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2020-08-06 新民網

(一)逆風之下的中美科研合作

7月21日,一篇發表於著名科學雜誌《PLOS One》上,題為「危機中的整合:早期COVID-19研究中的國際合作模式」的論文,在中美關係逆風勁吹的當下,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018年初至2020年4月之間發表的10,000篇涉及冠狀病毒相關論文,研究結果顯示,在截至2019年底的兩年中,有3.6%的論文由中美科學家合作完成,而僅僅在今年的前4個月中,這一數字上升到4.9%。文章跟蹤了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和之後的冠狀病毒相關研究中的國際合作模式,進一步證明了中美之間牢固的合作關係,而且這種關係在COVID-19疫情期間進一步加強。本文圖1、圖2和圖3均引自上述論文。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1 疫情之前的時期的國際合作關係網絡

上圖顯示了COVID-19之前國家之間進行冠狀病毒研究的網絡結構。從圖中可以看出,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美國在研究產出方面佔據主導地位,是冠狀病毒研究國際合作網絡的核心,中國排名第三。此外,在疫情之前,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聯繫是該領域中最牢固的雙邊聯繫。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2 今年疫情期間的國際合作關係網絡

上圖展示了今年疫情期間冠狀病毒研究的國際合作網絡。與之前時期相比,該網絡相對稀鬆分散。但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與圖1相比,美中合作有所加強。此外,兩國在協作網絡中居於核心位置。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3 中國在疫情之前與疫情期間的合作研究網絡

上圖以中國為中心,比較了疫情之前與疫情期間的國際合作研究模式。圖示進一步證明了中美兩國一直以來最密切的合作關係,而且這種關係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加強。

(二)中美科研合作20年

事實上,不止是冠狀病毒研究,不止是疫情期間,中美兩國的科研合作已經成為了推動科技進步的一股重要力量。

利用全球最大同行評審期刊資料庫Scopus,我們對2000--2019年共20年間中美研究人員合作(即作者機構所屬國家同時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文獻類型限定為「Article」,文獻狀態為「最終發表」)進行檢索和分析。截止8月4日,共檢索到文獻約38萬篇。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自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中,中美作者合著論文數量一直處在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中(圖4)。2019年合作發文50330篇,為2000年發文數量(2231篇)的約22倍。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4 中美合著論文的增長趨勢(2000-2019)

從論文的學科分布(圖5)可以看出,中美科研合作領域十分廣泛。其中,最突出前5位合作學科分別是: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78873篇,佔比11.4%)、化學(52100篇,佔比7.5%)、農業與生物科學(40683篇,佔比5.9%)、計算機科學(32093篇,佔比4.7%)和地球與行星科學(31634篇,佔比4.6%)。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4 中美合著論文的學科分布(2000-2019)

根據圖5顯示,前十名參與合著文獻的機構都來自中國,是國內研究領域實力擔當的機構和名牌高校,前5名分別是中國科學院、中國教育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美方參與合作的機構主要是一些知名的大學,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哈佛醫學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等。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5 中美合著論文的機構分布(2000-2019)

圖6展示了合作研究的資金來源,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支持中美合作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資助成果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排名前5的資助機構分別是:國家科學自然基金(中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家937計劃(中國)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中國)。

數據不會說謊:從文獻統計看中美科技合作20年(2000-2019)

圖6 中美合著論文的資金贊助機構分布(2000-2019)

(三)中國是智慧財產權的重要貢獻者

中美合著論文的統計數據表明,多年來中美科技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雖然兩國在國際科技合作中的作用並不相同,但是中國在合作研究領域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段時期以來,美國一些政客總是以「國家安全」為名鼓譟所謂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的謊言。但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布的「外國影響美國科研」調查的階段性成果卻呼籲美方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和對話,而不是製造「有毒」的科研環境。事實勝於雄辯,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述,希望美國政府聽取科技界人士的理性客觀意見,尊重事實,多做有利於中美科技交流與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參考文獻:

1.Linda Lew.Coronavirus trumps poor US-China relations as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spikes,study shows.[OL]. [2020-05-16].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094423/coronavirus-trumps-poor-us-china-relations-scientific

2.Caroline V. Fry,Xiaojing Cai,Yi Zhang,Caroline S. Wagner.Consolidation in a crisis: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early COVID-19 research.

相關焦點

  • 2019年無人機雲數據統計報告
    圖/2019年無人機雲數據交換數量統計表 圖/ 2019年無人機雲系統中無人機飛行小時統計2、無人機類別根據無人機運營管理分類數據來看,2019年圖/2019年度各類別無人機運行量統計圖3、無人機運行高度無人機雲系統中運行高度在120米以下的佔93.3%,其中,運行高度在5米(含5米)以下的無人機的飛行小時數佔無人機總飛行小時數的
  • 周末專題(一)量子科技
    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也進行了一次集體學習,那次學習的主題的區塊鏈,曾經引起市場接近百股漲停。【量子科技的簡單介紹】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上世紀的科技演進應該說屬於第一次量子科技革命。代表產品為雷射器、半導體和核能,這三大都具有劃時代意義,可以說奠定了人類信息社會的基礎。
  • 中美科技合作成果登上《自然》雜誌 大氣環境領域合作成為典型案例
    然而,當趙磊和他所在的科研團隊決定測試該模型在中國的適用性時,卻意外地發現,中國中西部中小城市的熱島效應反而比華東超大城市(比如上海)更加明顯。這一案例作為中美國際科研合作成功的典型於近日被刊登在《自然》(Naure)雜誌上。據《自然》編委表示,中美兩國之間的科研交流合作已有很長的歷史,尤其是近年來,兩國科學家的合作比其他任何雙邊合作都要多得多。
  • 從歷史看未來:九張圖全維度對比中美經濟發展勢能變化
    因此,從不同方面對中美GDP進行 「量」上的對比,能夠從整體上把握中美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 首先來看中美總量GDP的對比。如圖1數據所示,美國從1960年至今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相比之下,中國在1990年之前一直沒有較大突破,而是在2000年之後才實現大幅增長。
  • 統計數字會說謊: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彌天大謊和統計數據
    書名:《統計數字會說謊》定價:39.00書號:ISBN978-7-5086-8214-3統計思維與讀寫能力一樣,是幫你了解真實世界的必備技能。本書幫你會看圖表,會做比較,分辨虛實真假的統計數據,撥開媒體、銷售員、廣告文案向你拋來的數據迷霧,是揭露"虛假數據"的有力武器。整數總是有問題。無論什麼時候你都不能怪我不說實話。這就是利用統計學撒謊的奧妙所在。
  • 中美科技關係發展歷程及其展望
    (二)平穩發展階段(1990年~2010年)  從20世紀90年代到2010年,中美科技關係處于波瀾不驚的平穩發展時期,每年按期舉辦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討論科技合作方向。  這20年間,伴隨著中美雙邊關係不斷深化,如1997年「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2005年「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中美科技合作逐漸增多,合作範圍不斷擴大。但總體來看,雙方的科技合作層次還不高,科技關係仍不緊密。
  • 全球數字經濟版圖:中美已是兩極 歐盟靠什麼贏?
    並且,美國和中國佔所有與區塊鏈技術相關專利的75%,佔全球物聯網(IoT)支出的50%,佔雲計算市場的75%以上,佔全球70家最大數碼平臺公司市值的90%以上。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數碼企業中,有40%擁有基於平臺的商業模式。七大「超級平臺」——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騰訊和阿里巴巴,佔有前70大平臺總市值的三分之二。
  • 四年錄取數據統計告訴考生,考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要多少分
    學校設有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示範性軟體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微電子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等18個學院(部)。
  • 2019年中美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對比
    作者 | 菜菜近日,業內相關諮詢機構公布了2019年中美十大暢銷抗腫瘤藥物。從藥物類別看,中美差距較大。2019年,美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均為創新藥,而中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中,有4個為傳統化療藥物。但也可以側面反映,中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升級換代空間巨大,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藥取代傳統化療藥而走進榜單。
  • 統計說謊法
    在語言中,人們最容易受騙的是數字。
  • 2019年中國拉美研究報告:基於中國知網相關文獻的分析
    發表拉美研究類文章最多的學術期刊為《拉丁美洲研究》(31篇),其次為《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9篇)和《國外理論動態》(8篇)。《拉丁美洲研究》本身就是專注於拉美問題研究的刊物,《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則於多年前就開設了「拉美研究」專欄,《國外理論動態》則是屬於刊文量較大,側重於關注思想、理論的期刊。
  •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
    根據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260.64萬篇,比2018年統計時增加了14.7%;論文共被引用2845.23萬次,與上一個統計年度相比,增加了25.2%,連續三年排在世界第二位。
  • 2019年世界超級計算機盤點,中美用E級超算決戰2020年
    2019年在中美貿易戰和美國加大對中國高科技產業打擊的陰影中過去了。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限制,是所有國人心中的痛點。對此我們別無退路,只能盡最大的努力,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追上去。值得欣喜的是,在許多行業裡,中國製造已經擺脫了在低端徘徊的場面,正在向高端進軍。在這些行業裡,超級計算機行業就是一個亮點。讓我們看看在2019年我們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吧!
  • 廣東福建2019統計公報大數據
    廣東:全省共有天氣雷達23部。衛星雲圖接收站點2個。共有地震觀測臺站709個,地震臺網10個。全省近岸海域各類海洋觀測、監測站點1779個(含沿海各縣局)。測繪部門共出版地圖71種。 廣東:全省平均灰霾天氣日數22.0天,比上年少5.6天;全年日照時數1749.0小時,接近正常年份(1755.1小時)。
  • 參考消息 | 十問2019: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
    《參考消息》「十問2019」新年特別報導系列之一【原標題】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自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徵關稅到7月公布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清單,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後兩國關係雖然稍有緩解,但因兩國摩擦升級而產生的焦慮感與緊張感卻在全球急劇上升。如何看待中美經貿摩擦的烈度與強度,直接影響著中國未來發展走向。2018年11月,美國波音公司在西雅圖的交付中心舉行儀式,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波音飛機。(吳曉凌攝) 看清美國多重面目全球輿論對中美兩國互動的高度關注,折射了兩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影響力。
  • 從2018年統計公報看中國未來:2019年,開始走向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美國2018年GDP為20.5萬億美元,中國GDP約相當於美國的66%,中美差距正在快速縮小。2018年中國GDP實際增速6.6%,低於1978-2008年高速增長期的平均增速9.8%,但仍遠高於美國2018年增速2.9%。
  • 含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如何?看這篇就夠了!
    歷年行業總產能和產量統計數據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及其前身全國鈦白信息網自1998年起,對全行業能維持正常條件的全流程型鈦白粉企業進行年度數據統計(此數據一直為各媒體引用),現一併公布。氯化法實現突破並向縱深發展2019年,中國的氯化法工藝取得歷年最實質性的進步:龍蟒佰利聯在完成一期6改10形成10萬t/a基礎上,5月份又實現了二期(20萬t/a)擴產項目中第一條線10萬t/a竣工投產,使公司氯化法產能達到20萬t/a;5月開始,又分期收購停產一年多的雲南新立鈦業
  • JSM 2019 | 臨床試驗中的創新統計方法
    2019年7月27日至8月1日,全球統計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JSM(The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在美國丹佛成功舉行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2019年,在中美經貿對抗持續升級與國際政經形勢巨變形勢下,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
  • 「數據發布」2019年《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
    為全面反映《綱要》實施進程,國家統計局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和資料,對《綱要》在健康、教育、福利、環境和法律保護等五個領域2019年的實施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表明,《綱要》實施總體進展順利,絕大多數指標已提前實現目標,但少量指標尚有差距,相關領域兒童權益保障工作仍需加強。一、《綱要》各領域的實施情況(一)兒童與健康。1.兒童健康水平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