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現代化總體水平及排名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2021-01-10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孔令瑤)《中國現代化報告2017:健康現代化研究》(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世界現代化指數反映世界131個國家、不同組國家和世界平均的現代化水平,包括世界第一次現代化指數(實現程度)、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指數。它體現世界現代化在經濟、社會、知識和環境等領域的綜合水平,它沒有包括政治等領域的現代化水平。

表  世界現代化指數的組成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總體水平 

2014年參加評價的131個國家中,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國家有29個,約佔國家樣本數的22%;第一次現代化指數達到100的國家有46個,第一次現代化指數大於90小於100的國家有28個,已經完成和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的國家有74個,約佔國家樣本數的56%。

 

表 2000~2014年的世界現代化進程 單位:個

 註:參加評價的國家為2000年人口超過130萬的131個國家。第一次現代化指數達到100,表示達到1960年工業化國家平均水平,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第一次現代化指數超過90但低於100,表示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2010~2014年的現代化評價,是根據評價模型第二版的評價結果,評價模型第二版見技術注釋。後同。

2014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初等發達和欠發達國家分別佔國家樣本數的15%、20%、26%和39%。

 

表 2000~2014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水平的國家分組

2014年,發達國家全部進入第二次現代化,8個國家處於起步期,12個處於發展期;中等發達國家有9個進入第二次現代化,17個處於第一次現代化;初等發達國家全部處於第一次現代化;欠發達國家有48個處於第一次現代化,有3個處於傳統農業社會。 

表 2014年國家現代化的水平與階段的關係

 註:國家現代化的階段是根據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劃分。其中,傳統社會指傳統農業社會,F代表第一次現代化,S代表第二次現代化。國家水平分組方法: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發達國家超過80,中等發達國家低於80但高於世界平均值,初等發達國家低於世界平均值但高於欠發達國家,欠發達國家低於30。 

根據國家的現代化階段和現代化水平,可以構建世界現代化的國家定位圖;橫坐標為國家現代化的階段,縱坐標為國家現代化的水平(現代化指數和國家分組),例如,基於現代化階段和第二次現代化水平的國家定位圖,基於現代化階段和綜合現代化水平的國家定位圖。

 

表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定位圖(基於現代化階段和第二次現代化水平)

註:圖中131個點代表不同國家的定位,顯示國家的現代化階段、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國家分組。

2014年發達國家水平

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水平分組,2014年美國等20個發達國家的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在87至108之間,它們均已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它們的綜合現代化指數在83至100之間。

 

表 20個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指數

註:第一次現代化指數達到100時,排名都為1,不分先後。後同。

 2014年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西班牙等26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在47至78之間(第二次現代化指數世界平均值為47);它們中有21個國家完成了第一次現代化,5個國家基本實現了第一次現代化;它們的綜合現代化指數在50至80之間。

 

表 26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指數 

2014年初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中國等34個初等發達國家,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在30至46之間;其中有4個國家完成了第一次現代化,有23國家基本實現了第一次現代化;它們的綜合現代化指數在30至59之間。

 

表 34個初等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指數


2014年欠發達國家水平

2014年印度等51個欠發達國家的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在13至30之間,它們中有1個國家基本實現第一次現代化;它們的綜合現代化指數在9至33之間。

 

表 51個欠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指數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差距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前沿水平

世界現代化的前沿水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反映,一是現代化階段,一是現代化指數。

2014年世界現代化前沿已經到達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展期。2014年處於第二次現代化發展期的國家大約有13個,它們的現代化水平是世界前沿水平的一種反映。

 

表 2014年處於第二次現代化發展期的國家

2014年,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指數排世界前10名的國家水平,可以反映世界現代化的先進水平。 


表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前沿國家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末尾水平 

世界現代化的末尾水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反映,一是現代化階段,一是現代化指數。

2014年第一次現代化指數、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和綜合現代化指數排世界後10名的國家,它們的水平,反映了世界現代化的最低水平。2014年有3個國家仍然是傳統農業社會,沒有進入現代化行列。

 

表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後進國家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差距 

2014年國際差距與2000年相比,不同指標的表現有所差別。

表  世界現代化水平的國際差距 

第一次現代化指數,2014年絕對差距比2000年有所減小,相對差距沒有變化。

第二次現代化指數,2014年絕對差距和相對差距比2000年有所減小。

綜合現代化指數,2014年絕對差距和相對差距比2000年有所增加。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地理分布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世界五大洲的平均現代化水平是不同的。

相對而言,歐洲和北美水平比較高,南美和亞洲相當,非洲比較落後。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追趕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體系變化

在2000~2014年期間,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在131個參加評價的國家中,有20個國家的分組發生了變化,其中,組別上升國家有11個,組別下降國家有9個。

 

表 2000~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地位發生變化的國家

註:1代表發達國家,2代表中等發達國家,3代表初等發達國家,4代表欠發達國家。

在1960~2014年期間,有31個國家的分組發生了變化。其中,地位上升的國家有15個,地位下降的國家有16個。

表 1960~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地位發生變化的國家

   註:1代表發達國家,2代表中等發達國家,3代表初等發達國家,4代表欠發達國家。1960年根據第一次現代化指數分組,2014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世界排名變化

根據綜合現代化指數的排名變化,從2000年到2014年,在參加評價的131個國家中,綜合現代化水平上升的國家有44個(指數排名上升在5位及以上的),下降的國家有46個(排名下降在5位及以上的),變化不大的國家約有41個(排名變化小於5位的)。

2014年世界現代化的國際轉移概率

在1960~2014年期間,不同水平國家之間的轉移概率如下表。

表  世界現代化的國家地位的轉移概率(馬爾科夫鏈分析)

 註:發達代表發達國家,中等代表中等發達國家,初等代表初等發達國家,欠發達代表欠發達國家。1960年根據第一次現代化指數分組的分組標準:發達國家>90%,中等發達60~90%,初等發達40~60%,欠發達< 40%。1970~2014年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分組的分組標準:發達國家的指數大於高收入平均值的80%,中等發達國家的指數高於世界平均值但低於發達國家,初等發達的指數低於世界平均值但高於欠發達國家,欠發達國家的指數低於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的30%;高收入國家平均值為100。數值差異是因為四捨五入的原因。

發達國家保持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約80~94%;降級發展中國家的概率約:6~20%。

發展中國家保持為發展中國家的概率:約91~95%;升級發達國家的概率約:5~9%。其中,1960~2014年期間升級概率約6.5%,1970~2014年期間升級概率約9%,1980~2014年期間升級概率約5.4%,1990~2014年期間升級概率:約5.6%。

發展中國家包括中等發達國家、初等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

中等發達國家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約22~44%,降級概率:約17~35%。

初等發達國家升級中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約16~27%,降級概率:約19~32%;

初等發達國家直接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為0~5%。

欠發達國家升級初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約6~15%;

欠發達國家直接升級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概率:約0~3%;

欠發達國家直接升級為發達國家的概率:0%。

據悉,《中國現代化報告2017》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及其團隊完成的第16部年度報告,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演進歷程
    他指出,我們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他提出,要在20世紀內分兩步實現「四個現代化」,即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 2018年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獲得國家科技獎勵96項,攻克重大關鍵技術300餘項,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興產業比重持續提升。現代服務業支撐能力增強,服務業比重逐步提高。農業生產穩中調優,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 2013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挪威居首 中國第101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博士,結合報告主題,闡釋了個人對發展中國家崛起特別是中國崛起的看法。(中國發展門戶網 焦夢 攝)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15日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發布了《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在187個國家和地區的人類發展指數最新排名中,挪威、澳大利亞和美國名列前三甲,而飽受衝突煎熬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和遭受乾旱影響的尼日在健康、教育和收入方面的人類發展指數得分最低。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對衡量性別平等、極端貧困和人類發展指數不平等的指標進行了更新。
  • 基因編輯技術:進展與挑戰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基因編輯技術:進展與挑戰 發布時間:2018-11-16 17:15:5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陳映羲 溫欒 戴俊彪  |  責任編輯:趙斌宇 關鍵詞:基因編輯,重組核酸酶,CRISPR/Cas9,DNA介導的基因編輯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 冰凍圈氣候學未來發展趨勢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隨著氣候系統理論的提出與發展,科學界打破了傳統冰凍圈科學和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界限,揭示出冰凍圈與大氣圈等圈層之間能量、質量(如水量)和動量交換的相互作用過程機理。冰凍圈是氣候的產物,對溫度和降水非常敏感,氣候條件決定著冰凍圈及其各要素的生存壽命。
  • 何傳啟:國家現代化實現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1月26日,《中國現代化報告》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主題是《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世界現代化的度量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在座談會上表示,國家現代化實現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即基本實現、平均實現和全面實現。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闡述世界現代化的常用標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1月26日,《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何傳啟重點介紹了世界現代化研究的常用標準。 何傳啟介紹,現代化既是一種人類行為,也是一種發展目標。在現代社會,人類行為有準則,發展水平有標杆。
  • 植物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研究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植物能合成微量次生代謝物,進而發揮機體生物防禦和信號傳導作用。由於這些植物天然產物對人體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已被廣泛應用於醫藥健康等領域。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醫藥藍皮書《中國藥品市場報告(2012)》稱,中國藥品市場 2012 年總規模為 9 261 億元人民幣;預計到 2020 年,中國藥品市場的規模將達到 2.3 萬億元人民幣。
  • 中國生活質量現代化排名世界第54位 提升潛力巨大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4日在北京發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9》稱,最新完成的2016年世界生活質量現代化評價結果顯示,中國在參與評價的131個國家中排名第54位,處在生活質量初等發達國家行列,比2000年世界第72位上升18位,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潛力空間。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20:北京香港澳門上海臺灣已進入第二次現代化
    受限於統計數據的滯後性,中國現代化研究團隊最新完成2017年世界和中國現代化指數的研究表明,中國現代化的總體水平方面,2017年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間位置,具有初等發達水平,在人口超過百萬和統計數據比較齊全的131個國家中排名第60位左右。
  • 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 中國進入「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之列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記者陳偲) 12月9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京發布《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主題為「超越收入、超越平均、超越當下:21世紀人類發展歷程中的不平等問題」 。
  • ...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生態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劉兵,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兵,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科研處副處長張德元,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秘書長翁雲宣,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李祥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交流與外企委員會副秘書長滿娟,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專家委員會博士張黎等嘉賓蒞臨會議
  • 中國如期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注入「強心針」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焦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們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啃下了最難啃的『硬骨頭』。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表示。
  • 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國人類發展水平取得巨大進步
    來源:人民日報聯合國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國的人類發展水平取得巨大進步本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陳尚文、程是頡)聯合國開發計劃署9日發布的2019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從1990年的0.501躍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長了近
  • 中國城市群發展潛力排名:2019
    正文:1 2019年中國城市群發展潛力排名1.1 城市群是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2012年十八大報告指出,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在中西部和東北有條件的地區,依靠市場力量和國家規劃引導,逐步發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 人類發展指數 中國排名85
    聯合國發布《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  人類發展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平均的人類發展水平的參考指數。其計算主要參考三個指標,一個是預期壽命,二是教育方面的指標(包括毛入學率和識字率),三是人均GDP值,最後通過加權平均計算出人類發展指數HDI。
  • 擘畫現代化偉大藍圖指引未來發展新航向
    、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了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如何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謀劃好、規劃好、部署好「十四五」乃至今後更長時間內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加快實現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跨越,是當前青島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建設我國北方創新高地    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 中國現代化的現狀與前景(多圖)
    中國地區的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鑑》和《地區統計年鑑》。 2、世界131個國家現代化進程 1999年世界上約有60多個國家及地區已經實現或基本實現了第一次現代化,其中,20多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展期或起步期;還有60多個國家及地區沒有完成第一次現代化進程(表7)。
  • 2019新加坡工作生活水平怎麼樣?經濟發展人均GDP世界排名多少?
    一直以來,新加坡就以其高昂的入籍門檻,聞名世界。不過,由於有著稅收方面的便利。無數歐美富豪們也對其趨之若鶩。希望能夠獲得它好用又避稅的護照。那麼,2019新加坡的工作生活水平怎麼樣?經濟發展人均GDP世界排名有多少?在大多數人眼裡,新加坡是個地道的彈丸小國。不過小雖小,它在其他方面的軟實力卻十分驚人。
  • 氣象現代化大盤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目前,已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立了完善的現代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形成了完備的現代氣象信息系統,我國氣象現代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其中包括國家基準氣候站212個、國家基本氣象站633個、國家氣象觀測站157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