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蓋·巴甫洛維奇·科羅廖夫,作為航天史上最具突破性的人物之一,他是第一枚射程超過8000公裡的洲際飛彈的設計者,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運載火箭的設計者,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的總設計師。在蘇聯的宇航事業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科羅廖夫,一生傳奇又苦難。
科羅廖夫出生於1907年1月12日,小時候父母離婚,從小沒有父愛的科羅廖夫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家境貧寒的他從少年開始自修高等數學,並學會了製圖,製造了他自己設計的滑翔機。他渴望成為一名航空工程師,因為設計過滑翔機,1924年,科羅廖夫進入基輔工學院學習,1926年成為飛機設計大師圖波列夫的學生。1930年科羅廖夫加入了火箭愛好者小組,1933年成功研製出第一臺使用液氧和汽油作燃料的噴氣發動機,研製成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後擔任了蘇聯國立噴氣推進研究所的副所長。
科羅廖夫正在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時,1937年,在「肅反」擴大化中,科羅廖夫和老師圖波列夫均受到牽連,科羅廖夫被定為死罪,押解到西伯利亞的從事重體力勞動。他在獄中曾被10多個人圍毆,打到奄奄一息,最後活了下來,但健康因此受到重創。
幸好事情發生轉機才讓他逃脫死牢,蘇聯高層因為獲知德國已經率先投入了飛彈武器,不得已讓科羅廖夫參與研究火箭,在經歷了七年的牢獄之災後,他終於恢復了名譽。通過科羅廖夫等人不知疲倦的工作,1947年10月18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枚彈道火箭樣機。並隨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科羅廖夫執行金星和火星探測計劃時他早已疾病纏身,醫生要他長期休養,他卻拒絕了。終於在長年不知疲倦地辛勞工作下他不幸病倒了,7年牢獄之災的折磨,巨大的精神壓力,迫切想要在宇航事業更進一步的心都正在慢慢吞噬著科羅廖夫脆弱的生命。
1966年1月14日,科羅廖夫因心臟病復發在一次手術中不幸逝世,終年59歲。在別的設計師向科研項目的高峰衝擊的黃金時刻,科羅廖夫這個屬於星空的天才設計師湮沒在了他愛的宇宙中。科羅廖夫英年早逝,換來的最終結果是蘇聯到解體都未能在空間領域更進一步,更別提與美國進行登月競賽,因此他的遭遇也算是給各國都提了個醒,真正的人才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永遠都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