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35戰機上的螺絲,看中美工業實力差距

2020-09-14 航利航空教育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關於「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很久,各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

1

我國近年來確實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確實還存在一些短板。

比如航空發動機,儘管近年來我國已經製造出了很多性能先進的國產發動機,但是這些發動機還不能算是世界頂尖發動機,與美國等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作為飛機的心臟,不僅是飛機飛行的動力,也是促進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人類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密不可分。

飛機發動機現在有「活塞」、「渦槳」、「渦軸」和「渦扇」四種,每一種都需要相當高深的加工技術。

有一些材料需要耐火,但也是簡單的「強度忍耐」,並不像航空發動機葉片那樣除了強度還要有韌性、溫差、老化等多方面的要求。

只有完美無缺的加工技術,才能保證航空發動機可靠的品質,才有可能在國際殘酷的競爭環境中存活。

現代飛行器噸位大,還要考慮油耗、使用壽命、維護、加工成本、總壽命成本等等,「既想讓便宜馬兒跑得快,又不想讓馬兒多吃草」,在如此多的約束下生產一個能滿足大批相互矛盾需求的發動機,可想而知有多難。

2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下圖中是一個「AL31發動機渦輪葉片」的內部結構示意模型。

我們可以看到結構十分複雜,葉片就是靠這些孔洞通風以便能在高溫和巨大離心力下保持強度。

這些葉片都是單晶材料,生產難而且加工也不容易,需要用整塊材料銑出,再經歷澆築、打孔等等步驟形成複雜的冷卻結構。

其中每一個小步驟還有很多細節上的講究,需要很長時間經驗篩選才能優化出最佳生產標準,而這些方法沒人會傳授,只能自己摸索。

葉片上細密的冷卻孔。這還只是渦輪發動機上最基本的葉片,在諸如發動機控制器這些複雜到逆天的設備面前都不值一提。

渦輪葉片的結構,這麼小的一個部件內部就如此複雜!

除了加工生產,前期還要從零始按照需求設計優化,數萬個零件需要進行數據換算,最後還要保證拼在一起能正常工作。

3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領先全球,尤其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其軍工業發展也十分領先,美軍裝備的戰鬥機以及發動機水平都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很多技術佔據壟斷地位。

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我國現在已經研製出了殲-20等戰機,但是依然有多短板需要克服。

專家表示,美國F-35戰機上使用的一種螺絲釘採用的工藝難度極高,我國用了40年都沒有造出來。

中美工業差距有多大?

很多人因此感嘆,這樣一顆螺絲釘我們竟然都造不出來,可見工業方面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

據了解,美國F-35採用了一種穩定性極高的PH-13-8Mo沉澱硬化不鏽鋼,這種材料的抗腐蝕性以及耐磨性都非常高,而直到現在,世界上也僅有美國能夠製造出這種材料。

2009年中航工業出版了一冊書,名為《中國航空工業院士叢書——如鋼人生》,在該書的最後,作者提到了在2008年中國提出了對PH-13-8MO特種鋼的攻關研究,但直到現在我們仍不知道該項目進行到了何種程度。據悉這種鋼是美國在1968年研製成功,隨後美國最先應用在F-15戰機上面,到2008年已經整整過去了40年,差距可以說是顯而易見。

材料的差距也直接導致了發動機性能的巨大差距,雖然我國現在正在這一領域奮起直追,國產的航發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000小時,但是,其中的差距依然不可否認。

所以,只有正確認識到中美之間的差距,未來才有可能在諸多領域趕上。

來源:世界先進位造技術論壇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從F35戰機上的螺絲,看中美工業差距明顯,但並不是不可超越
    ,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領先全球,尤其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其軍工業發展也十分領先,美軍裝備的戰鬥機以及發動機水平都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很多技術佔據壟斷地位。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我國現在已經研製出了殲-20等戰機,但是依然有多短板需要克服。專家表示,美國F-35戰機上使用的一種螺絲釘採用的工藝難度極高,我國用了40年都沒有造出來。
  • 從F35戰機上的發動機葉片,看工業差距。
    3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領先全球,尤其是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其軍工業發展也十分領先,美軍裝備的戰鬥機以及發動機水平都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很多技術佔據壟斷地位。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我國現在已經研製出了殲-20等戰機,但是依然有多短板需要克服。
  • 一張圖看清中美俄軍事實力,491比3是什麼差距?
    中美俄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一直是廣大軍迷十分關心的話題,我們之前也做過不少類似的對比,但都不是十分直觀。為此,軍機圖根據2016年中美俄三國空軍規模對比,製作了一張可視化程度較高的柱狀圖,希望以此見微知著,幫助大家從三國空軍實力的對比看到三國整體軍事實力之間的差距。
  • 8艘航母500架隱身戰機,中方實力盡顯無疑,日澳抱怨被美騙慘
    ,約翰認為,到2035年中方將有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其海軍將擁有8艘航母至少20艘戰略核潛艇,空軍將裝備500架隱身戰機,並且在很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約翰認為,東方大國的工業實力讓這個預測很可能成為現實。近些年美方對中方的軍力高度關注,越來越多的軍事專家對中方的軍力進行分析。
  • 中美俄發動機推力對比:美國22噸,俄羅斯18噸,中國讓人驚喜
    如今中美俄三國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那麼這三大國航空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分別是多少呢? 美國的航空工業發展最早,長期以來美國的飛機研製都領先世界,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內實力非常強,在歷史上美國有著許多聞名世界的優秀戰機
  • 中美俄戰機速度對比:美國時速4100公裡,俄3900公裡,中國多少?
    二十世紀初,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人類終於得以實現飛上天空的夙願。飛機誕生之後,人類也迅速將其投入了戰爭中,發明了軍事上使用的戰鬥機。在一戰中,就已經有戰鬥機投入使用,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空軍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重要的軍事力量,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準,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兩顆原子彈就是由美國的B-29轟炸機投下的,可謂是人類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發射,看中美科技實力差距,背後有哪些因素呢?
    從商業航天科技公司的發展可以看出中美兩國的科技實力差距,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背後的原因。其中2018年就有6位獲得諾貝爾獎項,這個實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匹敵。美國每年吸收那麼多的科技人才,為美國的科技發展添磚加瓦,而且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不能帶回國,特別是高端科技成果,這也是美國的科技封鎖之策,讓自己長期處於科技領導地位。所以從人才方面看,中國是人才輸出國,美國是人才流入國,這種差距可想而知。沒有人才去研究新科技,其它的都只是空想。
  • 局座一語成真,日本f35墜毀真相?來自戰忽局的神秘力量
    局座一語成真,日本f35墜毀真相?來自戰忽局的神秘力量日本的F35墜毀,再次引起了諸多購買國以及美國內部的爭議。儘管F35是當今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但因為其只是低配版的F22,真實戰力究竟在殲20,蘇57等五代機面前能發揮幾成還成疑問,就是在體系作戰下,F35這款「減配」五代機究竟能不能槓的過4代半戰機也成為了疑問。
  • 中美俄最快戰機時速:美4100公裡,俄3980公裡,我國是多少呢?
    因此各個國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更高的軍事實力。在現代戰爭中,大規模的空中轟炸成為了戰爭的主要形式,作戰雙方有時候甚至不需要近距離接觸就能夠結束一場戰爭。於是先進戰機就成為了世界各國都想要擁有的先進武器裝備。二戰之後世界各國的軍事實力有了一次大洗牌,一些原本的軍事強國逐漸沒落,新興國家開始崛起。
  • 中美俄航空發動機推力對比:美22噸,俄18噸,中國呢?
    所以中美俄作為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各自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是多少呢?     美國是航空工業發展最早也是發展得最好的國家,在百年之間美國研發出了多款優秀的戰機,它們中許多都成為了戰鬥機歷史上的經典。蘇聯時期研製出了多款聞名世界的戰機,這些戰機至今也在俄羅斯空軍中服役,靠著蘇聯的遺產俄羅斯一舉成為了世界上軍事排名第二的軍事強國。
  • 中日航空工業差距有多大?中國兩年的戰機產量,比日本十年都多
    中國的殲-12與日本的F-2戰機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三代戰機,都屬於重型戰鬥機,都是單發等等,但兩國對於自己的戰機定位卻很不一致。凱爾·溝仔細研究過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結論,他認為近距離格鬥時殲-2的優勢多,而F-2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可這樣的對比,太狹隘了。
  • 美國戰機時速最強悍,俄羅斯3600公裡,中國戰機是多少?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自身不懈的努力,漸漸發展出了自己的實力,改變了落後的局面,變成了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國。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增長得更快,目前為止,從國力上看,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後,便能給予各個領域的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包括軍事領域。一個國家如果想提升軍力,離不開先進的武器裝備,而研製武器裝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經濟的發展,影響著軍力水平的提升。
  • 美軍在上世紀就是機械化,解放軍現在才實現,中美差距會很大嗎?
    在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場上,氣多鋼少的志願軍一直被美國的原子彈所威脅,當時美國陸軍精銳盡出,清一色的機械化部隊,在極端的寒冷天氣下志願軍戰士與其展開了殊死搏鬥,美國陸軍最能打的陸戰一師兵敗長津湖,幾千人就跑出去三百多號人,編制幾乎被打沒。全機械化的美軍在志願軍戰士面前敗得一塌糊塗,現如今解放軍才實現基本機械化,中美差距會特別大嗎?
  • 中美俄戰機最大速度:美6000公裡,俄3600公裡,中國呢?
    對於戰機而言,判定其性能高低的依據有很多,其中速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戰機的速度夠快,就意味著它可以更快達到戰場,出其不意發起攻擊,而且如果在速度上佔據絕對優勢,別國戰機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那作為世界上軍事力量排前三的三個國家,所以現在中美俄三國戰機的最大速度分別是多少呢?
  • 「天啊,這些都是螺絲!」:網友在俄羅斯蘇-57戰機上又發現「新驚喜」
    網友們注意到俄羅斯記者拍攝的視頻,視頻清楚地看到了加固元件頭上的十字槽,這瞬間導致了對俄羅斯戰機的嘲笑。 軍事專家也表示,在提供的視頻幀中可以看到,蘇-57機翼上的確使用了螺絲釘作為緊固件元件。
  • 一文看懂中美科技差距雷達圖
    蘇聯在國防科技上是對手,但商業上遠遠不如......但中國在爭奪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下一代無線網際網路等前沿領域時,擁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資金。 為什麼中國戰機的爭氣機殲-20和美國的F-22相比還有10左右的差距? 最關鍵的都是「心臟」的問題。標誌一個國家最高精尖、最強大、科技力最密集的領域,當屬被稱為「現代工業皇冠」的航空工業,而皇冠上的那顆明珠,就是航空發動機。而中國竭盡半個多世紀之力,至今還沒造出一個成熟可靠的核心機。
  • 「漢光演習」變「漢光演戲」 蔡英文還用買F35?
    但是臺軍在很多問題的答案上還充滿變量,例如法制幻象2000戰機與拉法葉級巡防艦真能改良戰力?海軍列入建軍願景的多款自製新艦艇,有哪幾種已經服役?臺灣是實行募兵制還是義務兵役制?假設因素愈多,所建構出模型的客觀性就愈低。如此不確定變因充斥的模擬,臺軍方真的膽敢依據其結果去調整備戰步調?以往電腦兵推到實兵科目,時間通常至少兩個月,這次卻只有兩星期。「漢光演習」是演習還是演戲?
  • 中美科技差距
    科技又是分層次分級別的,對頂層科技的掌握往往標誌著一個國家真正的科技實力,畢竟以質取勝的科技和以量取勝的普通製造業還是兩碼事。別的行業我不敢多說,就聊一聊航天技術。說航天時代是僅次於陸權爭霸和航海時代之後的人類又一嶄新時代並不算誇張,在這個層面把航天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代表也再恰當不過。在我看來,航天有五個標誌性的核心科技:1。
  • 單仁平:科技日報總編強調中美巨大差距芻議
    劉亞東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成為「世界第一」,說得有鼻子有眼,而中國實際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劉亞東指出,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