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周日發射 Chandrayaan-2 有望成為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2020-11-30 DeepTech深科技

據新浪消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計劃在7月14日周日下午2點21分,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裡哈裡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 Chandrayaan-2,而這一計劃將使其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雖然 Chandrayaan-2 不會搭載人類,但它將搭載了三個月球探測機器人。據悉,Chandrayaan-2 的有效載荷由一個月球軌道器、一個月球著陸器和一輛月球車組成,將搭載由 ISRO 研發的 GSLV Mk-III 火箭上發射升空。

相關焦點

  • 印度周日發射Chandrayaan-2 有望成為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幾經推遲之後,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計劃在本周日發射Chandrayaan-2,而這一計劃將使其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據悉,全新的發射計劃定於7月14日周日下午2點21分,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裡哈裡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進行。Chandrayaan-2的有效載荷由一個月球軌道器、一個月球著陸器和一輛月球車組成,將搭載由ISRO研發的GSLV Mk-III火箭上發射升空。
  • 印度若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這幾點重要性不能忽視
    一、印度要創造「第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計劃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裡哈裡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月船2號」(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而這一計劃如果成功,將使印度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原標題:   2018年,中國航天又要幹不少大事。  年底,嫦娥四號將搭乘長徵三號乙火箭升空,最終登陸月球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成為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
  • 印度月船2號成功發射升空,印度或將成為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印度再次踏上了月球之路——不過這次它的目標是月球表面。7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5點13分(格林威治時間9點13分,印度當地時間下午2:43),印度在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月船2號」( 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
  • 印度要全球第四個登月:首個衝向月球南極
    據外媒報導,印度計劃當地時間7月15日發射無人探測器「月船2號」,如果實現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全球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而且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今年4月份,以色列首個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在距離月面只有150米的時候失去聯繫,以每秒1公裡的速度撞向月球表面,軟著陸失敗。
  • 嫦娥五號發射第4天,印度突然宣布重要計劃,4個月後登陸月球
    嫦娥五號剛發射,印度宣布4個月後發射月船3號,要成載人登月第二國? 而就在嫦娥五號發射的第4天,印度航天突然宣布,將在4個月後登陸月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據印度媒體消息,印度打算在4個月後,也就是2021年的3月發射「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的任務是為了完成「月船2號」沒有完成的軟登陸任務。
  • 登陸月球南極地區成為多國的焦點,南極到底有什麼吸引人?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相信近期,很多朋友都看到了關於月球南極的消息,也就是,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即將在9月初登陸在月球南極地區。如果順利登陸在南極地區,月船2號將會是第一個著陸在南極地區的探測器。往深處想,可能並不是為了一個象徵意義,月球南極,接下來會成為我們的著陸重點區域。繼阿波羅載人登陸月球之後,我們人類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再次登陸到月球表面。不過,美國即將在2024年實施載人登月計劃,而登陸點就是月球的南極地區。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在為載人登月做準備。
  • 距離登陸月球南極只剩2天了!月船2號為何非南極不登?
    兩天前,就在9月3日上午3:42,來自印度的「月船2號(Chandrayaan-2)」在推進系統燃燒9秒後成功完成了最後的脫軌操作。這意味著月船2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準備登陸月球南極!這是一幅印度月球南極附近已經月球表面的月船2號著陸器和月球車想像圖。目前這個著陸點沒有名字,至少現在還沒有。但如果一切順利,幾天後,它可能成為月球表面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 嫦娥5號成功取回月壤,印度航天局酸了,豪言:4個月後登陸月球
    國內是歡聲一片,但是在外人心中,卻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是一向喜歡與我國對標的隔壁鄰居——印度。在我國嫦娥5號成功升空不久,印度航天局嘴巴就快酸出水了,急不可耐的對外宣布,他們計劃在2021年3月,也就是4個月後,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登陸月球表面。
  • 上個月發射的印度宇宙飛船現在正在繞月球軌道運行
    北青網訊 新德裡消息——印度上個月發射的一艘無人駕駛宇宙飛船周二開始繞月飛行,該飛船正在接近月球南極,以研究此前發現的水層。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在「月船」離開地球近一個月後,它成功地將「月船2號」(Chandrayaan-2)送入月球軌道。該任務由兩名女科學家領導。
  • 為什麼印度都能去得了火星,但卻沒能登陸月球?
    在2013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射了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火星軌道探測器。大約10個月之後,這個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這是繼美、俄、歐之後,第4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而且還是首個一次性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ISRO的火星探測成本做到了最低,僅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10%。
  • 印度宣布登月失敗 「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裡時失聯!功虧...
    9月7日凌晨,許多印度人都在期待著印度最新登月探測器「月船2號」的著陸器成功著陸月球南極的那一刻。印度總理莫迪也親自到了班加羅爾航天指揮中心現場,等待著,期盼著。   按照預定計劃,「月船2號」著陸器會在印度時間7日凌晨1時55分在月球南極目標區域著陸。
  • 印度失聯的月球探測器依然成功了 95%?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月球
    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成為首個在月球上軟著陸的國家,美國、中國緊隨其後,相繼在月球軟著陸成功,為深入了解月球做出重大貢獻,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人們對月球的探索熱情。今年4月,以色列發射首艘登月飛船Beresheet,爭做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的第四個國家,但其在距離月球表面約149米高度處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宣告失敗。
  • 恭喜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印度不甘落後,將加大與中國競爭
    由於同步自轉的原因,月球面對地球永遠是一個面,直到1959年,蘇聯發射「月球3號」探測器,才讓人們遠遠一窺月球背面的場景。嫦娥工程於2003年啟動,前兩次嫦娥任務(即嫦娥一號、二號)的目標是從繞月軌道進行遠程探測並收集數據,而第三次和第四次則要「登陸作戰」。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設計基於前身嫦娥三號。2013年,嫦娥三號帶著月球車「玉兔」軟著陸在月球雨海西北部的虹灣地區,成為繼1976年蘇聯探測器「月球24號」後,首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還是日本?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月球2號」登月失敗前後,印度怎麼做,中國怎麼說
    繼「月球一號」12年前成功後,印度再上一個大臺階,「月球二號」直接軟著陸登月。目標,月球南極,想法,破紀錄。頗有點幾十年前中國搞「大躍進」的氣勢。月球二號成功發射並成功入軌後,印度是一片沸騰,接著,社交媒體上部分不自重的聲音就傳出來了,當然,還是針對中國:技術進步一舉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登月國家、成為世界首個月球南極登陸國家、中國登月工程被遠遠甩在身後,等等等等,小編這裡不搞截圖,但印度迷之自信躍然紙上,似乎月球二號已成功,中國登時就被印度甩在了身後。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之際,印度終於著急了?印方:120天後登陸月球!
    隨著嫦娥五號順利在月球表面著陸,我們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採集月球土壤的國家。事實上,也有媒體認為這是我們實現載人登月前的重要一步。 此次「月球土壤採集計劃」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如何讓飛行器再次在月球表面起飛,並順利返回地球大氣層這一系列行動。一旦順利完成,將標誌著我們的航天事業已經達到新的高度。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飛離地球41萬公裡,印度航天邁出一大步!9月7號強登月球南極
    飛離地球41萬公裡,印度太空飛行器邁出一大步!9月7號強登月球南極! 根據印度空間組織對外公布的消息稱:月船二號在2019年8月14號02:21的時候,在太空中完成最後一次軌道升空的機動,成為從地球軌道轉入月球軌道上,正式開啟奔月之旅,要知道自月船二號進入太空之後,在地球軌道上一共完成5次軌道提升,隨著主推動器結束達到20分鐘的推力,整個太空飛行器已經上升到413600公裡,超過地球和月球平均距離,讓探測器更好的改變軌道痕跡成為進入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