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的綜合實力確實最強的,比如經濟,科技等多個方面,但中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也是不斷在向前奔跑,而且是以世界各國可見的速度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更是受到世界矚目。以當前的發展狀態來看,中國在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而且這種差距可能會越來越小。
受疫情影響下的中美經濟
新冠疫情的爆發確實令世界各國措手不及。好在中國及時尋找對應措施,將新冠疫情的發展把握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而且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恢復了常態。以持續一周多的國慶假期為例,據國家文旅部門的數據統計,七天假期內全國共接待的遊客超過6億人次,收入達到4665.6億,恢復到了上年的八成左右,是疫情衝擊下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布的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的GDP增長速度為增長,美國的GDP增長速度卻為負增長,而且在2021年,中國的GDP可能達到15.8萬億美元,美國的GDP可能達到21.2萬億美元。雖然與美國相比仍有差距,但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GDP總值將接近美國的75%,而在2008年,我們還只能佔到人家的31%,所以疫情的影響明顯拉近了中美經濟總量,縮小了中美之間的差距。
對於目前的國際形勢,我們應該保持清醒
我們應該知道的是,疫情的爆發是具有偶然性和突發性的,到了2021年各國的經濟可能將恢復常態。所以說,與其把中美經濟差距的縮小歸功於疫情的影響,不如說是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才得到的結果。中國近年來早已經將經濟高速發展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大力推動製造業和高新科技的發展,所以經濟總量才能在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面臨阻礙時仍然有所提高。當然,美國在高新科技和高端製造產業方面做得更好,因此在各國經濟面臨衝擊時依舊保持世界第一。
這次疫情進一步凸顯了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進一步擴大了其他國家與中美兩國的經濟差距。從長遠來看,中美經濟關係的穩定也將更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