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數據,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宋國友教授表示,"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正逐步縮小,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中美兩國的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今年中美GDP增速差距達到6.2%,中國GDP與美國GDP比重將會提高到70%以上。"
從中美GDP增長的歷史來看,2020年中美經濟增速差只排在中遊水平。中美正式建交之後有兩個階段中美之間的經濟增速差尤為醒目,第一個階段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美GDP年均增速差為9.7%;第二個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階段,此時中美年均增速差高達10.4%。近兩年的增速差呈放緩態勢,2018年中美GDP增速差為3.78%,2019年則為3.83%。
中美GDP增速差是由中美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共同決定的,在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中國如果繼續保持GDP高速增長,那麼差距就會持續縮小,這點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中國的經濟總量逐漸接近美國,並不是因為疫情這樣的偶發原因導致的。中國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成果是不斷積累的,中美GDP增速差反映了兩國經濟發展的真實水平,不存在某年突然爆發或某年突然衰退的情況。2020年可能不是趕超美國的關鍵之年,也非加速之年,只能說是中國經濟紮實發展的一年,也是中國經濟持續擴大其在世界中所佔份額的重要年份。
2020年,中美兩國作為目前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已經與其他主要經濟主體拉開了差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多為負增長態勢,其中歐元區的增速為-8.3%、俄羅斯增速為-4.1%、日本增速為-5.3%、英國增速為-9.8%,儘管美國經濟增速呈負增長的狀態,可在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的增速仍然名列前茅。
中美兩國GDP佔全球比重將超過40%,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中美兩國應該在對世界經濟負責任的基礎下,超越雙邊經濟競爭,發揮世界經濟引導者的作用,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疫情對各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暫時的,2021年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將會回歸常態,同比增速大多會明顯上漲。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為8.2%,美國GDP增速將為3.1%,增速差會進一步回落到5.1%。
中國經濟是一直在加速追趕美國的,只有通過更加充分地調動經濟發展要素、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刺激經濟增長活力,創造出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活力,才能在未來真正取得更好的發展成績。
編輯(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