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差距

2020-09-03 新浪資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我們的基本內容。

科技又是分層次分級別的,對頂層科技的掌握往往標誌著一個國家真正的科技實力,畢竟以質取勝的科技和以量取勝的普通製造業還是兩碼事。別的行業我不敢多說,就聊一聊航天技術。說航天時代是僅次於陸權爭霸和航海時代之後的人類又一嶄新時代並不算誇張,在這個層面把航天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代表也再恰當不過。

在我看來,航天有五個標誌性的核心科技:1。大型運載火箭

美國:1967年首飛土星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成功率13/13

中國:2016年首飛長徵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成功率1/2

2。載人航天技術

美國:1961年首次進入太空,536人進過太空,共計時長29000天

中國:2003年首次進入太空,11人進過太空,共計時長200天左右

3。空間站技術美國:1973年首次建設,現擁有國際空間站(90%)

中國:2011年首次建設,現僅有實驗室,無空間站

4。月球探測技術

美國:1959年首次探測,約100個探測器,12人次登月

中國:2007年首次探測,3個探測器,無人登月

5。深空探測技術

美國:探測過太陽/地球外七大行星/數個行星衛星/數個彗星/數十個小行星/三顆矮行星

中國:1顆小行星飛掠如果考慮到技術的後發優勢(現在和60年代的技術水平是天壤之別),這個差距比想像中的恐怕要大。

差距大不可怕,總要找原因。

1。地理原因

美國:世界最大平原,兩面大洋,北方同母兄弟,南方過了德州到南極都叫後花園

中國:出海兩層島鏈,陸上世界最多鄰國,十大軍事強國一半都在

2。歷史原因

美國:建國戰爭1776年,內戰1865年

中國:抗日戰爭1945年,內戰1949年3。國際政治

美國:制定國際秩序,世界警察,美元霸權

中國:海洋法公約/氣候公約/市場經濟/匯率操縱/武器限制/技術封鎖,美國人可以提出來且自己不服從,但你必須照做

4。國家實力

美國:1890年,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1920年,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2010年,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目前美國70% GDP

說實話,美國人這麼一手好牌打成這樣並不奇怪,中國這麼一手爛牌還能打成這樣真心不容易了,因為還有很多國家連坐到牌桌上的機會都沒有。差距肯定要慢慢趕,但怎麼趕老祖宗兩千年前就教育過我們了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相關焦點

  • 單仁平:科技日報總編強調中美巨大差距芻議
    《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日前一篇演說引發網上熱評。劉亞東表示,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成為「世界第一」,說得有鼻子有眼,而中國實際上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
  • 一文看懂中美科技差距雷達圖
    這張麥肯錫發布的中美科技差距雷達圖值得收藏 01 現在貿易戰是子彈上膛,只待扳機扣響, 人人都在犯嘀咕,川普這傢伙究竟圖啥啊? 解決貿易逆差、提振就業、為中期選舉造勢?堅持主張中國為非市場經濟、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運作? 這已不是簡單的貿易不平衡問題。
  • 中美航天還有多少年的差距?分析了四個案例得出了這個結論
    一個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有兩個源動力,其一是自身發展的需求,這也是核心源動力,其二就是國際航天科技的「比學趕幫超」!國人在長徵5B發射成功的興奮之餘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中國的航天科技跟美國的航天科技還是有差距的!這不是妄自菲薄,反而是更加自信的表現!
  • 中美航天還有多少年的差距?掌握這一核心技術基本就持平了
    一個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有兩個源動力,其一是自身發展的需求,這也是核心源動力,其二就是國際航天科技的「比學趕幫超」!國人在長徵5B發射成功的興奮之餘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中國的航天科技跟美國的航天科技還是有差距的!這不是妄自菲薄,反而是更加自信的表現!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發射,看中美科技實力差距,背後有哪些因素呢?
    從商業航天科技公司的發展可以看出中美兩國的科技實力差距,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背後的原因。再拿最能代表科技前端人才的諾貝爾獎得主來看,美國總共有377個諾貝爾獎得主,大部分都集中在基礎科學領域。其中2018年就有6位獲得諾貝爾獎項,這個實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匹敵。美國每年吸收那麼多的科技人才,為美國的科技發展添磚加瓦,而且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不能帶回國,特別是高端科技成果,這也是美國的科技封鎖之策,讓自己長期處於科技領導地位。
  • 2020年,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縮小了多少?我們仍應保持清醒
    美國的綜合實力確實最強的,比如經濟,科技等多個方面,但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也是不斷在向前奔跑,而且是以世界各國可見的速度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更是受到世界矚目。以當前的發展狀態來看,中國在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而且這種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小。
  • 中美航天差距有多大?美國:我有鈔能力
    準確說,航天科技的差距啊,不能用時間差來計算,我們第一顆衛星確實是相對落後的,但我們的北鬥則有可能後發制人啊。我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比較晚,處於懸殊的起跑線差距,但從2018年起,我們國家的火箭發射次數就連續兩年奪冠了,到了今年,中美兩國的火箭發射次數基本持平,但咱們國家的航天預算還是落後美國挺多的。據公開數據,NASA在2020年的預算是226億美元,大概是我們國家預算的10倍。
  • 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及其展望
    美國憑藉強大的創新能力,始終作為頭號科技強國,在眾多科研領域的成就無出其右者,其科技產品從龐大的中國市場中獲取利益,並進一步支撐其研發創新活動。相較之下,美國在科技領域處於頂端,中國正處於不斷攀登的路上,伴隨兩者之間差距縮小,兩國之間的科技關係必然會受到影響,隨之而發生變化。
  • 過去十年,中美十大高校高引論文對比,真實的數據顯示科研差距!
    哈佛大學名副其實的名校過去十年中美十大高校對比判斷一所高校的好壞有很多標準,但是在目前科技社會下,哪些高校對世界科研貢獻大,哪些高校就可以稱為世界名校,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高校不斷進步,縮小了和世界名校間的差距,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術規模影響力已經屬於世界級名校,如果單純考慮數量規模甚至強勢接近美國十大高校行列,小編就拿最公平的高引論文數量來對比中美十大高校間的差距,畢竟全球各類排名考慮因素交大,高引論文數據來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引用
  • 一張圖看清中美俄軍事實力,491比3是什麼差距?
    中美俄之間的軍事實力對比一直是廣大軍迷十分關心的話題,我們之前也做過不少類似的對比,但都不是十分直觀。為此,軍機圖根據2016年中美俄三國空軍規模對比,製作了一張可視化程度較高的柱狀圖,希望以此見微知著,幫助大家從三國空軍實力的對比看到三國整體軍事實力之間的差距。
  • 從F35戰機上的螺絲,看中美工業實力差距
    關於「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很久,各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中美工業差距有多大?很多人因此感嘆,這樣一顆螺絲釘我們竟然都造不出來,可見工業方面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據了解,美國F-35採用了一種穩定性極高的PH-13-8Mo沉澱硬化不鏽鋼,這種材料的抗腐蝕性以及耐磨性都非常高,而直到現在,世界上也僅有美國能夠製造出這種材料。
  • 中美農民收入差距為什麼這麼大?真的是因為國外的月亮圓?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就對中美的農民做了一番比較。說美國的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10—20萬美元,而中國農民來自於農業的收入不足一萬人民幣。作者將中美農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點是美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程度高,產量高;另一點是美國農產品價格高。做為一個鄉鎮幹部,雖然知識有限,但對此觀點真的不敢苟同。
  • 今年,中美經濟差距縮小了多少?復旦教授公布一組數字,國人振奮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數據,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宋國友教授表示,"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正逐步縮小,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中美兩國的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今年中美GDP增速差距達到6.2%,中國GDP與美國GDP比重將會提高到70%以上
  • 中美航天還有多少年的差距?從4個維度分析得出結論,有理有據
    在二戰結束之後,各個國家開始了新一輪的科技發展,原本的飛機坦克看起來已經非常先進了,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東西也漸漸變得平庸,航空航天科技開始成為大國重點研發的對象。然而國家之間的比較往往是討論的熱門話題,美國作為中國發展中的一大強敵,他們的科技水準也是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有很多人就認為,中國眼下的航天技術已經不比美國差,也有人認為兩國的航天還是有差距。
  • 中美競爭的焦點是基建而不是科技
    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按照諾貝爾獎獲獎情況進行比較,中美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美國是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科學水平領先的美國,在5G領域的落後卻不是一星半點,跟中國展開5G競爭,手裡卻連一根燒火棍都沒有,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 美軍在上世紀就是機械化,解放軍現在才實現,中美差距會很大嗎?
    全機械化的美軍在志願軍戰士面前敗得一塌糊塗,現如今解放軍才實現基本機械化,中美差距會特別大嗎?中美軍事實力是否有相當大的差距? 圖 1952年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式 什麼是機械化? 機械化是衡量一支軍隊的裝備水平的軍事專業詞語。
  • 從F35戰機上的螺絲,看中美工業差距明顯,但並不是不可超越
    關於「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很久,各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航空發動機,儘管近年來我國已經製造出了很多性能先進的國產發動機,但是這些發動機還不能算是世界頂尖發動機,與美國等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作為飛機的心臟,不僅是飛機飛行的動力,也是促進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人類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密不可分。
  • 中美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張召忠一語點明真相:別再被輿論誤導了
    雖然我國發展迅速,但與美國之間還是有著很大差距,那麼兩國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又體現在哪裡呢?    其實,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很早之前就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張召忠專家的回答也非常誠懇,他表示:負責任地說,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仍舊是非常懸殊的,我們不能被網上的言論誤導
  • 中美差距正逐漸縮小
    一喜一悲下,英媒發出了這樣的評論:一國的科學家在歡慶即將到來的重大發現,另一國的科學家卻在為標誌性儀器的坍塌而悲傷,這是否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中美航天差距還有多少年回歸到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上,此前曾有媒體從四大方面梳理了中美航天的差距,分別為首顆衛星升空的「天眼」能力、載人航天飛行的「飛天」能力、載人登月「星際旅行」能力、軌道空間站
  • 中美科技差距究竟多大?5大領域給出答案,我國需要繼續努力
    對於國家而言,科技實力非常重要,科技的先進與否,直接決定了一國的經濟水平和軍事實力,正因此,科技實力全球第一的美國,也是目前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也是全球唯一一個超級大國,近年來我國逐漸崛起,我國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很多人認為,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美國已經相差無幾,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