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望海樓: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來源:海外網7月23日12時41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拉開了中國人行星探測的序幕。
-
我國將全面提升新一代運載火箭性能水平 2045年實現航班化航天運輸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昨天說,我國將在全面提升新一代運載火箭性能水平的基礎上,計劃到2045年,實現1小時全球抵達、地面與軌道間以及軌道與軌道間的航班化航天運輸。包為民當天在福州開幕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作《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的發展與思考》演講時透露了上述計劃。
-
民航局: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報告指出,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這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標誌,是我國民航自2005年運輸總周轉量成功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名副其實的民航大國之後,又一個新的歷史性跨越。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強國目標,從2005年始,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位列世界第二,標誌著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運輸大國。
-
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7月23日12時41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拉開了中國人行星探測的序幕。
-
到2035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
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專家解讀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作出這一重要表述的意義是什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這意味著在未來15年內,我國的人均GDP要上升到約相當於最發達國家人均GDP50%左右的位置。如何實現這一重大發展目標?
-
美媒評選世界四大航天強國,俄羅斯僅排第4,中國名次變動意外
說起全球範圍內的航天強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美國和俄羅斯,畢竟美蘇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航天水平就已經發展得比現在大部分國家還好了。但是前段時間美國媒體評選的世界四大航天強國,俄羅斯僅排第四。在這份排名裡,美國排在第一,這沒什麼異議,畢竟美國如今確實是航空領域當之無愧的第一。
-
美國眼中四大航天強國,我國排名實至名歸,俄羅斯排不進前三
太空代表著人類的未來,因此,各國都非常注重航天技術的發展,但是航天技術門檻高,耗費資金多,只有大國強國才有能力發展航天,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航天技術的強弱,也代表了國家的強弱,前不久,美國評選出了世界四大航天強國,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在美國人眼中都有哪些國家能上榜。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將在福建召開
中國日報8月18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作為國內航天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盛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將於9月18-21日在福建福州召開。
-
美國公布世界航天強國名單,俄羅斯落榜前三,成功上位者值得警惕
目前,全球已經有一些國家已經完成了載人航天的太空計劃,甚至還有些國家已經具備了探測月球和火星的實力以及對更加遙遠的太空進行探索的高科技。日前,美國媒體公布了一份全世界航天強國的排名名單,令人驚訝的是,俄羅斯竟然罕見落榜了前三。美國位於航天強國之首在美媒公布的這份世界航天強國的名單之中,位列世界航天強國之首是美國,這是毫無爭議的。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了戰略性的安排,其中關鍵的核心詞就是「強國」,可稱為中國的「強國大戰略」,包括了11個方面的強國戰略。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我國航天技術水平可以進入世界第一梯隊了嗎?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飛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將大大提高我國的在航天領域的影響力,標誌著我國具有獨立實施大型航天工程的能力,綜合航天實力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
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我國這些航天大計劃
原標題:探索近鄰宜居行星、月球科研站、太陽系邊際探索……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我國這些航天大計劃!12月1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國企公開課上,向在場的500名學子描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面向未來即將開展的重大工程項目。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為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夯實基礎。
-
加強科技創新 建設航天強國 弘揚航天精神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從此進入行星探測時代。 7月29日下午,於中國科學技術館開展的 中國航天專家面對面交流活動的論壇「奔向火星—開啟航天新徵程」,為中國航天事業加油喝彩。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經評選,「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躍佔世界第一」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美國重型獵鷹火箭首飛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18年是我國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一年。
-
向全面航天強國挺進
2016年12月27日,中國發布第四部航天白皮書,首次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航天發展願景為「全面建成航天強國」,並從自主可控的創新發展能力、聚焦前沿的科學探索研究能力、強大持續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具體闡釋。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航天強國,有一整套嚴密複雜的指標體系,中國建設航天強國,就是沿著這套指標體系不斷躍升,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歷史性跨越。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18日舉行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開幕。18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是本屆大會集中力量打造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深的核心活動。現場,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匯聚一堂,共同研討我國航天發展熱點問題,並首發2020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航天重大項目獎。
-
我國的「大火箭」長徵五號,放在世界上來看屬於什麼水平?
上世紀70年代,我國成功將首顆自主研製的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這意味著我國成立世界上第五個具備了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這時起,我國探索太空的事業就算打響了勝利的第一槍。五十年後,在長徵五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也成功發射,並將載人飛船等實驗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意味著我國航天載人事業將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當今世界僅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可以被稱為航天大國,那麼我國的「大火箭」——長徵五號,放在世界上來看屬於什麼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