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月球南極地區成為多國的焦點,南極到底有什麼吸引人?

2020-12-03 猩猩科學頻道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

相信近期,很多朋友都看到了關於月球南極的消息,也就是,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即將在9月初登陸在月球南極地區。如果順利登陸在南極地區,月船2號將會是第一個著陸在南極地區的探測器。這一點,從表面上看起來,有一點象徵性的意義,即,他們到了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過的地區。

往深處想,可能並不是為了一個象徵意義,月球南極,接下來會成為我們的著陸重點區域。繼阿波羅載人登陸月球之後,我們人類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再次登陸到月球表面。不過,美國即將在2024年實施載人登月計劃,而登陸點就是月球的南極地區。

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在為載人登月做準備。在今年5月,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在演講時,提出在2030年實施載人登月的目標。他們計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月球基地,而月球南極是他們的首選地點,計劃在本世紀中葉建立一個可居住的基地。

如此看來,月球南極地區已經成為我們人類關注的主要焦點之一。月球這麼大,為何都想去月球南極,甚至要在月球南極地區打造月球基地呢?要知道,登陸月球,可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需要解決技術、資金的問題,月球南極肯定是有吸引人的地方。

1、對於第一點,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那就是,在月球的南極地區的月坑中,存在大量的水冰物質。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探索重點都是月球,未來,我們人類登上月球是必然的。要維持我們人類的生活、工作,就必須要有水、燃料等物質。雖然,我們可以從地球上運送過去,就像給國際空間站補給那樣。不過來來往往,成本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何阿波羅計劃之後,不再載人登月的原因之一。在月球上開發水冰物質,既可以解決飲用水的問題,還能通過分解水得到氧氣和氫氣,作為燃料。這樣,就可以讓我們人類登月的成本降下來,也讓在月球上的生活、工作變得更加簡單。

2、月球的極地地區溫差很小。我們都知道,月球沒有大氣層,也就沒有溫室效應的存在,難以保溫。所以,即使在白天被太陽照射,溫度非常高,到了晚上就很快變得非常寒冷。而在極地地區,本身照射不會很強烈,溫度不會很高,即使到了夜晚沒有太陽的時候,也不會很冷。據資料顯示,月球極地地區的溫度變化幅度在±10℃之間,而其它地區的溫差可達±110℃之間。可以說,在月球的極地地區,更適宜我們的生活、工作。

3、在月球上,其實和地球一樣,也需要消耗能源,雖然,前面第一點中,水確實是可以分解氧氣和氫氣作為燃料,但是,還不能滿足在月球的生活、工作,就像我們地球那樣,晚上有照明燈,也沒法像白天那樣方便。

相信大家還記得,在月球上,一晝一夜就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月球上白天、夜晚的時間,差不多相當於半個月,有14天左右。在長達半個月的夜晚,沒有光照,很難開展工作。和其他的地區相比,月球南極地區存在周期約為半年的極晝極夜現象,有一些地區的光照時間最多可佔到全年的80%。可以很好解決太陽能的問題,還能提供足夠的光源。

當然,大老遠去到月球的南極,也不僅僅是為了在月球上使用月球的水冰物質,也不是為了去月球南極地區曬曬月球的太陽。我們之前也有分享過,在月球上,富含各種資源,其中的氦3含量非常多,是一種能源物質,可供我們人類使用上萬年。提前在月球南極地區打造好月球基地,或有助於未來研究如何開採月球的資源。

月球的資源只是吸引我們的一個原因,美國還計劃把月球當成走向宇宙深空的跳板,比如說,作為載人登陸火星的中轉站。在月球上開採資源、利用水冰物質,也是能夠助力登陸火星的,這一點,我們之前也有分享過。就是來自地球的飛船,可以輕輕鬆鬆起飛,來到月球上再補給燃料等物質,然後高速飛往火星。這樣可以降低對運轉火箭推力的要求,還能降低發射成本。

雖然本文只提到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登陸月球計劃,事實上,有探索月球計劃的國家,還有我們國家和歐洲航天局。我們國家將在月球上打造一個月球科研站,歐洲航天局也提出要在月球上打造一個月球村。由此看來,月球會越來越熱鬧了。

這期的分享結束啦!我是璀璨的猩猩,歡迎添加關注,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印度若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這幾點重要性不能忽視
    一、印度要創造「第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計劃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裡哈裡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月船2號」(Chandrayaan-2)無人探測器,而這一計劃如果成功,將使印度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 距離登陸月球南極只剩2天了!月船2號為何非南極不登?
    這意味著月船2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準備登陸月球南極!這是一幅印度月球南極附近已經月球表面的月船2號著陸器和月球車想像圖。目前這個著陸點沒有名字,至少現在還沒有。但如果一切順利,幾天後,它可能成為月球表面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這是一個高地,位於兩個被稱為Manzinus C和Simpelius n的隕石坑之間。
  • 印度周日發射Chandrayaan-2 有望成為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據外媒報導,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首次登陸月球50年後,一項歷史性的登月任務正蓄勢待發。
  • 印度周日發射 Chandrayaan-2 有望成為首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據新浪消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計劃在7月14日周日下午2點21分,將在印度欽奈北部斯裡哈裡科塔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 Chandrayaan-2,而這一計劃將使其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
  • 有哪些國家想要開發南極地區?
    南極地區主要是指南極洲,是世界上位於最南端的大陸,基本上位於南極圈以南,地處高緯度,屬於極地氣候,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南極大陸被厚厚的大陸冰川覆蓋,冰川的平均厚度高達1880米,厚厚的冰川使得南極大陸的平均海拔高達2350米,成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在選址問題上,各國紛紛瞄準人類從未涉足的月球南極:這裡有豐富的水資源,可以產生氫氣和氧氣;這裡長期黑暗,減少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這裡遭遇微小隕石和極端溫度的風險也更小。至於月球基地的具體怎麼建設,一個熱門思路是開採月球本地資源,在機器人的幫助下進行3D列印。
  • 月球發現水,NASA登月聯盟卻排除中國!月球到底隱藏了什麼?
    相信很多朋友都認為月球這個無比荒涼的真空世界怎麼可能會有水呢?但其實月球有水早已不是什麼秘密,1998年DSPSE探測器(克萊門汀號(Clementine))就在月球南北極極區的隕石坑呢發現了水冰的存在!而後來印度ISRO在2008年發射的月船一號也發現月球極地可能存在水!
  • NASA:Artemis任務太空人可能不會到達月球南極
    NASA:Artemis任務太空人可能不會到達月球南極(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幾個月來,NASA的首要任務是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NASA最初表示,太空人將被安置在月球南極,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據悉,Artemis項目的著陸點成為了該機構領導人最近舉行的兩個獨立活動的主題。第一個則是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參加的一場數字會議,該會議是由NASA顧問小組Letter Exploration Analysis Group組織召開。
  • NASA:2024年太空人將徒步穿越月球南極!
    NASA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任務逐步公開,其中有一項驚人的任務是,太空人將在登陸月球後開始漫長的徒步旅行,而NASA決定讓他們完成16千米的路程!為什麼要步行?到底有什麼意義?重返月球的Artemis(阿爾忒彌斯計劃)計劃降落在月球南極,也就是和嫦娥五號類似的位置,不過他們會選擇在正面靠近南極的位置!準確的說在南極附近降落要求是比較高的,至少降落軌道要調整成極軌,而且月面通信可能會有遮擋,需要部分考慮中繼,那麼為什麼要降落在這裡呢?
  • NASA:Artemis任務太空人可能不會造訪月球南極
    據外媒報導,幾個月來,NASA的首要任務是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NASA最初表示,太空人將被安置在月球南極,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據悉,Artemis項目的著陸點成為了該機構領導人最近舉行的兩個獨立活動的主題。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這半個世紀裡,美國、蘇聯(俄羅斯)和中國先後向月球發射探測器,或送太空人直接登陸月面,選擇的地點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而最近印度發射的「月船二號」探測器,選擇的著陸點在月球南極。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飛向月球南極!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1895年,有據可查的登陸南極大陸記錄,經過一批批探險家們的不懈努力,1911-1912年,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與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相繼率隊到達南極點,完成了徵服南極大陸最深處的偉業。斯科特一行人雖然由於天氣惡劣等原因最終全體殉難,但這場「偉大的悲劇」也讓他們名垂青史。
  • 南極冒險(上),人類首次挑戰登陸南極點
    當時由於浮冰的阻隔,俄國人最終未能完成在南極洲的登陸。而在俄國人之後,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也都相繼走到了南極海岸線附近,但都沒能成功登陸。1899年,挪威探險家博爾赫-格列文克再度探訪南極海岸,最終在被浮冰困住的情況下,他與他的探險隊掙扎地爬上了羅斯海入海口的陸地,成為了事實上登陸南極的第一人。
  • 「去南極」的另一面:如果我不能去南極,也想看你去南極!
    我想這部動畫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覺得畫面有多麼多麼吸引人(比如像我這樣喜歡看「點兔」什麼的),畢竟畫面能不能接受是觀眾自己決定的,即使動畫裡出現的車站、學校、街頭等景色,都是實地取材之後描繪出來的,在網上的評論裡也被評為精緻,認真。
  • 中國每年只有5000人可以抵達南極,去一趟南極到底需要多少錢?
    南極——你終會遇見的遠方。蔚藍的天空、深藍的海洋、皚皚的雪山,藍和白都是那麼的純淨,沒有一絲雜質。中國每年只有5000人可以抵達南極,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南極旅遊第二客源國。這裡沒有霧霾,一切變得寂靜。你聽見最美的聲音,就是南極的呼吸。
  • 如果月球被中國登陸和建設管理,以後月球會是中國的嗎?
    如果月球首先被某個國家登陸,並且被某個國家投入建設,那麼月球可能成為某個國家的「殖民地」嗎?從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有能力登陸月球的國家非常之少,那麼未來月球有可能像殖民地一樣被各個大國分割嗎?雖然在過去的近百年裡,一直有國家對南極的部分領土宣告主權,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國際上的認可。二戰的結束更是讓人們想留下南極這最後一片淨土,所以《南極公約》應運而生了。1955年,多個國家對南極的問題開展了一個國際會議,並且決定了沒有國家能夠佔領南極的格局,1959年,《南極條約》正式籤訂。南極只能作為科考的地點,而不能被某個國家私有。
  • VIPER 探測月球南極水冰 並繪製第一張月球水資源分布圖
    月球南極探測車VIPER預計2022年抵達月球。(圖/取自NASA) 謝汶穎/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0月25日表示,將會在2022年派出月球探測車VIPER,偵察和採樣月球南極的水冰,並繪製史上第一張月球水資源分布圖,為2024年人類再度踏上月球的計劃下基礎。自發現水冰以來的研究表示,月球可能還藏有數百萬噸的水資源。
  • 知識梳理——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因紐特人和拉普人3、北極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金屬和非金屬礦藏4、北極地區的常住人口有300萬,原著居民為因紐特人(黃色人種)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10、南極地區的氣候特徵: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11、南、北兩極地區相比,南極地區更為寒冷原因:①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      ②南極地區海拔高      ③南極地區被冰雪覆蓋,對陽光反射強12、南北兩極被一望無際的冰雪所覆蓋,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
  • 只有中國、俄國、美國登陸過月球,那麼三國可以直接瓜分月球嗎?
    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規定:月球屬於全人類月球是屬於誰的呢?自古以來誰也不屬於,或者說,誰都可以擁有月球。因為人類登陸不了月球。但月光所致,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地球。所以說,月球本身沒有爭議,反正誰也上不去。但是在1969年7月,美國人改變了月球的現狀。
  • 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科學基地!最佳地點為什麼是這裡?
    中國打算牽頭建設一個「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項目選址初步定在月球的南極地區。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它選在什麼位置最好呢?當你站在月球上,會有14天是白天,而另外14天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月球上沒有空氣,白天的時候陽光充足,月表溫度達100℃以上,而在無光照的14天裡,月表溫度驟降至-150℃以下。沒有陽光為太陽能電池供電,極低的溫度又會損害昂貴的電子設備,於是人類發射到月球表面的探測器都會採用月夜休眠的模式,什麼活兒都不幹,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