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曾分別實施過月球採樣,《自然》雜誌刊文表示,如果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成功,將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近幾年,人類對月球探索的興趣已被再次點燃。今年10月,美國宇航局稱,首次在月球的太陽照射面發現了水。
歐航局、印度、以色列等都有月球探測計劃
歐洲航天局、印度、以色列、日本和俄羅斯等都計劃在未來5年內發射著陸器或月球車。
美國宇航局首席科學家 吉姆·格林:我們要去月球,有很多重要原因,其中之一是,為去火星做練習,我們想學習如何在另一個星球上生活和工作。
美國宇航局稱在月球太陽照射面發現了水
10月26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個大消息:首次在月球的太陽照射面發現了水。
這表明水可能分布在整個月球表面,而不僅限於寒冷、處於陰影的區域。
這是一架被改裝過的波音客機,攜帶一臺口徑約2.5米的望遠鏡,可觀測天體磁場以及行星和恆星活動,被稱為「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OFIA)」。正是由它完成了這一極具意義的觀測。
觀測數據顯示,水被「困在」分布在月球表面的土壤中,濃度為百萬分之100至412,也就是大約每千克的月球土壤中含有100至400毫克的水。這個濃度,是撒哈拉沙漠含水量的百分之一。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宇宙飛行中心博士 霍尼博爾:月球環境非常惡劣,所以,能在月球發現水,非常令人驚喜,但對於生命存在,則非常難。
美國將繼續探索月球上水的產生存儲轉移
據介紹,下一步SOFIA將繼續對月球進行相關探索,以進一步了解月球上的水是如何產生、存儲和轉移的。這些數據將為未來的月球探索計劃提供重要信息,幫助創建首個月球水資源圖,有助於未來人類太空探索任務。
美國宇航局首席探索科學家 布裡克:如果不需要攜帶水上月球,(登月)會變得容易許多,因為你就可以攜帶其它東西了,利用月球上現有的東西,對於我們進行下一步探索,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美國宇航局局長布裡登斯廷發推特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水是否可以使用,但了解月球上的水,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關鍵。
阿爾忒彌斯計劃2024年送太空人上月球
「阿爾忒彌斯」計劃是美國制定的重返月球計劃,是以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命名的。目前,包括美國在內,共有9個國家加入了《阿爾忒彌斯協議》,不過,這一協議卻在國際上引發爭議。
「阿爾忒彌斯」計劃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2028年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續落腳點,使其最終成為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
不過,「阿爾忒彌斯」計劃一直面臨預算不足的窘境。
今年9月,美國宇航局局長布裡登斯廷要求國會在2021年的財政預算中確保32億美元用於月球著陸器開發,但11月10日,參議院撥款委員會提議,只撥款10億美元,不足預算需求的1/3。
11月13日,烏克蘭國家航天局與美國宇航局籤署協議,成為繼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日本、盧森堡、阿聯和英國後,第9個加入《阿爾忒彌斯協議》的國家。
據美國宇航局介紹,該協議旨在將月球探測和資源開採等「標準化」,避免未來發生衝突。
然而,《阿爾忒彌斯協議》允許協議籤署國或公司在月球基地創建具有排他性的「安全區」,在國際上引發巨大爭議。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阿爾忒彌斯協議》聽起來像是一部驚悚片的名稱,實際上是美國希望制定自己的法律框架,建立月球殖民地,並奪取採礦權。
在人類登月半個世紀後,一場新的探月熱潮再次興起。了解月球、利用月球,以月球為基站,向更遠的深空進發,和平探索與利用外空,不僅符合人類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國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