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2024年末

2020-12-05 網易科技

作者 | 小小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2024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T·瑪利亞·安東尼塔(T. 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據悉,ISRO原計劃在2023年中發射「舒克拉雅」探測器,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該機構決定將發射日期推遲到2024年12月,後備發射日期則定為2026年中。 

安東尼塔還稱,「舒克拉雅」探測器計劃採用印度的GSLV Mk II火箭發射,但研究團隊也在評估使用更強大的GSLV Mk III火箭,以便攜帶更多的儀器或燃料。ISRO將在未來大約3到6個月內確定這次任務使用的火箭和搭載的最終儀器。

「舒克拉雅」探測器將搭載幾臺探測金星環境的儀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臺探測金星表面的合成孔徑雷達(SAR),因為金星表面被厚厚的雲層所籠罩,無法在可見光下看到。此前,這種合成孔徑雷達曾隨同印度的Chandrayaan-2軌道器發射,後者現在正繞月飛行。

另一臺重要儀器是瑞典和印度合作研發的金星中性分析器(Venusian Neutrals Analyzer),檢測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如何與金星大氣相互作用。該儀器的舊版本曾伴隨2008年的Chandrayaan-1月球任務發射。

安東尼塔說,「舒克拉雅」探測器還將把光譜儀帶到金星上,用紅外線、紫外線和亞毫米波長觀測金星的大氣。2020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發現可能在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但科學界許多人仍然對此持懷疑態度。

今年9月,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宣布,該機構將在「舒克拉雅」探測器上攜帶新儀器,即與俄羅斯航天局合作開發的金星紅外大氣氣體連結器(VIRAL)。安東尼塔補充說,還有很多其他儀器也進入了候選名單,比如來自德國的儀器。

實際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經有數十枚探測器飛往金星,但最近幾年只有少數幾次。例如,歐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車」(Venus Express)在2006年至2014年期間繞金星運行,日本的Akatsuki太空飛行器在一次失敗後,於2015年進入金星軌道。

幾枚新的太空飛行器也會在不久的將來飛越金星,包括NASA用於觀測太陽的「帕克」(Parker)太陽探測器,以及水星的歐洲BepiColombo探測器。(小小)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秦一晗_NBJS12572

相關焦點

  • 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 T· 瑪利亞 · 安東尼塔 (T. Maria Antonita)表示,「舒克拉雅」(Shukrayaan)是印度首個前往金星的飛行器,並將對金星展開為期四年的研究。
  • 受疫情影響,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
    打開APP 受疫情影響,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 小小 發表於 2020-12-02 13:49:17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 2024 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
  • 新冠疫情衝擊:印度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到2024年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的首次金星探測任務推遲至2024年末,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科學家T·瑪利亞·安東尼塔(T.據悉,ISRO原計劃在2023年中發射「舒克拉雅」探測器,但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該機構決定將發射日期推遲到2024年12月,後備發射日期則定為2026
  • 印度宣布延遲金星探索計劃
    品玩12月2日訊,據 Space.com 報導,印度宣布將金星探測任務推遲到2024年末,比原計劃要晚1年。據悉,此次任務推遲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據悉,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原計劃在2023年發射 Shukrayaan 探測器,對金星進行為期四年的研究。新的發射日期定在2024年12月,後備發射日期為2026年中。
  • 印度金星探測器2024發射:要不是疫情,我們肯定能準時發射
    印度在前些天剛剛宣布,要在2024年向金星發射一顆探測器—舒克拉雅安飛行器,這將是印度第一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自從2018年開始就在籌劃這一件事,本來是計劃在2023年中期發射的,但是ISRO的負責人說,因為疫情我們沒法按時發射,只能推遲到2024年的年底了。但這不是印度的唯一一個被疫情耽誤的地外星球探測項目。
  • 印度在暗暗較勁?登月計劃還沒成功,金星探測器計劃在2024年發射
    印度剛剛宣布,其計劃要在2024年向金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將是印度第一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其預計將進行為期4年的研究。當所有國家都在向月球和火星發展的時候,為什麼印度卻將矛頭轉向金星了呢?其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早在2018年就開始籌劃這件事情,該計劃原本計劃是在2023年中期發射,但是印度空間組織的負責人表示,因為疫情原因導致進度延後,現在只能推遲到2024年年底。
  • 印度邀請俄羅斯參與金星探測計劃
    作者: 伊利亞• 貢恰羅夫 俄羅斯科學家將參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規劃的金星探測任務。 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推出了一項獨特的研發成果,這種超高解析度紅外光譜儀將被首次用於直接測量金星雲端大氣的風速。"我們希望新冠疫情不會妨礙印度合作夥伴實施這個非常有趣的項目。莫斯科物理技術大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們親手打造的探測儀將參與金星的研究。"
  • 印度載人航天計劃受挫,首次無人飛行任務被迫推遲
    根據印度媒體的說法,這一工作的完成,也意味著這些印度太空人具備了在載人飛船中執行太空任務的資格。而一旦這個發射任務延期,勢必會對印度載人航天項目之後的工作產生不利影響。而首次無人飛行任務的推遲,將有可能打亂「加甘揚」計劃原定於2021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11日至24日環繞火星運行,並於2021年4月23日降落一臺火星車到火星表面,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目標,進行時長90天的火星探索工作。
  • 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疑似執行額外任務,極可能準備探測金星
    實際上將軌道器二次利用進行深空小行星探測,中國也並不是第1次執行了。2012年12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工局發布消息,嫦娥2號衛星在完成探月任務後,其軌道器成功飛抵距離地球約700萬公裡的深空,以10.73公裡每秒的相對速度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身而過,並且利用嫦娥2號星載相機對小行星進行了光學成像。這是國際上首次對該小行星進行探測。
  • 歐洲火星探測任務第三次推遲
    |周日 · 視頻天象 歐洲火星探測任務第三次推遲 圖註:ExoMars探測任務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的藝術想像圖 圖源:ESA / ATG MediaLab 「 3月12日,歐洲航天局(ESA)第三次宣布推遲他們與俄羅斯航天局共同研發的火星探測計劃任務,原本計劃於今年夏天進行的發射的ExoMars
  • 火星探測首戰告捷:日本H-2A火箭搭載阿聯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希望號」有望成為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為科學家首次提供火星每年每季每天的全球氣候變化圖景。本次任務採用H-2A-202型,202代表火箭一子級捆綁兩枚固體燃料火箭(SRB),箭高63m。H-2A火箭共有4型,最高版本H-2A-2024型,捆綁兩枚固體燃料火箭(SRB)+四枚小型固體火箭(SSB),箭高67m。
  • 印度載人航天傳來壞消息,首次飛行任務將推遲,網友:好藉口
    航天事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所以世界上各國都在發展航天上下了血本,眼看著我國的載人航天計劃獲得成功,還將探索火星、登陸月球,隔壁的印度坐不住了,已經多次發出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就在不久前印度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印度的航天員將赴俄羅斯訓練,最終執行太空任務。
  • SpaceX 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被推遲至11月
    品玩10月13日訊,據 space.com 報導,NASA 近日宣布,SpaceX 的首次正式載人航天發射任務 Crew-1 將被推遲至11月份。據 NASA 聲明,此次任務推遲是為了給 SpaceX 提供更多的硬體測試和數據審查時間,因為在最近的一次發射任務中,獵鷹9號火箭的第一級發動機氣體發生器發生異常。
  • 印度再次推遲探月 要想成為第四個登月的國家還需加把勁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當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再次推遲該國「月船2號」探月計劃,這已是該項目發布以來第三次推遲,前兩次推遲分別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10月,而關於推遲的原因印度方面並沒有說明。
  • 出師未捷身先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注意字樣,自主二字。然而許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都把這二字都忽略了,也就成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2007年6月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原計劃2009年10月雙方探測器正式發射。這意味著,研製時間只有兩年多。
  • 看到中國嫦娥五號發射,印度宣布一項太空計劃:2021年實現載人航天
    嫦娥五號就在12月8日,印度媒體宣布一個重磅的消息,印度首次載人空間飛行任務定於,印度這次的目標是金星。據報導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為該項目準備了20多個空間實驗站,並且為研究如何在金星著陸付出了4年時間的努力。據印度航天局消息人士稱,多個國家為實現印度登陸金星的項目提供援助,其中包括俄羅斯、法國、瑞典和德國。
  • 日本火星探測:首次失敗,目標轉向火衛一
    著陸器TEREX-1原計劃2020年7月的火星發射窗口期間與另一個有效載荷一起作為搭載物發射,後來被推遲到2022年。 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計劃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是日本「希望」號後第二次向火星發起衝擊。
  • 「天問一號」肩負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
    這其中最大的難點在於「恐怖七分鐘」也就是再入下降與著落過程中要在7分鐘內將探測器的時速從2萬公裡降至到零。由於距離地球的控制中心距離太遠以及數據傳輸延時太大,就要求著陸器必須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時火星光照強度小,加上火星大氣對陽光的消減作用,火星車能源供給比月球車更為困難,這些因素都使得火星探測任務就更難更複雜了,所以火星表面幾乎成了探測器的爆炸現場。
  • 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次性挑戰最高難度
    火星是太陽系內4顆行星,從太陽中心開始,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火星還是與地球最接近的行星。人們很早就對火星進行觀測,火星在西方稱作Mars,是戰神的化身,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由於火星呈紅色,螢光像火,所以稱之為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