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2020-11-25 大洋網

11月24日凌晨,海南文昌,身強體壯的「胖五」再一次拔地而起,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執行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探月工程三期也將緩緩落下帷幕。本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九院全方位參與嫦娥五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為工程提供了大量高質量高可靠的電子設備和元器件產品。「嫦五」飛天史冊中,「航天電子」將再立新功。


青島測控站靜候嫦娥從月球發來信號。


「嫦五」飛天航天電子立新功

作為我國目前研製的最為複雜的探測器,「嫦五」的月球採樣、起飛上升、交會對接等任務環節是此次任務最主要的挑戰。在整個任務持續的20多天裡,為了協助探測器高質量完成月面採樣、月表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九院各單位迎難而上。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九院771所為上升器、返回器綜合管理單元配套了CPU模塊。據了解,「嫦五」上升器、返回器數管分系統的綜合管理單元可實現星地通信、飛行過程中各設備的健康監測和任務執行管理、月面再發射、樣品返回等重要功能,其核心部件CPU模塊相當於「大腦」,是上升器、返回器的控制源頭,負責控制各相關模塊,使其正常運轉,主要承擔著測控應答機接收並執行地面發送的所有遙控直接指令;完成遙測數據的採集和遙控間接指令的分配,以及加熱迴路控制驅動;提供星上基準時間,採集各類遙測數據組幀下行等功能。

九院825廠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共配套了8個系列,20個規格,83隻/套產品。該廠專為型號量身定製的兩款分離脫落電連接器,創新了多項首次技術。其中YF17-36芯產品體積小、重量輕,插座重量不超過50克。產品中的運動核心機構首次採用真空鍍膜工藝技術,該技術讓運動機構穿上了一個光滑「外衣」,該「外衣」既扛寒又耐熱,而且抗腐蝕性特強,不易老化,有它加身,有效降低了金屬面間的摩擦係數,防止冷焊效應的發生,為產品提供了可靠保證。


作為新制的一款高、低頻混裝的高真空產品,該廠生產的YF8-94芯產品在「嫦五」首次成功應用。在體積和重量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該廠將產品接觸件增加了30%,確保信號功率增大,而且在保留低頻信號傳輸功能的基礎上,首次增加了高頻信號傳輸功能,使產品傳輸信號種類更多。

九院13所雷射導航公司和時代光電公司為「嫦五」飛天提供了慣性組合器件。雷射導航公司的CEPK系列雷射慣組在探測器月面著陸、月面起飛、交會對接、攜帶樣本高速載入返回地球等各項操作提供實時、連續的姿態速度位置信息。時代光電公司的兩臺光纖慣組分別安裝於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和返回器中。其中,著陸上升組合體光纖慣組主要用於測量載體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全程參與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起飛及月球臨近空間的交會對接任務;返回器光纖慣組用於測量載體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全程參與返回器高速再入地球大氣時的慣導解算,助力返回器的精準落地和回收,為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提供了堅實保障。

九院539廠共為嫦娥五號探測器配套了27臺套產品和9個FPGA配置項,具體來說,該廠為上升器配套了上升器X頻段測控子系統,為探測器返回器配套了S頻段應答機,為探測器軌道器配套了軌道器X頻段應答機。這些產品有力地幫助「嫦五」實現了各種工作模式下的衛星與探測器之間的測控通信,助力實現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月面起飛、首次在月球軌道上實現無人對接等功能。其中,返回器S頻段應答機作為「嫦五」採樣返迴路上的唯一測控通信工具,為「嫦五」採集月面土壤後再入返回地球保駕護航,指引探測器回家。

該廠還為上升器、著陸器和軌道器配套了推進線路盒及相關FPGA軟體。推進系統就像人的骨骼和肌肉,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推進線路盒就像人的神經網絡,其中,上升器推進線路盒準確地控制了推進分系統各種閥門開關操作,控制3000牛發動機實現上升器月面上升,並與軌道器在月球軌道實現交匯對接,這在我國尚屬首次。

由九院693廠研製生產的低磁性矩形電連接、快速斷接器等明星產品廣泛應用於嫦娥五號探測器中。低磁性矩形電連接器用於信號傳輸系統,能迅速精準地使儀器之間得以電路導通,類似於鋪設一條高速公路;快速斷接器用於軌道器和著陸器之間,插頭與插座之間實現連接與二次鎖緊,使兩器快速對接和分離,確保各設備之間無障礙連接。

此外,由該廠研製生產的其他系列電連接器使各設備之間相互連接,發揮著信號來往的樞紐作用,保證了電氣信號、數位訊號、控制信號等信號傳輸穩定、可靠。

九院773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配套了高可靠射頻同軸電纜組件,該產品主要用於軌道器測控數傳分系統,對於整個通信系統起到了連接紐帶作用,是微波通信系統不可缺少的精密器件。該所研製團隊在前期開展了多項專項技術攻關和驗證工作,最終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配套任務,實現了產品的國產化自主可控。

九院7107廠生產的2套微波開關參與了此次任務。微波開關是太空飛行器有效載荷中的核心產品,主要功能是實現單機備份,極大地提高了整星載荷系統的壽命及可靠性。據悉,該型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各類太空飛行器的有效載荷中。今年,該廠研製的微波開關無一例出現質量問題,均獲成功。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通訊員孫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凌躍


相關焦點

  • 航天電子讓「胖五」更強更壯
    在長徵火箭家族中,長五火箭無疑是真正能扛起大梁的「大哥」,未來它也將扛起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重擔。「長五」立項之初,就被賦予了將「嫦五」發射到月球上去的使命。在這份使命的背後,九院各單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 「嫦五」中的陝西智慧
    ( 記者 霍強)航天四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四院)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系統提供了正推火箭、消氫點火裝置、碳碳密封環等產品,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表採機械臂關節電機組件、電磁推力器組件和特種壓力傳感器,確保了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些神秘的「法寶」個頭小、不起眼,但在護航中功不可沒。
  • 「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1982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
  • 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 「嫦五」總設計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校友——楊孟飛 楊孟飛,1962年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空間技術專家。 為嫦五回「家」保駕護航 國防科大載人航天任務規劃與系統仿真課題組針對上升器與軌道器(含返回器)的環月交會對接任務,展開科研攻關,研製了相關模型和軟體,為成功完成「太空之吻」提供技術支撐。
  • 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
    原標題: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本報訊 (記者 關穎)此次,「長五」與「嫦五」的最強大腦,均由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771研究所製造。此次任務中,「長五」能夠穩定飛行,離不開九院771所研製的箭載計算機。它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箭體參數錄取、飛行軌跡誤差修正以及控制指令輸出等多項複雜的控制任務,確保火箭的穩定飛行。為保證「大腦」健康,其內部還設計了特有的「聽診器」,能夠自動聽診飛行控制軟體運行過程中的各類重要參數,可及時、有效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隱患問題,為控制系統的故障定位提供判定依據。
  • 「長五」送「嫦五」計劃月底飛 航天板塊會跟著飛嗎?
    來源:上海證券報 「長五」送「嫦五」,計劃月底飛!航天板塊會跟著飛嗎?於祥明 北鬥全球系統建設收官、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探月……2020年,註定成為中國航天超級年,多項重大任務彪炳史冊。按計劃,11月底前,我國探月工程將迎來「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
  • 護送「嫦五」探月,有我湖北航天人
    梅春睿(右一)「掌舵」火箭方向的是黃梅女孩「雖然參與過多次任務,『嫦五』發射成功後,我還是忍不住顫抖。」發控前端承擔本系統的供配電控制、火箭與地面通信等重任,與後端一起搭建控制系統地面測試框架。她的工作重點,就是確保地面測試信號環環相扣,給火箭發送正確指令,成功點火發射。梅春睿說,當點火鍵被按下,其實指令會先發到前端設備,由設備轉發到火箭上。在這個過程中,她必須觀察設備的狀態,確保指令能順利實施。
  • 盤點那些為「嫦五」升天出力的高校
    今天,老馬主要想和您一起,盤點一下,那些為了「嫦五」默默奉獻的高校。1、「嫦五」總設計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校友—「挖土」裝上「慧眼」(2)為嫦五回「家」保駕護航(3)為嫦五安全著陸提供支撐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嫦五」助力、護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院士
  • 「長五」「嫦五」已就緒,還有一枚「神助攻」
    中國航天,又有好消息!「長五」「嫦五」已就位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歷時近兩年的建設,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完成各項調試測試工作,並於近日正式啟用,將直接投入到「天問一號」和即將發射的「嫦娥五號」任務中。
  • 「長五」送「嫦五」蓄勢待發!這些航天工程名稱你能分清嗎?
    11月1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垂直轉運成功,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長五」轉運成功,「嫦五」奔月在即,中國又一項偉大的航天事業令人矚目!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統計,2019年我國共計完成34次航天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81個,發射次數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國航天領域計劃完成超過40次發射任務。
  • 威武|長五遙五送嫦五!北航人,再立新功!航天人,自立自強!
    今天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12秒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發射!來源 | 新浪微博@太空精釀02 中國的探月之路 長五遙五送嫦五,冬月奔月去探月九天攬月星河闊,十六春秋繞落回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
  • 「嫦五」回家在即!西班牙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來幫忙
    薩哈貢主任介紹說,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已經和中國國家航天局有過多次合作,在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過程中,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也將繼續為中國國家航天局提供協助。他表示,未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將會和中國國家航天局展開更多合作。
  • 「嫦五」回家在即 歐洲這個航天中心來幫忙!
    歐洲航天局將通過位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協助嫦娥五號的返航。總臺記者為此採訪了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主任拉斐爾·薩哈貢·施瓦茲,他表示,中國探月計劃將為全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作出巨大貢獻。薩哈貢主任介紹說,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已經和中國國家航天局有過多次合作,在此次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過程中,馬斯帕洛馬斯航天中心也將繼續為中國國家航天局提供協助。
  • 「長五」送「嫦五」 月球去「挖土」!
    原標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長五」送「嫦五」,出徵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長五」和「嫦五」,已就位!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和「嫦五」加油!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馮華、餘建斌,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萬珂 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楊成 攝)
  • 中醫至高境界「知五」——調情志、正脊椎、通經絡、安臟腑、養...
    以「調情志—正脊椎—通經絡—安臟腑—養氣血陰陽津精」五個方面為治療法則。同時,做到「五分治,五分養」的習慣,並堅信中醫,遵守原則,永不放棄,則絕大多數疾病必定康復!第三步:通經絡通經絡——絕大多數人都存在經絡不通暢的情況,但病人經絡不通情況更為明顯,因而多會表現出一些臨床症狀,因此,為了人體更健康,均需疏通其全身經絡或重要經絡的氣血,才可解決問題。具體方法有推拿、按摩、針灸、刮沙、點穴、電療、運動、藥浴、宗筋療法等。通經絡:是說人的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途徑,氣血通過經絡輸送達到濡養全身,滋潤臟腑的作用。
  • 「長五」和「嫦五」,已就位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 為「長五」和「嫦五」加油!
  • 「嫦五」啟程探月,多國科學家:史無前例且令人振奮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五」於北京時間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肖龍曾為「嫦五」著陸的候選地點提供建議。肖龍表示,呂姆克山附近的巖石樣本可能有約1.2至20億年的歷史,比阿波羅探月計劃採回的樣本年代更新。「這將是有史以來從月球帶回的最年輕的火山巖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