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對外發布。

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作出這一重要表述的意義是什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這意味著在未來15年內,我國的人均GDP要上升到約相當於最發達國家人均GDP50%左右的位置。

如何實現這一重大發展目標?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向記者分析,從經濟發展的態勢看,只要我國能在未來五年內保持5%~5.5%的經濟增速,在未來15年內保持4%~5.5%的增速水平,那麼到2035年這一目標就能實現。

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參觀者在觀看一組焊接機器人的現場作業演示 新華社圖

具備良好開局和基礎

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目標,當前我們已具備良好的開局和基礎。

剛剛公布的中國經濟三季報顯示,今年三季度,我國GDP為2661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前三季度,我國GDP為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中國就此成為當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此次發布的公報也提及:「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儘管今年國際形勢嚴峻複雜,但中國經濟還能實現逆勢增長,在2018年GDP總量突破90萬億元後,僅僅過去兩年就預計可以實現突破100萬億元,這無疑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除了經濟總量穩步增長,我國在不少經濟社會發展分項指標上表現優異:早在2017年,我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就已達到2.13%,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則指出,預計2020年全國人均用電量達5000千瓦時左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當然,比起中等發達國家,我國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亟須努力追趕。

顏色對記者表示,在未來15年內實現4%~5.5%的經濟增速是不容易的。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們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下功夫。全要素生產率如果能夠持續保持在2%以上,當前設定的人均GDP增長目標就可以實現。

具體來看,首先,提高科技實力和創新水平,實現創新驅動增長,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其次,持續地「向改革要效率」也是實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其中可以發力的方向包括市場建設、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等方面。

綠色發展再被強調

除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外,公報還就2035年的中國發展設定了一系列多元化目標。

記者注意到,全會提出,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趙錫軍也對記者表示,在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同時,未來的15年內,經濟社會要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人口、教育、人均壽命、醫療水平等指標也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相應水平。

此外,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也再一次得到強調:公報明確提出,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相關焦點

  • 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意味著什麼?
    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對此,在新京智庫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研討會上,專家們對此進行了解讀。與會專家認為,實現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仍要以經濟增長為基礎,同時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有利於我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加坡將取消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限制;法國發生襲擊一女子被斬首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9 19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不過,雖然我國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差距在縮小,但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人均GDP過萬美元,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從200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9年躍上1萬美元,不到20年時間。黨的十七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如今人均GDP的歷史性跨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2018年各省人均GDP排名 中國人均GDP在世界排名(表)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近公布數據,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74.41萬億元,增速6.7%。《價值線》研究員了解到,中國自2008年開始GDP總量超過日本從而打破自1972年開始的「美國第一,日本第二」的GDP排位格局,之後一直穩坐世界第二的寶座,但從人均GDP的角度去看,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
  • 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國居然有幾十個城市達到高收入水平?
    文/龍小林2019年我國的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給出的標準,我國已經是一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而且距離高收入國家已經不遠。事實上,我國已經有多個城市的人均GDP達到了高收入國家的水平。首先,我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絕大多數的人均GDP都已經達到了高收入水平。2019年我國GDP超過萬億的城市就已經有17個,這17個城市中,除了重慶之外,其他的城市人均GDP均在高收入水平線以上。其中最高的深圳,人均GDP超過了3萬美元,算是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了。
  • 2035年生態環境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10月13日,大河網政務記者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有序推進《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實施,構建與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支撐保障體系,經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意,《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編制印發。未來鄭州都市圈要打造啥樣的宜居城市?
  • 佛山排名第12位,人均GDP1.9萬美元!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昨日,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佛山排名第12位,為人均GDP1.5-2萬美元的高收入城市。
  • 工信部:2017年移動寬帶普及率將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工信部:2017年移動寬帶普及率將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5-05-15 14:03:38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   中新網5月15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議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尚冰表示,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寬帶人口普及率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資費水平上,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平均資費水平將大幅下降。
  •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劉偉等:2020-2035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基本實現...
    事實上,黨的十三大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時,最後一步目標就明確為「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截至2019年,中國人均GDP剛突破1萬美元大關,這意味著,如果以發達經濟體的人均GDP平均水平作為中等發達經濟體的標準,那麼當前中國人均GDP水平僅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標準的25%左右。因此,2020-2035年,中國不僅要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還要儘量縮小與中等發達經濟體人均GDP水平的差距。
  • 科學認識我國二〇三五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發展目標
    原標題:科學認識我國二〇三五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發展目標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的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唯一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數量化發展指標,科學認識這一發展目標的內涵和要求,對於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楊偉民: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需年均增長4.73%
    來源:中國證券網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28日在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說,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者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條件的,這要求未來15年年均增長4.73%,這個條件是具備的。
  • 從全世界來看,臺灣經濟達到了什麼水平?
    放眼全球,臺灣經濟總量達到了什麼水平?按照人民幣與美元去年的平均匯率計算,臺灣2019年GDP約為6100億美元,可以達到全球GDP前30強。要知道,臺灣總人口只有2000多萬,能夠達到這樣的經濟體量實屬不易。
  • 土耳其、墨西哥國家人均GDP一萬多美元,人民實際生活水平不好?
    你可以看到,2001年以後,土耳其人均GDP暴增,從2001年的3119美元直接跨越到2004年的6040美元,人均GDP幾乎翻了一倍,這才區區幾年就能有這麼大的「成果」?難道土耳其挖到礦了不成?  土耳其人均GDP早在2008年,也就是11年前就達到1.09萬,結果到2017年還是1.05萬,不漲反跌,這也就罷了,2018年土耳其匯率跌的慘不忍睹。
  • 人均GDP與人類發展指數哪個更準確
    目前關於「兩個世界」的劃分,即高度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會逐漸消失嗎?   「第二世界」國家的後社會主義變革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多樣化特徵顯著,在某些極端案例中,最富有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及人民生活標準是最貧窮國家的100多倍,這是不可持續的。如果這種程度的不平等持續存在,世界必將崩塌。不穩定、革命、戰爭不可避免。
  • 美媒斷言:再過五年,中國人均2.5萬美元將超56個國家
    那麼,以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下去,中國的人均收入會在五年後達到什麼程度呢?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彭博社預測稱:"到2025年,中國(人均收入)將超過56個國家,位列世界第70位,接近躋身世界富國行列。"彭博社的數據來自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稱,中國的人均GDP到2025年將達到25307美元,超過阿根廷不是問題。
  • 短命的非洲富國:人均GDP曾非洲第一比肩發達國家,如今入不敷出
    比如今天要說的赤道幾內亞,1968年獨立時這裡還極度貧困,但是自從此國境內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以後,這裡的經濟就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從1996年發現石油開始到2004年,僅僅用了8年時間,這裡就從一個窮國一下子成為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三大產油國。別看好像也不是什麼值得吹噓的名號,但要知道這是一個面積只有2.8萬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30萬的國家。
  • 世界五大洲的人均GDP哪個最高?人口又是如何分布情況的
    那麼,這五個大洲的人均GDP哪個最高呢?各自人口分布情況又是怎麼樣呢?我們這裡用2018年的數據為統一基準來分析說明。2018年全球總人口大約有75.23億,GDP總量為84.78億美元,所以,全球人均GDP為1.13萬美元,能夠超過這個數的只有北美洲和歐洲,亞洲、南美洲和非洲都沒有達到全球平均數。
  • 中美現代化差距100年 2080中國有望成發達國家
    《報告》預測,中國將在21世紀前50年達到世界經濟現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紀後50年,達到世界經濟現代化的先進水平,經濟現代化水平進入世界前10名左右。《報告》預測,到2080年中國有望成為經濟發達國家。
  • 2019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GDP破1萬美元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又是一個歷史性的飛躍!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對外公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 楊偉民:中國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長4.73%
    楊偉民:中國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年均增長4.73% 2020-11-28 17:20:21王恩博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楊偉民28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要求未來15年年均增長4.73%,「這個條件是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