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登月計劃因總設計師猝死和火箭難題而流產

2020-12-03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宋華報導,據俄新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前蘇聯登月計劃參與者米哈伊爾-馬羅夫7月20日透露,前蘇聯載人登月計劃之所以沒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項目總設計師科羅廖夫突然死亡以及N-1重型運載火箭難題未能順利解決。

俄科學院院士馬羅夫7月20日在回憶前蘇聯登月計劃時指出:「科羅廖夫一直夢想著開始研究月球。當然,令人驚訝的是,在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後不到兩年,就開始成功進行月球發射試驗。1959年9月蘇聯『月球-2』探測器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到達月球表面,隨後這一項目開始順利發展。」

但是在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實現人類首次太空飛行之後,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會上提出了在10年內實現載人登月的任務,以此超越前蘇聯取得的航天成果,從此拉開美蘇「登月競賽」的大幕。馬羅夫說:「我們不能迴避這個(挑戰),我們在科羅廖夫設計局的努力下開始的這項計劃得到了積極的發展,但是隨後出現了非常大的困難,主要是與美國實現月球之旅的『土星-5』相當的重型運載火箭N-1的調試出現了嚴重問題。」

本應把前蘇聯LZ月球飛船運到月球軌道上的N-1重型運載火箭自1969年2月首次發射之初就不成功,所有4次試射全部失敗,而美國「土星-5」月球運載火箭則於1967年11月首次成功發射。

馬羅夫說:「如果現在回顧過去的話,我認為,我們的不成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與科羅廖夫1966年突然去世有關係。他的去世當然造成了非常非常致命的後果。」

實際上,儘管前蘇聯載人登月計劃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已出現,但是前蘇聯直到1964年才全面加入登月競賽,起步時間比美國人整整晚了三年。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當時在會見火箭工業領導層時宣稱,他們不會把月球讓給美國人,承諾政府將會提供登月計劃所需要的一切。當時計劃於1968年第三季度實現前蘇聯航天員首次登月計劃。隨後前蘇聯專家開始研製月球軌道飛船、月球登陸艙和N-1重型運載火箭。月球軌道飛船在許多方面與後來蘇俄航天工作平臺「聯盟」號飛船相似。按照計劃,它本應向近月軌道運送兩名航天員和LK登陸艙,之後一名航天員走出月球艙,踏上月球表明,進行6-24個小時的試驗。完成試驗後,航天員應當通過外太空回到月球軌道的飛船上,然後返回地面。但是由於前蘇聯登月計劃嚴重滯後、撥款不足、運載火箭試驗失敗,結果導致前蘇聯在這次競賽中敗北。1974年前蘇聯正式叫停登月計劃,開始轉向建立空間站的計劃。

相關焦點

  • 為何蘇聯登月計劃最終以悲劇收場?
    ,成功地將宇航人送上了月球,而蘇聯的登月計劃卻屢遭失敗。是蘇聯宇航事業的最偉大的設計師和組織者,其是第一枚射程超過8000公裡彈道飛彈的設計師,也是世界上第一顆人造人造衛星運載火箭的設計師,同時也是蘇聯載人登月的總設計師。瓦連京·彼得洛維奇·格魯什科是蘇聯著名的動力物理技術科學家和火箭技術的先驅,蘇聯最優秀的火箭發動機設計師之一。20世紀30年代此二人是當時蘇聯兩顆冉冉升起的科研新星,為了同一目標:徵服太空而奮鬥。
  • 航天帝國被禁錮的腳步:蘇聯載人登月失敗原因分析
    總設計師委員會無疑提供了總設計師之間矛盾公開化的機會,於是「有仇的可以報仇,有冤的可以申冤」。如果設計師們之間能夠更加團結,能有完整的長期規劃,蘇聯的宇航成就恐怕還要更輝煌。 設計局之間內鬥傾軋。烏斯季諾夫和科羅廖夫關係不錯,軍方喜歡楊格爾,赫魯雪夫喜歡切洛梅。
  • 前蘇聯60年代的登月火箭照片首次公諸於眾(附圖)
    巨大的發動機顯示運載火箭無比龐大大洋網訊 在60年代為前蘇聯登月計劃而設計的巨型N1號運載火箭的照片首次公布與眾。  在美國大力發展「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同時,前蘇聯也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共製造了9到10枚N1號運載火箭,以期抗衡美國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但是N1號火箭前後共四次發射都失敗了。  俄羅斯強度研究中心在其主頁上公布了N1號運載火箭的照片。專家們認為,這些照片提供了有關N1號運載火箭第一級的詳細資料。
  • 一個人的離世,導致蘇聯登月計劃全線崩潰,天才對國家有多重要?
    蘇聯載人登月重型火箭(N-1)以及載人登月飛船以上這些都是由他提出或者主持設計,可以說他的一生,就是蘇聯的一部航天史。讓他不能親眼看到N-1火箭升空,看到第一個蘇聯人登上月球。也許他活著也不會看到那一天,也許因為他活著,還真可以看到。蘇聯登月之所以失敗,最終是敗在大推力的N-1火箭上,而N-1火箭的締造者,正是科羅廖夫本人。
  • 美國將登月行動命名為「阿波羅計劃」,發生了什麼令登月陷入危機?
    這個時候,美國總算是趕上了蘇聯的進度,下一步美國要攻克的難題便是如何實現登月計劃了。甘迺迪與布勞恩登月計劃的一個難點,就在於火箭。如果要用火箭把飛船送到月球,不論飛行的距離還是飛行時間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大型火箭,來實現這個目標。
  • 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登月計劃,不料蘇聯太空行走又領先一步
    甘迺迪登月演講在這次演講不久之後,美國宇航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了這項新的太空計劃。布勞恩以登月計劃總工程師的身份出席了這次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布勞恩宣布,美國宇航局的登月計劃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實現飛船的繞地飛行,之後再進行多人航天、確保能夠進行長期太空旅行,在這基礎上,最終實現載人登月。
  • 蘇聯實力堪比美國,為何從未登月?總師被人群毆死於手術臺上
    謝爾蓋·巴甫洛維奇·科羅廖夫,作為航天史上最具突破性的人物之一,他是第一枚射程超過8000公裡的洲際飛彈的設計者,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運載火箭的設計者,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的總設計師。在蘇聯的宇航事業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科羅廖夫,一生傳奇又苦難。
  • 世界最大火箭有多牛?直接送45噸飛船上月球,難怪美國能成功登月
    我們都知道運載重量越大火箭也就越大,那麼登月時用的是巨大的飛船,那這火箭得有多麼強大呢?接下來就來介紹下世界最強大的火箭之一,土星五號。▲土星五號第一級的五臺超級發動機土星5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實用型火箭,總重量3038噸,第一級發動機的總推力高達3408噸,相當於幾十臺大型客機用發動機的總推力。土星五號的設計師是馮布勞恩,一個從德國來的瘋狂科學家。
  • 如果蘇聯當年成功登月,那種環境下,人類是否已經登陸火星了呢?
    那一場兩個超級大國間的太空爭霸也隨之分出勝負,即使有很多得不幹,哪怕蘇聯在整個登月計劃中,就差那麼一下步,但是這一小步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就是邁不過去,等幾年後,他們有這個能力了,但是登月對於蘇聯來說,已經失去它所賦予的另外一層含義了。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在人類歷史上,唯有美國和前蘇聯從月球上帶回了月壤,今時今日,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採樣飛船,也終於劃破蒼穹奔向月球。  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圓滿完成,接下來即將開啟第二階段——載人登月!  中國繞月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曾指出,中國最早2025年可實現載人登月。  而中國科學院的計劃,是在2030年左右完成中國人登月的壯舉。  如此看來,十年之內,中華民族就能實現數千年來的夢想,登上月球。
  • 蘇聯為何不揭穿美國登月造假
    美國登月造假,漏洞百出,美國人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但作為冷戰中的對手蘇聯,卻保持了神奇的沉默!這也成為鼓吹美國登月的最有力證據:總不可能蘇聯人都瞎吧?因為蘇聯人造的登月艙,比阿波羅還小,還破!蘇聯「登月」本來還想搶在美國前頭的,就粗製濫造了這麼個登月艙!無奈一級火箭總要上天呀!
  • 發射全部失敗,蘇聯N1火箭無力追趕土星5號,原因到底是什麼?
    這一事件對蘇聯的刺激是相當嚴重的,為了追趕美國在探月計劃方面的腳步,蘇聯加速開始研製代號為N1的重型運載火箭,而N1火箭的總設計師,就是著名的科羅廖夫。枚用於地面測試和發射演習,第3枚用於實際發射,也是N1火箭第一次發射實驗。
  • 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尚未立項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六)——實現「阿波羅」登月計劃
    承載著蘇聯人載人登月夢想的N-1火箭,其第一級安裝的30臺NK-15發動機讓人「嘆為觀止」,但是糟糕的可靠性問題使得火箭發射屢屢失敗,因此未能實現蘇聯人的登月夢想。現在,這一重任就落到了美國人身上。加加林登上太空深深刺激了美國人,為了趕上蘇聯,美國總統甘迺迪提出了挑戰,「讓人類登上月球,再安全地返回地球」。於是,「阿波羅」計劃誕生了。該計劃從1961年運行到1972年,在鼎盛時期,它共僱傭了40萬人,前後花費了240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100億美元。
  • 俄登月火箭發動機:超土星五號F1發動機,熱功率相當於一座水電站
    我國今年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而美國重啟探月計劃宣布5年之內讓太空人重返月球,還要在月球建立一個永久的基地,印度最近也成功發射了探月衛星。而俄羅斯作為航天大國自然不甘落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葉夫根尼·米克林在國際空間站開建20周年的紀念日上表示,俄羅斯的太空人將會在2030年後執行登月任務。
  • 拖垮蘇聯?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只是一場陰謀論嗎?
    而反觀看似太空技術世界第一的美國,即使有著曾經"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紮實經驗,其"重返月球"計劃竟然要拖到2024年才有可能做到,那麼排除掉印度"過於浮誇"這種情況來考慮,美國當年真的有上過月球嗎?這張經典的登月照片被很多人質疑,因為背向太陽的一面並不是暗的關於這點,美國事實上早就有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整個"阿波羅計劃"就是一場巨大的陰謀,認為其是NASA與軍方等組織的協作下製造出來的騙局,即:美國1969年7月根本沒有登上月球,前後總共6次登月以及12名航天員的"光輝事跡",全都是子虛烏有的。
  • 為實現載人登月,美國、蘇聯花了多少錢?
    即便如此地儘量節約開銷,「阿波羅計劃」還是因其巨額花費,引來諸多非議。有科學家認為,由載人登月學到的宇宙知識,完全可以通過付出更少代價的方式獲得。⑤還有人指,美國當初熱衷登月,目的並非是探索宇宙,而是擊敗蘇聯。事實確實如此,在蘇聯解體後,再無足夠的政治動力促使美國將巨資投向宇航事業。
  • 原來前蘇聯根本沒有公開和美國搞過有人登月競賽!
    而當時的真實情況是,前蘇聯從來沒有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公開揚言要和美國進行有人登月的同場競技。當時的世界根本沒有意識到前蘇聯也有有人登月的計劃。實際上在當時的全球吃瓜看客眼裡,阿波羅這種有人登月行動其實是美國的獨角戲 。很多人現在都認為,因為N1大火箭的連續失敗,導致前蘇聯的有人登月計劃最終半途而廢。但真實情況是,當時N1大火箭項目是高度保密的。
  • 美國計劃2024重登月球,卻因資金問題備受質疑,火箭現在都沒首飛
    作者/高楠編輯/開水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雖說蘇聯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國家,但是美國當初為了和蘇聯一爭高低,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急追猛趕上了蘇聯的腳步。而在美國宣布成功實施了登月計劃後,質疑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 美國計劃2024重登月球,卻因資金問題備受質疑,火箭現在都沒首飛
    作者/高楠編輯/開水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雖說蘇聯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國家,但是美國當初為了和蘇聯一爭高低,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急追猛趕上了蘇聯的腳步。不過在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也將主要的精力從太空競賽上移開了。畢竟登月計劃實在是太燒錢了,就算是為了人們的"未來"著想,移民太空的計劃也離現在的人類還遠得很,更別提美國當初大力發展登月計劃只是為了和蘇聯相爭。當時美國可是第一大國,如果讓蘇聯第一個登上去了,美國的顏面何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