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達成和平共處的共識之後,對於太空的探索成了全世界共同攻克的問題,因為人類深知發展對於地球的傷害,所以早都誕生了太空移民的想法,而這也是全球的探索課題,各大國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航天事業。雖然是蘇聯打開了航天的大門,但受限於經濟上的壓制,美國很快就在這個領域實現了反超,並且通過這些年累積的經驗,美國已經成為全球航天的領頭羊,各國想要追上美國的步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國厚積薄發了幾十年,我們也成為了一個航天大國,和美國的差距一直都存在,但總有人在謠傳中美航天技術僅僅相差10年,對於這個問題院士終於表態:真實差距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探索太空都需要火箭這樣的載體提供推力,所以我們看一個國家的航天能力,只需要看該國的火箭水平就行,顯然美國的火箭就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美國的重型火箭獵鷹,完全就是超越時代的產品。
我們從美國宇航局公布的數據知道,他們的獵鷹載荷量可是高達63噸,但中國最先進的長徵五號也就25噸,這樣的差距就陷入了天然劣勢,美國在探索太空上,幾乎可以不用考慮裝備重量的問題。
美國雖然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不過就航天這個燒錢速度,超級大國也承擔不起,美國這款最強大的火箭使用了很多可回收材料,這樣在成本上就降低了很多,讓美國可以持續朝太空發射衛星和航天飛船。
中國目前還沒有重型火箭,不過我們的「長徵九號」重型火箭已經開始研發,預計在2030年可以完工,它的載荷量可是達到了140噸,一旦真正投入使用,將是碾壓美國獵鷹的存在,而上述所謂的10年差距就是因為這個。
不過我們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在中國研髮長徵九號的時候,美國可並沒有停下來來等我們,這10年時間足夠美國研發出更強大的火箭了,所以院士的表態可不是助長他人士氣,因為中美航天差距真遠遠不止10年,中國可不容一絲懈怠。
中國因為近代落下了世界太多,導致儘管我們已經踩著高速在前進,但和超級大國美國比起來,一直都存在著差距,好在這樣的差距已經不是遙不可及,中國完全有機會實現反超。
中國今天的成績十分喜人,但對於太空這樣的未知領域,世界各國已經默認了先到先得的規定,為了未來在太空有更多話語權,中國還得加把勁,爭取在這個領域早期實現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