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美經濟差距縮小了多少?復旦教授公布一組數字,國人振奮

2021-01-09 北方熱點防務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數據,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宋國友教授表示,"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正逐步縮小,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預測顯示,2020年中美兩國的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今年中美GDP增速差距達到6.2%,中國GDP與美國GDP比重將會提高到70%以上。"

從中美GDP增長的歷史來看,2020年中美經濟增速差只排在中遊水平。中美正式建交之後有兩個階段中美之間的經濟增速差尤為醒目,第一個階段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美GDP年均增速差為9.7%;第二個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階段,此時中美年均增速差高達10.4%。近兩年的增速差呈放緩態勢,2018年中美GDP增速差為3.78%,2019年則為3.83%。

中美GDP增速差是由中美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共同決定的,在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中國如果繼續保持GDP高速增長,那麼差距就會持續縮小,這點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中國的經濟總量逐漸接近美國,並不是因為疫情這樣的偶發原因導致的。中國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成果是不斷積累的,中美GDP增速差反映了兩國經濟發展的真實水平,不存在某年突然爆發或某年突然衰退的情況。2020年可能不是趕超美國的關鍵之年,也非加速之年,只能說是中國經濟紮實發展的一年,也是中國經濟持續擴大其在世界中所佔份額的重要年份。

2020年,中美兩國作為目前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已經與其他主要經濟主體拉開了差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多為負增長態勢,其中歐元區的增速為-8.3%、俄羅斯增速為-4.1%、日本增速為-5.3%、英國增速為-9.8%,儘管美國經濟增速呈負增長的狀態,可在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的增速仍然名列前茅。

中美兩國GDP佔全球比重將超過40%,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界經濟發展水平。中美兩國應該在對世界經濟負責任的基礎下,超越雙邊經濟競爭,發揮世界經濟引導者的作用,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疫情對各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暫時的,2021年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將會回歸常態,同比增速大多會明顯上漲。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為8.2%,美國GDP增速將為3.1%,增速差會進一步回落到5.1%。

中國經濟是一直在加速追趕美國的,只有通過更加充分地調動經濟發展要素、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刺激經濟增長活力,創造出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活力,才能在未來真正取得更好的發展成績。

編輯(Jeff)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縮小了多少?我們仍應保持清醒
    美國的綜合實力確實最強的,比如經濟,科技等多個方面,但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也是不斷在向前奔跑,而且是以世界各國可見的速度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更是受到世界矚目。以當前的發展狀態來看,中國在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而且這種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小。
  • 中美差距正逐漸縮小
    一喜一悲下,英媒發出了這樣的評論:一國的科學家在歡慶即將到來的重大發現,另一國的科學家卻在為標誌性儀器的坍塌而悲傷,這是否預示著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中美航天差距還有多少年回歸到中美兩國在「探索宇宙」上的差距正逐漸縮小上,此前曾有媒體從四大方面梳理了中美航天的差距,分別為首顆衛星升空的「天眼」能力、載人航天飛行的「飛天」能力、載人登月「星際旅行」能力、軌道空間站
  • 這本一區期刊對國人非常友好,審稿快發文量增加,今年影響因子5+
    旨在傳播有關微生物和感染特別是與促進生物學研、臨床意義和致病頻率相關的研究,致力於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科學界之間科研進展上的差距。受今年新冠疫情影響,該期刊熱度持續增長。主編: Yu-Mei Wen,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聞玉梅教授 Shan Lu,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全球數字經濟版圖:中美已是兩極 歐盟靠什麼贏?
    「數字經濟」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9月26日,中國與聯合國共同舉辦減貧與南南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與會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談及要「積極挖掘數字經濟、5G等領域的合作潛力」。
  • 中美俄三國衛星總數對比,俄羅斯135顆,美國600顆,中國有多少?
    世界上發射人造衛星較多的國家,基本就是中美俄三個科技大國了。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三個國家的衛星數量各是多少,進行一個排名,其中中國的數字則令人驕傲。蘇聯解體後,其大量科技和軍事遺產都由俄羅斯繼承,但是俄羅斯卻深陷經濟蕭條的泥沼,因此本國的航天事業並沒有較為明顯的進展,衛星數量僅有135顆左右。
  • 從歷史看未來:九張圖全維度對比中美經濟發展勢能變化
    ,中國正逐步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 本文通過對比長時間段內中美GDP的「量」、「構」情況,比較分析了中美經濟增長到現階段所展現出的核心優勢,並對中美經濟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做出了預測。 後疫情時代,中國應立足於「雙循環」新格局,積極吸取美國經濟發展的現實經驗,重塑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加快實現更高水平的新發展。
  • 普華永道:美科技研發支出領先中國 但優勢在縮小
    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30日發表題為《美國科技公司在中美研發支出競賽中勝出》的文章稱,在美中兩國展開貿易和技術戰之際,美國企業在一個關鍵領域保持了對中國的重要優勢:研發支出。但這種差距正在縮小,而且將持續縮小。
  • 數字經濟究竟是啥?北大經濟學教授曹和平案例解讀
    曹和平: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區塊鏈實驗室首席專家、北京大學環境資源與產業經濟學系創系主任、中國政治經濟學會長,多省和國家中心城市經濟顧問、深圳市灣區數字經濟與科技研究院理事長。
  • 中國航天起步較晚,經幾十年艱苦努力後,和美國相比還差多少?
    圖為嫦娥五號最近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了月壤樣品,無疑極大振奮了國人,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嫦娥五號回來後,中美兩國的航天技術差距被縮短到了10年,那麼中美航天技術差距真的只差10年嗎?和美國相比還差多少?
  • 中美航天還有多少年的差距?分析了四個案例得出了這個結論
    國人在長徵5B發射成功的興奮之餘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中國的航天科技跟美國的航天科技還是有差距的!這不是妄自菲薄,反而是更加自信的表現!現在咱們就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四件大事綜合分析一下,中國的航天科技跟美國還有多少年的差距!
  • 中美航天還有多少年的差距?掌握這一核心技術基本就持平了
    國人在長徵5B發射成功的興奮之餘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中國的航天科技跟美國的航天科技還是有差距的!這不是妄自菲薄,反而是更加自信的表現!現在咱們就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四件大事綜合分析一下,中國的航天科技跟美國還有多少年的差距!
  • 沈逸:應對新時期中美關係,需要保持「戰略定力」
    IMBA項目2020級開學典禮之際,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的沈逸教授給大家帶來了《磨合與適應:走向新時期的中美戰略關係》主題演講,全面揭示了真實的中美關係全貌以及背後的秘密。沈逸教授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研究員、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 2018年中國GDP又調高了,那與美國的GDP、人均差距縮小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04年年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在中國大陸正式開啟。然後在2005年年底公布結果,使得2004年的中國GDP提升了2.3萬億元人民幣。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從2008年年底開始的。經濟普查提升了中國GDP,以及意義在2009年公布結果時,也將2008年中國的GDP提升了1.34萬億元人民幣。之後就是「每隔5年」都要進行全國經濟普查了——第三次是2013年(2008年加5年)年底開始的,2014年公布結果時,將2013年的GDP提升了1.917萬億元人民幣。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中美購買力差距
    如果不是,我們的差距還有多大呢?所謂知己知彼,所以今天風子特地調查一下,中美購買力差距幾何?風子專門找老同學實地考察,如果不計較季節、供需的差異,數字應該沒有太大出入。作為國際市場的大宗農產品供應商,美國的價格比中國便宜是一個事實。那麼到底便宜多少呢?
  • 匯率報復案下的中美2005:與貿易大戰擦肩而過
    所能收集到的數據描繪了不妙的前景:據12月14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報告說,今年頭10個月,美國的貿易逆差以年率計算已高達7180億美元,大大高於去年全年的6176億美元水平。  中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貿易順差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對美貿易順差將超過1000億美元,對歐盟貿易順差將超過630億美元」。
  • 【培訓進行時】求知在復旦 踐行在黃山
    >這次培訓班採取了理論講授與現場教學的方式,課程設置體現了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既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數字經濟等理論知識,也有黨建引領、社會管理創新等直觀的「上海經驗」,還有與女性息息相關的智慧修煉、魅力提升等課程,很好地滿足了大家多層次、多方位的需求,受到了學員的一致好評。
  • 李實:居民在資產方面的差距是衡量貧富差距狀況的重要方面
    前不久,一位外國攝影師拍攝的一組照片在網上熱傳。照片中展示了複雜多樣的北京,既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有破敗低矮的城中村;既有在兒童遊樂場快樂玩耍的「中產階層小花朵」,也有跟隨父母賣菜、蹬三輪的孩子……雖然這場景不止北京,也不止中國獨有,但仍令觀者震撼、深思——我國的貧富差距現狀到底如何?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李實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貧富差距也在逐步擴大。
  • 復旦腫瘤醫院多項成果攻堅「最難治」乳腺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精準腫瘤中心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相比於歐美發達國家,國人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有不小差距,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國人乳腺癌發病較為特殊。例如國人乳腺癌患者發病年齡有45-55歲、70-74歲兩個高峰,與西方國家不同。這些差異提示探索更適合國人乳腺癌的精準方案勢在必行」。
  • 沈丁立: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沈丁立是復旦大學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前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前主任,以及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榮譽訪問教授。他在中國、美國以及「海上學府」從事過關於國際安全、中美關係、以及中國外交的教學。他的研究與發表集中於中美安全關係、地區安全和國際戰略、軍控與防擴散、中美外交與防務政策等。他是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上海美國學會副會長、上海聯合國研究副會長、上海公共政策研究會副會長。他是上海國際關係學會前副會長、上海國際戰略研究會前副會長、上海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前副會長。他於1989年從復旦大學取得理學博士學位。1989-1991年,他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軍備控制博士後研究。
  • 中美現代化差距100年 2080中國有望成發達國家
    我國和世界經濟先進水平絕對差距在拉大  此外,課題組還表示,中國經濟距離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雖然中國人均GNP的年增長率很高,但因為人均GNP的起點低,年增長量很小,我們與世界經濟先進水平的絕對差距還在擴大。2002年中國綜合經濟現代化指數排世界108個國家的第6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