭載著月球漫遊車「普拉吉安」(Pragyan)。起初,一切順利,下降過程卻在最終階段出現偏差。著陸器本來應該在發射的一個月時間後在未經探索的月壤表面上著陸。
  • 失敗無所謂!印度發布新的航天計劃,還有堪比登月工程的重點任務
    印度在技術發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問題,在航天領域的問題就是失敗多,到目前為印度的航天任務成功率不是非常高,落後於其他國家,但是對印度來說失敗無所謂!如今印度發布新的航天計劃,人們可以看到載人航天以及登月工程等項目,如果論起項目重要度,還有堪比登月工程的重點任務,這就是與美國合作搞的NASA-ISRO合成孔徑雷達。
  • 月船2號登月失敗後,印度批准月船3號計劃,美網友:沒錢還想登月
    2019年「月船2號」登月失敗後,2020年的第一天,新年之際,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就向印度人,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印度的「月船3號」計劃已經被批准了,發射時間預計將在2021年。為了成為第四個登月國家,印度也是夠努力了,然而看到這則消息的網友們,對印度卻是一片嘲諷,這是為什麼呢?
  • 印度登月為何功虧一簣?反衝火箭設計極為關鍵
    印度當地時間7日1時38分,著陸器從距月面約35公裡高度進入動力下降段,開始計劃中的15分鐘著陸。印度總理莫迪親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位於班加羅爾的總部,見證這個歷史時刻。著陸器順利進入降落階段時,控制中心爆出熱烈掌聲。下降飛行開始時數據顯示一切正常,但在距離月面2.1公裡時,著陸器突然與地面失去聯繫。當時,著陸器距離預定著陸點有約1公裡的水平偏差。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因為有一些項目能夠順利登陸到月球表面,而我們國家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等,也有一些項目登陸失敗的,如2019年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探測器和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都是在著陸階段墜毀到了月球表面,所以這兩個登月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 登月失敗率達到三分之一?為何這麼難?原因有很多
    說起登月,很多人會先想到,50年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因為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登陸到外星球上。當然,也有人會想到印度的月船2號登月任務,因為這是最近的登月活動,在最後著陸階段失敗了,可以說是很打擊我們的信心。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登月曆程,起碼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登月活動是以失敗告終的。
  • 可惜了,印度登月車在降落之前失去聯繫
    上個月,印度發射了一個月球探測星——Chandrayaan-2,但是在前不久的著陸過程中出了意外,當地時間9月7日凌晨2:15(北京時間7日凌晨4:45)左右,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印度「月船2號」著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的時候失去了信號。著陸器和軌道飛行器失去聯繫,最終墜毀。這個意外是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受到重挫。
  • ​嫦五探測器將軟著陸月球,印度突然公開航天計劃,最快年底登月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曾報告稱,月球有很多的奧秘和資源等著人類發現,月球兩級正在「生鏽」,月球表現有富含鐵的巖石,但不知道是否存在氧氣和水,若能成功開採定能為人類帶來福音。ISRO公開了一份航天計劃,印度航天最快有望年底實現探測器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