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現代化差距100年 2080中國有望成發達國家

2020-12-01 華夏經緯

    根據中科院昨日發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上海在純經濟指標方面位於中國首位。

  本報訊(記者郭曉軍)「事實上,以人均GDP等三個指標來比較,2002年中國的經濟現代化水平只是美國1892年的水平。」昨天,《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課題組組長、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必須正視差距,才能從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報告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等權威部門

  昨日,耗時1年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正式出爐,這是何傳啟與他的同事近幾年有關

    中國現代化研究的第5個報告。這個報告共有79萬字,430餘張圖表,其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和我國統計年鑑等權威部門。

  《報告》預測,中國將在21世紀前50年達到世界經濟現代化的中等水平;在21世紀後50年,達到世界經濟現代化的先進水平,經濟現代化水平進入世界前10名左右。《報告》預測,到2080年中國有望成為經濟發達國家。

  經濟現代化「重中之重」是提升經濟質量

  課題組指出,在21世紀前50年,中國經濟現代化至少將面臨經濟質量、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競爭力三大瓶頸,其中,「重中之重」是提升經濟質量。

  課題組指出,我國為實現經濟現代化的目標,交通、能源、電話和知識基礎設施需要保持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需為8%、6%、5%、3%左右。

  我國和世界經濟先進水平絕對差距在拉大

  此外,課題組還表示,中國經濟距離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雖然中國人均GNP的年增長率很高,但因為人均GNP的起點低,年增長量很小,我們與世界經濟先進水平的絕對差距還在擴大。2002年中國綜合經濟現代化指數排世界108個國家的第69位。

  何傳啟研究員告訴記者,該課題組試圖通過相對科學的研究方法,將經濟中的偶然波動和技術因素排除在外,儘可能地逼近經濟事實和規律,並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提出政策和建議。「這個報告是我們的一家之言。」何傳啟坦言。

  報告解讀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點評《報告》亮點

  中國進世界前十是樂觀預測

  現代化可能有倒退過程

  「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可能停滯、中斷或倒退的過程」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這是報告中總結歸納世界經濟現代化14個啟示中的一個。對於中國當前的經濟現代化而言,這14個啟示都是重要的並適用的。如果說哪一個更重要,我覺得就是它。為什麼?因為我們現代化歷史上就曾經出現過兩次中斷、倒退。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現代化倒退20年左右;第二次是「文革」前後,造成我國現代化的重大倒退。

  中美差距100年根據3個指標

  「2001年中國與美國等7個國家的綜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

  何傳啟:事實上,我們與美國的差距還要大於100年。

  我們有一套測算的模式,主要是三個指標,即人均GDP、農業勞動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從這三個指標來計算中國與發達國家經濟現代化的年代差。

  即中國2001年的現代化水平,人家早在多少年之前就實現了,兩個年份相減,就是差距。

  為什麼要用這3個指標呢,是因為經濟的核心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兩個辦法,一是每小時創造的GDP,一是人均GDP,都是與勞動生產率成平均正相關的。

  2001年,按照當年的購買力評價,我國人均GDP為3580美元,這個數據英國早在1881年就實現,荷蘭是1897年,美國是1892年。而在農業勞動力比重這個數據上,我國2000年是50%,英國早在1801年就已達到34%,差距是200多年。

  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因為城市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忽視整個中國的平均水平。

  本世紀末進前10名是樂觀預測

  「在21世紀後50年,達到世界經濟現代化的先進水平,經濟現代化水平進入世界前10名左右。」

  何傳啟:這個目標的測算是基於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的綜合評價,儘管人均GDP等單個指標中國落後世界發達國家很多年,但是由於收益遞減的規律,中國將在2050年,綜合經濟水平達到2002年美國的水平,即差距可以縮小50年左右,再用50年時間,使我們與美國的差距縮小到10年以內,而當時我們的經濟現代化水平也在世界前10名。

  這個目標是比較樂觀的,但是,我要強調,這只是一種樂觀的可能性,正如我之前講到的,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可以停滯、中斷、倒退的過程。如果我們沒有把握好機遇,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會推遲許多年。

  上海經濟指標排位高於北京

  「2002年,經典經濟現代化指數排前10位的地區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廣東、遼寧、福建、山東和黑龍江。」

  何傳啟:在2001年,北京排在上海的前面,這是由於評價的指標不同。這次的排位中,上海排在第一位,這是由於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在純經濟指標方面是毫無疑問佔首位的。而2001年排位,北京則是藉助於文化、科技方面的因素,使它排在了上海的前面。

  其實,從今年的報告開始,我們吸取了去年的一些教訓,不再注重地區現代化水平的排名。我們這麼做的原因是:我們擔心如果我們過於突出地方排名的話,會使一些地方的官員在數據上面做手腳。

  我們這次還是列出了各省涉及經濟現代化詳細的評價指標,供地方政府參考,我想,現在的官員都非常有智慧,他們看到這些數據之後,會知道不足和問題的。我們不希望過分的渲染座次和排名。

  專家觀點

  國務院可牽頭研究中國現代化

  北大有關專家表示,報告的出現體現更多人關注中國現代化

  「我認為報告的出現,體現了更多人來關注中國的現代化。」昨晚,作為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的理事,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董正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即使不能保證自己的研究有多權威,但是大家都去講,總比一家講要好一些。

  「就像世界銀行每年都有一個世行發展報告一樣,我認為中國也應該有一個中國發展報告或者叫現代化研究報告。」董正華提出建議,可以由國務院牽頭搞研究,這樣可以避免研究機構不同的背景,而出現的利益取向的差別。

  在董正華看來,《報告》中的來自131國家、52年的定量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至於觀點,很難說是一定正確或者錯誤。

來源:新京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世界現代化總體水平及排名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22%;第一次現代化指數達到100的國家有46個,第一次現代化指數大於90小於100的國家有28個,已經完成和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有74個,約佔國家樣本數的56%。第一次現代化指數達到100,表示達到1960年工業化國家平均水平,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第一次現代化指數超過90但低於100,表示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2010~2014年的現代化評價,是根據評價模型第二版的評價結果,評價模型第二版見技術注釋。後同。2014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初等發達和欠發達國家分別佔國家樣本數的15%、20%、26%和39%。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北京香港澳門上海臺灣已進入第二次現代化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6日在北京發布最新完成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顯示,2017年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於初等發達國家行列,中國34個省級地區中,北京、香港、澳門、上海、臺灣已進入第二次現代化。
  • 中國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預計到2022年我國人均GDP有望超過13000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下限,到2030年HDI指數有望超過0.8,與部分發達國家比肩。  要客觀看待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清醒認知中美差距。我們建議:第一,更大力度的推動改革開放。
  • 中美農民收入差距為什麼這麼大?真的是因為國外的月亮圓?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就對中美的農民做了一番比較。說美國的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10—20萬美元,而中國農民來自於農業的收入不足一萬人民幣。作者將中美農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點是美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程度高,產量高;另一點是美國農產品價格高。做為一個鄉鎮幹部,雖然知識有限,但對此觀點真的不敢苟同。
  • 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張召忠一語點明真相:別再被輿論誤導了
    2020年,美國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內經濟發展水平停滯不前,軍隊中也一直被爆出士兵死亡的消息,社會不安定因素愈演愈烈,這種種情況全都佐證了美國正在走下坡路的事實。有不少軍事專家表示,按照我國目前的發展速度,想要取代美國成為新的世界強國也只是時間問題。雖然我國發展迅速,但與美國之間還是有著很大差距,那麼兩國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又體現在哪裡呢?
  • 中國現代化的現狀與前景(多圖)
    顯然,第三步戰略目標不同於第一步和第二步戰略目標,它是一個跨度50年的動態目標,是以世界發達國家和中等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為參照系的。那麼,中國現代化的現狀如何(什麼是2000年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內涵是什麼(什麼是2050年的現代化)?如何實現2050年的現代化?
  • 中美航天差距有多大?美國:我有鈔能力
    最近啊,有一種觀點在網上很火,說「中國的航天技術已經快追上美國了,未來幾年將會實現超越。」事實真是這樣嗎?從這些數據來看,差距還是蠻大的。當然,無論是火箭還是衛星,因為用途不一樣,所以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對比標準。那咱們到底用什麼指標可以看出兩國的實力差距呢?
  • 鄧小平翻譯張維為:中國沿海等地已進入「準發達國家」板塊
    記得有一次我乘飛機從柏林飛往北京,坐我邊上的是兩位自費到中國旅行的德國老婦人,她們一路不停地問我北京機場下來能不能換外匯,機場有沒有計程車,旅館是否容易找,但當飛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新候機樓的一瞬間,她們臉上的表情只能用「震驚」兩字來形容。如此富麗堂皇的現代化機場,我想她們一輩子都沒見到過,絕大多數西方人一輩子也沒有見過。
  • 一張圖看清中美俄軍事實力,491比3是什麼差距?
    中美俄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一直是廣大軍迷十分關心的話題,我們之前也做過不少類似的對比,但都不是十分直觀。為此,軍機圖根據2016年中美俄三國空軍規模對比,製作了一張可視化程度較高的柱狀圖,希望以此見微知著,幫助大家從三國空軍實力的對比看到三國整體軍事實力之間的差距。
  • 中國院士花了43年,成功破譯錢學森"密碼",一下縮短中美20年差距
    他花了43年,終於將困擾學界多年的錢學森&34;成功破解,一下子便帶動了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縮短了中美之間20年的差距,而這便是高伯龍。那錢學森&34;是什麼呢,高伯龍縮短的這20年的差距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 2020年,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縮小了多少?我們仍應保持清醒
    以當前的發展狀態來看,中國在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而且這種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小。受疫情影響下的中美經濟新冠疫情的爆發確實令世界各國措手不及。好在中國及時尋找對應措施,將新冠疫情的發展把握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而且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恢復了常態。
  • 中國嫦娥5號成功挖土!美國航天卻停滯51年?中美差距正逐漸縮小
    一喜一悲下,英媒發出了這樣的評論:一國的科學家在歡慶即將到來的重大發現,另一國的科學家卻在為標誌性儀器的坍塌而悲傷,這是否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中美航天差距還有多少年回歸到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上,此前曾有媒體從四大方面梳理了中美航天的差距,分別為首顆衛星升空的「天眼」能力、載人航天飛行的「飛天」能力、載人登月「星際旅行」能力、軌道空間站
  • 中國生活質量現代化排名世界第54位 提升潛力巨大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展示最新出爐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4日在北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稱,最新完成的2016年世界生活質量現代化評價結果顯示,中國在參與評價的131個國家中排名第54位,處在生活質量初等發達國家行列,比2000年世界第72位上升18位,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潛力空間。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闡述世界現代化的常用標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1月26日,《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何傳啟重點介紹了世界現代化研究的常用標準。 何傳啟介紹,現代化既是一種人類行為,也是一種發展目標。在現代社會,人類行為有準則,發展水平有標杆。
  • 單仁平:科技日報總編強調中美巨大差距芻議
    劉亞東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成為「世界第一」,說得有鼻子有眼,而中國實際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劉亞東指出,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
  • NVIDIA 2080/2080Ti評測!12年等來了什麼
    首先,在今年的顯卡發布會上,NVIDIA就推遲了3個月左右的時間,要知道基於Pascal的10系顯卡是在2016年5月份發售的,往常的顯卡一般都會選擇3~6月份發售。光線追蹤的演變經歷了約半個世紀光線追蹤這一技術本身並沒有多少的新鮮花樣,其算法於1979年由Turner Whitted提出。那麼為什麼直到2006年,皮克斯的《Cars》才開始使用這項技術用於光線渲染呢?
  •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每經19點丨五中全會: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加坡將取消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限制;法國發生襲擊一女子被斬首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9 19
  • 一文看懂中美科技差距雷達圖
    這張麥肯錫發布的中美科技差距雷達圖值得收藏 01 現在貿易戰是子彈上膛,只待扳機扣響, 人人都在犯嘀咕,川普這傢伙究竟圖啥啊? 解決貿易逆差、提振就業、為中期選舉造勢?堅持主張中國為非市場經濟、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運作? 這已不是簡單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現代化?
    全會明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 中美航天技術僅相差了10年?院士回應:真實差距你可能不信
    和美國的差距一直都存在,但總有人在謠傳中美航天技術僅僅相差10年,對於這個問題院士終於表態:真實差距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長徵九號」重型火箭已經開始研發,預計在2030年可以完工,它的載荷量可是達到了140噸,一旦真正投入使用,將是碾壓美國獵鷹的存在,而上述所謂的10年差距就是因為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