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
相信近期,很多朋友都看到了關於月球南極的消息,也就是,印度的月船2號探測器,即將在9月初登陸在月球南極地區。如果順利登陸在南極地區,月船2號將會是第一個著陸在南極地區的探測器。這一點,從表面上看起來,有一點象徵性的意義,即,他們到了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過的地區。
往深處想,可能並不是為了一個象徵意義,月球南極,接下來會成為我們的著陸重點區域。繼阿波羅載人登陸月球之後,我們人類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再次登陸到月球表面。不過,美國即將在2024年實施載人登月計劃,而登陸點就是月球的南極地區。
除此之外,俄羅斯也在為載人登月做準備。在今年5月,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在演講時,提出在2030年實施載人登月的目標。他們計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長期月球基地,而月球南極是他們的首選地點,計劃在本世紀中葉建立一個可居住的基地。
如此看來,月球南極地區已經成為我們人類關注的主要焦點之一。月球這麼大,為何都想去月球南極,甚至要在月球南極地區打造月球基地呢?要知道,登陸月球,可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需要解決技術、資金的問題,月球南極肯定是有吸引人的地方。
1、對於第一點,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猜到,那就是,在月球的南極地區的月坑中,存在大量的水冰物質。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探索重點都是月球,未來,我們人類登上月球是必然的。要維持我們人類的生活、工作,就必須要有水、燃料等物質。雖然,我們可以從地球上運送過去,就像給國際空間站補給那樣。不過來來往往,成本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何阿波羅計劃之後,不再載人登月的原因之一。在月球上開發水冰物質,既可以解決飲用水的問題,還能通過分解水得到氧氣和氫氣,作為燃料。這樣,就可以讓我們人類登月的成本降下來,也讓在月球上的生活、工作變得更加簡單。
2、月球的極地地區溫差很小。我們都知道,月球沒有大氣層,也就沒有溫室效應的存在,難以保溫。所以,即使在白天被太陽照射,溫度非常高,到了晚上就很快變得非常寒冷。而在極地地區,本身照射不會很強烈,溫度不會很高,即使到了夜晚沒有太陽的時候,也不會很冷。據資料顯示,月球極地地區的溫度變化幅度在±10℃之間,而其它地區的溫差可達±110℃之間。可以說,在月球的極地地區,更適宜我們的生活、工作。
3、在月球上,其實和地球一樣,也需要消耗能源,雖然,前面第一點中,水確實是可以分解氧氣和氫氣作為燃料,但是,還不能滿足在月球的生活、工作,就像我們地球那樣,晚上有照明燈,也沒法像白天那樣方便。
相信大家還記得,在月球上,一晝一夜就接近一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月球上白天、夜晚的時間,差不多相當於半個月,有14天左右。在長達半個月的夜晚,沒有光照,很難開展工作。和其他的地區相比,月球南極地區存在周期約為半年的極晝極夜現象,有一些地區的光照時間最多可佔到全年的80%。可以很好解決太陽能的問題,還能提供足夠的光源。
當然,大老遠去到月球的南極,也不僅僅是為了在月球上使用月球的水冰物質,也不是為了去月球南極地區曬曬月球的太陽。我們之前也有分享過,在月球上,富含各種資源,其中的氦3含量非常多,是一種能源物質,可供我們人類使用上萬年。提前在月球南極地區打造好月球基地,或有助於未來研究如何開採月球的資源。
月球的資源只是吸引我們的一個原因,美國還計劃把月球當成走向宇宙深空的跳板,比如說,作為載人登陸火星的中轉站。在月球上開採資源、利用水冰物質,也是能夠助力登陸火星的,這一點,我們之前也有分享過。就是來自地球的飛船,可以輕輕鬆鬆起飛,來到月球上再補給燃料等物質,然後高速飛往火星。這樣可以降低對運轉火箭推力的要求,還能降低發射成本。
雖然本文只提到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登陸月球計劃,事實上,有探索月球計劃的國家,還有我們國家和歐洲航天局。我們國家將在月球上打造一個月球科研站,歐洲航天局也提出要在月球上打造一個月球村。由此看來,月球會越來越熱鬧了。
這期的分享結束啦!我是璀璨的猩猩,歡迎添加關注,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