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中美十大高校高引論文對比,真實的數據顯示科研差距!

2020-11-27 高校網大秀
哈佛大學名副其實的名校

過去十年中美十大高校對比

判斷一所高校的好壞有很多標準,但是在目前科技社會下,哪些高校對世界科研貢獻大,哪些高校就可以稱為世界名校,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高校不斷進步,縮小了和世界名校間的差距,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術規模影響力已經屬於世界級名校,如果單純考慮數量規模甚至強勢接近美國十大高校行列,小編就拿最公平的高引論文數量來對比中美十大高校間的差距,畢竟全球各類排名考慮因素交大,高引論文數據來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引用,高引率就代表了影響力,從美國十大高引論文高校來看,過去的十年裡,美國哈佛大學高引論文最多,這也是哈佛大學為何被譽為世界第一高校的重要原因!

中國十大高校

中國十大高校規模取勝

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高校大肆引進海外高端人才,不斷提升自身的科研教學水平,在2018年初,中國的科研論文數量已經超越了美國,從數據對比來看,中國高校間的高引論文數量差距不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科大、浙江大學、上海交大高引論文都突破1000篇,都可以進入美國前二十大高校行列,但是這僅僅是數量規模的超越,如果考慮百分比,中國高校高引論文產出率低的可憐,說明了中美高校間還是存在巨大的科研差距!

高引論文產出率

中科大稱為第一高校

過去十年間,哈佛大學高引論文數量高達9512篇,高引論文產出率為4.58%,而中國高引論文產出率最高的中科大產出率僅有2.29%,不到哈佛大學產出率的一半,更誇張的是高引論文的數量差距高達10倍,這也是為何中國名校學生大部分都會選擇去海外名校攻讀研究生的原因,這也是小編前一陣批判西南大學校長不負責的言論,中國本科博士質量和海外名校博士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僅是中國高校有進步而已,如果西南交大學校長的一番話來自清華和北大的校長,那麼還過得去,畢竟清華北大目前優秀博士並不比哈佛差,例如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園4年碩博連讀發表8篇CNS論文的白蕊!但這僅是少數的個體,並不能代表國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水平已經和海外名校的博士研究生水平相當!

相關焦點

  • 頂尖高校必須有頂尖學科,全球ESI前1‰專業的國內十大高校排名!
    近日,世界數據統計機構科睿唯安公布了新一期的ESI統計數據,其中中國內地高校共有290所高校入選大名單,中國內地高校有138個1‰學科上榜,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大學分別有8個學科並列全國第一,考慮到中科院大學的體量,因此8個學科似乎有點少,似乎中科院大學比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差一些。
  •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
    依據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CI)統計,2018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為31.59萬篇,佔論文總數的36.4%,較2017年增長了12.4個百分點。近年來,在衡量和對比不同國家和地區國際科技論文的水平時,國際學術界比較通行的做法,就是往往會把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作為「高被引論文」,並將該指標納入測度範圍。
  • 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南開12人次入選
    "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根據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年期間所發表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21個領域以及跨學科中遴選出6000多名科學家。遴選方法憑藉科睿唯安科學信息研究所文獻計量專家所進行的數據分析,利用InCites和ESI,按照基於學術論文發表數量和Web of Science引文數據的科研績效指標和趨勢數據專門制定。入榜這份備受期待年度名單的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間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被引頻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 中國頂尖高校的數據蛻變,從CNS頂刊科研數據到諾貝爾獎的期待!
    ,施一公等新一批高端科研人才的帶動,讓中國目前有了世界頂級學科,作為中國頂級高校每年1~2篇CNS主刊論文成為最低標配,其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更是每年10+的數據。西北工業大學突然的爆發也異常搶眼,主要是一項長達多年的科研項目做到連發三篇主刊論文的壯舉,說明了中國部分高校已經不再追求數量,而是靜心做科研,蟄伏多年的科研數據換幾篇高質量的科研論文,也顯示出中國高校的進步!從CNS到諾貝爾獎的蛻變高校為何要做科研?
  • 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南開大學12人次入選
    遴選方法憑藉科睿唯安科學信息研究所文獻計量專家所進行的數據分析,利用InCites™和ESI™,按照基於學術論文發表數量和Web of SCIence™引文數據的科研績效指標和趨勢數據專門制定。入榜這份備受期待年度名單的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間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被引頻次在Web of Science™中位於同學科前1%,彰顯了他們在同行中的重要學術影響力。
  • 調查數據顯示,SCI論文並沒有錯,錯的是科研學術不端蔚然成風!
    近日,針對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公布一則數據,截止2017年的數據,中金國貢獻了全球論文總數的8.2%,然而被撤稿的數量佔比卻高達24.2%,而這麼高的撤稿數量,並沒有見有多少人受到處分,反而各種集中造假和自我審核論文的醜聞不斷出現,甚至有一些SCI雜誌因為中國科研人員集體的惡意灌水和虛假數據而被踢出SCI資料庫。
  • 愛思唯爾發布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高被引學者多 ≠ 學科實力強
    黃瑞勇/文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Elsevier),5月7日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本次中國有2163位學者入選,涵蓋24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和企業。這2163位學者,分布於38個學科。
  • 近20年全國大學頂級期刊論文數排名,與世界名校差距明顯!
    前兩天,自然指數網站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高校自然指數排名,國內高校表現異常搶眼,有17所高校進入了全球前100名。這個成績表明了國內高校在發表論文方面,還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但僅僅量大並不能說明什麼,核心論文尤其是頂級期刊論文數才是衡量一所大學科研成果的最好檢驗。
  • 從歷史看未來:九張圖全維度對比中美經濟發展勢能變化
    因此,從不同方面對中美GDP進行 「量」上的對比,能夠從整體上把握中美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 首先來看中美總量GDP的對比。如圖1數據所示,美國從1960年至今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相比之下,中國在1990年之前一直沒有較大突破,而是在2000年之後才實現大幅增長。
  • 2018年1月高校ESI統計數據公布,看看中國和世界頂尖大學的差距!
    而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是基於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可以按照按被期刊論文的引用頻次的高低確定出位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等,因此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 湖北這所高校多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根據最新ESI數據,武漢工程大學電氣學院洪漢玉教授帶領的圖像識別團隊成員中年輕博士黃正華、張耀宗與張天序、洪漢玉等教授合作的4篇論文入選了ESI工程學全球Top1%高被引論文,其中2篇同時入選了ESI工程學全球Top0.1%熱點論文。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真實與價值的體現基礎科研的價值體現就會SCI論文的影響力,浙江大學袁輝球教授用求是的真實精神和價值體現實現了重大科研突破,這也是袁輝球教授在加盟浙江大學後發表的第二篇《nature》主刊論文,十年磨一劍的基礎研究終現成果,重費米子體系具有豐富的物理內涵,是研究演生量子態和量子相變的理想材料體系,袁輝球教授團隊在未知的物理領域中抹黑前行
  • 互相引用刷數據,學術論文追熱點……一些高校為爭奪ESI排名「奇招...
    在很多高校官網的顯著位置,每每能看到類似「喜報」。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為爭奪ESI排名,一些高校不惜鼓勵校內學者互引刷數據,還引發了學術論文追熱點、「傍大腕」等現象。  記者查閱多家高校內部考核文件發現,很多學校專門制定了「ESI學科論文引用獎勵辦法」,對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實行高額獎勵。  一位科研人員說,一般來說,發表SCI和SSCI論文高校就有獎勵,但如果是在相應ESI源期刊上發表的SCI和SSCI論文,獎勵額度就會增加30%甚至更多。
  • 2017中國高校論文排行榜:交大、浙大、華科、川大…高校表現亮眼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結果包括2017年度中國科研機構發表的國際和國內論文數量、引用數、高影響力論文、授權專利等眾多指標。青塔特摘錄了報告中涉及到的2017年部分高校的科研數據,今天一起來看一看。
  • 中國內地高校ESI最新排名出爐:318所高校上榜!
    同時,你是否知道如何判定自己的論文是高被引論文呢?ESI每2個月公布一次,均為上一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數據,但是每年5月份會去除掉最舊一年的數據。丨 如何查證自己的論文是否屬於高被引論文?了解完以上高校的總體排名,你是否好奇:如何查證自己的論文是否屬於高被引論文呢?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中美購買力差距
    美國收入高購買力卻不如中國,那美國必然物價奇高對不對?可風子發現了另外一種說法:美國的物價遠遠低於中國!根據網友統計,除了西紅柿比較便宜,中國幾乎什麼都比美國貴!於是就有人得出一個結論,按照美國的貧困標準,中國80%都是窮人。我們的生活水平真的比美國差了那麼多嗎?如果不是,我們的差距還有多大呢?所謂知己知彼,所以今天風子特地調查一下,中美購買力差距幾何?
  • 資訊丨LetPub最新發布《2017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依然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
  •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一)逆風之下的中美科研合作7月21日,一篇發表於著名科學雜誌《PLOS One》上,題為「危機中的整合:早期COVID-19研究中的國際合作模式」的論文,在中美關係逆風勁吹的當下,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 這14位學者,全部入選「高被引科學家」,還都來自江蘇同所985...
    科睿唯安2020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於11月18日發布,共有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位科學家入選,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共有770人次(佔比12.1%)。其中,東南大學有14人16次強勢入選,位居全國前列。
  • 武漢大學排名為何高?比一比數據、看一看事實就知道了!
    此次數學競賽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大、復旦大學等高校的503名學生參加,而他們又是從全國31個賽區784所高校、近14萬名學生中選拔出來的。此次大賽武漢大學奪得全國高校第一,充分顯示了這所高校強大的數學教學方面的實力(沒有誇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