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次推遲探月 要想成為第四個登月的國家還需加把勁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當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再次推遲該國「月船2號」探月計劃,這已是該項目發布以來第三次推遲,前兩次推遲分別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10月,而關於推遲的原因印度方面並沒有說明。

據印度《經濟時報》3日報導,印度於2008年10月首次執行月球探測任務,其使用的「月船1號」搭載了來自六個國家的11件探測工具,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探測工具首次發現月球上有水的存在。不過,9個月後,「月船1號」便被遺棄在太空。

「月船2號」是繼「月船1號」之後完全由印度自主研發的月球探測器,這個重達3890公斤的龐然大物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月球車,著陸器被命名為維克拉姆,以表示對印度空間計劃的先驅、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創立者維克拉姆的紀念。

按計劃,該探測器在進入月球軌道後首先將對月球外大氣層、表面地形和土壤礦物元素進行遠程分析,在其軟著陸後將對月球表面的土壤進行取樣研究並把樣本數據傳回地球。如果月球車能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印度將成為繼前蘇聯、美國和中國之後第四個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

但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金思旺表示,這個計劃什麼時間能夠實施還不能確定。同時,伊朗也計劃於今年2月宣布本國的探月計劃,印度想要成為第四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需要再加把勁。(張繼丹)

【延伸閱讀】

印度推遲二次探月,於2022年將人類送入太空

中國科學報報訊 印度今年再一次推遲了其第二架月球探測器的發射時間。「月船二號」原定於在今年10月升空,而此前該國曾計劃在今年4月將這架探測器發射升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主席Kailasavadivoo Sivan於日前在班加羅爾向新聞媒體表示,該機構計劃於明年1月3日將這架探測器發射升空,儘管該任務在明年1月到3月之間的任何時間都沒有發射窗口。

「月船二號」將攜帶一個繞月飛行的軌道飛行器、一個將進行印度首次受控或軟著陸的著陸器,以及一臺月球車。

Sivan表示,這一次的發射延遲有幾個原因,包括對設計進行改變以確保月球著陸器的平穩著陸。他說,這些變化增加了太空飛行器的重量,也增加了完成任務所需的燃料量,從而進一步推遲了發射時間。

這一耗資1.5億美元的任務最初計劃在3年前發射,但由於俄羅斯未能交付承諾的著陸器,促使印度決定獨自行動。「月船二號」軌道飛行器的最後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它將在孟加拉灣斯裡哈裡庫塔太空中心搭載印度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迄今為止,在月球著陸依然是件非常棘手的任務。由於只有少量陽光照射到月球兩極,這就意味著著陸器和月球車必須在電力上很有節制。該計劃的目標是在兩個環形山(曼津斯C和辛佩柳斯N)之間的一個高平原上著陸,大約在南緯70度的地區。

「月船二號」的月球車只有公文包大小,重量為25公斤,它將攜帶兩個分光計用於探測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這個區域很吸引人,因為它被認為是由超過40億年的巖石組成的,這些巖石由覆蓋新形成的月球的巖漿海洋凝固而成。這些數據將與「阿波羅」時代獲得的數據相比較,當時那些任務降落在離赤道更近的其他遠古高地上。

印度的「月船一號」於2008年10月22日由印度國產的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11發射升空,發射地點位於距離印度南部城市欽奈90公裡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月船一號」原計劃繞月飛行兩年,對月球的地質結構和礦物資源進行調查。「月船一號」總質量為1380公斤,造價約8300萬美元,上面攜帶了11臺探月儀器。但當ISRO在10個月時與軌道飛行器失去了聯繫後,這項計劃就這樣提前結束了。然而,探測器攜帶的一臺儀器在到達月球後確實收集了足夠的數據,從而使科學家確認了水的存在。

目前,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也在制訂自己的月球探測計劃。就像其他國家一樣,印度的探月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提高對月球環境理解的需求所驅使。

與此同時,在一個單獨的與空間科學相關的公告中,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8月15日表示,該國將在2022年將人類送入太空。這一聲明同時為印度實現載人航天的長期願望制定了時間表。今年7月,ISRO成功地測試了一個模擬的逃生系統。

莫迪當天在首都新德裡出席獨立日慶祝活動時發表演講說:「我很高興地向大家宣布,印度政府計劃在2022年或者在此之前,讓一面三色旗(意指印度國旗)在太空中飄揚。」

如果這一計劃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有能力實施載人航天任務的國家。

ISRO表示,實施載人航天任務將面臨兩項關鍵挑戰:製造大型運載火箭以及訓練太空人。該機構稱,目前已完成相關技術儲備,相信印度有能力按期實現目標。

ISRO早在10年前就計劃使用自主研製的運載火箭GSLV MK-III實施載人飛行,將3名印度太空人送入近地軌道並在太空停留5至7天。(趙熙熙)

來源:綜合 環球時報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以色列或成第四個登月國,這些國家也在籌備探月
    【編輯/王碩統籌/劉姝蓉】據媒體報導,2月21日,由以色列非營利組織研製的月球探測器搭載「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以色列或將成為第四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大白新聞注意到,除了以色列,印度、日本等國也在籌備著自己的探月計劃,而俄羅斯也將計劃於2031年完成首次載人登月計劃。
  • 科學網—印度或成第四個探測器登月國
    推遲一年半 「月船2號」終奔月印度或成第四個探測器登月國 「月船2號」項目總耗資97.8億盧比(約1.42億美元),探測器重達3850千克,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月球車3個模塊,攜帶了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其中,「月船2號」的月球車只有公文包大小,重量為25公斤,它將攜帶兩個分光計用於探測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 根據計劃,「月船2號」升空後將在地球軌道停留一段時間,其間進行多次變軌操作,然後飛向月球並進入月球軌道。
  • 又一國家即將登月,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出現,並不是印度!
    隨著嫦娥四號的登月,中國又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嫦娥四號自從登上月球背面之後就因為月夜期的降臨進行了休眠,醒來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現如今又進入了新一輪的休眠。除了美國和前蘇聯,中國是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隨著這幾個國家的登月之舉,印度也氣勢洶洶的叫囂著,吶喊著他們也即將要登上月球,成為第四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觀察|嫦娥四號成功登月,美俄印日韓探月進展又如何?(下)
    印度:雄心勃勃但三度推遲在中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當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再次推遲該國月船-2號探月計劃,這已是該項目發布以來第三次推遲,前兩次推遲分別在2016年12月和2018年10月,而關於推遲的原因印度方面並沒有說明。
  • 印度月船2號成功發射升空,印度或將成為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印度再次踏上了月球之路——不過這次它的目標是月球表面。7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5點13分(格林威治時間9點13分,印度當地時間下午2:43),印度在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月船2號」( 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
  • 印度宣告登月失敗,這個國家最幸災樂禍,中國莫名躺槍…
    有望成為繼美俄中之後第四個登月的印度,在7號凌晨表示印度探月衛星登陸器「維克拉姆號」在距離月面2.1公裡時與地面失聯,宣告登月失敗。
  • 印度在暗暗較勁?登月計劃還沒成功,金星探測器計劃在2024年發射
    前言:隨著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登月,大多數國家又開始了最新的航天計劃。印度剛剛宣布,其計劃要在2024年向金星發射一顆探測器,這將是印度第一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其預計將進行為期4年的研究。當所有國家都在向月球和火星發展的時候,為什麼印度卻將矛頭轉向金星了呢?
  • 阿聯將成為全球第四個著陸月球國家,在航天強國路上越走越遠
    能夠進行探月工程的國家,其科技實力都不容小覷。目前擁有探測月球的國家無非也就是中美俄,外加歐洲、日本及印度,而能夠著陸月球的,則目前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個國家!月亮上的人類探測器誰能成為第四個著陸月球的國家
  • 美國探月器登陸月球需4天,印度要48天,中國「嫦娥」要多久?
    眾所周知,二戰之後,在這個世界上美國和蘇聯成為了實力最雄厚的兩個國家,為了競爭世界霸主的位置,美國和蘇聯開始了冷戰。這兩個國家,他們不僅僅是在軍事上存在競爭關係,在其他方面也有著互相攀比的狀態。無論怎樣,這兩個國家在航天領域是名副其實的王者。在蘇聯解體之後,他接近百分之七十的「遺產」都歸俄羅斯所有,使得俄羅斯頂替蘇聯位置成為新一任航天大國,因此也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相比較這兩個國家,中國因為起步晚,即便是目前的航天技術發展的不算慢,卻依舊與美蘇兩個大國相差甚遠。事實上,在大部分人看來,航天大國是指誰能登上月球,登上月球的就會被認可,就是強國。
  • 月船2號登月失敗後,印度批准月船3號計劃,美網友:沒錢還想登月
    2019年「月船2號」登月失敗後,2020年的第一天,新年之際,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就向印度人,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印度的「月船3號」計劃已經被批准了,發射時間預計將在2021年。為了成為第四個登月國家,印度也是夠努力了,然而看到這則消息的網友們,對印度卻是一片嘲諷,這是為什麼呢?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印度原定今日探月,又雙叒叕涼涼……
    印度原定1月3日發射「月船二號」(Chandrayaan-2)月球探測器,但因故再度推遲,官方表示目前無法確定發射日期。印度一直希望與中國在探月工程上「比試」一番,但現在看來並不順利。由於俄方提供的降落艙上使用了相同技術,不得不重新進行評估,交貨日期推遲到2015年。印度於2013年決定退出合作,獨自研發降落艙。按照ISRO去年8月的介紹,「月船二號」發射重量約3.8噸,其中軌道飛行器重量約2.3噸,降落艙約1.4噸,登月機器人27千克。
  • 印度要全球第四個登月:首個衝向月球南極
    據外媒報導,印度計劃當地時間7月15日發射無人探測器「月船2號」,如果實現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而且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今年4月份,以色列首個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在距離月面只有150米的時候失去聯繫,以每秒1公裡的速度撞向月球表面,軟著陸失敗。
  • 印度登月計劃遭遇重大挫折!發射前56分鐘叫停,險些引發嚴重後果
    事後,有關人士向《印度時報》證實了該事件,並聲稱取消發射計劃的原因是工程師在給火箭填充燃料的過程中,發現燃料壓力表在不斷下降,雖然知道是燃料洩露,但印度登月團隊卻找不到洩露地點,所以在關鍵時刻放棄了登月計劃。另外,根據印度媒體此前的報導看,本次月船2號探月計劃備受印度國內民眾關注。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因為有一些項目能夠順利登陸到月球表面,而我們國家的嫦娥四號探測器等,也有一些項目登陸失敗的,如2019年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探測器和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都是在著陸階段墜毀到了月球表面,所以這兩個登月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 探月熱潮再次興起?歐航局、印度、以色列等都有月球探測計劃
    歐航局、印度、以色列等都有月球探測計劃歐洲航天局、印度、以色列、日本和俄羅斯等都計劃在未來5年內發射著陸器或月球車。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 吉姆·格林:我們要去月球,有很多重要原因,其中之一是,為去火星做練習,我們想學習如何在另一個星球上生活和工作。
  • 中國探月之旅尚未結束,2024年探月計劃公布,載人登月還遠嗎
    而中國探月工程尚未止步,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已經劃入2024年探月計劃,而嫦娥八號也將在10年內進行,在2024年的全新探月計劃中,月球南極成為中國的探測重點!嫦娥五號將在年底擇機發射,這將是中國探月歷史性的一步,而在嫦娥五號之後,六號也將進行月球採樣,但採樣地點設置在南極。嫦娥七號屬於衍生計劃,將攜帶5個科學荷載,而且這些荷載將通過「競標」的方式進行!
  • 詳細回顧一下印度登月探測器的失敗過程及原因
    搭載印度「月船」2 號月球登錄器的GSLV Mk.3 M1 火箭準時發射,GSLV Mk.3(GSLV:Geostationary Satellite Launch Vehicle )是印度國產最強推力的火箭,1000秒後器-箭成功分離,發射成功。月船二號著陸器在54天後抵達月球,原以為會成為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完成月球軟著陸的國家,一次完成「繞、落、巡」任務。
  • 2018登月!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2018登月!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原標題:   2018年,中國航天又要幹不少大事。  嫦娥四號任務走到「臺前」也意味著中國探月第四期工程大幕的拉開。探月四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包括開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月球南北極探測、建立無人的月球科考站,讓著陸器、機器人和地面上的人更好地聯合工作等。
  • 印度公布太空食譜,載人登月信心滿滿?中日專家給出同一評價
    一直以來,印度都擁有著太空強國夢,印度完成了反衛星實驗,火星探測器也曾到達火星附近軌道,並且還有一箭108星的記錄……可以說印度在太空領域還是相當有實力的。但是美媒評論稱,印度不斷宣稱「航天大國」的決心,但恐怕是步子邁得太大。 在去年印度向月球發射了月船2號探測器,一旦成功將成為全球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但是最後關頭卻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