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火箭燒的是液氫,中國俄羅斯用的卻是煤油,哪一個更先進?

2020-09-03 戰武八方

火箭自從被發明之後就成為了人類一個重要的發明,既能夠攜帶彈頭對敵人進行攻擊,也能夠把衛星、乃至人類送上太空。能夠把人送出地球需要巨大的推力,火箭的發動機一直都是核心科技,各國採用的標準也不盡相同。中國和俄羅斯使用的都是液氧煤油發動機,而美國則使用的液氫。聽起來煤油比較落後,事實真是如此嗎?



使用液氫作為火箭的燃料,他的推進效率比較高,而且能夠重複使用。不過它也有自己的缺點,咱們知道氫本來是氣體,密度非常低,需要在低溫中進行保存。火箭的燃料一般都比較多,所以使用液氫作為燃料雖然效率高,但是運載一些重量級的東西就不行了。而中國和親前蘇聯使用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優勢也就比較明顯了,液氧煤油都能夠在常溫下保存,而且比較安全,推力比較大,唯一的不足就是不能夠重複利用。



這樣看來液氧煤油發動機並不是落後技術,事實上這玩意何止不落後啊,而且領先於世界呢!要知道現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把各種重型空間站送上太空都需要重型火箭,液氧煤油發動機就能大顯神威了,而美國的液氫發動機根本不能做到。更加尷尬的是美國並沒有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因此長期以來美國都靠著前蘇聯的火箭發動機發生自己的火箭!



無論是蘇聯還是俄羅斯,都和美國針鋒相對,居然在航天領域還有這樣的合作,真是不可思議啊!事實上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RD-180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推力能夠達到驚人400噸,而且可靠性非常高!於是美國只能購買俄羅斯的發動機發射自己的衛星,美國在此後的20多年間利用這種發動機成功發射了70多枚火箭!當美國人為火箭升空感到自豪的時候,一定想不到火箭的「心臟」是俄羅斯的!



你也許會問:美國科技實力這麼牛,連個發動機還造不出來嗎?原來液氧煤油發動機在工作的時候對燃燒室要求非常高,它的燃燒遠比液氫要複雜,這個技術也困擾了很多國家,美國造不出來,這才放下身段買俄羅斯的發動機使用。

再者說,美國軍方的發射任務一般都交給了私人公司,他們只管把火箭送上天,才不管研發呢!既然有價格便宜可靠的俄羅斯發動機,為啥還有花大價錢研製呢?不過目前RD-180火箭發動機儲備量越來越少了,美國需要加緊研發自己的火箭發動機,不然就尷尬了!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B與美國、俄羅斯大推力火箭相比,處在什麼水平上
    有一個事實是,我國的大推力火箭技術相比美國、俄羅斯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要實事求是,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品格。所以,在這裡我要潑一盆冷水。但是我相信,我國的太空探測一定會紮實地走下去,越走越穩健。就像火箭的名字一樣,長徵。為什麼我們距離美國、俄羅斯還有距離呢?
  • 長徵五號: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它是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中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火箭整體性能和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長徵5號在國內運載火箭中首次採用了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了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因而力大無比。此前,中國火箭芯級直徑都是3.35米。
  • 問:火箭發動機使用液氫液氧的主要困難有哪些?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38期 01 月 04 日 周 六 問:火箭發動機使用液氫液氧的主要困難有哪些
  • 飛機為什麼不燒柴油汽油而燒煤油?
    ,而在空中飛行的噴氣式飛機燒的不是汽油柴油,燒的是煤油,這是為什麼呢?飛機為什麼不燒汽油柴油而燒煤油,原因只有一個,請讓我慢慢解釋。很多人認為高空很冷,冷到零下五六十度,客機顯示屏這樣顯示,你站上珠穆朗瑪峰也能感受到。問題來了:為什麼墜落的流星或衛星會被燒成灰呢?
  • 木棍點火的火箭見過嗎?看看俄羅斯的火箭,果然符合戰鬥民族氣質
    現代火箭基本上採用的是液氧液氫、液氧煤油和偏二甲肼燃料,其中有的燃料與二氧化氮相遇會直接點燃,產生橘紅色的尾焰與煙霧,而有的則需要藉助外部能源進行點火。我國「長徵7號」火箭在點火的過程中,需要通過高壓煤油衝破點火器,推到預燃室再進入發動機,期間過程大約有7.4秒。美國火箭點火方式與我國大同小異,雖然具體步驟方法略有不同,但總體上來說技術領先,都具有簡單快速的優點。
  • 揭秘長徵五號火箭:採用液氫液氧燃料 被稱冰箭
    而作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冰箭」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推進劑,屬於綠色環保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全箭總長約60米,芯級直徑達到5米,捆綁四枚3.35米直徑的液氧煤油助推器,火箭起飛質量約86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與國際上主流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
  • 為何當年我們寧走「彎路」,也沒買俄火箭發動機?這才是深謀遠慮
    因為安加拉A5火箭的運載能力與中國的長徵五號相似,並且2年前俄羅斯航天局就有透露,安加拉A5火箭未來將會執行俄羅斯的探測器登月任務。不過要說俄羅斯在安加拉火箭上的遲緩倒不是因為技術原因,畢竟當年蘇聯留下的航天遺產實在是太豐富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成本問題。一枚安加拉A5火箭的成本為70億盧比,約合9500萬美元,雖然對於重型火箭來說,這個價格並不貴,但俄羅斯航天局早已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 中國火箭發動機在世界上排第幾?真實水平讓人不敢相信
    首先,在煤油液氧發動機方面,引進了前蘇聯85噸級推力的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RD-120後,吃透技術,自主放大研製了YF-100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其推力達到120噸,相比俄羅斯超過420噸推力的RD-180還是差距甚大,目前中國已經著手開始研製推力為500噸級的YF-460發動機以利於今後在重型火箭長徵9號上的發動機應用。RD-180目前應用於美國的宇宙神5號運載火箭。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什麼是二次啟動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目前公認的火箭回收方式有三種:「降落傘+氣囊」、滑翔降落、利用發動機反推垂直回收。,不過其對於煤油品質要求極高,因為煤油燃燒容易產生積碳,這會阻礙火箭的多次回收利用。
  • 支撐長五復飛成功,液體火箭發動機都有哪些?
    美國著名的太空梭主發動機(SSME)是液氫液氧發動機的典型代表,液氫液氧是目前實用的比衝最高的推進劑組合,火箭發動機的比衝相當於汽車發動機的耗油率,發動機比衝越高發射同樣重的衛星需要的推進劑越少,液氫液氧發動機自然是高性能運載火箭的首選。
  • 火箭發動機,到底有多強?每秒消耗1789 kg液氧,788 kg煤油
    RD-180主要用在美國宇宙神系列運載火箭上。搭配不同的固體助推器,該系列火箭可以提供8噸到29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 2014年美國國防部的一項報告顯示,如果不能獲得RD-180發動機,美國的軍事航天計劃將受到重創,而緩解這一問題的方案是有限的,因為數年內美國無法自己生產出合適的替代品。 此外,由美國航天專家組成的一個委員會對於在不使用俄制RD-180發動機下的美國航天發射情況進行了展望。
  • 長徵-7火箭「喝」上液氧煤油-液氧煤油 長徵 四氧化二氮 防水隔熱...
    例如,必須通過絕熱方式對火箭進行嚴格控制,需給「冰箭」穿上一件厚厚的「絕熱服」,保證火箭不被熱量「入侵」;另外,為了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因低溫凝結,這種「冰箭」在設計時必須考慮防水設施。  之所以採用低溫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是因為這種發動機不僅無毒、環保,而且成本低,1噸煤油的價格不到1萬元,比常規發動機推進劑便宜60%,更重要的是其可重複使用。
  • 日本火箭十分危險:發射前隨時可能自燃 上一次成功實屬僥倖
    由於同重量條件下,液氫的體積是煤油和偏二甲肼的十倍有餘,所以以日本H2B為代表的,使用液氫液氧發動機的運載火箭,總需要一個體積極大的液氫燃料箱。更嚴重的是,在-230攝氏度的地面保溫環境下,液氧能保持穩定的凝固"結冰"狀態,但沸點低達-252攝氏度的液氫依舊處於"不穩定的"液態,並隨時會揮發氣體——而這就使得液氫液氧運載火箭的"降溫壓力"數倍於其它運載火箭。圖為美國太空梭,橙色部分即為體積巨大的液氫燃料罐。
  • 為啥長徵五號是「大火箭」?
    新華網文昌11月3日電(記者周慧敏 白國龍 趙穎全)11月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作為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裡程碑工程,長徵五號首次飛行任務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之列,我國從此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長徵五號被航天人俗稱為「大火箭」。為何如此稱呼?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八)——克服重重困難 長徵五號復飛成功
    第三級火箭首次採用低溫液氧/液氫推進劑,液氧的沸點溫度在-183℃,液氫沸點溫度更低為-253℃,在這樣低的溫度下,有許多難題需要克服。 該型火箭的第一級安裝四臺YF-21發動機,第二級是一臺YF-24發動機(即:YF-22主發動機+四燃燒室YF-23遊動發動機),這樣的火箭一、二級設計與長徵二號類似,變化不大。
  • 中國能否造出土星五號那樣的巨型火箭?答案是:十年後見!
    土星五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巨無霸,它的長度超過110米,重量超過3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18噸,即使到了2020年,這些參數也超過了所有現役火箭。我們來一一梳理一下:680噸推力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土星五號第一級使用五臺並聯的F-1型液氧煤油發動機,由洛克達因公司研製,是世界上推力第二大的液體燃料發動機(第一名是俄羅斯的RD-170,達到了740噸)。
  • 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太空探索的未來動力!
    >美國與中國的3家正在研製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的商業航天企業。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大力發展出了太空梭。太空梭使用固體助推器+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的組合,實現了一級半入軌和可重複使用的目的。(受美國自身技術標準的限制,美國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燃燒室壓力始終不敢調得過大,嚴重限制了其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性能。等到美國工程師意識到其實是美國的煤油裡含硫量較高的問題時,已經為時已晚。
  • 要造NASA都沒造出來的火箭,卻連官網都找不到?這家航天民企很...
    而高比衝的液氫液氧和液氧/烴推進劑成為了當前的主流發展方向。雖然烴類有很多,但目前航天行業選擇的方向主要是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液氫液氧、液氧煤油、液氧甲烷,在這三者中做選擇,考量的主要是性能、經濟性和易用性。其中,液氫是熱值最高的燃料,液氫液氧推進劑也是能量最強的,擁有極高的比衝。目前我國長徵五號大火箭一級主發動機的就是YF-77氫氧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