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登月!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2020-11-22 央視網

2018登月!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原標題:

  2018年,中國航天又要幹不少大事。

  記者近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8年,航天科技集團將實施以長徵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和北鬥衛星組網為代表的35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次數創歷史新高

  加上航天科工「快舟」火箭等,一幕幕航天大戲令人期待!具體有哪些大動作?

  長徵五號「王者歸來」

  經過休整,王者歸來。

  在我國計劃實施的長徵五號遙三任務中,它將託舉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再次從文昌航天發射場出徵。

  作為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肩負著未來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重任。如果此次任務成功,我國的計劃是——

  1於2019年發射長徵五號B火箭,開展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並將空間站核心艙送入太空。

  2用長徵五號火箭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前往月球取樣。

  嫦娥四號的奇幻之旅

  繼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玉兔月球車登陸月球後,嫦娥家族又一位成員——嫦娥四號將開啟探月之旅。它的旅程更為奇幻,將落到神秘的月球背面。

  這次任務被英國《自然》雜誌選為本年度科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

  由於任務地點受月球遮擋,我國將在6月向地月拉格朗日2點發射一顆中繼衛星,為嫦娥四號搭建測控通信、數據傳輸鏈路。

  年底,嫦娥四號將搭乘長徵三號乙火箭升空,最終登陸月球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成為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月球背面

  利用月球背面可屏蔽地球無線電幹擾等優勢,嫦娥四號將開展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等探測,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測工程系統。

  通過發射月-地數據中繼衛星,嫦娥四號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地月之間的測控和數傳中繼通信。

  嫦娥四號任務走到「臺前」也意味著中國探月第四期工程大幕的拉開。探月四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包括開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月球南北極探測、建立無人的月球科考站,讓著陸器、機器人和地面上的人更好地聯合工作等。

  另據美國《新聞周刊》雜誌網站1月2日刊登的題為《中國計劃2018年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的報導稱,中國這一項目的主要任務就是登陸月球遠端。但是在宇宙飛船起飛之前,中國需要先將一顆通信衛星送到月球遠端上空,並將信號傳回地球,這最早可能會在6月進行。

  報導稱,由於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這意味著面向我們的永遠是月球的同一面。1959年,俄羅斯探月任務將首張月球遠端的照片傳回地球,人類才得以目睹月球背面的樣子。從未有國家在月球遠端登陸,在背面登陸遠比在面向我們的這面登陸困難得多。那裡的地形更危險,因此登陸車需更加先進才能安全著陸。一個可能的登陸地點是南極-艾特肯盆地,這是月球表面最大的坑。

  美媒報導稱,但地形並不是唯一的問題,通信也是個問題。其他的探月任務可以很容易地與地球方面對話,但對於登陸月球遠端的機器人來說,中間擋著很多巖石。

  報導稱,這意味著登陸車需要將信息傳給繞著月球運行的中繼衛星。中國今年要把這顆通信衛星發射到科學家所謂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它位於月球遠端上空約3.7萬英裡處。地月拉格朗日L2點——在這裡,兩個天體的引力作用達成某種平衡——有時被暱稱為「停車位」,因為這裡是停放軌道飛船的穩定點。

  美媒報導稱,中國原本打算在嫦娥四號之前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這一推遲的探測任務不僅要在月球遠端登陸,還要在月球遠端採樣並返回地球,讓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進行分析。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採集的首個月球樣本。

  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初長成」

  2017年11月

  我國採用一箭雙星方式,將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星送入軌道,奏響了北鬥走向世界的序曲。

  2018年

  我國將用長徵三號乙火箭與遠徵上面級配合,通過9次任務發射十餘顆北鬥衛星,建立由18顆衛星組成的基本系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周邊國家提供服務。

  將發射2顆北鬥二號衛星,與即將「退休」的衛星進行「交班」。

  2020年

  我國將實現35顆北鬥三號衛星在軌,完成北鬥系統全球組網。

  「高分」兄弟接連出徵

  自2013年高分一號衛星升空以來,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天基系統已發射4顆衛星。它們通過推掃或凝視方式,採用光學或紅外、雷達觀測手段,獲取了海量高分數據,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8年,高分五號、六號兄弟倆將接連出徵。

  高分五號

  搭載載荷最多、光譜解析度最高

  4月,高分五號衛星將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火箭發射。這是一顆環境專用衛星,也是高分家族中搭載載荷最多、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其搭載的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等6臺載荷,可對大氣氣溶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多種環境要素進行觀測。

  高分六號

  可以識別地面農作物

  同樣計劃於內年發射的高分六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將與高分一號組網運行。與高分一號相比,它增加了多個譜段,可以對地面農作物進行識別。它還將在國內首次採用對月定標技術,可解決對地定標受天氣影響的問題,提高成像效率。

  張衡一號能從太空「看」地震

  2月,我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天基觀測平臺的首顆衛星張衡一號將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將使我國實現從太空裡「看」地震。

  該衛星以發明世界首臺地動儀的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的名字命名,是首顆自主研發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它能獲取全球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觀測數據,對我國及其周邊區域開展電離層動態實時監測和地震前兆跟蹤,彌補地面觀測的不足。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綜合自航天科技 科技日報 新京報 中新社 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2018年中國要登月?快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嫦娥奔月的神話大家都在熟悉不過,從古至今,我國對月球的興趣就十分的濃厚。這不,在2018年,中國航天又要幹大事情了!據美國《新聞周刊》發布的《中國計劃2018年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報導稱,中國嫦娥四號項目的主要任務就是登錄月球遠端。
  • 蘇聯曾計劃於1968-1969年間成為全球首個在月球上建設天文臺的國家
    蘇聯曾計劃於1968-1969年間成為全球首個在月球上建設天文臺的國家(© NASA .JPL/University of Arizon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24日電,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網站上發布的解密文件顯示,蘇聯曾計劃於1968-1969年間成為全球首個在月球上建設天文臺的國家。
  • 印度周日發射Chandrayaan-2 有望成為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據外媒報導,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首次登陸月球50年後,一項歷史性的登月任務正蓄勢待發。
  • 印度要全球第四個登月:首個衝向月球南極
    據外媒報導,印度計劃當地時間7月15日發射無人探測器「月船2號」,如果實現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而且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今年4月份,以色列首個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在距離月面只有150米的時候失去聯繫,以每秒1公裡的速度撞向月球表面,軟著陸失敗。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阿聯打算2024年實現月球車登月
    &nbsp&nbsp&nbsp&nbsp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29日宣布,阿聯製造的月球車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
  • 阿聯打算2024年實現月球車登月
    (新華社發,張澍民攝)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吳寶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29日宣布,阿聯製造的月球車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謝赫穆罕默德在社交媒體推特寫道,參與月球探索是阿聯太空戰略的一部分,「一輛阿聯製造的月球車將於2024年登陸月球表面人類不曾探索的區域」,將傳回那一月表區域的數據和圖像,與全球研究機構共享。他沒有說明這輛月球車將如何登月。這輛月球車命名為「拉希德」號,以紀念謝赫穆罕默德過世的父親、阿聯前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拉希德·本·賽義德·阿勒馬克圖姆。
  • 中國登月任務:嫦娥四號飛船在月球背面登陸
    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10:26(英國時間02:26),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南極特肯盆地成功降落,中國國家媒體報導。探測器承載著各類儀器以用來分析未偵查過地域的地質情況,並進行生物實驗。此次登月被視為太空探索的主要裡程碑,近年以來,曾有大量的關於月球的任務,但主要的都是環月、飛過月球或者撞擊月球的任務,上一次真正形式登月還是1972年的阿波羅17號。
  • 美國登月經費被砍到只剩1/4,讓我國有望成為21世紀第一個登月的國家!
    NASA標誌 一、美國重返月球計劃 重返月球計劃是美國2017年在人類最後一次登月——阿波羅17號登陸月球後45周年公布的,任務命名為「阿爾忒彌斯
  • 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導讀:美國宣布不再登陸月球,中國也不再登月了,月球到底有什麼秘密?
  • 美國在60年前就可以登月,中國為什麼還不具備登陸月球的能力?
    美國首次載人登月是在1961年,截止2020年是59年的時間,當然快接近60年了,並且持續到了1972年12月,總計登陸了6次月球,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 日本計劃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 要做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據日本媒體8月17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在構想實現日本首次載人登月計劃。日本希望參與美國2020年建設月球基地的計劃,日本將與歐洲合作,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登陸月球。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那麼日本將成為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時隔60年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日本在大型火箭和向國際空間站(ISS)運送物資的無人運輸機方面都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但是在太空人的運送上還是一直依靠著美國和俄羅斯。如果日本此次可以實現載人登月計劃,那麼日本在宇宙的存在感將出現質的飛躍。
  • 以色列或成第四個登月國,這些國家也在籌備探月
    【編輯/王碩統籌/劉姝蓉】據媒體報導,2月21日,由以色列非營利組織研製的月球探測器搭載「獵鷹9」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以色列或將成為第四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大白新聞注意到,除了以色列,印度、日本等國也在籌備著自己的探月計劃,而俄羅斯也將計劃於2031年完成首次載人登月計劃。
  • 又一國家即將登月,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出現,並不是印度!
    隨著嫦娥四號的登月,中國又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嫦娥四號自從登上月球背面之後就因為月夜期的降臨進行了休眠,醒來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現如今又進入了新一輪的休眠。除了美國和前蘇聯,中國是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隨著這幾個國家的登月之舉,印度也氣勢洶洶的叫囂著,吶喊著他們也即將要登上月球,成為第四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這個國家要搶在中國前面做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據日本媒體8月17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在構想實現日本首次載人登月計劃。日本希望參與美國2020年建設月球基地的計劃,日本將與歐洲合作,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登陸月球。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那麼日本將成為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時隔60年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日本在大型火箭和向國際空間站(ISS)運送物資的無人運輸機方面都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但是在太空人的運送上還是一直依靠著美國和俄羅斯。
  • 全球登月排名:月表63個人類遺蹟,中國佔7個排第三
    第一個角度 登月勇氣排名全球嘗試登陸月球國家(地區、組織)排名,以第一次發射探月火箭時間為準一、美國(1958年08月18日,火箭升空77第五個角度 全球成功繞月國家(地區、組織)排名以探測器成功成為月球衛星的發射時間為準一、蘇聯(1966年03月31日發射的月球
  • 中國人2030年有望登月
    在北京召開的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火星與月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各國航天機構官員、科學家、工程師圍繞火星探測、月球探測、載人深空探測等話題展開討論。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題:火星還是月球,哪裡是人類飛往星辰的下一站?
  • 印度周日發射 Chandrayaan-2 有望成為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據新浪消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計劃在7月14日周日下午2點21分,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裡哈裡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 Chandrayaan-2,而這一計劃將使其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