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亮國旗攜月壤返回,印度航天中心氣氛凝重,找到登月失敗原因

2020-12-05 武國鑑

月船2號失敗,印度最新航天計劃受阻,新一年探月很保守


嫦娥五號順利發射後就吸引了全球關注,嫦娥五號著陸器已經依靠兩種先進的挖土技術鑽取4斤土壤封裝至上升器,上升器順利分離著陸器點火上升準備返回地球。在這之前,嫦娥五號著陸器亮出了我們的五星紅旗,這也宣布中國第三次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

12月4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在接下來,嫦娥五號上升器將進行月軌無人交會對接,這也是登月環節最後一個技術難點,只要能順利完成對接,那麼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間將會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著陸,包括印度和美國的航天機構中心都十分關注。嫦娥五號著陸器在著陸月球表面直播過程中並非「一份風順」,直播畫面曾多次出現卡頓甚至被中斷,很多著急的網友甚至一度認為,嫦娥五號可能登月失敗了,但最終技術人員解決了信號等問題,著陸器的攝像頭也記錄了成功安穩登月的偉大時刻。

現在,美國科學家已經喊話希望能和中國航天分享這些月壤和相關數據,共同造福人類。海外媒體透露,印度航天中心的氣氛頗顯凝重,原因是印度航天的工程師們還在自責,認為去年月船2號登月失敗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盡責,印度工程師也找到了月船2號登月失敗的具體原因,是因為「維克拉姆號」著陸器的軟體系統出現了技術問題。


印度航天技術人員認為,對於任何國家而言,登月都是一項偉大工程,而失敗也是常有的事情,歐洲和美國在登月計劃當中都曾遇到困難甚至是失敗,所以印度不會放棄月船3號登月計劃。

據悉,月船2號於去年在軟著陸月球過程中失去和印度航天中心聯繫,最終被證實硬著陸月球,著陸器摔毀,至今未能取得聯繫。不過當時,印度相關工程師為了給ISRO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一個交代,稱月船2號登月任務成功了95%。


現在,印度國內因為疫情等原因,新德裡政府財政的腰包囊中羞澀,對於2020年的航天計劃表示懷疑,探月計劃也開始變得保守。原計劃於2020年底前實施的月船3號登月任務也被推遲,最晚可能會在2021年3月份開始實施。

相關焦點

  • 嫦五剛完成月壤採樣,印度求助俄羅斯花費14億​,準備載人登月
    嫦五完成月壤採樣,印度突然公開重要計劃,先登月後載人航天專家介紹,接下來完成採取月壤的嫦娥五號就會按照原計劃,啟動返回地球的任務。該任務環節將決定成敗,一旦能順利將月壤封裝帶回地球,且不管帶回多少,都算成功。而無人探測器登月取土返回地球任務,將會保障國內下一步載人登月順利實施。
  • Q論|載人登月離我們還有多遠?專家稱嫦五意義不止在於取回月壤
    其中,美國從月球總共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前蘇聯共取回月壤樣品總共330克。不過,從1976年前蘇聯月球20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月球採樣返回算起,人類已經44年沒有獲得月球樣品了。月壤是人類用於研究月球的樣本,實際上月壤指的不僅僅是月球上的土壤(Lunar Soil),還包括臥或埋於粉狀風化物中的直徑數米的巖石。月壤的種類是按照粒度大小進行分級篩選的,共分成>1 cm、1 cm~4 mm、4mm~2mm、2 mm~1 mm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除了要完成月球採樣外,還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的探路者。
  •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儘管有很多陰謀論,但美國曾在1969年登上月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美國登月的成功,美國又多次發射阿波羅號的飛船,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月壤樣本和世界分享。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視覺中國 圖隨著時間進入11月下旬,我國即將擇機發射本國首顆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嫦娥五號」。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藉助「嫦娥五號」,我國即將實現嫦娥工程無人探月部分的最後一個階段——採樣返回。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嫦五挖土返回!外國網友:難度和阿波羅登月一樣,這是中國速度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外國網友:這就是中國速度,難度和阿波羅一樣 ,中國正在邁入航天強國的行列中,這是偉大時刻。
  • 嫦五挖土返回,外國網友:難度和阿波羅登月一樣,這是中國速度
    嫦娥五號攜月壤升空,外國網友:這就是中國速度,難度和阿波羅一樣12月4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北京時間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著陸器亮出五星紅旗,隨後嫦娥五號上升器和著陸器解鎖分離,正式點火起飛,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約2公斤月壤將被送往預定的環月軌道
  • 嫦五月宮取壤有何意義?這兩公斤的寶貝能揭開多少月亮的神秘?
    引子:記得在嫦五發射的前後,曾在媒體上流傳著一句話,叫作:"胖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句看似簡單的平常話,卻在字裡行間中折射出了中國科學家的艱苦奮鬥歷程和追趕登月的步伐。
  • 嫦五帶回的月壤放在哪?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嫦五帶回的月壤將入藏國博與公眾見面!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用於哪些用途?「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還要實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務,還要出臺哪些政策?對此,吳豔華表示,「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的論證,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他強調,圍繞月球探測基本規劃確定的任務是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
  • 「嫦五」回家在即!西班牙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來幫忙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將攜帶從月球表面採集的巖石和土壤樣本,於近日返回地球。歐洲航天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協助嫦娥五號的返航。總臺記者為此採訪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主任拉斐爾·薩哈貢·施瓦茲,他表示,中國探月計劃將為全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作出巨大貢獻。薩哈貢主任介紹說,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已經和中國國家航天局有過多次合作,在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過程中,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也將繼續為中國國家航天局提供協助。
  • 「嫦五」回家在即 歐洲這個航天中心來幫忙!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將攜帶從月球表面採集的巖石和土壤樣本,於近日返回地球。歐洲航天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協助嫦娥五號的返航。總臺記者為此採訪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主任拉斐爾·薩哈貢·施瓦茲,他表示,中國探月計劃將為全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作出巨大貢獻。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今天,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以供接下來開展科學研究。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為什麼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
  • 最好玩的登月直播對話:「私奔到月球的」 其實不只有嫦五和胖五?
    而在 11 月 24 日,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也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將取回約 2000 克的月壤,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地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登月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我們離人工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 胖五!嫦五!相當威武!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
  • 美國公開登月失敗鐵證!印度航天專家至今嘴硬:80%任務成功
    莫迪觀摩月船-2號落月實況月船-2號在點火升空46天後迎來了登月高光時刻,當天莫迪也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達萬航天中心加油助陣,通過觀察登月當天控制中心現場人們的表現也能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歡呼與掌聲貫穿於月船-2號落月全程歡呼與掌聲貫穿於月船-2號登月全過程,每當完成一步操作印度特有的歡樂氣氛就會被點燃,最後一輪掌聲剛好發生在月船-2號由於控制系統故障導致
  • 「長五」送「嫦五」 月球去「挖土」!
    原標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五」中的陝西智慧
    ( 記者 霍強)航天四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四院)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系統提供了正推火箭、消氫點火裝置、碳碳密封環等產品,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表採機械臂關節電機組件、電磁推力器組件和特種壓力傳感器,確保了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些神秘的「法寶」個頭小、不起眼,但在護航中功不可沒。
  • 嫦五探測器將軟著陸月球,印度突然公開航天計劃,最快年底登月
    就在嫦娥五號發射的第7天,印度ISRO公開了一份航天計劃,印度航天最快有望年底實現探測器登月。此前,印度聯邦部長對外透露:繼「月船2號」後,「月船3號」或在2021年初發射,該計劃當中不含軌道器,整個項目的費用高達61億盧比。 ISRO主席也表示,該航天登月計劃最快有望年底實行。但受到疫情影響,印度ISRO也可能會選擇推遲到明年3月份進行。
  • 「嫦五」為何探月、如何探月?這裡有答案
    對此記者採訪了著名航天科普專家龐之浩。困惑1:研究月壤有何科研價值?龐之浩說。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月球表面的月壤是月球巖石在受地外星體的撞擊,以及受到宇宙射線輻射和太陽風轟擊等空間風化作用後形成,基本上是一些細碎的石沫。通過研究它們能進一步了解月球的狀態、物質含量、地質演化歷史,深化對月壤、月殼和月球形成與演化的認識;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並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為以後的載人登月和月球科研站的選址提供有關數據。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