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後,中國綜合國力的突飛猛進帶動了中國軍工科技的迅猛發展,在短短十多年中,中國先進武器裝備厚積薄發,集中湧現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尖端軍事科技成果,例如殲-20五代機、高超音速飛彈、國產航母、055型大型驅逐艦、電磁炮等等,中國軍事科技和美俄等軍事強國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但是除此之外,在決定人類未來命運的航天技術領域,中國和美俄之間的差距還非常之大,尤其是日前美國私人公司SpaceX公司發射的「重型獵鷹」火箭,中國目前最先進的「長徵五號」都相差甚遠。
據中國航天專家介紹,「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起飛重量為142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63.8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26.7噸,火星軌道運載能力為16.8噸,按照美方的比喻,「重型獵鷹」能把一架波音-737客機發射進太空,更別說是一輛特斯拉跑車了,更重要的是,「重型獵鷹」的成本很低,由於採用了可回收技術,其發射單價還不到1億美元,比美國宇航局目前最先進的「德爾塔4」型火箭推力大得多,但成本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對於美國民間航天探索的突出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國家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表示,「重型獵鷹」雖然是目前世界上現役推力最大的火箭,但是從技術角度看並不算是「重型火箭」,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的旨在實現載人登月工程的「土星5號」才是真正的重型運載火箭,該火箭的起飛重量超過3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118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為45噸,推力是目前「重型獵鷹」的兩倍還要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雖然能夠建造航母這樣的尖端主戰裝備,卻造不出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運載火箭,中美航天科技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龍樂豪院士表示,中國目前即將立項的「長徵九號」是名副其實的重型火箭,該火箭的發射重量也是3000噸級別,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40噸,遠超美國「重型獵鷹」,但是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研製成功,也就是說到2030年才能正式亮相,趕上美國在70年前研製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
龍樂豪院士同時表示,發展重型運載火箭是決定人類未來命運的大事,未來人類移民太空、深空探測都離不開大推力的重型運載火箭,因此中國應加大研發力度,爭取早日躋身世界一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