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將成為全球第四個著陸月球國家,在航天強國路上越走越遠

2020-10-12 失落代號

能夠進行探月工程的國家,其科技實力都不容小覷。目前擁有探測月球的國家無非也就是中美俄,外加歐洲、日本及印度,而能夠著陸月球的,則目前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個國家!

月亮上的人類探測器

誰能成為第四個著陸月球的國家?

誰能成為第四個著陸月球的國家,目前還是個謎,去年印度差一點就完成了這個目標,可惜95%的成功讓印度功虧一簣。在這之前,日本、以色列都嘗試過著陸月球,可惜都失敗了。雖然說印度是最近接第四個在地球軟著陸的國家,不過現在他也有危機感了,航天新秀阿聯已經公布了探月計劃,計劃在2024年將著月球車著陸到月球上。

印度月船2號分離示意圖

阿聯的登月計劃

近日,在阿聯月球探索計劃探討會上,項目經理馬德·阿爾·馬爾佐奇(Hamad Al Marzooqi)就介紹了阿聯探月計劃的細節。阿聯第一輛月球車「拉希德」號將在2024年著陸月球正面,並且目前已經選定了5個備選降落地區。

月球

「拉希德」號重約10kg,安裝了2套通信系統,並攜帶熱成像儀以及顯微成像儀等儀器。月球車在月球上最大行駛速度為0.1米/秒,可在20°坡面上行駛。本次阿聯月球車將在以前所有人類探月活動都沒有進行的新地方著陸,發回圖片及數據,並將與全球研究中心和機構共享。

熱成像儀

阿聯的航天科技之路

與很多網友猜測的阿聯只是花錢冠名不一樣,該月球車將100%由阿聯工程師在阿聯國內研發及製造。在很多人印象中,阿聯是石油大國,典型的中東富豪形象,錢一大把,但是高科技什麼的卻玩不溜。這確實是中東國家給世人的形象,但是這幾年來,阿聯已經開始自我改革,逐步從能源出售大國向高科技國家轉變。

中東富豪

在2020年,阿聯還做了一件讓世界刮目相看的事情,那就是在中美之前成功發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雖然說「希望號」是美國的幫助下製造的,並使用日本的H-2A火箭發射,但在過程阿聯工程師也是全程參與,給阿聯掌握了很多技術並培訓了一批航天工程師。這是阿拉伯國家的首次星際探測工程,更大意義在於有效的激勵了本國青年對航天的熱愛,讓更多的年輕人選擇相關專業進行學習。

發射「希望號」的日本H-2A火箭

阿聯航天局是2014年7月成立的,至今才6年時間,但是卻已經規劃了很多長遠的目標。除了上述火星探測和月球探測外,阿聯在其「2030年國家航天戰略和國家航天投資計劃」中透露未來進行多達79項航天計劃,目的是致力於阿聯未來成為航天工業強國,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國民經濟,使阿聯成為全球太空行動的主要國家和樞紐。

美國宇航局

很多人覺得阿聯沒有實力進行航天發展,都是花錢靠美日等國的幫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合作是發展本國科技實力的重要路線,世界很多國家都是這麼進行的,也包括我們國家。只有通過國際合作,才能快速掌握先進技術,培養本國人才,如果完全靠自己摸石頭過河,和世界先進水平只會越來越遠。

火星城市藝術圖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星辰大海夢想,阿聯也不例外。在2017年的時候,阿聯副總統阿勒馬克圖姆就在推特上宣布,100年內(2117年之前)阿聯要在火星上搭建一座城市,甚至不排除在火星上建造一座杜拜塔!

杜拜塔

夢想遙遠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夢想,而最可怕的是自己沒有夢想卻去嘲笑那些有夢想的人!

相關焦點

  • 阿聯希望通過月球計劃幫助經濟多元化發展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劃在2024年將一艘無人太空飛行器送上月球,這是投資航天技術和使阿聯經濟擺脫過度依賴石油的努力的一部分阿聯總理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在推特上表示,阿聯月球任務將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也是全球第四次。他說,月球車將在此前人類任務未曾探索過的地區著陸。
  • 阿聯小型月球車「拉希德」2024年登月
    如今,阿聯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據《自然》雜誌11月5日最新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一輛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消息中稱,這體現了阿拉伯世界國家在航天方面的勃勃野心。如果計劃成功,阿聯航天局將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全球第五個成功將飛船送上月球表面的國家。
  • 石油大亨也熱愛航天:阿聯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劃於周三發射「希望」號探測器,成為首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阿拉伯國家。盛產石油的阿聯計劃加入一個精英國家俱樂部,向位於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火星任務控制室發送一個探測器。阿聯的這個項目是全球的三個「奔火星」項目之一,其他兩個項目還包括中國的「天文一號」和美國的「火星2020」,它們都利用了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黃金時間:僅相隔5500萬公裡(3400萬英裡)。
  • 阿聯首臺月球車計劃2024年發射
    本報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2024年發射一個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如果該計劃成功實現,阿聯航天局將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全球第五個成功將飛船送上月球表面的機構。位於杜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團隊將開發、製造和運行這臺重達10公斤的月球車。據《自然》報導,該小組將僱用一個航天機構或商業夥伴執行探月計劃中最危險的部分——月球車的發射和著陸。阿聯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經驗積累只有14年,該國於今年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
  • 又一國家即將登月,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出現,並不是印度!
    嫦娥四號自從登上月球背面之後就因為月夜期的降臨進行了休眠,醒來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現如今又進入了新一輪的休眠。除了美國和前蘇聯,中國是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隨著這幾個國家的登月之舉,印度也氣勢洶洶的叫囂著,吶喊著他們也即將要登上月球,成為第四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中國夢踐行者】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航天強國 只爭朝夕
    大概在2020年,最遲再一到兩年,我們就會邁入航天強國行列。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火星探測器,月球採樣返回,北鬥完成全球組網,我們到時建成自己的空間站。這些就代表著我們已進入航天強國行列。」葉培建敢於「吃螃蟹」,這在航天系統是出了名的。「老跟著外國人後面幹有什麼意思?」在採訪中,葉院士特別強調了創新對於航天事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說: 「創新就要冒一定風險。」
  • 阿聯發力太空探索,小型月球車「拉希德」2024年登月
    今年7月20日,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成功發射,打響了其「探火」第一槍。如今,阿聯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據《自然》雜誌11月5日最新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計劃發射一輛名為「拉希德」的小型月球車以研究月球。消息中稱,這體現了阿拉伯世界國家在航天方面的勃勃野心。
  • 向全面航天強國挺進
    2016年12月27日,中國發布第四部航天白皮書,首次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航天發展願景為「全面建成航天強國」,並從自主可控的創新發展能力、聚焦前沿的科學探索研究能力、強大持續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具體闡釋。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航天強國,有一整套嚴密複雜的指標體系,中國建設航天強國,就是沿著這套指標體系不斷躍升,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跨越。
  • 我國2020年將基本達到世界航天強國水平
    原標題:十九大速遞|我國二○二○年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十九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18日在京透露,到2020年,我國力爭實現在軌太空飛行器數量超過200顆,年發射30次左右,超越歐盟,基本到達世界航天強國水平。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國際論道)
    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外媒紛紛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
  •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遠端的國家 原標題:   2018年,中國航天又要幹不少大事。  年底,嫦娥四號將搭乘長徵三號乙火箭升空,最終登陸月球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成為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外媒紛紛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
  • 「天問一號」開啟全球深空探測時代
    外媒指出,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事業,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外媒紛紛表示,「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
  • 印度再次推遲探月 要想成為第四個登月的國家還需加把勁
    據印度《經濟時報》3日報導,印度於2008年10月首次執行月球探測任務,其使用的「月船1號」搭載了來自六個國家的11件探測工具,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探測工具首次發現月球上有水的存在。不過,9個月後,「月船1號」便被遺棄在太空。
  •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是歷史性事件 宋一平/央視新聞 2020-12-02 05:10
  • 美國公布的世界4大航天強國:日本排第三,中國排第幾?
    前段時間美國媒體公布了世界五大航天強國排行榜,其排名整體讓人信服,但也存在令人爭議的地方。,說美國是全球航天航空發展的「引導者」也是不足為過的,他國往往都是沿著美國走過的腳印越走越遠,然後漸漸地走出自己的路子。
  • 俄媒文章:中國以航天速度打造太空強國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2月18日發表了題為《下一步是火星——中國在太空領域挑戰美國》的文章,作者為俄羅斯《勞動報》觀察家米哈伊爾·莫羅佐夫,文章認為,莫斯科時間12月16日,攜帶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安全著陸。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
  • 嫦娥探月工程倒逼日本航天,負責人表示:再不決定將成二流國家
    1970年2月11日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則是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雖僅有兩個多月時間差,但日本卻憑此成為全球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日本可能成為太空開發「二流國家」。距離地球約38萬公裡的月球是當今世界各主要航天強國爭奪的戰略高地,美國於2019年正式推出旨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中國航天則力爭在2025年至2030年間實現載人登月,俄羅斯也提出2031年載人登月規劃。
  • 「嫦娥四號」樹立裡程碑,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航天強國展開打開...
    北京時間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歷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此前,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之旅。
  • 俄媒文章:中國以航天速度打造太空強國
    中國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中國藉此展現出不輸於美俄的最高科技水平。俄羅斯人眼下只能仰頭觀望美中這兩個主要經濟和技術強國之間的這場競爭了。全文摘編如下:中國人並不諱言,這次探月之旅不僅旨在研究往返月球的所有飛行階段,而且是為載人登月做準備。月壤對於未來建造可居住月球基地的項目很有幫助。這些都屬於中國的探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