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中的陝西智慧

2020-11-26 陝西網

西安光機所

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室研製的全景相機將為採樣區月表形貌和月面國旗成像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該所研製的全景相機安裝在相機指向機構上,由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個相機組成,通過類似「人眼」的探測原理可以實現對目標的立體成像,依靠指向機構的左右旋轉和上下俯仰,實現大視場和上下大範圍的全景探測,再通過圖像拼接及立體反演,可得到採樣區全景立體圖像。當採樣機構工作時,全景相機還可以對採樣過程進行拍照和攝像,同時和其他載荷互相配合,共同實現採樣區域現場就位探測的科學目標。

嫦娥五號全景相機針對月面高溫進行了適應性設計,其工作溫度上限提高了10℃。全景相機轉臺在整個飛行過程中要經歷約±100℃的溫度變化,且保證一定的指向精度。

據介紹,西安光機所空間光學技術研究室承擔了研製嫦娥五號遠攝相機和表取採樣裝置圖像處理單元任務,是採樣與封裝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遠攝相機安裝在著陸器月球表面採樣機械臂上,對月球表面採樣機械臂子系統著陸器外執行部分的工作區域、月樣傾斜過程、初級封裝容器填充等進行監視;通過視覺測量為表面採樣機械臂子系統控制採樣器向初級封裝容器內準確傾斜月樣、採樣器準確夾持初級封裝容器、採樣器將初級封裝容器準確放入密封封裝裝置提供精確的位置和姿態信息。

( 記者 霍強)

航天四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四院)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系統提供了正推火箭、消氫點火裝置、碳碳密封環等產品,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表採機械臂關節電機組件、電磁推力器組件和特種壓力傳感器,確保了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些神秘的「法寶」個頭小、不起眼,但在護航中功不可沒。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採用氫氧發動機,在點火前向發射平臺周圍環境排放大量低溫氫氣。當氫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一定範圍時,遇到靜電或明火就會產生爆炸或爆轟,導致一系列嚴重後果。為消除火箭發射前的大量低溫氫氣,徹底排除發射前的安全隱患,航天四院下屬42所專門研製了消氫點火裝置。該裝置安裝在發射平臺上,能在火箭氫氧發動機工作前的2至3秒內,利用噴射的高溫、高速燃氣金屬粒子流,將火箭發射前排出的大量氫氣在其未達到可爆炸最低濃度前先行消除,確保運載火箭發射的安全性。

航天四院下屬43所研製的高強耐磨低滲透碳碳密封環,用於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的8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氧泵二級端面密封,達到了高強度、高硬度、耐衝擊等特殊指標要求,為火箭發動機提供了安全保障。

( 記者 沈謙)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為「嫦五」研製了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以及交會對接微波雷達。

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要讓「嫦五」與地面建立順暢的聯繫,就要依靠西安分院研製的測控天線。設計人員要求天線在旋轉180度範圍內沒有遮擋,同時針對落月過程中的羽流影響等因素,進行了天線機、電、熱一體化設計,確保了測控天線能夠在落月、月塵以及月球表面極端苛刻的環境下正常工作。

在「嫦五」抵達月球軌道後,能否安全著陸是關鍵一步。西安分院為「嫦五」研製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相當於在著陸器上安裝了一部「泊車雷達」。這部「雷達」在著陸器距離月球表面15公裡時開始工作,主要任務是測量著陸器與月球表面的距離以及著陸器下降速度,並快速向上升器的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GNC分系統)提供速度和距離信息,以便著陸器判斷降落的落點和速度。

探月之旅,拍照必不可少。「嫦五」所攜相機拍攝的照片要及時傳回地面,離不開西安分院為「嫦五」研製的數傳子系統。在著陸器準備在月球表面著陸的時候,數傳子系統就開始工作,會將安裝在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著陸畫面以及數據信息實時傳回地面,以便地面對落月信息進行及時判斷。

( 記者 沈謙)

西安交大

直接影響「嫦五」自主採樣任務成敗的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由西安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鄭南寧院士指導下的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空間視覺團隊完成。此次承擔月表採樣任務的組合體為著陸器和上升器的組合體,由著陸器搭載著上升器降落在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附近,並由著陸器上安裝的「巖心鑽探機」和「機械臂」等多樣化採樣工具完成月巖和月壤的自動採樣,而後送至上升器的器具中封裝保存。西安交大團隊負責這一重要環節——通過表取採樣視覺信息處理系統引導機械臂進行自主採樣並確保效率和精確度,還要將採樣過程中的圖像壓縮傳送回來,供地面工作人員進行精準研究和分析。

( 記者 呂揚)

時代導航

時代導航公司生產的2臺微波開關參與到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配套環節,用於測距測速敏感器,可以控制飛行器與月球表面的距離,實現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器在月球表面軟著陸,是本次月球著陸器中的重要設備。據介紹,微波開關是太空飛行器有效載荷中的核心產品,主要功能是通過脈衝指令信號的驅動,帶動射頻通道的切換,從而實現射頻信號及指令信息的切換傳輸。

( 記者 霍強)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為「嫦五」升天出力的高校
    成百上千家科研單位和數以萬計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辛苦付出。今天,老馬主要想和您一起,盤點一下,那些為了「嫦五」默默奉獻的高校。1、「嫦五」總設計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校友—「挖土」裝上「慧眼」(2)為嫦五回「家」保駕護航(3)為嫦五安全著陸提供支撐
  • 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
    原標題: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本報訊 (記者 關穎)此次,「長五」與「嫦五」的最強大腦,均由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771研究所製造。此次任務中,「長五」能夠穩定飛行,離不開九院771所研製的箭載計算機。它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箭體參數錄取、飛行軌跡誤差修正以及控制指令輸出等多項複雜的控制任務,確保火箭的穩定飛行。為保證「大腦」健康,其內部還設計了特有的「聽診器」,能夠自動聽診飛行控制軟體運行過程中的各類重要參數,可及時、有效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隱患問題,為控制系統的故障定位提供判定依據。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在此激動人心的時刻,更值得我們驕傲和感動的是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背後凝聚著的成百上千家科研單位和數以萬計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辛苦付出,這其中必定有中國高校的參與。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
  • 「長五」送「嫦五」,出徵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哈爾濱製造」為「嫦五」披「鎧甲」
    冰城新聞【「哈爾濱製造」為「嫦五」披「鎧甲」】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不論是「長五」還是「嫦五」,發射成功的背後,都留下了「東輕造」的身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他們投身我國航天事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助力「嫦娥」升空,鋪就中國人的探月坦途。
  • 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嫦五」飛天史冊中,「航天電子」將再立新功。 青島測控站靜候嫦娥從月球發來信號。 「嫦五」飛天航天電子立新功 作為我國目前研製的最為複雜的探測器,「嫦五」的月球採樣、起飛上升、交會對接等任務環節是此次任務最主要的挑戰。在整個任務持續的20多天裡,為了協助探測器高質量完成月面採樣、月表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九院各單位迎難而上。
  • 「長五」和「嫦五」,已就位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為「長五」和「嫦五」加油!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發射視頻張學宇宣布,任務圓滿成功凌晨四點半,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來自長徵五號火箭任務01指揮員胡旭東的倒計時口令聲清晰而明亮,緊接著,伴隨著巨大的轟鳴,長五火箭拔地而起,耀眼的火光瞬間點亮夜空,長長的橘色尾焰在藍黑色夜空中畫出了一道優美的弧度,越飛越高,最終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 「嫦五」啟程探月,多國科學家:史無前例且令人振奮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五」於北京時間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肖龍曾為「嫦五」著陸的候選地點提供建議。肖龍表示,呂姆克山附近的巖石樣本可能有約1.2至20億年的歷史,比阿波羅探月計劃採回的樣本年代更新。「這將是有史以來從月球帶回的最年輕的火山巖樣本。」
  • 「長五」和「嫦五」,已就位!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為「長五」和「嫦五」加油!
  • 五組數字,看長五如何送「嫦五」
    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趙竹青)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五」送「嫦五」有哪些看點?我們通過幾組數字,來感受一下此次發射的震撼。
  • 「聽」落月、挖土,「嫦五」進展順利少不了這些「上海智慧」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落月和採樣階段,嫦娥五號探測器搭載的、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三臺有效載荷,工作順利,已經完成了既定的科學目標。
  • 長五&嫦五已就位!計劃月底起飛
    【長五&嫦五已就位!計劃月底起飛】嫦娥五號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加油,中國航天!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嫦五」奔月,去月球「挖土」沒那麼簡單!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嫦五奔月沒關係這還有個真人演繹的通俗易懂版本了解一下1 「嫦五」去月球做什麼?「將月壤樣品帶回地球,讓科學家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可以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為和平利用空間資源貢獻中國智慧。」
  •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
    渴望「嫦五」月壤樣本,美媒:美國專家都知道希望渺茫儘管有很多陰謀論,但美國曾在1969年登上月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隨著美國登月的成功,美國又多次發射阿波羅號的飛船,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月壤樣本和世界分享。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去月球 2021-01-12 11:57:32|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3月份舉行。
  • 「嫦五」回家 英雄凱旋
    記者 付毅飛攝迎「嫦五」回家,賀英雄凱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經過一天奔波,於17日晚上回到了它的「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為歡迎嫦娥五號任務試驗隊凱旋和返回器回家,航天城玉琮廣場舉行了隆重歡迎活動。五院院長張洪太、黨委書記趙小津等領導,院綜合管理部門及京區各單位共5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胖五!嫦五!相當威武!
    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